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与社会知识迁移能力是中考的必备技能,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但在学习中,学生体现出的知识迁移能力比较欠缺,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有待提高。笔者在听课调研中不断思考探究,提出了:日积月累,奠定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梳理归纳,形成知识迁移能力;方法指导,促进知识迁移能力;合理训练,提升知识迁移能力等,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发展历史与社会思维,提高应考能力,完善适应社会的素养。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知识迁移能力;学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04-2
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突出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对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高。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所谓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将已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新情境并在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主要包括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学生的这一能力比较欠缺,有些教师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也缺少可行的办法,因此我结合实际不断思考,摸索探究出了一些培养历史与社会知识迁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日积月累——奠定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
1.提纲式学案导学,理解中积累知识,奠定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
基础知识的日积月累,是奠定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提纲式学案导学,教师预先设计知识提纲,留白关键点,让学生课前去完成。有助于引导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课本内容,在理解中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积累。如学习七下《复杂多样的地形》,设计了如下提纲:
2.兴趣式互助学习,分享中积累知识,奠定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
初中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同时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发表见解,分享成果,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如:学习中日《马关条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造各种形式记住马关条约的内容,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派代表发表组内的成果,如顺口溜:“割让台澎辽;赔款二亿两;开放沙重和苏杭;还要投资办工厂”。打油诗:“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仇新添。中华好儿男,斗争五十年。一洗百年辱,神州尽开颜”。几句话使主要内容一目了然,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在创造分享中获得更持久的记忆。
二、梳理归纳——形成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环节
1.专题梳理归纳,建立知识网络,利于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
在学习完一课、一单元、一本书时,在每个阶段,都要及时复习,将课本中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活学活用做铺垫。
如学完了八下第八单元,可以做以下的专题梳理归纳:
2.比较梳理归纳,理清知识网络,利于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
对易混淆或共性的知识点进行有意识的比较、梳理和归纳,有利于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排除知识间的相互干扰,降低答题错误率。
如:学习九年级《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中四个农村土地政策,可以列表区分:
三、方法指导——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关键
1.温故知新,促进知识定向迁移
当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时,说明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迁移条件,但具备条件并不一定就会迁移。教师应当给予分析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复习旧知识过渡到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知识迁移。
如:学习七下第六单元第二课南方地区第一框《水乡孕育的城镇》时:
首先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复习: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类型、水文特征、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学生通过回答,复习了旧知识,顺其自然迁移到学习水乡孕育的城镇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等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又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突出标题的水乡以及其孕育出的城镇。在定向知识迁移中突出学习的重点,攻克学习的难点。
2.合作探究,促进知识逆向迁移
逆向迁移可以使原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者重构等。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情境,促使学生合作探究,突破学习范围的限制,扩大知识面,让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在情境问题的解决中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
如:学完八下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时:
可以结合第二框季风的影响和第三框母亲河对第一框地势的影响做一个探究性的总结: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但对影响需要合作探究,才能整理出比较理想的答案。地势影响:气候: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河流:使我国大部分的河流自西向东流;交通:有利于沿海与内地的联系;经济文化:有利于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在合作探究中,知识的逆向迁移中,让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3.说题指导,促进知识扩散迁移
关注重要时政热点及乡土热点,将这些热点辐射联系各模块知识进行整合、归类,实现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时政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知识擴散迁移。
如:五水共治:浙江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江南水乡,为找到能游泳的河流寻寻觅觅;平原水网,不时为饮用水被污染而困扰。浙江省委作出了“五水共治”决策: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并明确提出,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指导学生说题:材料讲的是五水共治。可以联系到考点7下的浙江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考点14下的大运河;考点13下的水乡孕育的城镇;考点43、44、45下的资源、环境;考点85下的科教兴国战略,考点88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等考点知识。 四、合理训练——提升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
1.变题训练,使问题与知识点更好的衔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材料或情境,将生疏问题转换为熟悉问题,以使转换后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网络形成链接,从而迁移出对应知识点的训练办法,
如台州2012年中考25题(1)(2)两题:
九年级某班在以“我国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制作了以下表格,请你一起参与。
(1)在表格中①、②、③处填入合适的内容。(6分)
(2)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道路发生变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2分)
通过分析表格,(1)问可以变题为①处填写一个唐朝的海路方面的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②处填写一个宋、元、明前期的海路方面的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③处填写明中后期、清对外交往政策。(2)问变题为: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道路从陆路为主转变成海路为主,技术条件是什么?变题后,新问题链接上了知识点,答案也就浮出了水面。
2.变式训练,使问题与知识点正确的衔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有些中考题是由常见题或以前的中考题变式而来,或“旧”中见“新”,或“新”中隐“旧”。我们在平时如果能适度加强变式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台州卷2012年21题第(2)题与2013年21题第(3)题就是变式。考查的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只是呈现的形式有所变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变化背景材料、设问角度、题目难度等来进行变式训练。如前文中出现的五水共治材料:可以提问:联系材料,从资源与发展关系角度分析五水共治的必要性。变化设问角度可提出以下问题:变式1:从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角度分析五水共治的必要性。变式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五水共治必要性。变式3:从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的现状角度分析五水共治的必要。
3.扩散思维训练,使开放性问题与知识点有效的衔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扩散思维训练,指在已有的基础上,发散性、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即通常所说的多角度回答问题,多用于开放性题目。经常性地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才能实现知识快速有效的迁移。
如“五水共治,作为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从思想、宣传、行动等多角度迁移出知识点,使问题与知识点有效的衔接。
(1)思想: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2)宣传: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3)行动1: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行动2: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言行作斗争。
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做不到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摸索着探究前行,使每个同学在自己已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并在不同的阶段,有所提高,能运用知识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提升能力,发展思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7.
[3]牛学文.初中歷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第1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
[4]杨锡贵.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与社会[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
[5]丁贤勇 陶水木. 传承与创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知识迁移能力;学生;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04-2
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突出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对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高。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所谓知识迁移能力,是指将已掌握的知识应用到新情境并在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主要包括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笔者在听课调研中,发现学生的这一能力比较欠缺,有些教师对这一能力的培养也缺少可行的办法,因此我结合实际不断思考,摸索探究出了一些培养历史与社会知识迁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日积月累——奠定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
1.提纲式学案导学,理解中积累知识,奠定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
基础知识的日积月累,是奠定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提纲式学案导学,教师预先设计知识提纲,留白关键点,让学生课前去完成。有助于引导学生带着思考去阅读课本内容,在理解中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积累。如学习七下《复杂多样的地形》,设计了如下提纲:
2.兴趣式互助学习,分享中积累知识,奠定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
初中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同时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发表见解,分享成果,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如:学习中日《马关条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造各种形式记住马关条约的内容,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派代表发表组内的成果,如顺口溜:“割让台澎辽;赔款二亿两;开放沙重和苏杭;还要投资办工厂”。打油诗:“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四口全开放,工厂设口岸。南京耻未雪,马关仇新添。中华好儿男,斗争五十年。一洗百年辱,神州尽开颜”。几句话使主要内容一目了然,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在创造分享中获得更持久的记忆。
二、梳理归纳——形成知识迁移能力的重要环节
1.专题梳理归纳,建立知识网络,利于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
在学习完一课、一单元、一本书时,在每个阶段,都要及时复习,将课本中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为活学活用做铺垫。
如学完了八下第八单元,可以做以下的专题梳理归纳:
2.比较梳理归纳,理清知识网络,利于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
对易混淆或共性的知识点进行有意识的比较、梳理和归纳,有利于加深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排除知识间的相互干扰,降低答题错误率。
如:学习九年级《共和国的成长历程》中四个农村土地政策,可以列表区分:
三、方法指导——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关键
1.温故知新,促进知识定向迁移
当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时,说明他们已经具备基本的迁移条件,但具备条件并不一定就会迁移。教师应当给予分析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复习旧知识过渡到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知识迁移。
如:学习七下第六单元第二课南方地区第一框《水乡孕育的城镇》时:
首先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进行复习: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类型、水文特征、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学生通过回答,复习了旧知识,顺其自然迁移到学习水乡孕育的城镇的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等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又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突出标题的水乡以及其孕育出的城镇。在定向知识迁移中突出学习的重点,攻克学习的难点。
2.合作探究,促进知识逆向迁移
逆向迁移可以使原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者重构等。这就要求我们创造情境,促使学生合作探究,突破学习范围的限制,扩大知识面,让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在情境问题的解决中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
如:学完八下第五单元第二课山川秀美时:
可以结合第二框季风的影响和第三框母亲河对第一框地势的影响做一个探究性的总结:我国地势特点及影响?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来,但对影响需要合作探究,才能整理出比较理想的答案。地势影响:气候: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地,形成降水;河流:使我国大部分的河流自西向东流;交通:有利于沿海与内地的联系;经济文化:有利于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在合作探究中,知识的逆向迁移中,让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3.说题指导,促进知识扩散迁移
关注重要时政热点及乡土热点,将这些热点辐射联系各模块知识进行整合、归类,实现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对时政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知识擴散迁移。
如:五水共治:浙江作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了,可水环境却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江南水乡,为找到能游泳的河流寻寻觅觅;平原水网,不时为饮用水被污染而困扰。浙江省委作出了“五水共治”决策: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并明确提出,要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指导学生说题:材料讲的是五水共治。可以联系到考点7下的浙江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考点14下的大运河;考点13下的水乡孕育的城镇;考点43、44、45下的资源、环境;考点85下的科教兴国战略,考点88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等考点知识。 四、合理训练——提升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
1.变题训练,使问题与知识点更好的衔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根据材料或情境,将生疏问题转换为熟悉问题,以使转换后的问题与已有的知识网络形成链接,从而迁移出对应知识点的训练办法,
如台州2012年中考25题(1)(2)两题:
九年级某班在以“我国的对外交往”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制作了以下表格,请你一起参与。
(1)在表格中①、②、③处填入合适的内容。(6分)
(2)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道路发生变化的技术条件是什么?(2分)
通过分析表格,(1)问可以变题为①处填写一个唐朝的海路方面的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②处填写一个宋、元、明前期的海路方面的对外交往的典型事例;③处填写明中后期、清对外交往政策。(2)问变题为:我国古代对外交往道路从陆路为主转变成海路为主,技术条件是什么?变题后,新问题链接上了知识点,答案也就浮出了水面。
2.变式训练,使问题与知识点正确的衔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有些中考题是由常见题或以前的中考题变式而来,或“旧”中见“新”,或“新”中隐“旧”。我们在平时如果能适度加强变式训练,对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台州卷2012年21题第(2)题与2013年21题第(3)题就是变式。考查的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只是呈现的形式有所变化。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变化背景材料、设问角度、题目难度等来进行变式训练。如前文中出现的五水共治材料:可以提问:联系材料,从资源与发展关系角度分析五水共治的必要性。变化设问角度可提出以下问题:变式1:从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角度分析五水共治的必要性。变式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五水共治必要性。变式3:从我国的资源和环境的现状角度分析五水共治的必要。
3.扩散思维训练,使开放性问题与知识点有效的衔接,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扩散思维训练,指在已有的基础上,发散性、多角度地思考,解决问题,即通常所说的多角度回答问题,多用于开放性题目。经常性地进行扩散性思维训练,才能实现知识快速有效的迁移。
如“五水共治,作为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从思想、宣传、行动等多角度迁移出知识点,使问题与知识点有效的衔接。
(1)思想: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2)宣传: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3)行动1: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行动2: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言行作斗争。
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做不到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摸索着探究前行,使每个同学在自己已有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并在不同的阶段,有所提高,能运用知识分析新情境、解决新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提升能力,发展思维。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7.
[3]牛学文.初中歷史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第1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
[4]杨锡贵.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 初中历史与社会[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
[5]丁贤勇 陶水木. 传承与创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