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乌配伍半夏对大鼠CYP3A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heny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川乌配伍半夏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酶系(CYP)3A1/2的影响,从CYP介导的代谢性相互作用角度阐述"十八反"中半夏反乌头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体外温孵法和体内探针法检测CYP3A活性,采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生/制川乌配生半夏对应剂量组相比,生/制川乌配法/姜半夏组6β-羟基睾酮(6β-OH-Tes)生成速率显著降低;生川乌配法/姜半夏组的CYP3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制川乌配法/姜半夏仅部分剂量组明显降低;生川乌配法/姜半夏在0.6和1.2 g·kg-1剂量组CYP3A1 mRNA表达显著增加,制川乌配法/姜半夏在0.60 g·kg-1剂量组CYP3A1 mRNA表达显著降低。与生川乌配生/法/姜半夏对应剂量组相比,制川乌配生/法/姜半夏组6β-OH-Tes生成速率亦多显著降低;制川乌配生/法半夏组CYP3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制川乌配生/法/姜半夏组CYP3A1 mRNA表达呈增加趋势。与生川乌配生半夏组相比,配伍法半夏后6’-羟基丁螺环酮(6’-OH-BP)和丁螺环酮(BP)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比值(6’-OH-BP/BP),1-(2-嘧啶基)哌嗪(1-PP)与BP的AUC0-t比值(1-PP/BP)均增加,而配伍姜半夏后二者生成未发生变化;与制川乌配生半夏相比,配伍法/姜半夏后6’-OH-BP/BP均减小,而1-PP/BP均未变。结论:配生/法/姜半夏后均可逆转生/制川乌对大鼠CYP3A的抑制作用,可加快川乌中相应成分的代谢,起到降毒或减效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对象,对它的发源地进行探讨,并从它的背景、体裁、曲式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剖析它所蕴涵的精神文化内涵,通过它在国家重要事件和国际舞台上起到的特殊作用使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了中国民歌持久的魅力,希望每个龙的传人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所拥有的这颗明珠——中国民歌。  关键词:发源地;背景;体裁;曲式结构;内容;语言;茉莉花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