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用2001-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不仅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而且也能显著提升地区就业率;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和就业总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就业总量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此外,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就业总量 就业率 地区差异 内生性检验
一、 引 言
近年来,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22093.7亿美元。我国可否借助出口贸易来促进地区就业,以此提升地区就业率?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作用是否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研究上述问题,对于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矛盾,促进充分就业,提升就业率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详细论述当前关于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从理论上对出口贸易及其他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基于2001-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和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两个角度出发,实证研究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第四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出口贸易能够促进就业。Milner和Wright通过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就业市场与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开放度的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就业的增长。Bhorat通过对南非就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能够促进就业的增加。White通过对1972-2001年美国制造业就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虽然进口的增加会导致就业的下降,但是,以出口为导向却能导致就业的增加。Feenstra和Hong通过对中国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贸易的增加提高了中国的就业水平。胡昭玲和刘旭基于中国32个工业行业1998-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对就业有正向的拉动作用。喻美辞基于1996-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工业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品出口能够显著促进就业。陆文聪和李元龙基于CGE模型,分析了中国出口变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实现0.088个百分点的非农就业增长。刘习平通过对中国1978-201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每增加1个单位,就业将增加0.23个单位。杨浩昌等通过对2001-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对制造业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种观点是出口贸易对就业具有负向效应。Hine和Wright通过对英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贸易会导致该国的劳动力需求下降。Greenaway等的研究也得出与此相同的结论。Leichenko和Silva通过对美国州县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的增加将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魏浩等基于1992-2007年我国33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结果显示,初级产品部门和中等技术制造部门出口的就业效应为负。陈昊和刘骞文基于2006-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虽然出口贸易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就业水平,但对女性就业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负向作用。
第三种观点是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甚微或者没有影响。Hashemzadeh通过对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就业水平的下降是经济增长本身特征的一部分,与国际贸易没有多大的关系。Matusz、Davidson和Matusz的研究也得出与此相同的结论。毛日昇基于1999-2007年329个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和FDI对中国全部制造业、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劳动需求当期及滞后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出口贸易从总体上并没有通过改变生产效率对制造业劳动需求产生显著影响,以及无论在当期还是滞后期,出口贸易也没有通过生产效率,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劳动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关于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的研究,学者们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并且已有研究缺乏深入分析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梁平等基于1978-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就业弹性为0.0431;中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就业弹性最大,为0.1134;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就业弹性最小,为0.0315。魏浩等基于1992-2007年我国33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产业、不同行业的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已有研究多从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角度,分析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而从就业相对量(就业率)角度,讨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2001-2013年我国31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和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两个角度出发,不仅着力于研究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分析其地区差异。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采用地区虚拟变量方法,探究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2)不仅从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角度,分析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还从就业相对量(就业率)角度,研究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3)引入就业总量的一阶滞后值,解决了逆向因果导致的变量内生性问题。 (二) 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增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出口贸易实践表明,出口贸易越大的地方,就业水平相对越高。参考已有文献的研究,出口贸易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促进就业:(1)出口贸易有利于出口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出口国的比较优势,从而推动出口国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性行业扩张,增加出口国产品的总需求,提高出口国产品的市场占有量,进而扩大出口国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出口国国内的劳动力需求,为出口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最终促进出口国国内地区就业;(2)出口贸易还有利于发挥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从而推进出口国国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出口国国内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而为出口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最终增加出口国就业。
三、 模型设定与实证检验
(一) 计量模型设定
由上一节的理论分析可知,除出口贸易会影响地区就业外,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贸易和技术创新等也会影响地区就业。为了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度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有必要引入上述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因此,我们把计量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
其中, Employment和Employrate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表示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和就业相对量(就业率);Export为解释变量,表示出口开放度;Wage、K、Import和Innovation为控制变量,分别表示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下标i和t分别表示地区和年份;α、β、ε分别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这里的地区为我国的省级地理单元,由于2001年以前部分变量的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我们选取了2001-2013年的数据。
(二) 变量选取与指标说明
下面,我们对变量的指标作简要说明。
1. 就业。采用两种方法度量。第一种是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用各省级地区年就业人员数度量;第二种是就业相对量(就业率),其计算方法为年就业人员数除以年总人口。
2. 出口开放度。用各省级地区出口贸易额占该省级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度量。
3. 工资水平。凯恩斯提出实际工资的下降可以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即降低工资会增加就业。因此,工资水平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企业所需支付职工的工资水平也随之不断上升,逐渐上升的工资水平加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从而减少了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进而导致了就业水平的下降。本文用各省级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度量工资水平。预期工资水平对就业有负的影响。
4. 资本投入。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从而也会对一个地区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投资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从而为地区提供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由于各省级地区的实际投资额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我们选取各省级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度量。预期资本投入对就业有正的影响。
5. 进口开放度。一般来说,进口贸易会导致本国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需求量减少,从而使得本国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相应地缩减,进而导致本国企业劳动力需求的下降。和已有的文献一致,我们用各省级地区进口贸易额占该省级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度量进口开放度。预期进口贸易对就业有负的影响。
6.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而且也会给企业带来原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借鉴刘军等(2010)的研究,我们用各省级地区专利授权数来度量技术创新情况。预期技术创新对就业有正的影响。
本文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4)、《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2014)和国研网宏观经济数据库。其中,由于2009-201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数据缺失,本文用当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代替;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均用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中间价进行折算;个别年份缺失的数据,用相邻年份的平均值补充。
下面,我们对各主要变量的数据特征作简要的描述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
(三) 计量方法的选择
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包括固定效应模型(FE) 、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假设前提。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能够得出较为可靠的估计结果。我们参照国内外学者的通常做法,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估计。分析软件是Stata12.0。
(四) 计量结果及分析
1. 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总体回归分析
基于上一节的计量方法,首先,我们用2001-2013年我国31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对各解释变量的系数进行估计,表2的方程1、方程2和方程3分别报告了以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方程4、方程5和方程6分别报告了以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
(1) 当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首先,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因此,我们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之间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也就是说,根据Hausman检验,方程2的估计结果优于方程1。其次,通过比较方程2和方程3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由于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方程3的结果是稳健的。方程3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出口贸易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各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工资水平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印证了凯恩斯的观点;资本投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进口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技术创新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 (2) 当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首先,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
,因此,方程5的估计结果优于方程4。其次,通过比较方程5和方程6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由于方程6的估计结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方程6的结果是稳健的。方程6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工资水平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资本投入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其背后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进口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技术创新对就业率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
结合(1)和(2)可知,出口贸易对就业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我国能够通过出口贸易来促进地区就业,继而提升地区就业率;工资水平对就业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资本投入对就业量的影响为正,而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进口对就业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负;技术创新对就业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我国也可以借助技术创新来增加地区就业,缓解就业矛盾。
2. 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分地区回归分析
前面的分析证明了出口贸易有助于促进地区就业和提升地区就业率。而我国各地区出口开放度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这种差异是否会导致地区间就业的差异?
下面,我们分别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为考察对象,研究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借鉴刘军和徐康宁、杨浩昌等的研究,以西部地区为参照组,引入地区控制变量East和Central,重新进行计量分析。计量方法和分析软件与前文保持一致。其中East为东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当研究样本为东部地区时,East取值为1,为其他地区时,East取值为0;Central为中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当研究样本为中部地区时,Central取值为1,为其他地区时,Central取值为0。表3报告了分地区回归分析的结果,其中,方程7、方程8和方程9为以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方程10、方程11和方程12为以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
(3) 当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首先,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因此,方程8的估计结果优于方程7。其次,通过比较方程8和方程9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由于方程9的估计结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方程9的结果是稳健的。方程9的估计结果显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其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系数为0.0841,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系数为0.1940(该系数为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的系数与东部地区虚拟变量的系数之和),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系数为0.1139。这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和就业总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就业总量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4) 当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首先,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因此,方程11的估计结果优于方程10。其次,通过比较方程11和方程12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由于方程12的估计结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方程12的结果是稳健的。方程12的估计结果显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其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系数为0.0409,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系数为0.0639,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系数为0.0749,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提升地区就业率,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结合(3)和(4)可知,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同时,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能提升地区就业率,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3. 内生性检验
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就业总量可能依赖于其过去的水平,即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杨浩昌等的研究,引入就业总量的一阶滞后值,将计量模型(1)扩展为一个动态模型来克服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表4中方程13和方程14分别报告了总体回归分析和分地区回归分析的内生性检验估计结果。
表4中AR(1)和AR(2)检验表明,估计方程的残差确实存在一阶序列相关,但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这表明设立的模型是合理的;Sargan过度识别检验表明,回归中使用的工具变量是合适的(p值均大于0.1)。通过观察方程13,可以发现,各解释变量系数符号与方程3中的估计结果均一致,这进一步表明上述以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总体回归分析结果是稳健的;通过观察方程14,可以发现,各解释变量系数符号与方程9的估计结果均一致,这也进一步表明上述以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分地区回归分析结果是稳健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均为正;此外,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量,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用2001-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并分析了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1. 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工资水平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负;资本投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正,而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进口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负;技术创新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
2.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此外,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也均能提升地区就业率,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提高出口开放度。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出口贸易不仅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地区就业总量,而且也能显著提升地区就业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出口贸易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因此,我国各地区应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提高出口开放度。特别是在出口开放度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更应进一步融入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中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变被动开放为主动开放,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大沿边、沿江地区的开放力度,从而逐步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开放,提高地区出口开放度。
(2) 制定合理的产业转移政策,促进地区间就业适度均等化。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国家产业规划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合理的产业转移政策,因势利导,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等地的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积极引导上述地区的边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进而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就业差距,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适度均等化。
(3) 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技术创新也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地区就业总量,提升地区就业率。李廉水等(2014)、杨浩昌等(2014)提出技术创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创造”不仅有利于提高地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扩大地区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地区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从而为地区提供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促进地区就业的增加;而且,也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我国各地区应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地区充分就业,缓解就业矛盾。
参考文献:
[1] 乔晶,刘星.中国加工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2):102-108.
[2] 胡昭玲,刘旭.中国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32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8):88-94.
[3] 喻美辞.工业品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人口就业的影响—基于34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4):22-29.
[4] 陆文聪,李元龙.中国出口增长的就业效应: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9):14-24.
[5] 刘习平.中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78-2010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2(11):32-41.
[6] 杨浩昌,刘军,张芊芊.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12):55-61.
[7] 魏浩,王浙鑫,恵巧玲.中国工业部门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2):5-14.
[8] 陈昊,刘骞文.中国出口贸易的女性就业效应:基于筛选—匹配模型的再检验[J].经济评论,2014(1):94-106.
[9] 毛日昇.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J].经济研究,2009(11):105-117.
[10] 梁平,梁彭勇,黄金.我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8(1):48-52.
[11]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2] 郭昕炜,陈丰龙.驻外使领馆是否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4):128-139.
[13] 刘军,李廉水,王忠.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J].科研管理,2010,31(6):191-198.
[14] 张卉.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上海:复旦大学,2007.
[15] 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工业化水平与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10):65-72.
[16] 杨浩昌,李廉水,刘军.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基于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科技论坛,2015(1):27-32. [17] 李廉水,杨浩昌,刘军.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2):121-129.
[18] 杨浩昌,李廉水,刘军.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2):147-162.
[19] Hine R, Wright P. Trade with low wage economies, 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 in UK manufacturing[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8 (450): 1500-1510.
[20] Greenaway D, Hine R C, Wright P.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trade on 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9 (3): 485-500.
[21] Leichenko R, Silva J. International trade,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Evidence from US rural counties[J]. Regional Studies, 2004 (4): 355-374.
[22] Milner C, Wright P. Modeling labor market adjustment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an industrializing economy[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8 (447): 509-528.
[23] Bhorat H. The impact of trade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n sector employment in South Africa[J]. 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 2000 (3): 437-466.
[24] White R. Import source reallocation and US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1972–2001[J]. Open Economies Review, 2008 (3): 403-410.
[25] Feenstra R C, Hong C. China's exports and employment[M]//China's Growing Role in World Trad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167-199.
[26] Hashemzadeh N. The impact of NAFTA on US employment: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job gains and losses from expanded trade with Mexico[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1997(10): 1080-1093.
[27] Matusz S J. Calibrating the employment effects of trade[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8 (4): 592-603.
[28] Davidson C, Matusz S J. Globalization and labor-market adjustment: how fast and at what cost?[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00 (3): 42-56.
[29] Jeffrey W.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J]. Cambridge, MA: MIT Press. Lower sec. or less, 2002(24): 21.0-23.5.
(责任编辑:沈 璐)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就业总量 就业率 地区差异 内生性检验
一、 引 言
近年来,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贸易额由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22093.7亿美元。我国可否借助出口贸易来促进地区就业,以此提升地区就业率?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作用是否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研究上述问题,对于缓解我国现阶段的就业矛盾,促进充分就业,提升就业率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详细论述当前关于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从理论上对出口贸易及其他因素对就业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基于2001-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从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和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两个角度出发,实证研究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第四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二、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一)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关于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出口贸易能够促进就业。Milner和Wright通过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就业市场与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开放度的增加能够显著促进就业的增长。Bhorat通过对南非就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能够促进就业的增加。White通过对1972-2001年美国制造业就业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虽然进口的增加会导致就业的下降,但是,以出口为导向却能导致就业的增加。Feenstra和Hong通过对中国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贸易的增加提高了中国的就业水平。胡昭玲和刘旭基于中国32个工业行业1998-2003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对就业有正向的拉动作用。喻美辞基于1996-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工业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品出口能够显著促进就业。陆文聪和李元龙基于CGE模型,分析了中国出口变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实现0.088个百分点的非农就业增长。刘习平通过对中国1978-2010年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贸易每增加1个单位,就业将增加0.23个单位。杨浩昌等通过对2001-201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对制造业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种观点是出口贸易对就业具有负向效应。Hine和Wright通过对英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贸易会导致该国的劳动力需求下降。Greenaway等的研究也得出与此相同的结论。Leichenko和Silva通过对美国州县出口贸易与就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出口的增加将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魏浩等基于1992-2007年我国33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结果显示,初级产品部门和中等技术制造部门出口的就业效应为负。陈昊和刘骞文基于2006-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虽然出口贸易的增加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就业水平,但对女性就业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负向作用。
第三种观点是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甚微或者没有影响。Hashemzadeh通过对美国制造业就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就业水平的下降是经济增长本身特征的一部分,与国际贸易没有多大的关系。Matusz、Davidson和Matusz的研究也得出与此相同的结论。毛日昇基于1999-2007年329个制造业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和FDI对中国全部制造业、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劳动需求当期及滞后调整的影响,结果显示,出口贸易从总体上并没有通过改变生产效率对制造业劳动需求产生显著影响,以及无论在当期还是滞后期,出口贸易也没有通过生产效率,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劳动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关于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的研究,学者们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并且已有研究缺乏深入分析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梁平等基于1978-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就业弹性为0.0431;中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就业弹性最大,为0.1134;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的就业弹性最小,为0.0315。魏浩等基于1992-2007年我国33个工业部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的差异性,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产业、不同行业的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已有研究多从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角度,分析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而从就业相对量(就业率)角度,讨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2001-2013年我国31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和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两个角度出发,不仅着力于研究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还将进一步分析其地区差异。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采用地区虚拟变量方法,探究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2)不仅从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角度,分析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还从就业相对量(就业率)角度,研究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3)引入就业总量的一阶滞后值,解决了逆向因果导致的变量内生性问题。 (二) 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不断增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出口贸易实践表明,出口贸易越大的地方,就业水平相对越高。参考已有文献的研究,出口贸易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促进就业:(1)出口贸易有利于出口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出口国的比较优势,从而推动出口国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性行业扩张,增加出口国产品的总需求,提高出口国产品的市场占有量,进而扩大出口国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出口国国内的劳动力需求,为出口国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最终促进出口国国内地区就业;(2)出口贸易还有利于发挥产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从而推进出口国国内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出口国国内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而为出口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最终增加出口国就业。
三、 模型设定与实证检验
(一) 计量模型设定
由上一节的理论分析可知,除出口贸易会影响地区就业外,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贸易和技术创新等也会影响地区就业。为了能够较为精确地测度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有必要引入上述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因此,我们把计量模型设定为如下形式:
其中, Employment和Employrate为被解释变量,分别表示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和就业相对量(就业率);Export为解释变量,表示出口开放度;Wage、K、Import和Innovation为控制变量,分别表示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下标i和t分别表示地区和年份;α、β、ε分别表示常数项、变量的系数和残差。这里的地区为我国的省级地理单元,由于2001年以前部分变量的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我们选取了2001-2013年的数据。
(二) 变量选取与指标说明
下面,我们对变量的指标作简要说明。
1. 就业。采用两种方法度量。第一种是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用各省级地区年就业人员数度量;第二种是就业相对量(就业率),其计算方法为年就业人员数除以年总人口。
2. 出口开放度。用各省级地区出口贸易额占该省级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度量。
3. 工资水平。凯恩斯提出实际工资的下降可以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即降低工资会增加就业。因此,工资水平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企业所需支付职工的工资水平也随之不断上升,逐渐上升的工资水平加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负担,从而减少了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进而导致了就业水平的下降。本文用各省级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度量工资水平。预期工资水平对就业有负的影响。
4. 资本投入。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从而也会对一个地区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投资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从而为地区提供更多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由于各省级地区的实际投资额数据难以获得,因此,我们选取各省级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来度量。预期资本投入对就业有正的影响。
5. 进口开放度。一般来说,进口贸易会导致本国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需求量减少,从而使得本国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相应地缩减,进而导致本国企业劳动力需求的下降。和已有的文献一致,我们用各省级地区进口贸易额占该省级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度量进口开放度。预期进口贸易对就业有负的影响。
6.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不仅会给企业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而且也会给企业带来原有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企业的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借鉴刘军等(2010)的研究,我们用各省级地区专利授权数来度量技术创新情况。预期技术创新对就业有正的影响。
本文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4)、《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2014)和国研网宏观经济数据库。其中,由于2009-2013年职工年平均工资数据缺失,本文用当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来代替;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均用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中间价进行折算;个别年份缺失的数据,用相邻年份的平均值补充。
下面,我们对各主要变量的数据特征作简要的描述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
(三) 计量方法的选择
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包括固定效应模型(FE) 、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假设前提。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能够得出较为可靠的估计结果。我们参照国内外学者的通常做法,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估计。分析软件是Stata12.0。
(四) 计量结果及分析
1. 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总体回归分析
基于上一节的计量方法,首先,我们用2001-2013年我国31个省级地区面板数据对各解释变量的系数进行估计,表2的方程1、方程2和方程3分别报告了以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方程4、方程5和方程6分别报告了以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
(1) 当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首先,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因此,我们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之间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也就是说,根据Hausman检验,方程2的估计结果优于方程1。其次,通过比较方程2和方程3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由于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方程3的结果是稳健的。方程3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出口贸易能够显著促进我国各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工资水平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印证了凯恩斯的观点;资本投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进口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技术创新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 (2) 当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首先,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
,因此,方程5的估计结果优于方程4。其次,通过比较方程5和方程6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由于方程6的估计结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方程6的结果是稳健的。方程6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工资水平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资本投入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其背后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挖掘;进口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技术创新对就业率的影响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
结合(1)和(2)可知,出口贸易对就业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我国能够通过出口贸易来促进地区就业,继而提升地区就业率;工资水平对就业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资本投入对就业量的影响为正,而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进口对就业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负;技术创新对就业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我国也可以借助技术创新来增加地区就业,缓解就业矛盾。
2. 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分地区回归分析
前面的分析证明了出口贸易有助于促进地区就业和提升地区就业率。而我国各地区出口开放度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这种差异是否会导致地区间就业的差异?
下面,我们分别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为考察对象,研究出口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地区差异。借鉴刘军和徐康宁、杨浩昌等的研究,以西部地区为参照组,引入地区控制变量East和Central,重新进行计量分析。计量方法和分析软件与前文保持一致。其中East为东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当研究样本为东部地区时,East取值为1,为其他地区时,East取值为0;Central为中部地区的虚拟变量,当研究样本为中部地区时,Central取值为1,为其他地区时,Central取值为0。表3报告了分地区回归分析的结果,其中,方程7、方程8和方程9为以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方程10、方程11和方程12为以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固定效应模型(FE)、随机效应模型(RE)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的估计结果。
(3) 当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首先,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因此,方程8的估计结果优于方程7。其次,通过比较方程8和方程9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由于方程9的估计结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方程9的结果是稳健的。方程9的估计结果显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其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系数为0.0841,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系数为0.1940(该系数为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的系数与东部地区虚拟变量的系数之和),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系数为0.1139。这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和就业总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就业总量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4) 当就业相对量(就业率)作为被解释变量时,首先,根据Hausman检验,chi-值为正数,因此,方程11的估计结果优于方程10。其次,通过比较方程11和方程12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变量系数的符号完全一致,由于方程12的估计结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和序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方程12的结果是稳健的。方程12的估计结果显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作为参照组的西部地区,其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系数为0.0409,且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系数为0.0639,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影响系数为0.0749,且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提升地区就业率,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结合(3)和(4)可知,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同时,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能提升地区就业率,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3. 内生性检验
考虑到一个地区的就业总量可能依赖于其过去的水平,即存在内生性问题。本文借鉴杨浩昌等的研究,引入就业总量的一阶滞后值,将计量模型(1)扩展为一个动态模型来克服模型中被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表4中方程13和方程14分别报告了总体回归分析和分地区回归分析的内生性检验估计结果。
表4中AR(1)和AR(2)检验表明,估计方程的残差确实存在一阶序列相关,但不存在二阶序列相关,这表明设立的模型是合理的;Sargan过度识别检验表明,回归中使用的工具变量是合适的(p值均大于0.1)。通过观察方程13,可以发现,各解释变量系数符号与方程3中的估计结果均一致,这进一步表明上述以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总体回归分析结果是稳健的;通过观察方程14,可以发现,各解释变量系数符号与方程9的估计结果均一致,这也进一步表明上述以就业绝对量(就业总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的分地区回归分析结果是稳健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均为正;此外,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量,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用2001-2013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的影响,并分析了这种影响是否存在地区差异,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1. 在控制了工资水平、资本投入、进口开放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工资水平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负;资本投入对就业总量的影响为正,而对就业率的影响为负;进口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负;技术创新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率的影响均为正。
2. 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就业总量,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总量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此外,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出口贸易也均能提升地区就业率,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出口贸易对就业率的促进作用最大,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 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提高出口开放度。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出口贸易不仅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地区就业总量,而且也能显著提升地区就业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实践也证明,出口贸易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因此,我国各地区应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提高出口开放度。特别是在出口开放度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更应进一步融入全国乃至世界市场中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变被动开放为主动开放,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大沿边、沿江地区的开放力度,从而逐步带动整个中西部地区开放,提高地区出口开放度。
(2) 制定合理的产业转移政策,促进地区间就业适度均等化。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均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因此,国家产业规划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应制定合理的产业转移政策,因势利导,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等地的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积极引导上述地区的边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进而逐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就业差距,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就业适度均等化。
(3) 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由前面的分析可知,技术创新也能显著促进地区就业,增加地区就业总量,提升地区就业率。李廉水等(2014)、杨浩昌等(2014)提出技术创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依靠技术创新,才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创造”不仅有利于提高地区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扩大地区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地区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从而为地区提供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促进地区就业的增加;而且,也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培育新兴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我国各地区应进一步鼓励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地区充分就业,缓解就业矛盾。
参考文献:
[1] 乔晶,刘星.中国加工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1(2):102-108.
[2] 胡昭玲,刘旭.中国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基于32个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7(8):88-94.
[3] 喻美辞.工业品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人口就业的影响—基于34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4):22-29.
[4] 陆文聪,李元龙.中国出口增长的就业效应:基于CGE模型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9):14-24.
[5] 刘习平.中国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1978-2010年数据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2(11):32-41.
[6] 杨浩昌,刘军,张芊芊.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12):55-61.
[7] 魏浩,王浙鑫,恵巧玲.中国工业部门进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2):5-14.
[8] 陈昊,刘骞文.中国出口贸易的女性就业效应:基于筛选—匹配模型的再检验[J].经济评论,2014(1):94-106.
[9] 毛日昇.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J].经济研究,2009(11):105-117.
[10] 梁平,梁彭勇,黄金.我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08(1):48-52.
[11] 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2] 郭昕炜,陈丰龙.驻外使领馆是否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4):128-139.
[13] 刘军,李廉水,王忠.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J].科研管理,2010,31(6):191-198.
[14] 张卉.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上海:复旦大学,2007.
[15] 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工业化水平与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10):65-72.
[16] 杨浩昌,李廉水,刘军.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基于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科技论坛,2015(1):27-32. [17] 李廉水,杨浩昌,刘军.我国区域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评价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制造业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2):121-129.
[18] 杨浩昌,李廉水,刘军.中国制造业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及其行业差异—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法综合评价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4(2):147-162.
[19] Hine R, Wright P. Trade with low wage economies, employment and productivity in UK manufacturing[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8 (450): 1500-1510.
[20] Greenaway D, Hine R C, Wright P.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trade on employment in the United Kingdom[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9 (3): 485-500.
[21] Leichenko R, Silva J. International trade, employment and earnings: Evidence from US rural counties[J]. Regional Studies, 2004 (4): 355-374.
[22] Milner C, Wright P. Modeling labor market adjustment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an industrializing economy[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98 (447): 509-528.
[23] Bhorat H. The impact of trade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n sector employment in South Africa[J]. 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 2000 (3): 437-466.
[24] White R. Import source reallocation and US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1972–2001[J]. Open Economies Review, 2008 (3): 403-410.
[25] Feenstra R C, Hong C. China's exports and employment[M]//China's Growing Role in World Trad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167-199.
[26] Hashemzadeh N. The impact of NAFTA on US employment: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job gains and losses from expanded trade with Mexico[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Economics, 1997(10): 1080-1093.
[27] Matusz S J. Calibrating the employment effects of trade[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8 (4): 592-603.
[28] Davidson C, Matusz S J. Globalization and labor-market adjustment: how fast and at what cost?[J].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00 (3): 42-56.
[29] Jeffrey W.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 section and panel data[J]. Cambridge, MA: MIT Press. Lower sec. or less, 2002(24): 21.0-23.5.
(责任编辑:沈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