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美学意蕴的解读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wang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过许多爱情题材的文学作品,觉得最美的莫过于沈从文所著的《边城》中翠翠与摊送之间的爱情故事。单从故事的情节构思来说,并不复杂,更称不上是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它美就美在达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契合,整个故事中都充盈着一种独特的美学意蕴,无论故事发生的物质背景,还是人文背景,都美得让人为之动容、为之向往!
  《边城》中的自然是美的。这座叫茶峒的小镇,处于川湘交界的一个未被现代文明破坏的偏远地区。这里被青山绿水环绕,溪水清澈透明,秀竹翠色欲滴。连建筑物都顺应自然环境而建,有建在悬崖上的,有建在滨水的,也有建在桃杏花里。墙是黄泥的、瓦是乌黑的,一切建筑装饰都沿袭了传统的农耕文明状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十分契合。简直美得不容置疑,美得无可挑剔。从美学的解读解决《边城》中的自然美,是一种人与自然浑然交融的和谐感。整部作品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自然美的气息,给人宁静、柔和、安逸、愉快的审美享受。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遭受的污染和破坏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在大城市中,想要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都是一种奢求。《边城》中描写的茶峒小镇,一切都保持着最原始、最真实的自然状态,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琢,像是一幅活的自然风景画。
  《边城》中的风俗是美的。《边城》中小镇的美不仅在于未经雕饰的自然风光,更在于淳朴的风俗人情。原生态的自然美养成了小镇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风俗人情。端午节赛龙舟的热闹、元宵节万家灯火的温情、中秋夜青年男女对唱情歌的激烈、新年舞狮子的欢愉,这些节日场景生动地再现了小镇淳朴、健康的民俗风情。小伙儿为了追求心爱的姑娘,要唱上三年零六个月的情歌;老船夫在河上設立渡船,免费给来往的客商摆渡。翠翠在梦里都会梦到到悬崖边摘虎耳草。在这个民风淳朴的小镇里,“便是作妓女, 也永远那么浑厚。”由此可见,这里的民俗风情之淳朴、之和谐,简直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从美学的角度讲,可以称之为一种乌托邦之美,即人们对心中理想生活境界的美好憧憬。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从来不缺乌托邦式的理想国度的描写。比如,文艺复兴时代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詹姆士·哈林顿的大洋国,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这些“国度”美则美矣,却有一种刻意设计和强制的成分。以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为例,男女之间的交往必须由“领导人”控制。“领导人”根据他们体格等方面的情况,决定谁和谁交往。这样的乌托邦到处都是教条戒律,有点集中营的感觉。《边城》中的茶峒小镇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片人间乐土,丝毫没有尘世的喧嚣与烦扰。可以说,这个小镇是美学层面的乌托邦国度,美得纯粹、美得明净。
  《边城》中的人性是美的。在这样美的自然风光,这样美的风俗人情中生存的人们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人性的真善美之光。尤其是翠翠,称得上是自然人性的代表,她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生命的自然美。作品中写到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在我们的思维惯性中,风日应该是摧残着翠翠的皮肤,把她的皮肤晒成了黑色的。作者沈从文却是见解独到,用到了“养”字。这个“养”字可谓是巧妙,一字道破了作者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翠翠身上天然的、原始的美的欣赏与赞美。翠翠不仅外表美,心灵也是美得清澈,仿佛是一眼就看得见底的小溪水。当老船夫问情窦初开的翠翠“愿意哪一个”时,翠翠立刻娇嗔地把话题岔开。结果,自己却在梦中梦到了象征爱情的虎耳草,还跑到三五丈高的悬崖半腰采摘虎耳草。这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了小镇中爱情的淳朴、单纯。这种朦朦胧胧的爱情才是最本真、最让人期待和向往的爱情。如果说翠翠在爱情中娇嗔、羞涩的表现反映了爱情的“真”。翠翠的爷爷——老船夫则是人性中善的代表。老船夫老实本分、勤劳善良,免费为来往的商客摆渡,却不接受商客给的任何财物。实在推脱不了,他就把商客给他的钱物换成茶叶,供他们享用。
  从美学的角度欣赏翠翠的爱情故事,这是一个蕴含着悲剧美美学意蕴的故事。翠翠喜欢的人是傩送,来向她提亲的人却是傩送的哥哥天保。由于少女的腼腆与羞涩,她并没有明确拒绝天保。结果却意外导致天保闯滩不幸遇难。傩送出于对哥哥的愧疚,离家出走了。翠翠的爷爷因为担心翠翠的婚事,担忧过度而死。最后,剩下翠翠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她整日在渡船边上守着,苦苦等着“或许永远也不回来了,或许明天就回来”的傩送。翠翠对傩送、对爱情的坚贞不渝给了读者很大的启示。我们应该正视人生、正视死亡,正视爱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逆境,都不能沉沦,要用一颗真、善、美的心对待生活、对待生命、对待爱情。
  一部小小《边城》,让众多读者爱不释手;一个简单的小镇爱情故事,让众多读者怦然心动。原因何在?我认为《边城》中的爱情故事之所以曲婉动人,不得不归功于沈从文高超的写作手法。但是,从美学角度来分析,这部作品中独特的审美意蕴是最触动读者心灵,引发读者思考与感悟的地方。沈从文把他独特的审美趣味贯穿到整部作品的创作中,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场景的构建、人物关系的设置等等。更巧妙的是,这部作品中的审美意蕴与身处世俗生活中的读者对《边城》中审美内涵的需要和期待达到了高度契合。身处世俗生活的我们,生活方式、爱情方式都在不知不觉中走向了与自然、与人性相违背的道路。我们行走在这样的道路上,身心备受煎熬。《边城》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补充,怎能不让人沉醉?
其他文献
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在阿城的《棋王》笔下,王一生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作为人类,我们对于物质需要的追求。食物,是生存的第一步,也是生存的根本。随着欲望的满足以及生活水
摘要:王梵志是初唐白话诗的代表人物,文字素朴,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者本人出身初唐下层社会,对下层生活又很全面细致的了解,亲身经历了社会的黑暗和压迫,笔调犀利的向后世传达了下层人民最真实的感受。  关键词:王梵志;下层;苦痛  王梵志,初唐时期的著名白话詩人,以一系列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白话小诗活跃于初唐的舞台上。王梵志在此时期没有彰显出自己的独特,而是在几千年以后今天,随着敦煌藏经洞中大量经卷的重
摘要:《奋斗的乔伊》以真实人物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个单身母亲乔伊通过自己的双手拼搏创造,最后成为一名享誉全美的制造业巨头。其中家庭问题,作为乔伊成功道路上的障碍,贯穿全剧。本篇文章,笔者简单描述影片关于家庭同梦想间的矛盾这一侧面,体悟这部商场励志片中的人性美。  关键词:奋斗的乔伊;家庭;梦想  在通常意义上,《奋斗的乔伊》这样一个励志故事的标配是一个饱经风霜的强悍女人和一个充满尔虞我诈的生意场以及
上市1年后,在轻客及专用车市场已经小有所获的上汽大通把目标瞄准了更具销量诱惑的城市物流市场,一款名为傲运通的物流车近期上市,其最低11.98万元的定价策略已发出明确信号,
摘要:《匡庐图》是五代时期中国北方山水画坛中的荆浩所作,其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从他的《匡庐图》中,不仅在表现形式与前代山水画有创新之点,《匡庐图》不仅是一幅表现自然美的山水画,更是一幅表现文人书斋的山水画,以大山大水的自然风貌,加以笔墨的肆意渲染,从中可以感受到很多北方山水画的特点。以下就来探讨从《匡庐图》中所体现出来的北方派山水画风格。  关键词:《匡庐图》;荆浩;笔墨山水画;北
摘要:沈周的西山秋色图却不然:徐徐看来,十多处房舍,五处行人,两片船夫操桨的扁舟,三处驳岸的帆船,数座小桥,画中部依山傍水的一房舍中有两人凭窗相对而坐,兴许多年老友来见,今于屋里叙谈正欢!蜿蜒的水上曲桥的一头临窗望水的她不知是否在记挂外出的他……凡此种种,一种因人而生的气息左右贯通了画面。那么,可以说大隐于市,小隐于野,半隐半现、“隔”与“不隔”于沈周画笔下的湖光山色里。  关键词:沈周;秋色;相
摘要;索尔·贝娄是著名的美国犹太裔作家,被誉为继海明威,福克纳之后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本文从女性主义理论角度分析了《赫索格》中的两类女性。赫索格的母亲黛西作为男权社会的弱者和牺牲品。与之形成鲜明的玛德琳,作为新女性的代表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关键词:贝娄;赫索格;女性主义;父权  贝娄的小说《赫索格》写于1964年,当时民权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妇女也开始意识到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上所处于的附属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摘要:柏拉图认为,诗人之所以能创作出伟大的诗篇,在于神灵附体时诗人所拥有的灵感,这时诗人处于一种迷狂的状态。长期以来,柏拉图的灵感说与迷狂说都被认为是非理性学说。本文旨在探析柏拉图灵感说中的理性思想,以便我们能更加全面的理解柏拉图的灵感说中闪现的智慧之光。  关键词:柏拉图;灵感;迷狂;理性  一、柏拉图的灵感说  柏拉图的灵感观是其美学理论的一部分。在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等前人的基础上,柏拉图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