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总结其诊疗规律。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57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资料。结果:57例患儿中3岁以下37例,占64.9%,异物种类为花生、瓜子、豆类等植物类49例,占85.9%,右主支气管异物24例,占42.1%;全身麻醉下经支气管镜一次顺利取出异物53例,一次取出率为93%,手术未能取出异物而转胸科治疗3例,术中死亡1例。结论:仔细询问病史、完善术前检查、及时诊断、尽早经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是治疗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及降低其并发症和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關键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支气管镜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最多,偶见于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若延误治疗可导致心衰、阻塞性肺气肿、气胸及脑缺氧后遗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甚至死亡。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5月共收治57例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5月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并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患儿57例, 男31例,女26例;年龄7个月—9岁,其中3岁以下37例,占64.9%;病程半天—2个月;异物种类为花生、红瓜子、葵瓜子、豆类、图钉、螺丝钉、别针、塑料笔套、塑料玩具、鱼刺等,其中植物类49例,占85.9%;异物位于右主支气管24例,占42.1%,位于左主支气管21例,占36.8%,位于主气管及双侧支气管12例,占21%;术前均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胸部CT检查。
1.2 方法 有肺部感染的患儿术前均静脉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术前禁饮食6小时,57例患儿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并行环甲膜穿刺给药(利多卡因液),高频通气下,一手持麻醉喉镜挑起会厌,另一手持硬性支气管镜顺着声门方向插入气管、各级支气管内寻找异物,发现异物后取合适异物钳钳取异物并一起退出支气管镜,必要时再次入镜进行仔细检查有否异物残留。
2 结果
57例患儿中,经上述手术一次顺利取出异物53例,一次取出率为93%,成功率为93%,手术未能取出异物而转胸科治疗3例(包括2例螺丝钉严重嵌顿、1例鱼刺嵌顿引起明显渗血),其中1例因病情发展迅速、术中出现心衰、呼衰严重并发症而于急诊手术时死亡。成功取出异物的53例患儿术后均酌情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因儿童牙齿发育不全、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等特殊性,常发生异物误吸而引起气管支气管异物。因此,异物吸入史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我们在询问病史时应仔细耐心地引导患儿家人回忆病程发生发展的经过;若异物史不明确,又有突然发生而又久治不愈的咳喘,伴有或不伴有发热、憋气,或反复发生的支气管肺炎,应考虑异物的可能。在正确诊治该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全面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而临床的误诊率比较高,延误治疗会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甚至生命[1]。
另外,诊断方面我们主张术前行胸部CT检查,因CT具有三维重建技术,可准确、清晰地重建显示异物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传统的胸部听诊及触诊可有喘鸣音和拍击声,但早期或不典型病例不明显;而X线对透光异物不能显示,对明显的纵隔摆动才能观察到。本研究中有8例由CT发现阳性而在X线却未发现异常。随着CT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已经日益成为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快速、准确、无创的重要手段。
诊断一经明确,手术取出异物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应尽早行异物取出术,以防止窒息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呼吸困难,应立即手术;伴有高热、心衰等情况时,应给予内科处理后及时手术。麻醉应行全身麻醉。57例患儿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环甲膜穿刺给药(利多卡因液)后进行硬性支气管镜取异物,其中53例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93%,疗效较满意。麻醉中环甲膜穿刺给药(利多卡因液)尤为关键,除了能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又能减轻手术对局部喉支气管的刺激,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手术时动作应轻柔、迅速,尽量减少对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损伤、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同时避免多次进出气管支气管。
总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重要依据是病史,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及时确诊、完善的术前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麻醉方式、娴熟的技术是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及降低死亡率的必要条件。我们临床医师应勤于学习并善于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贾玉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174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6):138.
【關键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支气管镜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3岁以下最多,偶见于成人。气管、支气管异物若延误治疗可导致心衰、阻塞性肺气肿、气胸及脑缺氧后遗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甚至死亡。我科于2011年1月-2013年5月共收治57例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其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5月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并于我科住院治疗的患儿57例, 男31例,女26例;年龄7个月—9岁,其中3岁以下37例,占64.9%;病程半天—2个月;异物种类为花生、红瓜子、葵瓜子、豆类、图钉、螺丝钉、别针、塑料笔套、塑料玩具、鱼刺等,其中植物类49例,占85.9%;异物位于右主支气管24例,占42.1%,位于左主支气管21例,占36.8%,位于主气管及双侧支气管12例,占21%;术前均仔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胸部CT检查。
1.2 方法 有肺部感染的患儿术前均静脉用抗生素及激素治疗,术前禁饮食6小时,57例患儿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并行环甲膜穿刺给药(利多卡因液),高频通气下,一手持麻醉喉镜挑起会厌,另一手持硬性支气管镜顺着声门方向插入气管、各级支气管内寻找异物,发现异物后取合适异物钳钳取异物并一起退出支气管镜,必要时再次入镜进行仔细检查有否异物残留。
2 结果
57例患儿中,经上述手术一次顺利取出异物53例,一次取出率为93%,成功率为93%,手术未能取出异物而转胸科治疗3例(包括2例螺丝钉严重嵌顿、1例鱼刺嵌顿引起明显渗血),其中1例因病情发展迅速、术中出现心衰、呼衰严重并发症而于急诊手术时死亡。成功取出异物的53例患儿术后均酌情使用抗生素及激素,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因儿童牙齿发育不全、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不健全等特殊性,常发生异物误吸而引起气管支气管异物。因此,异物吸入史是诊断该病的重要依据,我们在询问病史时应仔细耐心地引导患儿家人回忆病程发生发展的经过;若异物史不明确,又有突然发生而又久治不愈的咳喘,伴有或不伴有发热、憋气,或反复发生的支气管肺炎,应考虑异物的可能。在正确诊治该病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及全面的专业知识非常重要,而临床的误诊率比较高,延误治疗会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甚至生命[1]。
另外,诊断方面我们主张术前行胸部CT检查,因CT具有三维重建技术,可准确、清晰地重建显示异物的大小、部位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传统的胸部听诊及触诊可有喘鸣音和拍击声,但早期或不典型病例不明显;而X线对透光异物不能显示,对明显的纵隔摆动才能观察到。本研究中有8例由CT发现阳性而在X线却未发现异常。随着CT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已经日益成为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快速、准确、无创的重要手段。
诊断一经明确,手术取出异物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应尽早行异物取出术,以防止窒息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有呼吸困难,应立即手术;伴有高热、心衰等情况时,应给予内科处理后及时手术。麻醉应行全身麻醉。57例患儿均采用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环甲膜穿刺给药(利多卡因液)后进行硬性支气管镜取异物,其中53例一次手术成功,成功率93%,疗效较满意。麻醉中环甲膜穿刺给药(利多卡因液)尤为关键,除了能减少全身麻醉药物的用量,又能减轻手术对局部喉支气管的刺激,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手术时动作应轻柔、迅速,尽量减少对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损伤、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同时避免多次进出气管支气管。
总之,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重要依据是病史,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及时确诊、完善的术前准备、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麻醉方式、娴熟的技术是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治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及降低死亡率的必要条件。我们临床医师应勤于学习并善于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 贾玉珍.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174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