日本「绑架」台商叫板中国!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013w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著中国大陆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美、日等国对中国的和平掘起速度越来越坐卧不安,為了遏制这一趋势,美、日近年来联手搞了很多小动作:军事演习、施压人民币汇率、挑起领土争端、利用台商向北京叫板……
  
  日本最近不断「发神经」——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多个方面向中国挑战,一方面利用钓鱼岛挑战中国主权底线,一方面怂恿美国军事阻吓、围堵中国;不仅联手美国对人民币施压,而且还由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如图)出面,公开召集西方多国驻华大使,制定「新八国联军」对付中国计画,同时又採取「绑架」台商策略,公开向北京叫板。
  
  日本的举动為何如此?
  
  有人说,日本是美国的马前卒,是為了配合美国制定新的全球战略;有人说,日本要影响中国「十二五规画」制定,希望继续维持日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有人说日本想在中国要价码,用中国向俄罗斯和朝鲜讨价还价……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中日关系最近的演变,看起来只是中日间偶然爆发的单个事件,实际上却交织著复杂的国际关系背景。
  
  日本紧抓国际关系新变局
  
  日本為何选在此时挑起钓鱼岛争端?看起来只是中日两国纠结已久的领土纠纷,而实际上确是日本為了把美国军力绑在东海的战略举措。
  日本為何在此时拿大陆稀土做文章?因為自东亚金融危机后,中国积极融入地区合作,坚持睦邻、惠邻、合作、互利与共赢的地区合作原则,开放市场,形成了地区政治感召力。日本就是想借机利用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力量,打乱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战略。
  简言之,日本就是要想在新的国际局势变化中发挥影响力,遏制中国发展。日本对中国发动的这次战略进攻,可从如下几个国际背景简单分析:
  美国从伊拉克撤军,需要寻找和酝酿新的战争敌人;
  美国收缩及改变反恐政策,需要制定新的国际战略;
  日本与俄罗斯有关北方四岛争端,不被北极熊正眼看;
  朝鲜屡次飞弹试射,搞到日本神经异常紧张;
  东盟10+1正式上路,日本担心其影响力被不断弱化;
  中国大陆经济突飞猛进,映照的日本越来越渺小;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日益密切,日本感觉如坐针毡;
  ..........
  无论是眼睛看到的中国,还是耳中听到的中国,都让日本越来越心急如焚。
  机会终於来了,奥巴马上台后,要从伊拉克撤军、要振兴美国经济。
  
  怂恿美国军事介入中国近海
  
  美国要从伊拉克撤军,意味著美国要进行反恐战略调整,意味著美国要重新寻找敌人,意味著美国要重新调整国际战略……一直与美国坑瀣一气的日本看到了新的机会,於是,日本就怂恿美国在东海、黄海军事演习。7月,让驻扎在日本横须贺的美国「华盛顿」号航母开到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让拉大旗作虎皮的日本暗中窃喜。(原定12月进行的第二次军演已於10月24日宣佈取消)因為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拉夫海德曾对此明确表态:「美国应当在西太平洋这一『极其重要』的区域保持强大的海军力量,让区域内的盟友知道,美国维护彼此共同利益的意愿。」
  10月10日,日本防卫相北泽俊美在前往越南参加东盟扩大防长会议前对媒体表示,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多边舞台,联合「有相关利益的国家」,达成「东海整体安全保障环境严峻的共识」。儘管日本没有说明「东海整体」的范围如何界定、也没有介绍「安全保障环境」指的是什麼,以及所指的「严峻」判断依据為何,乃至他们所说的「共识」具有何种含义,日本摆出的姿态非常值得中国关注。与此同时,北泽俊美在会见越南、澳大利亚等国防长时,不但强调日本对钓鱼岛拥有主权,而且还希望获得这些国家支持。最让日本鼓舞的,是美国防长盖茨投桃报李,将钓鱼岛等岛屿纳入美日共同防务范围,并主张「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上,作為北泽俊美的代表,日本防卫副大臣安住淳更是对各国呼吁称,「不仅是在南海,在东海的海洋问题也是各国间的悬念问题」,意图将东海、南海等一併纳入多边共同关注议题,迫使中国放弃持续坚持的「双边解决争端」原则。日本利用与中国的钓鱼岛领土纷争,联美抗中,及以此挑起中国周边争端、围攻中国的用意十分明显。
  
  紧紧配合美国打压人民币
  
  日本在军事上极力把美国注意力引向中国的同时,在经济上也没闲著。日本明白,美国的国际影响力,一靠军力、二靠美元。若能把美国新一轮国际战略佈局重心引导到亚洲,让美国把未来的矛头对準中国,日本就可获渔翁得利。
  為达此目的,日本在军事上怂恿美国在中国近海进行军事演习的同时,在经济上也积极配合美元战略,打压人民币汇率。在货币领域,日本非常希望时下「被炒热」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也能助其更多的牵制中国。
  在中美两国围绕人民币汇率「你来我往」过招时,很少有人留意日本在背后使坏的动作。在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后的两年中,日本央行始终坚持日圆升值策略,谋求日圆强势地位。用日本外相前原诚司的话说,日圆升值的幅度,已经超过了日本经济实力的允许度。日本為何仍乐此不彼?就是要配合美国制衡中国。
  在美国眾议院9月28日吵吵嚷嚷决定对人民币汇率採取制裁措施后,日本实施的日圆政策不仅是对中美可能爆发的「货币大战」火上浇油,而且在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两年、日本经济呈现复苏表现的今天,日本的货币政策一直都在配合美国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挤压。日圆资金的大量涌出,加大了热钱涌入中国的力度,平添人民币升值压力。其结果,迫使中国央行不得不再次(10月20日)上调央行準备金率。在多个国际场合,日本代表一方面回避讨论日本干预汇率问题,另一方面又强调新兴国家货币低估,意图再次结成「人民币包围圈」。并利用多个国际舞台,製造日、美、欧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压力,牵制中国。
  
  打「台湾牌」给北京施压
  
  日本在实施诱导美国调整国际战略以及拉拢西方发达国家牵制中国的战略佈局中,也没有被遗忘「台湾牌」。
  日本主动挑起中日钓鱼岛领土纠纷后,马上又抛出「稀土之争」,借稀土再次进行国际范围围堵中国行动。
  其实,在减少稀土出口问题上,中国并不是从爆发日本扣押中国渔船事件后才发生的,早在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就开始限制全大陆各稀土矿生產,每年稀土生產总量不得超过7.4万吨,相应的出口也有所减少。
  中国採取的这项措施,主要是因為「池浸工艺每开採1吨稀土,要破坏200平方米的地表植被,剥离300平方米表土,造成2000立方米尾砂,每年造成1200万立方米的水土流失。」从1958年至今,中国稀土的开採已经进行了50多年,由於大量私营企业粗放式开採,很多厂矿区域的环境被严重破坏。限制稀土开採,减少出口配额,是中国降低环境破坏,进行环境整治的必要措施。再一方面,中国以占世界30%的稀土储量供应著全球90%以上的稀土需求,从长远来看难以為继。加上中国长期处於低价出口局面,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中国并没有获得与垄断地位相应的稀土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甚至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混合稀土氧化物的价格每公斤只卖几元钱,竟和白菜价差不多。更离谱的是,日本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低价购买了大量高质量的中国稀土,并加以储备。日本迄今的稀土储备量足够用上50年。
  
  日本隻字不提如上这些事实,而喋喋不休地叫嚷:
  
  △《日本经济新闻》7月27日报道说,由於中国大幅度降低稀土的出口量,使得日本稀有金属近一个月来价格上涨了30%。
  △日本外务大臣刚田克8月28日则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一事提出官方抗议,称突然减少稀土出口正在「影响全球生產链条」。
  △8月29日,第三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日本再次要求中方放宽稀土出口限制。
  △《日本经济新闻》在10月12日的社论中指出,中国稀土出口的大幅减少对全球的企业生產活动影响巨大。
  △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10月12日上午更嚣张的在日本驻华大使馆召集美、英、德、法、韩等各主要国驻华大使,要求各主要国家协调步伐,一致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限制。丹羽宇一郎强调,在解决稀土出口问题上,各国联合起来对中国採取外交压力是必须的。
  作為一国大使,在驻任国呼吁其他国家大使联合对驻任国政府施压的行為,堪称世界外交史上罕见的现象。
  
  日本根本不缺稀土
  
  不难看出,儘管中国為了环境保护减少了稀土出口,但并不影响日本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日本只不过是藉故找茬、借机塑造中国负面形象而已。
  日本对中国採取的招数尚不止这些,打「台湾牌」是日本早已驾轻就熟的伎俩。
  「他们根本不缺稀土」,这是全球稀土行业对日本的基本认知。日本明明储备足够使用50年的稀土,把库存拿出来一些就解决问题了,却故意滚地耍赖、哭闹,一边指责中国减少出口稀土威胁世界经济,一边利用台商给北京施压。
  在往年,大陆台商在七、八月甚至六月份就可获得当年的圣诞订单,很多企业今年直到10月才拿到,对企业的生產压力可见一般。由於很多上游零配件掌握在日本企业手里,日本就以缺少稀土為由,减少或者推迟向大陆台商企业供应零配件,导致很多台商企业叫苦连天。只要台商企业叫苦,就刚好跳入日本设下的陷阱:一方面可刺激台商对大陆的不满,分化瓦解日益密切的两岸经贸交流关系;另一方面,可利用台商向大陆施加压力,逼迫大陆放宽对日本出口稀土;资深国际问题观察家认為,日本為解决与中国的政治问题,利用台商企业对中国施压早為惯用手法,这类案例在台商企业已有实证。再一方面,可假借大陆之手打击竞争力极强的台商企业。可谓是一箭多雕。
  
  国际关系新格局博弈
  考验北京智慧
  
  稀土博弈的背后,潜藏著美日打压中国的企图:一方面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逼迫中国放弃稀土出口政策,进而通过技术优势掌控中国无法掌握的稀土定价权;另一方面,通过国际上的政治施压,让中国处於舆论的风口浪尖,并藉口稀土掀起可能的货币战与贸易战打垮中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认為,美日两国所使出的各种伎俩,不过是為了在与中国的稀土博弈中取得「好价钱」,并借助与其他稀土大国的合作和对中国的直接施压达到最终目的。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廉价享用发展中国家资源是美日等发达国家既定政策,同时,对发展中国家封锁技术、禁运高科技產品也是美日发达国家的惯例,唯有「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就是美日处理国际关系的普遍逻辑。在这一波国际关系较量中,中国的策略可圈可点,除了外交政策一守再守外,舆论导向也一边倒地自我陶醉,反复宣称向日本减少出口稀土,如何如何地掐住了日本支柱產业「生命线」、如何如何击中了日本「要害」,而这些正是日本要在全世界打造的「中国形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特别是在日本参与全球化程度极高的背景下,日本从一开始就把稀土这件事定格在全球经济层面。日本採取的种种动作,都是旨在针对中国和平掘起形成多边牵制格局。
  
  世界稀土分佈量
  
  2010年7月,美国能源政策分析家马克•亨弗里斯向国会提交的《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报告中披露,地球上目前的稀土总储量约8800万吨,各国稀土储量分别占世界份额分别為:
  加拿大:1%
  印度:1%
  澳大利亚:5%(总储量约440万吨)
  美国:13%
  俄罗斯:19%
  独联体:6%
  中国:33%
  其他:22%
  但是,中国稀土產量占世界总產量的97%,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三国的產量都為零!这些国家将自己的稀土资源「藏」起来,使用的绝大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低价稀土,其目的不言自明,他们购买稀土资源不是為了立即使用,而是為了储备。
  
  
  日本对稀土需求
  
  日本每年约需稀土原料3万吨,2010年计画进口3.2万吨,而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加在一起的供应量也只有不到2.5万吨。
  日本每年80%以上的稀土从中国进口,最高时96%都从中国进口。但日本每年只需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用於生產,其餘用作战略储备。目前日本储备的稀土已够用50年。
  早在1970年代石油危机时,日本国内储油也很丰富,但还是派大批油轮赶赴中东抢油。
  日本早在1983年就出台了稀有矿產战略储备制度,储备对象包括镍、铬、稀土等10种稀有金属。日本在获得大量稀土后,将这些足够使用50年的资源贮存在海底,显示其对未来能源战略的规划。
  中国2010年度稀土出口总量最高额规定在30300吨以下,占当年產量的。
  
  美国的稀土政策
  
  美国曾是稀土產量大国,20多年前处於开採高峰时,位於加州的芒登帕斯稀土矿每年可產2万吨稀土,几乎相当於当时世界年总產量的三之一,美国成為上世纪80年代全球最大稀土供应国。
  但1990年代后,由於中国的稀土价格低廉,美国逐渐封存矿山资源,2000年关闭芒登帕斯稀土矿,开始进口并囤积中国廉价稀土,目前美国90%以上稀土由中国进口。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也都停止本国稀土生產,完全停止出口,还封存矿山,以保护本土的稀土资源,透过国外进口来满足本国对稀土的需求。大量囤积中国廉价稀土,足够数十年之用。
  
  中国的稀土资源
  
  数据显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稀土的年生產能力达到15万吨,而全世界的需求量只有10万吨,供过於求,把稀土价格压的很低,只卖白菜价。1995年至2005年这10年间,中国的稀土產业由於廉价出口而损失的外汇高达百亿美元。因為中国没有稀土定价权。
  90年代以来,中国每年对於稀土的需求量大约為5至6万吨,占中国稀土开採总量的一半以上。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年在全球的占比為43%。1996至2009年间大跌了37%,目前储量只剩2700万吨,如今在全球已探明的稀土资源中所占比為30%。按现有生產速度,中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有可能需要进口。
  2009年出口总量占到了全球的96.99%。是全球稀土资源第一大国,也是稀土的第一大出口国。
其他文献
2010年5月14日,是台企联重要日子,在200多人的见证下,迎来了第二届会长——台升国际集团董事长郭山辉先生。
期刊
台湾的「五都」(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市长选举,随著11月27日投票日临近,越来越白热化,各方势力都在进行最后「发功」——抹黑、谎言、攻击、挖角、造势……与过去的选举气氛并无二致。最后鹿死谁手,很快就可见分晓。  值得注意的是,亲民党主席宋楚瑜10月17日南下高雄為无党籍(因被排挤而离开民进党)参选人杨秋兴站台,立刻引起各选举阵营骚动:有人说,宋楚瑜的举动是明显在分裂泛蓝,对国民
期刊
谨慎的罗田安一直在思索企业永续发展之方向。现在他找到了答案,并已经付诸行动——力创新商业模式,调整通路形态,推动克莉丝汀走入转型之路,打造出一个全新的食品工业王国。
期刊
随著大陆开放香港「自由行」省市范围不断扩大,个人或举家到香港旅游的大陆民眾日益增多。这种现象不仅有利於香港经济发展,而且对推动大陆民眾了解香港也非常有帮助。很多大陆市民参访香港后,儘管对拥挤和高物价香港深有体会,但是香港整洁环境和良好秩序,也给大陆民眾留下美好记忆。  其实,大陆民眾对香港的美好记忆绝不止这些,比如在香港购买名牌產品不会有假冒、香港服务业有一流的服务品质、香港人非常遵守交通规则、香
期刊
两岸可直接买卖人民币    10月18日台湾银行董事长张秀莲在台接受质询时证实,台湾银行、兆丰银行的香港分行和中国银行香港子公司(中银香港)已签署现钞抛补协议。  过去两岸间没有现钞抛补协议,台湾金融机构若需要人民币现钞,必须通过汇丰银行和美国银行取得。这样的「货源」不稳定、旧钞多,并且兑换成本较高。未来中银香港直接向台银和兆丰两家银行的香港分行提供人民币现钞,由两家分行负责运钞和投保作业,然后运
期刊
2010年3月15日闭幕的全国人大及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明确指出,未来大陆将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及產业与区域平衡发展為主轴,加速经济成长与变革。在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上,[两会]所提出的具体努力方向包括扩大内需、振兴重点產业、发展与能源、材料、生物技术、资讯网路及高端制造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推进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等。而在推动產业与区域平衡发展方面,则将积极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
期刊
大陆升息宽鬆政策退场信号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放款基準利率,这是中国34个月来首次升息,也代表金融宽鬆政策出现退出信号。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1年期放款基準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其他各档存放款基準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大
期刊
我的地盘我作主    企业生產无标準可依,客商所提要求於是就成了產品标準,五花八门的「客商标準」促使大家以次充好、相互压价抢订单。如何改变?唯有化被动為主动,取得產品定价的话语权。    很多台商总是很骄傲的表示,自己的商品占据了大陆或者欧美市场,甚至全球同类產品的30%,甚至一半或者更多市场,可是,最后,也总会很无奈地表示:「但是,我们却一直没有国际贸易的定价权。」  「芭比娃娃中国製造,价格1
期刊
送礼文化遭遇囤积控货    近日,一则「茅台或涉商标门虚假宣传诉讼」的消息在各大媒体之间被频繁转发,有律师质疑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拿已被商标局认定无效的「国酒」二字做產品标榜,涉嫌虚假宣传。贵州茅台大股东——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季克良则反驳,茅台是国酒是「公认」的事实,宣传上使用亦无可厚非。  这场口水战,把本已炙手可热的茅台酒再次推向风口浪尖,引发广泛的市场关注和热议。    价
期刊
增长率11%的10万亿大饼    世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你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赚进自己的腰包。  面对越来越成熟、挑剔、谨慎的大陆消费者,要想分食未来10万亿人民币一年消费额市场,商家必须清楚大陆消费习惯演变的新趋势、新变化,并在行销方式与经营模式上做出改变。    不论是从「世界工厂」转变為「世界市场」,抑或自金融危机以来大陆政府一直倡导推动内需,大陆都在逐渐成為令人瞩目的消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