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洗牙,就是清洗牙齿。美国人称洗牙为Prophy。这个词透露出不少信息这词应该是源自:prophylactic,意为“预防的”。美国人有良好的个人健康意识。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定期看牙医,定期洗牙,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一次。
国内呢,重视口腔保健的人并不多,还有很多人对洗牙有误解,认为自己洗牙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我的牙本来没事,洗牙后反倒不舒服了,看来牙被洗坏了。”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后就再也不去洗牙了,甚至劝阻身边的亲友也不要洗牙。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那么洗牙到底干了些什么呢?
洗牙就是把牙齿上沾染的脏东西去掉。这个脏东西主要指色素和牙石,就是一些棕黄色的东西。洗牙后牙齿就会变得白白净净的了。
“我每天刷牙两次,特认真,就不用洗牙了!”
牙石是哪里来的?牙石是唾液中的钙沉积在牙齿上的细菌上形成的。而口腔中的唾液和细菌都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你每天刷牙,即使你是个牙医,也不能做到把牙齿上的脏东西完全刷掉,总有边边角角刷不到,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块块牙石,像牡蛎趴在海边的石头上一样,牙石就黏在了你的牙齿上,然后慢慢长大,可结实了,牙石一旦形成,刷都刷不掉。这时候就要借助牙医的专业工具,来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当然也有那种“幸运儿”,并不好好刷牙,但就是没什么牙石。这与口腔内的整体环境、唾液成分以及酸碱度都有关。唾液中含钙少、口腔环境偏酸性,牙石就生成的少。不过也不用羡慕这些“幸运儿”,虽然他们的口腔牙石长得少,但因为口腔环境偏酸,所以他们容易患虫牙。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每天喝大量的饮料,特别是碳酸饮料的人,嘴里牙石也少,道理同上。要知道可乐可是连马桶都能涮干净的,区区牙石不在话下。但是这样喝下去,不光是牙石,牙齿也受不了,形成“可乐牙”,这种人通常年纪轻轻的,牙齿表面的釉质就全部被腐蚀掉了,难看、敏感、不好用,治疗难度也不小,所以还是要少喝饮料,多喝清水。
“洗牙特别疼,酸疼酸疼的!”
我在美国给人看牙的时候,发现美国人看牙时不管干啥都要求打麻药。他们对看牙时可能的各种疼痛特别恐惧,一定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治疗,即使在我看来这个操作所引起的疼痛是微乎其微的。
但美国人从来没有要求在洗牙时打麻药!
我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洗牙并不是那么可怕。
当然,洗牙确实不好受。这是由洗牙的目的和方法造成的。洗牙是要去除牙齿上的脏东西,主要是牙石,而牙石最易生长的地方就是那些不易清洁的位置,如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而这个交界处还是牙齿本身洁白坚硬的牙釉质和稚嫩敏感的牙根。即使在没有牙周病的情况下,用金属器械触碰这个位置,也会引起一定的不适。但这种不适是可以忍受的,尤其在洗牙者习惯了之后。
“洗完牙以后牙齿特别敏感,怕凉怕热!”
如果在洗过牙之后,您觉得牙齿变得比原来敏感了,那么很可能您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了。
正常的牙周情况是,牙龈把脆弱的牙根保护得很好,隔离了外界的各种冷热刺激。而发生牙周炎时,由于牙石的长期压迫和牙龈的炎症,牙龈选择了“敌进我退”的战术,开始萎缩。按说牙龈一旦萎缩,牙根就应该暴露出来了,但这个过程是缓慢进行的;“我退敌进”,牙龈萎缩的同时,牙根又被牙石覆盖了。
牙石虽然脏,虽然有害,但它毕竟为牙根隔绝了外界的刺激,所以,当牙石已经默默地生长了五年、十年以后,一旦牙石被突然洗掉,牙龈又已经萎缩了,脆弱的牙根再次直接暴露在口腔里,再次直接品尝到麻辣火锅、哈根达斯、冰镇可乐……牙齿就“幸福”得崩溃了,尖锐短暂的剧烈疼痛就开始了。
所以,洗牙仅是牙齿敏感的诱因,真正的根源还是牙周病。而如果因为害怕牙齿敏感而不愿洗牙,那么将会导致牙周病愈演愈烈,最终牙齿松动脱落。
而牙齿敏感是有办法控制的!
刚才说了,牙根的暴露是牙齿敏感的根源,而很多老年人牙龈萎缩很严重,牙根都露在外边,也不敏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牙根适应了。
新鲜暴露的牙根有很多通道将外界的刺激传入牙神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通道就会被封闭。这时你就不怕凉了。这个封闭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几周。
现在有很多抗敏牙膏能大大加速这一过程,帮您摆脱牙齿敏感。
“洗牙把牙都洗松了,越洗越松!”
其实真相是:洗牙洗晚了。
树有根,牙也有根;树长在泥土里,牙长在骨头里。洪水过后,树为什么歪了?因为树周围的土被水冲走了。
同样,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年的牙周炎过后,牙根周围的骨头也没有了。牙根周围的骨头,在长期的牙石压迫和牙龈炎症作用下萎缩了,只剩下一半左右了,这样牙齿在受同样外力的情况下就会比之前松动了。
有人会说:“按你这么说,我这骨头萎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之前没事,一洗完牙就松了?”
这同样是因为牙石有的时候也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厚厚长长的牙石,排成线连成行,在牙齿周围构建了“铜墙铁壁”,就像水泥一样,将一颗颗已经松动的牙齿绑成了一个整体。“一个篱笆三个桩”,捆在一起以后,牙齿的松动就被掩盖了。另外,牙石最爱长在牙齿和牙齿之间,两颗牙之间塞满了牙石,也像楔子一样把牙齿紧紧地挤在了一起。所以大量牙石存在的时候,牙齿不松都是假象。
而我们为了终止牙周炎的进展,让牙齿不再继续松动下去,必须要把牙石去掉,牙石去掉后短期内松动会加剧,但随着治疗的进展、炎症的消除,牙齿周围的根基重新坚固,这种松动是会改善的。
即使真的由于骨头缺损太多,牙齿的松动得不到缓解,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材料来替代牙石的“加固”作用。
“洗牙把牙缝都洗大了,越洗越大!”
松动的问题解释完以后,洗牙后牙缝增大的问题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就是原来牙缝已经形成了,只不过被牙石占据着,所以不觉得,一旦牙石去掉了,就开始觉得嘴里四处漏风了。
另外,除了牙石的充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牙龈的肿胀。牙龈在萎缩之前,还曾经很努力地对抗过周围的脏东西,牙龈对抗感染的方式就是调集大量的血液和免疫细胞来到这个局部参加战斗,而这一过程就会造成牙龈的红肿,使得牙龈能够充满牙齿之间的缝隙。
一旦通过洗牙去除了那些牙石,牙龈开始恢复健康状态,那么相较于之前肿胀的状态,牙龈也是“缩水”了一点,会让人觉得洗牙后牙齿之间有缝了,其实是牙龈消肿了。
专家简介:
许桐楷,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八年制口腔临床医学博士,2012~2013年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完成AEGD(Advanced Education for General Dentistry)住院医临床项目,现为北大口腔医院口腔综合主治医师。
国内呢,重视口腔保健的人并不多,还有很多人对洗牙有误解,认为自己洗牙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我的牙本来没事,洗牙后反倒不舒服了,看来牙被洗坏了。”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后就再也不去洗牙了,甚至劝阻身边的亲友也不要洗牙。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那么洗牙到底干了些什么呢?
洗牙就是把牙齿上沾染的脏东西去掉。这个脏东西主要指色素和牙石,就是一些棕黄色的东西。洗牙后牙齿就会变得白白净净的了。
“我每天刷牙两次,特认真,就不用洗牙了!”
牙石是哪里来的?牙石是唾液中的钙沉积在牙齿上的细菌上形成的。而口腔中的唾液和细菌都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你每天刷牙,即使你是个牙医,也不能做到把牙齿上的脏东西完全刷掉,总有边边角角刷不到,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块块牙石,像牡蛎趴在海边的石头上一样,牙石就黏在了你的牙齿上,然后慢慢长大,可结实了,牙石一旦形成,刷都刷不掉。这时候就要借助牙医的专业工具,来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当然也有那种“幸运儿”,并不好好刷牙,但就是没什么牙石。这与口腔内的整体环境、唾液成分以及酸碱度都有关。唾液中含钙少、口腔环境偏酸性,牙石就生成的少。不过也不用羡慕这些“幸运儿”,虽然他们的口腔牙石长得少,但因为口腔环境偏酸,所以他们容易患虫牙。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每天喝大量的饮料,特别是碳酸饮料的人,嘴里牙石也少,道理同上。要知道可乐可是连马桶都能涮干净的,区区牙石不在话下。但是这样喝下去,不光是牙石,牙齿也受不了,形成“可乐牙”,这种人通常年纪轻轻的,牙齿表面的釉质就全部被腐蚀掉了,难看、敏感、不好用,治疗难度也不小,所以还是要少喝饮料,多喝清水。
“洗牙特别疼,酸疼酸疼的!”
我在美国给人看牙的时候,发现美国人看牙时不管干啥都要求打麻药。他们对看牙时可能的各种疼痛特别恐惧,一定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治疗,即使在我看来这个操作所引起的疼痛是微乎其微的。
但美国人从来没有要求在洗牙时打麻药!
我想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洗牙并不是那么可怕。
当然,洗牙确实不好受。这是由洗牙的目的和方法造成的。洗牙是要去除牙齿上的脏东西,主要是牙石,而牙石最易生长的地方就是那些不易清洁的位置,如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而这个交界处还是牙齿本身洁白坚硬的牙釉质和稚嫩敏感的牙根。即使在没有牙周病的情况下,用金属器械触碰这个位置,也会引起一定的不适。但这种不适是可以忍受的,尤其在洗牙者习惯了之后。
“洗完牙以后牙齿特别敏感,怕凉怕热!”
如果在洗过牙之后,您觉得牙齿变得比原来敏感了,那么很可能您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了。
正常的牙周情况是,牙龈把脆弱的牙根保护得很好,隔离了外界的各种冷热刺激。而发生牙周炎时,由于牙石的长期压迫和牙龈的炎症,牙龈选择了“敌进我退”的战术,开始萎缩。按说牙龈一旦萎缩,牙根就应该暴露出来了,但这个过程是缓慢进行的;“我退敌进”,牙龈萎缩的同时,牙根又被牙石覆盖了。
牙石虽然脏,虽然有害,但它毕竟为牙根隔绝了外界的刺激,所以,当牙石已经默默地生长了五年、十年以后,一旦牙石被突然洗掉,牙龈又已经萎缩了,脆弱的牙根再次直接暴露在口腔里,再次直接品尝到麻辣火锅、哈根达斯、冰镇可乐……牙齿就“幸福”得崩溃了,尖锐短暂的剧烈疼痛就开始了。
所以,洗牙仅是牙齿敏感的诱因,真正的根源还是牙周病。而如果因为害怕牙齿敏感而不愿洗牙,那么将会导致牙周病愈演愈烈,最终牙齿松动脱落。
而牙齿敏感是有办法控制的!
刚才说了,牙根的暴露是牙齿敏感的根源,而很多老年人牙龈萎缩很严重,牙根都露在外边,也不敏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牙根适应了。
新鲜暴露的牙根有很多通道将外界的刺激传入牙神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通道就会被封闭。这时你就不怕凉了。这个封闭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需要几周。
现在有很多抗敏牙膏能大大加速这一过程,帮您摆脱牙齿敏感。
“洗牙把牙都洗松了,越洗越松!”
其实真相是:洗牙洗晚了。
树有根,牙也有根;树长在泥土里,牙长在骨头里。洪水过后,树为什么歪了?因为树周围的土被水冲走了。
同样,三年五载甚至十年八年的牙周炎过后,牙根周围的骨头也没有了。牙根周围的骨头,在长期的牙石压迫和牙龈炎症作用下萎缩了,只剩下一半左右了,这样牙齿在受同样外力的情况下就会比之前松动了。
有人会说:“按你这么说,我这骨头萎缩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之前没事,一洗完牙就松了?”
这同样是因为牙石有的时候也能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厚厚长长的牙石,排成线连成行,在牙齿周围构建了“铜墙铁壁”,就像水泥一样,将一颗颗已经松动的牙齿绑成了一个整体。“一个篱笆三个桩”,捆在一起以后,牙齿的松动就被掩盖了。另外,牙石最爱长在牙齿和牙齿之间,两颗牙之间塞满了牙石,也像楔子一样把牙齿紧紧地挤在了一起。所以大量牙石存在的时候,牙齿不松都是假象。
而我们为了终止牙周炎的进展,让牙齿不再继续松动下去,必须要把牙石去掉,牙石去掉后短期内松动会加剧,但随着治疗的进展、炎症的消除,牙齿周围的根基重新坚固,这种松动是会改善的。
即使真的由于骨头缺损太多,牙齿的松动得不到缓解,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其他的材料来替代牙石的“加固”作用。
“洗牙把牙缝都洗大了,越洗越大!”
松动的问题解释完以后,洗牙后牙缝增大的问题是不是就不攻自破了?就是原来牙缝已经形成了,只不过被牙石占据着,所以不觉得,一旦牙石去掉了,就开始觉得嘴里四处漏风了。
另外,除了牙石的充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牙龈的肿胀。牙龈在萎缩之前,还曾经很努力地对抗过周围的脏东西,牙龈对抗感染的方式就是调集大量的血液和免疫细胞来到这个局部参加战斗,而这一过程就会造成牙龈的红肿,使得牙龈能够充满牙齿之间的缝隙。
一旦通过洗牙去除了那些牙石,牙龈开始恢复健康状态,那么相较于之前肿胀的状态,牙龈也是“缩水”了一点,会让人觉得洗牙后牙齿之间有缝了,其实是牙龈消肿了。
专家简介:
许桐楷,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八年制口腔临床医学博士,2012~2013年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完成AEGD(Advanced Education for General Dentistry)住院医临床项目,现为北大口腔医院口腔综合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