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璀璨耀眼,孕育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出版宝藏。出版,并不等于把出版物制造出来,终极目的是传播。如何有效地利用出版来传播传统文化呢?这就对编辑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以读者为中心,出读者感兴趣的书、愿意看的书。二是要不断丰富自我职能素养,提升传统文化底蕴,了解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增强除糟粕、留精华的辨别能力。唯此,才能胜任传统文化的编辑工作,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编辑 传承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在市场化的今天,尽管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社会需求高,但出版门槛低,竞争激烈,同类书比比皆是,谁都进来分一杯羹,抢一块蛋糕。抢占先机,做出特色,才能争得主动,做出成绩。安徽文艺出版社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出版,如“中国古典名著文库”“时代经典文库”“中国人的枕边书”等系列图书,社会反响好,影响大。2011年,文艺社又和马鞍山市合作开发,出版了13卷的《马鞍山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每年以循环的方式发放到各个学校,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迄今已是第七个年头了。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后,2013年,我社又自主策划出版了一套中华诗文经典诵读丛书,特邀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著名学者、安徽大学教授吴怀东分别担纲总主审、特约主编。该丛书一经出版,反响热烈,一版再版。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针对个别地市的地域文化,衍生出《池州市中小学生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可以说,我社在传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想法,有远见,有魄力,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文化。
为了编好这几套诵读读本,我们多次邀请专家座谈,为丛书明晰编写体例、选定篇目、审订文本,高标准,高要求,力求规范严谨,与众不同,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结构多样,满足多种需求
根据系统性的原则,这三套诵读读本均按年级段划分册数,又各不相同。《马鞍山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按照正规课程划分,从小学至高中,每个年级1册,另加上幼儿园卷,共13册。这套书开本为48开,口袋书,便于学生随身携带,随手翻阅,重在“诵读”。而考虑到高中的学业压力,且中华传统文化没有真正课程化,课时较少,《池州市中小学生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只分3册,分别为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和初中7-9年级。这套书较之前者,赏析的内容较多,也增加了图片,图文并茂,重在“欣赏”。另有一套《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则有9册,分为小学1-2年级、小学3-4年级、小学5-6年级3本,初中、高中各3本。与《池州市中小学生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古典画风不同的是,这套书的配图活泼生动,充满童趣。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小学1-2年级全彩印制,其他年级则为双色印制。这套书最为精美、考究,重在“传承”。
二、精挑细选。打造经典范本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如何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选取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诗词呢?我们根据各年级段的年龄特点、教育状况和接受能力,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由浅入深地,精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积极的、有代表性的诗词,有层次、有系统地编排。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英雄主义精神,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内容可多选,晦涩难懂、宗教迷信、愚昧落后等内容则不选。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避免选择与课本重复的古诗词,但在难易程度上尽量靠近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喜爱上中华传统文化。此外,这三套丛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选取了一定数量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体现地域特点的诗词。如《池州市中小学生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有一辑名为“秋浦诗文经典”。自古以来,池州被誉为“千载诗人地”,过往诗人络绎不绝,如陶渊明、李白、杜牧、苏轼、王安石等;歌咏池州山川风物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杜牧的《清明》等。马鞍山自古就有骚客名士流连于此,留下了让人敬仰的功业及大量的诗词歌赋,如韦庄的《过当涂县》、黄庭坚的《太平州作》等,这些也都被收入《马鞍山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这些内容的选取,让学生们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热爱,更多了一份传承。
三、规范严谨。体现匠者之心
编辑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肩负着导读的作用,对传统文化的合理选择将直接影响其传承质量,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所以,要求编辑须潜下心来细细打磨,精编精校,切忌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在作者的选择上,我们采取教师与学者相结合的模式。教师,熟知学生们的阅读习惯,编写出的文本较通俗易懂;学者,有丰富的学术知识、严谨的治學态度,从宏观上为文本把关,防止出现知识性错误。二者相互补充,保证了中华诗文经典诵读的文本质量。在具体的编辑过程中,我们以教材的要求严格把关,文本的选择必须遵循善本,不选取有争议的版本,不以网上内容为参照,拿不准地查阅相关工具书,不断地求证,力求校勘、注释、翻译准确、恰当,做到严谨、规范。除严格的三审三校外,我们还额外增加校次,保证读本的合格率,将错误降到最少,力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选篇精当、内容准确、装帧雅致、制作精良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读本。
四、设计精良,力求与众不同
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经典诵读读本,如何能让读者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呢?内容固然重要,装帧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市场上此类书大致有两方种,一类较素朴,如整体基调单一;一类较花哨,如颜色极尽艳丽。而我们在编辑这几套读本时,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将其设计理念定位为典雅、美观、得体。一是受众,即读者是中小学生,要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要求;二是内容,即这是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与一般文学读物有所区别;三是多样,即满足不同年级段的需求。以《中华诗文经典诵读》为例,小学段因为年龄的缘故,偏向活泼的、有趣的版式,所以我们以图为主,配图充满童趣。随着理解力的增强,初中段和高中段以文为主,配图则偏向简约。封面用纸上,我们选择了一般很少用到的珠光纸,以达到醒目、独特的目的。开本大小上,我们采用了32开的仿古装,这在大开本的同类图书中,又显得与众不同。
这几套读本面世后,广受好评,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池州市举办了“池州市满城杏花颂经典诵读展演”,影响颇大。“诗城”马鞍山更是年年举办古诗文经典教育的相关活动,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吟诵比赛、书法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从而真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璀璨耀眼,孕育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出版宝藏。出版,并不等于把出版物制造出来,终极目的是传播。如何有效地利用出版来传播传统文化呢?这就对编辑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以读者为中心,出读者感兴趣的书、愿意看的书。出版物的内容是一个重要方面,出版物的开本大小、栏目设置、字体字号、装帧设计也都是编辑所考量的。精益求精是编辑的追求,因为让自己满意,才有可能让读者满意。二是要不断丰富自我职能素养,提升传统文化底蕴,了解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增强除糟粕、留精华的辨别能力。唯此,才能胜任传统文化的编辑工作,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出版社,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编辑 传承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他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在市场化的今天,尽管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社会需求高,但出版门槛低,竞争激烈,同类书比比皆是,谁都进来分一杯羹,抢一块蛋糕。抢占先机,做出特色,才能争得主动,做出成绩。安徽文艺出版社历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出版,如“中国古典名著文库”“时代经典文库”“中国人的枕边书”等系列图书,社会反响好,影响大。2011年,文艺社又和马鞍山市合作开发,出版了13卷的《马鞍山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每年以循环的方式发放到各个学校,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迄今已是第七个年头了。在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后,2013年,我社又自主策划出版了一套中华诗文经典诵读丛书,特邀著名学者、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著名学者、安徽大学教授吴怀东分别担纲总主审、特约主编。该丛书一经出版,反响热烈,一版再版。在此基础上,我们又针对个别地市的地域文化,衍生出《池州市中小学生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可以说,我社在传承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想法,有远见,有魄力,做出了自己的品牌文化。
为了编好这几套诵读读本,我们多次邀请专家座谈,为丛书明晰编写体例、选定篇目、审订文本,高标准,高要求,力求规范严谨,与众不同,以耳目一新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结构多样,满足多种需求
根据系统性的原则,这三套诵读读本均按年级段划分册数,又各不相同。《马鞍山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按照正规课程划分,从小学至高中,每个年级1册,另加上幼儿园卷,共13册。这套书开本为48开,口袋书,便于学生随身携带,随手翻阅,重在“诵读”。而考虑到高中的学业压力,且中华传统文化没有真正课程化,课时较少,《池州市中小学生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只分3册,分别为小学1-3年级、小学4-6年级和初中7-9年级。这套书较之前者,赏析的内容较多,也增加了图片,图文并茂,重在“欣赏”。另有一套《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则有9册,分为小学1-2年级、小学3-4年级、小学5-6年级3本,初中、高中各3本。与《池州市中小学生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古典画风不同的是,这套书的配图活泼生动,充满童趣。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小学1-2年级全彩印制,其他年级则为双色印制。这套书最为精美、考究,重在“传承”。
二、精挑细选。打造经典范本
中华古诗词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如何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选取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诗词呢?我们根据各年级段的年龄特点、教育状况和接受能力,按照朝代的先后顺序,由浅入深地,精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的、积极的、有代表性的诗词,有层次、有系统地编排。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英雄主义精神,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集体主义精神等内容可多选,晦涩难懂、宗教迷信、愚昧落后等内容则不选。同时,为了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避免选择与课本重复的古诗词,但在难易程度上尽量靠近教材,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魅力,领略传统文化的美妙之处,喜爱上中华传统文化。此外,这三套丛书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选取了一定数量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体现地域特点的诗词。如《池州市中小学生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有一辑名为“秋浦诗文经典”。自古以来,池州被誉为“千载诗人地”,过往诗人络绎不绝,如陶渊明、李白、杜牧、苏轼、王安石等;歌咏池州山川风物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杜牧的《清明》等。马鞍山自古就有骚客名士流连于此,留下了让人敬仰的功业及大量的诗词歌赋,如韦庄的《过当涂县》、黄庭坚的《太平州作》等,这些也都被收入《马鞍山市中小学生中华经典诵读》。这些内容的选取,让学生们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多了一份热爱,更多了一份传承。
三、规范严谨。体现匠者之心
编辑在传统文化传承中肩负着导读的作用,对传统文化的合理选择将直接影响其传承质量,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所以,要求编辑须潜下心来细细打磨,精编精校,切忌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在作者的选择上,我们采取教师与学者相结合的模式。教师,熟知学生们的阅读习惯,编写出的文本较通俗易懂;学者,有丰富的学术知识、严谨的治學态度,从宏观上为文本把关,防止出现知识性错误。二者相互补充,保证了中华诗文经典诵读的文本质量。在具体的编辑过程中,我们以教材的要求严格把关,文本的选择必须遵循善本,不选取有争议的版本,不以网上内容为参照,拿不准地查阅相关工具书,不断地求证,力求校勘、注释、翻译准确、恰当,做到严谨、规范。除严格的三审三校外,我们还额外增加校次,保证读本的合格率,将错误降到最少,力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选篇精当、内容准确、装帧雅致、制作精良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读本。
四、设计精良,力求与众不同
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经典诵读读本,如何能让读者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呢?内容固然重要,装帧设计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市场上此类书大致有两方种,一类较素朴,如整体基调单一;一类较花哨,如颜色极尽艳丽。而我们在编辑这几套读本时,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将其设计理念定位为典雅、美观、得体。一是受众,即读者是中小学生,要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要求;二是内容,即这是传统文化普及读物,与一般文学读物有所区别;三是多样,即满足不同年级段的需求。以《中华诗文经典诵读》为例,小学段因为年龄的缘故,偏向活泼的、有趣的版式,所以我们以图为主,配图充满童趣。随着理解力的增强,初中段和高中段以文为主,配图则偏向简约。封面用纸上,我们选择了一般很少用到的珠光纸,以达到醒目、独特的目的。开本大小上,我们采用了32开的仿古装,这在大开本的同类图书中,又显得与众不同。
这几套读本面世后,广受好评,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池州市举办了“池州市满城杏花颂经典诵读展演”,影响颇大。“诗城”马鞍山更是年年举办古诗文经典教育的相关活动,以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吟诵比赛、书法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从而真切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璀璨耀眼,孕育了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出版宝藏。出版,并不等于把出版物制造出来,终极目的是传播。如何有效地利用出版来传播传统文化呢?这就对编辑提出了要求。一是要以读者为中心,出读者感兴趣的书、愿意看的书。出版物的内容是一个重要方面,出版物的开本大小、栏目设置、字体字号、装帧设计也都是编辑所考量的。精益求精是编辑的追求,因为让自己满意,才有可能让读者满意。二是要不断丰富自我职能素养,提升传统文化底蕴,了解传统文化基本知识,增强除糟粕、留精华的辨别能力。唯此,才能胜任传统文化的编辑工作,才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出版社,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