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啤酒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前沿阵地山东,是巨头相继插旗、区域军阀林立之地。在临沂市周边,盘踞着银麦啤酒,它连续多年在产量和利润水平上稳居山东第二。其中,临沂市贡献着近3成的业绩,是其名副其实的基地命脉市场。这里,多年来一直为大小敌手觊觎之地,曾经受到过多次疯狂攻击,尽管炮灰满地,但这块市场及周边始终没有改变颜色。
多年来该地遭受的最为疯狂的一次攻击,当属前不久的这一次:Q啤酒凭借行业老大的背景,以及在全省多个地级市占主导的气焰,再次下定决心,对临沂发起了黑云压境式的进攻。多年来,它在这里一直没能实现反客为主的梦想。
从对手的连环招上,能看出它攒足了力气:
招数1 Q啤酒力产品采用搭赠方式进店,塑包产品价格为18元/件,而且对全市终端实行进10件送2件政策。从终端利润上讲,远远大干银麦啤酒。
招数2 Q啤酒在网点执行陈列动作,一次卸货20件并保持20件的陈列,月底赠送10件。若陈列50件,则月底赠送26件。
招数3 Q啤酒为了保持流转,实行瓶瓶带奖,每个盖兑奖0.5元,100%中奖率。
招数4 Q啤酒调集百人队伍。利用深度分销体系拼抢终端。
这些招数背后,同行解读为“资本式的剿灭战”。因为对手显然是不计成本、亏损性入侵:从Q啤酒的产品渠道利润分析来看,其主力塑包产品促销低价为:
(10赠2)+(陈列20送10)+(带奖每包4.5元)=6.5元包。每包9瓶,啤酒单价为0.7元!只相当于酒瓶的成本。
在此价位上拼杀就意味着一瓶啤酒就要亏损1元!这种由巨头发起的玩命式打法,在商业界也十分罕见!谁敢奉陪?奉陪者无异于自杀。
面临这场围剿,银麦啤酒却在极短时间里轻松化解。
谋定而后动
在自己的发家之地,多年培育起来的市场优势绝非徒有其名。
银麦啤酒当时的分析是:自己在当地最大的资源就是渠道稳固,消费市场成熟!而对于习惯于空袭先行、规模作战的Q啤酒而言,这里的市场是革命老区,消费网点分散,分销渠道错综复杂,异地作战,地形不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先为不可胜,后待敌之可胜。有多年抗敌经验的银麦啤酒,十分熟悉这个道理。所以,银麦首先扎稳马步,护住要害,稳住大后方,然后见招拆招:
护住渠道
1 银麦根据经销商的资金实力、人员配备。配送能力和经营特长,合理分配网点资源。
2 指导经销商把网点细分到每个业务人员身上,实行“联产承包制”,在这些网点内考核单品销量、服务、回款、回瓶及维护的连带责任。市场成了经销商业务人员的自留地,竟品进来,无疑是砸他饭碗!
3 对网点维护严格考核:分销商所有网点的销售政策,均由公司控制和投放,出现了服务和客情问题,公司有权将网点收回并分配给其他客户。
从上而下形成的严格布控,已经构成了一个敏锐的神经系统,竞品一有动作,相关的信息和相应的措施会快速释放到市场中去。
终端对抗
下一个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如何阻击对手于终端之外。只要对手无法形成阵地,银麦随时就有反击的机会。
但是,对手在终端上的投入远远大于银麦的常规促销,兵力也有绝对优势,银麦也无法选择—对一的拼刺刀。
这时银麦啤酒只能将其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一,多年来内防外攻,多次以少胜多的战绩,团队永远处于行军打仗的状态,使得它的团队充满着顽强的战斗力,二,灵活,团队能以极快的速度,实现化零为整和化整为零之间的快速转换。
1 银麦借助本品畅销的优势,自有业务人员快速分散各地,带领经销商的业务人员重新梳理区域,跟主力网点签订销售合约,相互遵守约定,互不抛弃,这样基本稳固了当地60%的主要终端。
2 随之,部分业务人员继续留守(全力做好主力终端的服务和后勤保障),其余人员快速化零为整,对于出现三心二意的部分终端密集式紧跟拜访,加上“稳定的合作才是有保障的合作”这个利益吸引点,基本上能够拔掉钉子。
3 尽管自有业务人员的数量不占优势,但嫡系部队(营销团队)与地方部队(渠道成员)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也就形成了战斗力量不弱的“大行销”团队,而且通过目标管理、时间管理、人人头上有目标等手段,做到了完全掌控终端的细节变化,发现窟窿马上填补。
4 针对Q啤酒是单品作战的弊端,银麦的产品策略是采取“群狼战术”,在终端网点增补品项,对Q主力产品上下夹攻。
刺破泡沫
在银麦还没有组织还手的时候对手的三板斧招数用尽,已经是气喘吁吁、阵脚混乱,在漫长的攻击战线上,他们出现了以下破绽:
破绽一:政策悬殊,出现客诉
Q啤酒采取的是单店个性化陈列政策,由于摸不清具体网点的销量特点,加上急于签店,造成在相邻的网点,政策悬差很大,经常有大网点还不如一个小网点拿到的政策,乡镇和城区的政策差距更大。
破绽二:陈列费用变成搭赠费用
加快铺货速度,Q啤酒执行陈列大坎级进店政策。终端老板认为,虽然政策是陈列20包赠送10包,即便卖到49包也是赠送10包,所以很多网点冲着10包的陈列赠酒,干脆每月只进20包。
破绽三:盖奖变成连环套
对终端老板来说,一旦有销量产生就会被套住。因为,销售20包出现盖奖90元,而且厂家是用啤酒兑现奖盖金额,就会出现新的奖盖,卖得越多,终端垫付的费用就越多。
这个连环套也把Q啤酒拖入了陷阱而无法自拔。因为,Q啤酒是100%带奖,最终形成了喝Q啤酒就是“喝奖”,有奖就喝,无奖不喝的风气,更关键的是,每包兑奖4.5元,4.5元换3瓶啤酒,3瓶啤酒又要兑奖1.5元……这个“奖中奖”的连环套使Q啤酒看似是每包4.5元的奖励,实际投入远远大于每包6元,而且永远兑付不完!
破绽四:后援吃紧
Q啤酒投入了大量市场费用,仅兑奖与搭赠陈列费用就有几百万之巨!前期全部是经销商垫支,但是,铺货越多,费用占压越大,经销商开始力不从心。由于资金吃紧,起初对终端实行赊销铺货,最后不得不拒绝赊销,为索要欠款还与部分终端产生矛盾!
以上对手的自露马脚,不需费力即可化解:
对策一:放大对手的短板
由于Q啤酒在不同网点的政策不同,甚至出现大量的网点赠送酒的数量大于流转的数量。这就造成卖得好的网点,不愿意接Q啤酒,Q啤酒只能到路边鸡毛店铺货(对促销的敏感度较高),所以,只要清楚对手在每个网点的投入情况,并告诉各家网点,“甲网点不如乙网点享受的政策高”,网点就会气不过,客诉不断产生!
对策二:强化自身服务
对手的经销商面对激增的铺货网 点,配送服务无法到位,要么送酒不到位,要么就是不回瓶。银麦啤酒的经销商就要绝对避免这些问题,既公布服务投诉电话,又考核业务员的网点服务质量,自然与对手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策三:农村放开口子诱敌深入
让对手的产品流向农村,流入越多,铺货越大,即使不算赊销压力,仅后期兑付费用的压力也足以将经销商拖垮。况且临沂市场是山区,山高路远,配送成本较高,后续服务问题很大。
这一战的结果已经明了:银麦在网点上顽强阻击,Q啤酒的流转速度并不是很快,终端老板为了月底腾资金,以便再次卸货享受20赠10的好处,纷纷低价出货,“Q啤酒110元一包”成了终端打出的最新广告牌;而区域间的政策不平衡,冲货也一度成为比卖货更时髦的产业!
渠道大乱,这次围剿被迫草草收场。
点评
●特邀点评专家:方刚
(本刊2008年度十佳作者,实战派营销专家,有十余年管理经验,对快速消费品营销有独到见解。)
1 从案例看得出,低价杀招在初期具有较强的搅动市场的能力,Q啤酒每包产品从18元促销到了6.5元,曾经让银麦无从应对。但前期只要扎紧篱笆,做足防御,对手非理智的进攻也可能会成为自己头上的一颗炸弹。因为,低价如同一个被“吹”的越来越大的气球,一旦破裂,就会一泻千里!
2 营销战就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资源消耗固然越来越大,但决不要认为资源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不论攻防,营销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取决于营销团队的对决,勤奋的工作作风,有着不怕鞋跑烂、嘴磨破的毅力,依靠坚强的个人意志与团队精神,完全可以战胜具有优势资源的竞争对手。事实上,对手出拳越猛,耗力越大,更缺乏腾挪空间,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3 面对每一次外敌的冲击,对于防守方而言,缺乏亮剑精神的团队可能会因此变得人心涣散,但对于有着不怕流血的团队而言,可能会使自己的防线变得更加巩固,因为,团队成员、渠道成员在血与火的厮杀中,更容易形成真正的战友情谊和顽强的拼杀激情,他们会产生血债血偿、有仇必报的仇敌心态,他们对“狭路相逢勇者胜”会有更深的体会。
4 基地市场的塑造过程,更是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的确立过程,基地市场是利润、人才和模式的输出地,请不要忘记:它也是团队文化的输出地。
多年来该地遭受的最为疯狂的一次攻击,当属前不久的这一次:Q啤酒凭借行业老大的背景,以及在全省多个地级市占主导的气焰,再次下定决心,对临沂发起了黑云压境式的进攻。多年来,它在这里一直没能实现反客为主的梦想。
从对手的连环招上,能看出它攒足了力气:
招数1 Q啤酒力产品采用搭赠方式进店,塑包产品价格为18元/件,而且对全市终端实行进10件送2件政策。从终端利润上讲,远远大干银麦啤酒。
招数2 Q啤酒在网点执行陈列动作,一次卸货20件并保持20件的陈列,月底赠送10件。若陈列50件,则月底赠送26件。
招数3 Q啤酒为了保持流转,实行瓶瓶带奖,每个盖兑奖0.5元,100%中奖率。
招数4 Q啤酒调集百人队伍。利用深度分销体系拼抢终端。
这些招数背后,同行解读为“资本式的剿灭战”。因为对手显然是不计成本、亏损性入侵:从Q啤酒的产品渠道利润分析来看,其主力塑包产品促销低价为:
(10赠2)+(陈列20送10)+(带奖每包4.5元)=6.5元包。每包9瓶,啤酒单价为0.7元!只相当于酒瓶的成本。
在此价位上拼杀就意味着一瓶啤酒就要亏损1元!这种由巨头发起的玩命式打法,在商业界也十分罕见!谁敢奉陪?奉陪者无异于自杀。
面临这场围剿,银麦啤酒却在极短时间里轻松化解。
谋定而后动
在自己的发家之地,多年培育起来的市场优势绝非徒有其名。
银麦啤酒当时的分析是:自己在当地最大的资源就是渠道稳固,消费市场成熟!而对于习惯于空袭先行、规模作战的Q啤酒而言,这里的市场是革命老区,消费网点分散,分销渠道错综复杂,异地作战,地形不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先为不可胜,后待敌之可胜。有多年抗敌经验的银麦啤酒,十分熟悉这个道理。所以,银麦首先扎稳马步,护住要害,稳住大后方,然后见招拆招:
护住渠道
1 银麦根据经销商的资金实力、人员配备。配送能力和经营特长,合理分配网点资源。
2 指导经销商把网点细分到每个业务人员身上,实行“联产承包制”,在这些网点内考核单品销量、服务、回款、回瓶及维护的连带责任。市场成了经销商业务人员的自留地,竟品进来,无疑是砸他饭碗!
3 对网点维护严格考核:分销商所有网点的销售政策,均由公司控制和投放,出现了服务和客情问题,公司有权将网点收回并分配给其他客户。
从上而下形成的严格布控,已经构成了一个敏锐的神经系统,竞品一有动作,相关的信息和相应的措施会快速释放到市场中去。
终端对抗
下一个决定胜负的关键在于如何阻击对手于终端之外。只要对手无法形成阵地,银麦随时就有反击的机会。
但是,对手在终端上的投入远远大于银麦的常规促销,兵力也有绝对优势,银麦也无法选择—对一的拼刺刀。
这时银麦啤酒只能将其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一,多年来内防外攻,多次以少胜多的战绩,团队永远处于行军打仗的状态,使得它的团队充满着顽强的战斗力,二,灵活,团队能以极快的速度,实现化零为整和化整为零之间的快速转换。
1 银麦借助本品畅销的优势,自有业务人员快速分散各地,带领经销商的业务人员重新梳理区域,跟主力网点签订销售合约,相互遵守约定,互不抛弃,这样基本稳固了当地60%的主要终端。
2 随之,部分业务人员继续留守(全力做好主力终端的服务和后勤保障),其余人员快速化零为整,对于出现三心二意的部分终端密集式紧跟拜访,加上“稳定的合作才是有保障的合作”这个利益吸引点,基本上能够拔掉钉子。
3 尽管自有业务人员的数量不占优势,但嫡系部队(营销团队)与地方部队(渠道成员)紧密结合在了一起,也就形成了战斗力量不弱的“大行销”团队,而且通过目标管理、时间管理、人人头上有目标等手段,做到了完全掌控终端的细节变化,发现窟窿马上填补。
4 针对Q啤酒是单品作战的弊端,银麦的产品策略是采取“群狼战术”,在终端网点增补品项,对Q主力产品上下夹攻。
刺破泡沫
在银麦还没有组织还手的时候对手的三板斧招数用尽,已经是气喘吁吁、阵脚混乱,在漫长的攻击战线上,他们出现了以下破绽:
破绽一:政策悬殊,出现客诉
Q啤酒采取的是单店个性化陈列政策,由于摸不清具体网点的销量特点,加上急于签店,造成在相邻的网点,政策悬差很大,经常有大网点还不如一个小网点拿到的政策,乡镇和城区的政策差距更大。
破绽二:陈列费用变成搭赠费用
加快铺货速度,Q啤酒执行陈列大坎级进店政策。终端老板认为,虽然政策是陈列20包赠送10包,即便卖到49包也是赠送10包,所以很多网点冲着10包的陈列赠酒,干脆每月只进20包。
破绽三:盖奖变成连环套
对终端老板来说,一旦有销量产生就会被套住。因为,销售20包出现盖奖90元,而且厂家是用啤酒兑现奖盖金额,就会出现新的奖盖,卖得越多,终端垫付的费用就越多。
这个连环套也把Q啤酒拖入了陷阱而无法自拔。因为,Q啤酒是100%带奖,最终形成了喝Q啤酒就是“喝奖”,有奖就喝,无奖不喝的风气,更关键的是,每包兑奖4.5元,4.5元换3瓶啤酒,3瓶啤酒又要兑奖1.5元……这个“奖中奖”的连环套使Q啤酒看似是每包4.5元的奖励,实际投入远远大于每包6元,而且永远兑付不完!
破绽四:后援吃紧
Q啤酒投入了大量市场费用,仅兑奖与搭赠陈列费用就有几百万之巨!前期全部是经销商垫支,但是,铺货越多,费用占压越大,经销商开始力不从心。由于资金吃紧,起初对终端实行赊销铺货,最后不得不拒绝赊销,为索要欠款还与部分终端产生矛盾!
以上对手的自露马脚,不需费力即可化解:
对策一:放大对手的短板
由于Q啤酒在不同网点的政策不同,甚至出现大量的网点赠送酒的数量大于流转的数量。这就造成卖得好的网点,不愿意接Q啤酒,Q啤酒只能到路边鸡毛店铺货(对促销的敏感度较高),所以,只要清楚对手在每个网点的投入情况,并告诉各家网点,“甲网点不如乙网点享受的政策高”,网点就会气不过,客诉不断产生!
对策二:强化自身服务
对手的经销商面对激增的铺货网 点,配送服务无法到位,要么送酒不到位,要么就是不回瓶。银麦啤酒的经销商就要绝对避免这些问题,既公布服务投诉电话,又考核业务员的网点服务质量,自然与对手形成了鲜明对比。
对策三:农村放开口子诱敌深入
让对手的产品流向农村,流入越多,铺货越大,即使不算赊销压力,仅后期兑付费用的压力也足以将经销商拖垮。况且临沂市场是山区,山高路远,配送成本较高,后续服务问题很大。
这一战的结果已经明了:银麦在网点上顽强阻击,Q啤酒的流转速度并不是很快,终端老板为了月底腾资金,以便再次卸货享受20赠10的好处,纷纷低价出货,“Q啤酒110元一包”成了终端打出的最新广告牌;而区域间的政策不平衡,冲货也一度成为比卖货更时髦的产业!
渠道大乱,这次围剿被迫草草收场。
点评
●特邀点评专家:方刚
(本刊2008年度十佳作者,实战派营销专家,有十余年管理经验,对快速消费品营销有独到见解。)
1 从案例看得出,低价杀招在初期具有较强的搅动市场的能力,Q啤酒每包产品从18元促销到了6.5元,曾经让银麦无从应对。但前期只要扎紧篱笆,做足防御,对手非理智的进攻也可能会成为自己头上的一颗炸弹。因为,低价如同一个被“吹”的越来越大的气球,一旦破裂,就会一泻千里!
2 营销战就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资源消耗固然越来越大,但决不要认为资源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不论攻防,营销战争的胜负最终还是取决于营销团队的对决,勤奋的工作作风,有着不怕鞋跑烂、嘴磨破的毅力,依靠坚强的个人意志与团队精神,完全可以战胜具有优势资源的竞争对手。事实上,对手出拳越猛,耗力越大,更缺乏腾挪空间,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3 面对每一次外敌的冲击,对于防守方而言,缺乏亮剑精神的团队可能会因此变得人心涣散,但对于有着不怕流血的团队而言,可能会使自己的防线变得更加巩固,因为,团队成员、渠道成员在血与火的厮杀中,更容易形成真正的战友情谊和顽强的拼杀激情,他们会产生血债血偿、有仇必报的仇敌心态,他们对“狭路相逢勇者胜”会有更深的体会。
4 基地市场的塑造过程,更是团队精神和团队文化的确立过程,基地市场是利润、人才和模式的输出地,请不要忘记:它也是团队文化的输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