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方艺术中心总经理雷雯专访
雷雯用新锐的思路、冷静的规划,为记者现场演绎了题为“冰与火之歌”、另一种意义上的恢宏交响曲——热情似火,清醒如冰;时而大胆奔放,时而幽微细腻。
不似明灯照,又非暗幕张,朦胧夏月夜,蝴蝶舞东方。
6月27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史无前例地以晚会的形式,举办了2017/18演出季的发布会。群星璀璨,神思锦绣,这令人眼前一亮的“别出心裁”,再度征服了浸淫于电光声影、早已见怪不怪的人们。于是,东艺总经理雷雯露出了微笑:“某种程度上,我算是个‘新人’,在考虑东艺未来走向的时候,目前仍处于一个不断尝试、纠偏、调整的过程。之所以策划‘晚会形式发布盛典’,基于以下三点:一,东艺每年600余场演出,取其一使之成为东艺自己的纪念日,既回馈支持者,又可告知后续精彩,何乐不为?二,让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们站台推荐,效果岂非比我们扯著嗓子‘自卖自夸’更好?三,发布会视听兼顾,动用大量新媒体传播手段持续发酵影响力,且不超预算,难道不是一举多得?”
《新民周刊》逾两个半小时的专访,让东艺新晋女掌门人的形象愈发清晰立体,事实上,雷雯用新锐的思路、冷静的规划,为记者现场演绎了题为“冰与火之歌”、另一种意义上的恢宏交响曲——热情似火,清醒如冰;时而大胆奔放,时而幽微细腻。资深媒体人出身的她多次调侃自己是“奇葩”,而在记者看来,其灵光迸发的瞬间,毫无疑问加持了此汉语词汇昂扬饱满的褒义。
东方质造: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一开始做‘6·27’,同志们觉得难度太大;可是,最终的结果显然是让大家与有荣焉的。这是对团队一次很好的锻炼,曾经倍感压力山大、哭过鼻子的员工,做完后乐呵呵地建议:明年,咱东艺要搞更好玩的!这正是我的要求,年年酝酿新惊喜。既然大家都有情怀,就要给他们机会,一起来提升我们的格局。”
“情怀”,是采访中雷雯反复强调的。她在“6·27”上首次提出两大平台的概念:东艺应致力于打造国际包括中国艺术精品荟萃的平台,以及政府、艺术家、媒体、渠道赞助商、广大观众聚合的平台。她认为,东艺名唤“艺术中心”,自诞生的一刻起,就注定了不是一个单调、孤立的躯壳,它有着室内/外、线上/下的内涵和外延。过去12年,东艺以匠人之心夯实了基础,新的征程上,则当迎来“东方质造”的时代,让东艺成为大家寄宿情怀、强化社交的文化地标。
从东方明珠、SMG到东艺,与“东方系列”渊源颇深的雷雯一贯秉持“破地域局限、敢为天下先”的理念,“就东艺而言,我们要带着文化自信、入世情怀引领‘质造’,既要心怀谦卑追求艺术,又要铁血管理加强执行力;不能只讲情怀,也不能只讲利益,做好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明确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
何谓“质”?在雷雯看来,“质”是品质,也是气质。东艺历史上战果不可谓不辉煌,此次紧锣密鼓先后引进柏林爱乐乐团项目、维也纳爱乐乐团项目,更彰显出团队协作的能力。然而,为长远计,东艺不该轻易满足于以往的成功,必须深思熟虑,谋划将自身建设为类似艺术圣地、共享平台的存在。东艺要和人们的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慢慢从“精神必需品”转化为“生活必需品”。以“6·27”为例,以后每年的“6·27”,要变成过圣诞节、过简单生活节这样的lifestyle,让爱东艺的人、准备爱东艺的人、希望能爱东艺的人相聚结缘。“质”是人文的,万不可唯利是图。而此前雷雯提出的“有温度的营销”,也是对“质”的补充——东艺的项目是“人”做的,服务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温度的,东艺的服务必须要有温度!无论艺术家、VIP还是普通听众,要让他们在踏进东艺大门的那一刻,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暖意。最高级的文化品牌输出,是让大家形成“东艺情怀”,用家人般的视角宽容剧目的小瑕疵,用家人般的维护帮助吆喝宣传。“会员的忠诚度、黏合度决定了东艺的生命线,对粉丝当然要有一定的倾斜性。”近年来,东艺屡次在“全国剧场综合体活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双向互动的会员制营销是制胜法宝之一。
何谓“造”?一是东艺把代表自己价值观、审视社会的原创做起来,少而精,慢慢全线开花,让观众知道东艺在想什么、认可怎样的艺术、对世界的看法。二是项目上可考虑做一些更年轻化、或女性化的尝试——众所周知,年轻受众、女性受众涉及艺术领域的比例越来越高,因此东艺也正在树立起朗诵类、舞蹈类、舞台剧类品牌,与好的院团合作对接,争取做好“凤栖梧桐”的引路人、吸铁石,让“良品择东艺而演”,并落地浦东,繁荣浦东文化建设。所以,东艺“造”什么?造项目、造合作关系、造浦东大文化圈。雷雯表示,“经济腾飞之后,浦东将面临文化腾飞。我常说,过去未去,未来已来。今日之因为他日之果,我们大可期待,曾经的规划与愿景有多少终归变成了现实。”
开“三眼”观世界,迈步“走出去”
作为一个曾经的、或许也是恒久的媒体人,雷雯保持着“不执拗、永好奇”的心境。“摆在眼前的是巨大的挑战,而我相信机遇与风险并存,就看我们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态度。”她对同行间的激烈竞争不过分在意,她更加在乎如何“开三眼、观世界”。
“第一只眼睛,看同行的发展与进步。东艺要居安思危,不要闭门造车。第二只眼睛,看世界的潮流。诚然,东艺引进了许多世界顶级的项目,但我们不为过去而活,要继续捕捉国际行情,把握经典、新兴的‘天平’,讲究善用情怀、善用科技、善用媒体。第三只眼睛,看其他行业现象级的东西及其营销手段。做不到这三看,我们现在的安定可能随时被推倒。”谈及资本的染指,雷雯笑称“品类会被消灭,而非品牌”,她本人的姿态是“非常慎重”的,因为“演出行业的特性导致机械复制、野蛮生长不可取,这有违艺术的根本”。
除了“三看”的问题,还有员工团队的问题。如今,东艺整体员工团队偏向年轻,固然充满激情,却也难免经验不足,尤其中层年轻干部急需培养。“我不否认,很多年轻同志有时候是‘赶鸭子上架’,边做边学,可喜的是,他们的成绩往往会让班子感到欣慰。坦白讲,我不怕他们胆子大,就怕他们没点子。希望他们脑子里有危机意识,从而更具闯劲。现在不‘攻’,将来难‘守’,千万不能滋养惰性,一定要主动作为,勇于探索。当然,我不提倡盲目的冲动,要注意做好风控。比如我们的团队,一部分可以加入先锋阵营,航向未知的蓝海;还有一部分,发扬传统优势,坚守阵地、做强做精东艺品牌。”雷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