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重视阅读,这不仅仅是课标的要求,更是时代的呼唤!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了阐述。其一“让阅读走在多元的路上”,从学生阅读的“内容”、“形式”、“信息来源”、“时间安排”、“评价”等方面全面阐述我们对多元阅读的实践建构;其二“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的习惯”——我们依据心理学的研究,从“动态监测”和“互动促进”两个方面为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从氛围到制度的保障。课题的推进,让阅读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多元阅读;习惯养成;素养提升
一、课题的提出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注重“文学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等个性化的素质教育。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建构一种多元化的、开放灵活的语文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目前一个急需探讨与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广泛地开展文学阅读,对学生思想的发展完善,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的提升,具有其他方式所不可及的作用,且语文新课标也有这样明确的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要“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事实上,重视阅读,提升阅读质量,努力让学生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人文熏陶,也正是时代的呼唤!
[现象一]我的孩子理科成绩尚可,但语文成绩可真是不敢恭维。写作水平差,立意很浅,语言平淡无味,阅读的理解能力更是低到不可想象的程度。阅读课外文章时,他根本就无法理解内涵。上周他做一篇课外阅读理解《父亲》时,我也和他一起看了文章。那篇文章很讓我感动,文中父亲所做的、说的,使我想起我小时候的情景,我很能理解文中的父亲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但我的孩子是一点都理解不了这些的,他甚至还觉得文中的父亲做的事、说的话太平淡,没什么特别的,觉得文章没啥意思。孩子的生活阅历太浅,平时又不肯多看书,很多时候做阅读理解是很肤浅地做字面意思的理解,真不知该怎么办?
——我校701班孙同学家长的困惑
[思考]时代在进步,生活在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追求。贫困的年代里追求衣食丰足、意志坚定,小康的年代里追求生活殷实、精神寄托,富裕的年代里追求品质生活、身心健康。当今中小学生参与社会量少面窄,不知生活的艰辛,竞争的残酷,生存的不易。他们普遍对事物认知肤浅,不知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人生的百态,这就导致他们在解读一篇文章、一件事、一个人时,往往无法从应有的视角、心境等去感知理解对象。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借别人的阅历来扩大自己的见识度和知识面,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情感。
[现象二]吃完午饭,我懒洋洋地用奇怪的姿态躺在沙发上,一边大口嚼着薯片,一边按着手里的遥控器看喜欢的电视,还情不自禁呵呵几声。好久没这么舒服了!突然妈妈走了过来说:“要看电视好好看,一个女孩子家老摆这种奇怪的样子真难看。”我不理她,照样看我的电视,根本没注意一直站在我身后的妈妈已经越来越不耐烦了。终于,火山暴发,妈妈走过去把电视给关了。这会儿可是我急了:“哎呀,你干嘛呀?”妈妈接口说:“我叫你别没个坐相,你干嘛老不听?”我气急了,出口便是:“我没坐相就没坐相,有什么大不了的!”妈妈听了很生气,我自己也生起了闷气。傍晚,做作业中的我冷静了下来,我想到了老师总在早自习时让我们读背的《弟子规》中一句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仔细想想,这事是我错了,妈妈可是为了我好呀。终于,我向妈妈道了歉。
——摘自701班宋同学日记《我与妈妈斗嘴记》08.10.20
[思考]培根有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孔子也以诗礼传家,曾教导其子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可见读经读史能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今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国人在多元社会中渐渐迷失了精神追求的方向。独生子女对父母的叛逆,一般人对金钱的追求,忽略起码的道德修养等问题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通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进程。而国学是中华五千年的精神财富,它可以缓和甚至避开这些社会通病。如儒家经典《大学》中所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寥寥数语,已道破了德与个人,以及个人同家庭、国家、社会的关系。国学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责任感的增强,高尚品质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道德标准,能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
[现象三]
A.《2009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到:“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教师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制作2009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上海教育》2009.4
B.2010年4月17日,在澎湃的钱塘江彼岸,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繁华的都市街巷,人们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读书。虽然你我不相识,但让我们一起放声朗读,用心灵将美丽文字编织成动听的歌,献给朋友、献给自己、献给世界读书日。
[思考]上海的教育一直是走在全国教育的前沿,教育相关部门敏锐地觉察到了当今教育界本身对阅读的匮乏,为此,相关部门不仅在中小学教师中明确提出对阅读的重视和要求,并在各领域发表各类文章来阐述这一观点。《上海教育》还专门对“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展开话题讨论,《教师阅读遭遇危机》《语文教育和教师阅读》《让阅读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剂》《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等文章深度讨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的阅读现状和改变措施,意在唤醒教师走进阅读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对学生、社会的引领阅读的指导力。2009年4月,杭州市的全城朗读接力更是将阅读习惯大力向社会推进,为创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后花园”吹响了号角。 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全社会对人文素养的关注和渴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们的学生们呢?在文化的多元和应试的重压下,我们的学生似乎更热衷于快餐式的阅读,他们的视线更多的停留在漫画、武侠,青春校园文学……浅尝辄止怎能让内心宁静?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品味,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一种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方式加以引导、呵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阅读的幸福感。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多元阅读”,即综合多种阅读形式和方法的系统阅读方式。本案中“多元阅读”具体体现在阅读内容题材多元化,方式形态多元化、信息来源多元化、时间应用多元化、评价呈现多元化。
“多元阅读”具体体现为阅读内容题材多元化,即阅读对象的发散性、延伸性:课内——课外,校园——社会,现在——历史,国内——国外,单科—全科。
阅读方式形态多元化体现为诵读法、赏读法、查读法等。
阅读信息来源多元化体现在阅读资料来源媒介与传播方式的多渠道化:师——生,生——生,生——师;广播、电视、电影、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
阅读时间应用多元化体现在阅读时间的安排呈现零整结合状态:早读、午间、课前、课余、周末、假日。
阅读评价呈现多元化体现在检查、衡量阅读成效的方式呈现多元态势。
三、课题的实践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化低效为高效,变无效為有效。课题对多元阅读的追求,就是希望借助不同素材、环境和活动所营造的阅读,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愉悦性;让学生既能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又能感受和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知识的幸福感,体验学习成功及由此带来的喜悦。有了兴趣作为阅读的内驱动力,学生的阅读自然会向文学的“青草更青处漫溯”,而阅读的熏陶和浸润作用自然也就会“润物细无声”地潜入学生的心田了。
(一)让阅读走在多元的路上
1.内容题材多元化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社会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本源。法国文艺评论家布封曾说:“伟大的作品是伟大灵魂的回音。”阅读内容题材的多元化让学生广泛涉略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用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去潜移默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汲取名人的思想精华,以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积淀丰厚的人文底蕴。
阅读内容多元化示意图:
注:1.教材阅读内容
2.横向延伸至社会题材、外国题材(课内——课外,校园——社会,国内——国外)
3.跨学科界限,延伸至各学识领域题材(单科——全科)
4.纵向延伸贯通古今历史题材(现在——历史)
阅读内容多样化自然也包括了阅读文体的多样化,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学生所领略到的便是语文的多元风貌。
2.方式形态多元化
学生对阅读的多元需求,带来阅读方式形态的多元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运用多元的阅读方法来开展阅读。
诵读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意。”诵读是古文阅读的永恒之法。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情感来,学生就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就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含,从而达到理解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思想上获得熏陶;反复朗读还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特别适合对古诗文的阅读和记忆。笔者以为,教材内外的那些篇目不长的经典美文,尤其是沉淀千年而流芳今世的经典古文,最好要用诵读。不必太追求阅读的速度,引领学生,犹如古私塾中的学子,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唾沫飞溅,读得自我陶醉忘乎所以。经典文章,经典诵读,读成一种习惯,读成一种能力,读成一种姿态!
赏读法: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想象、思考来理解文本,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阅读形式。学生通过对文本开放性结构中留有的许多“空白”、“不定点”进行补充、想象、再创造,进而与作品互为解释,互相建构,达到阅读活动的最高境界。此法特别适合用于阅读现当代经典美文。如20lO年暑假,我推荐我班学生读林清玄、张晓风、丁立梅的短文各五篇,要求做批注和点评。现列举学生的赏析作业(见附录1、2)。
查读法: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阅读资源的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资讯铺天盖地,网络资源更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便捷途径。有科学家研究指出:诉诸网络信息处理的“搜索”功能,正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况。通常我们用该法查阅、查读有关作家的生平、心路历程,分析作品,探讨作家的思想及写作风格,以点带面、由此及彼、同类合并、比较联想。这样,学生的阅读容量增加,阅读内容多方延伸,多角度地吸收知识,零星的知识串联起来编成更大的知识网。该阅读法特别适合做延伸阅读时应用。如在上完八下《春酒》后,我布置的回家作业是查找古今文学作品中借酒抒写乡思的其他名作,选择一篇做赏析并比较与本文的写作异同点。
3.阅读信息来源多元化
教师引领下的多元阅读,体现着师生间、生生间阅读信息的“双向主动、双向促动、双向能动”,为阅读了提供更为广阔的领域。
双向主动:师生双方通过互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参与阅读,共同发展。期间,教师的主动性体现于对学生的阅读选材的推荐,阅读方法、内容分析等方面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于积极参与阅读,认真思考、充分吸收教师的阅读经验等方面。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带研究生参加学术讨论,在研究某个专题时,总是让学生先去读书,读一天半天后再进行讨论,而我们每周一次的阅读心得交流会(周五下午自习课)正是对专家模式的借鉴。 双向促动:教师的阅读推荐、阅读指导对学生是一种促动,使学生加快阅读进程,拓宽阅读范围、深化阅读感悟。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应理解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故学生的阅读质疑、阅读感悟及对新阅读领域的延伸、阅读方式的探究又促使教师做进一步钻研,探索各知识领域以扩大知识面,提升自身素养。如我在给学生讲评关于荀攸的一篇文言时,其中有一句“后会卓死得免”,讲评时翻译关是过了,但有学生马上提疑:董卓是怎么死的?我一下子给不出确切的答案,于是大家商定课后师生各自去查相关内容,等后一节课互通信息。于是,由这课外文言阅读时学生有疑的问题,师生都自觉做了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拓展。
双向能动:师生双方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探讨以求阅读的深度、广度皆有提升。阅读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维,而在独立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交互作用,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上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完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学生对优秀作品的个性化解读,通过与阅读小组伙伴的深入探讨后,不断迸射出思想的火花,激发他们又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阅读领域拓展。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用真实的感情,批判地吸收,作品语言里寄予的精神也就逐渐化为自己血液里的一部分。
如八下语文综合实践课《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学设计活动目标定为:①注重以“春天”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途径,阅读、积累关于春天的美文、俗语、谚语、成语和诗词名句,注重学生的文化积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②通过寻觅春天,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与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感情;③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既注重了学生本身的阅读、积累和实践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问的相互合作、促进作用,让学生获益匪浅。
师生、生生双向互动示意图:
另外,在媒介与传播方式多元的社会中,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使得阅读方式形态更加多样和生动,阅读的效果也可以更直观与深刻。以视听感觉综合与延伸为特点,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使文学的传播又发生了一场革命。有调查显示,新媒介的参与、应用人群以青少年居多。近年来各电台读经读史主题讲座的展开,更使得国学、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广泛普及,吸引了很大的群体来关注并喜欢上文学。因某部电视连续剧或电影的热播而去书店买该书的人有很多,如《潜伏》《蜗居》《风声》《明朝那些事儿》等书都因此而畅销;又如新版《红楼梦》等经典名著的重新拍摄,更有影响力地提升了文学的魅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以各种形态呈现在眼前的文学作品。
4.阅读时间设置多元化
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从事阅读活动,故在养成学生多元阅读习惯期间,学生阅读时间在安排上呈现零整结合形式,即上学日子里充分利用课间零散时间完成短篇阅读,假日则安排中长篇经典阅读。具体为:
早读——利用全班同学未到齐的早读等待时间,由语文课代表带领已到校同学做经典诵读,内容为《诗经》《论语》或《诸子百家散文》等,每一学期定一个主题。
午间——利用午休开始前五分钟进行美文推荐朗读。班中学生以学号轮流进行美文推荐朗读,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文章来源要求是《读者》《意林》《格言》《细节》等时代气息浓郁又有品质的杂志。
课前——利用侯课二分钟,安排每日一生推荐一则成语小故事,并在讲完后告知成语意。
课余——每日利用一个课间,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一则早讀国学经典阅读中涉及的典故,组织讨论、交流。
周末——借阅班级图书角书刊,做优秀短文、经典文章赏析。
假日——读名著,做摘记,写读后感。
5.阅读评价呈现多元化
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各不相同,在各个领域的表现也就呈现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应用“瓦拉赫效应”,用多把“尺子”衡量阅读成效。
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搭建平台:班级博客(天)、班会课主持(每周)、专题墙报(半月)、班报(月)、新书推荐书评(月)、辩论赛(月)、社会调查(月)、演讲赛(半学期)等。让学生能讲的讲,能说的说,能写的写。如我班就建有班级博客,有美文赏析、作品展示等板块设计;有每月一期的班报,内容以每月不同主题展示学生写作及心灵沟通为主;有每两周一次的黑板报展示;有半学期一次的辩论赛;学校有演讲比赛、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示、小小藏书家评比、主题写作比赛等项目的组织,能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展示自己学习收获的舞台,让养成多元阅读习惯所带来的效应处处得以体现。
(二)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的习惯
阅读给予人的滋养是潜移默化的,所以阅读从来就不是一种心血来潮时的冲动,而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是一种生活的常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阅读就是一种需要我们培养的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稳定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说明:
第一阶段:感觉“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感觉“刻意,自然”。已经觉得比较自然,但一不留意,会回复到从前,因此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感觉“不经意,自然”。称为“习惯的稳定期”。已经完成自我改造。
心理学的研究分析,对于我们多元阅读习惯的形成,很有现实的启发: 1.落实措施,动态监测
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有一个动态监测的机制,对习惯养成期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成果体现。根据需求,设计表格如下:
依据阅读时间的多元化策略,对每日阅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载。下表由各小组长记录完成,每周一张,根据完成情况分别用★▲●来分出优、良、合,1~4点每空记录五次,第5点记录一次。
依据习惯养成规律,对整个习惯养成期的多元阅读实践进行记录。
阅读反馈表3(见实施情况记载表):
阅读效应表4(见一周小组阅读情况记载表):
2.营造氛围,互动促进
大语文教育观把阅读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我们应充分开发利用阅读资源,构建组织形成灵活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下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图书楼对学生的开放政策,校园丰富多彩文化长廊的设置,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读书氛围。除此之外,班级读书角的建设,更是让学生置身于书香漫溢的芝兰之室。
读书角有完善的管理和借阅制度。设班级图书管理员两名,在完成对班级共有书刊进行登记编号的前期准备工作后,每周五定期向班中学生开放借阅,以便学生周末课外阅读的开展。学生在这方小天地里既是读书小会员,又是负责管理、组织活动的小主人。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学生阅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阅读气氛创设做到宽松有度,且应适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定期举行的各种读书活动:①成立图书俱乐部,定期聚会,互相交流读书的感受和经验;②建设班级博客,开辟读书公告栏,推荐好书、新书;召开电子交流会,交流阅读心得收获;③开设专题墙报,为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心得提供更多的平台;④开展辩论赛、演讲赛。人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让学生读他喜欢读的书,发表个人读书见解,搭建平台,让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阅读心得思想交锋。学生在思想火花碰撞过程中,更能激发阅读兴趣,不知不觉中将带来学生阅读广度、深度的延伸、拓展;⑤利用每周班会课设置不同主题,安排学生轮流主持,促使学生做相应的专题阅读;⑥编辑每月一刊的班报,做每月专题社会调查,利用该平台让学生能讲的讲,能说的说,能写的写,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己阅读收获的舞台。
氛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熏陶,在这样的氛围营造下,学生的阅读自然也会渐渐地由“自发”向“自由”转变。
当然,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如果能有外界力量的督促鼓励,效果自然会是锦上添花。根据习惯养成的规律特点,拟将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分三阶段进行督促。
(1)家校合作督促期:习惯养成第一阶段(1~7天),面对每日的阅读任务,学生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去完成。此阶段他们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意志力稍差的学生最易在此阶段就放弃习惯的养成。所以,我们需充分利用家校合作带来的优势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通过家校联合,督促学生完成每日阅读任务。
具体做法为:①事先把养成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目的、阶段、方法及学生的每日、每周阅读量、检查形式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并明确在习惯养成第一阶段家长所担负的监督任务;②第一阶段开始前设计表格发送至每位家长(见表);③在班中各阅读时段落实监督人员,做好阅读落实记载工作。通过家校合作,监督、鼓励机制的运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多元阅读习惯养成的情绪波动阶段。
(2)师生合作巩固期:习惯养成第二阶段(7~21天),经过习惯养成情绪波动期,进入此阶段学生已感觉每日开展阅读虽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但情感上已觉得比较自然。此阶段实际是习惯养成的麻痹期,师生稍不留意,督促力度下降就会回复到从前,因此更需引导、督促。
此阶段除做好常规监督工作外,拟结合多样阅读成果展示活动的开展,讓学生在阅读成果体验中品味多元阅读带来的新体验。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在感兴趣的活动体验中,品味着成功的喜悦。一旦学生进入阅读,爱上阅读,他所焕发的生命的激情、学习的效率常常令人惊喜。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前进着,这样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这样的进步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展多元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进而学会享受阅读。这样,习惯养成的麻痹期也就转化为习惯的巩固期了。
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开展过程中,师生间交往互动呈林格伦模式。
林格伦师生交往模式图:
A式,即师生保持双向交往,学生之间也保持双向交往。
B式,即教师成为互相交往的中心,并促使学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坚持完这个阶段,戴着镣铐的21天习惯养成期也将舞蹈完毕了。
(3)生生合作完善期:习惯养成第三阶段(21~90天)时期,学生对常规多元阅读的展开已感觉很自然。该阶段又称“习惯的稳定期”,学生已经完成习惯的自我改造。然依据习惯的成因,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重复训练形成的习惯具有可变性,因而仍需在该阶段对养成的习惯做进一步的巩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该阶段重在调动学生自我监督、管理,互助促进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进一步稳固该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进行多元阅读活动时,组建四人阅读小组,分配好小组成员的角色。角色的分配是刺激学生参与多元阅读的一个措施。活动前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积累、学习习惯来安排角色。可根据需要指定组长、记录员、信息员、监督员等,为学生的多元活动展开做好充分地形式上的保证,并给阅读反馈、成果展示创造条件。
监督员主要观察、监督、记录组内同学阅读开展与相关阅读活动的参与情况。记录员的任务是记录每日参与阅读活动的情况,每周上交记载表;然后在小组做信息反馈。信息员的任务是收集各类阅读信息、提供各类搜寻途径,传递各类阅读活动开展信息,反馈活动中取得的成绩。组长负责督促组内成员履行各自的职责,并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大容量的阅读实践,势必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相信这样的多元阅读能够极大地拓宽阅读视野,从而带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从发展的角度看阅读的多元需求,我们不难发现:从行为心理学出发来督促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很快地会形成对阅读时间的期待、阅读内容的期待、阅读探讨的期待、阅读成果展示的期待。四、课题实践的价值及反思
健康与可持续的教育永远需要不竭的、根本性的滋养——阅读。让学生养成多元阅读习惯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语文学习的方法,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的习惯,终生受用。这样,学生就会不断拓展文学阅读面,开阔思维空间,提高主动探索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认知品味,提高综合素质,终生学习在一个躁动的时代中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已养成多元阅读习惯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文化修养加深,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阅读的大范围开展,其实是一个思维深刻化的历练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学生积贮丰盈,同时拥有厚积薄发、贡献创造的资本。
(2)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心理学家的传统解释,在人生的青少年时代,文学阅读本来应该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活动。因为人一生的读书兴趣大体可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10~15岁)为故事期,第五阶段(15~17岁)为文学期,第六阶段(17岁以后)为思想期。在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是视野最开阔,感情最丰富,趣味最横生,魅力最持久的一门课程。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空乏的生命,可以安抚我们受伤的灵魂,可以让我们变得博学多才,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经典的深层阅读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兼顾未来发展的阅读可厚实我们的竞争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博览群书的人,综合素质得以快速提升,往往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也更多。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多元阅读习惯养成过程中,学生之间互通阅读信息,探讨阅读见解,督促习惯养成,生生间相互充实,共同提高,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及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合作技能。对新课程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之外,有多了一个审美的空间,在这个自由的空间中,他们博古通今,在感知美、理解美、体会美的基础上不断又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是学生的审美活动得到一个理性的升华。阅读催化了创造,思考反哺实践。在本课题实践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以我班学生写作中获得的成绩来看,多元阅读带来的益处不可估量。如我班洪雨佳有《一个小秘密》《你的付出我懂》《那一刻,我想对你说》《我通过了》《锻造校园精神,推进合理教育》《写给妹妹》,何珊珊有《一路上有你》,陆宽有《我的偶像谭咏麟》《台湾行系列》,黄雨有《小秘密》等近20篇文章发表在《萧山日报》,其中洪雨佳同学还被评选为2009年度萧山日報最佳小记者,2009年校级“小小藏书家”,2009年区级“小小藏书家”,何珊珊同学的读书征文《成长心语》被评为区建国60周年征文比赛一等奖,又被评为2009年省假期读好书征文比赛二等奖等。
(4)带来全科效应:阅读积累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有效参与度,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日趋积极化并延伸到其他学科的问题解决上,产生积极的效应,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扩大阅读人群:当多元阅读成为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常态,成为了智慧生活的必需时,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便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其影响力、感染力是不可忽视的,这种良好的习惯很快在很多家庭中蔓延。家长看到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月成长,自己也会不由地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而家长的阅读参与,则更会刺激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激情,促使该习惯的良性循环,并且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话题会更宽更广,促进两代的良好沟通,家庭气氛的融洽和谐。
(6)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读,本身既是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又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她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对学生读的方面的培养,是语文诸多目标中的中间环节,不仅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影响着学生“全人”的发展(《我们的朗读课堂》P7)。
(7)前路漫漫,上下求索:基于初中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多元化现状,对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呈现各种复杂的态势。哪些书适宜学生阅读,如何恰当用好精读、泛读等读书方式,怎样把书进一步“读薄”又“读厚”等实际问题有待深入探究。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突出阅读教育的地位,拓宽阅读教育的外延,挖掘阅读教育的特色,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解读,对生活感悟,对真善美追求,对真理探索是何其重要。多元阅读打开
关键词:多元阅读;习惯养成;素养提升
一、课题的提出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注重“文学教育”、“人文教育”、“生命教育”等个性化的素质教育。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建构一种多元化的、开放灵活的语文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目前一个急需探讨与解决的问题。我们知道,广泛地开展文学阅读,对学生思想的发展完善,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的提升,具有其他方式所不可及的作用,且语文新课标也有这样明确的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要“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事实上,重视阅读,提升阅读质量,努力让学生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人文熏陶,也正是时代的呼唤!
[现象一]我的孩子理科成绩尚可,但语文成绩可真是不敢恭维。写作水平差,立意很浅,语言平淡无味,阅读的理解能力更是低到不可想象的程度。阅读课外文章时,他根本就无法理解内涵。上周他做一篇课外阅读理解《父亲》时,我也和他一起看了文章。那篇文章很讓我感动,文中父亲所做的、说的,使我想起我小时候的情景,我很能理解文中的父亲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但我的孩子是一点都理解不了这些的,他甚至还觉得文中的父亲做的事、说的话太平淡,没什么特别的,觉得文章没啥意思。孩子的生活阅历太浅,平时又不肯多看书,很多时候做阅读理解是很肤浅地做字面意思的理解,真不知该怎么办?
——我校701班孙同学家长的困惑
[思考]时代在进步,生活在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追求。贫困的年代里追求衣食丰足、意志坚定,小康的年代里追求生活殷实、精神寄托,富裕的年代里追求品质生活、身心健康。当今中小学生参与社会量少面窄,不知生活的艰辛,竞争的残酷,生存的不易。他们普遍对事物认知肤浅,不知世态炎凉,人情淡薄,人生的百态,这就导致他们在解读一篇文章、一件事、一个人时,往往无法从应有的视角、心境等去感知理解对象。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阅读,借别人的阅历来扩大自己的见识度和知识面,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情感。
[现象二]吃完午饭,我懒洋洋地用奇怪的姿态躺在沙发上,一边大口嚼着薯片,一边按着手里的遥控器看喜欢的电视,还情不自禁呵呵几声。好久没这么舒服了!突然妈妈走了过来说:“要看电视好好看,一个女孩子家老摆这种奇怪的样子真难看。”我不理她,照样看我的电视,根本没注意一直站在我身后的妈妈已经越来越不耐烦了。终于,火山暴发,妈妈走过去把电视给关了。这会儿可是我急了:“哎呀,你干嘛呀?”妈妈接口说:“我叫你别没个坐相,你干嘛老不听?”我气急了,出口便是:“我没坐相就没坐相,有什么大不了的!”妈妈听了很生气,我自己也生起了闷气。傍晚,做作业中的我冷静了下来,我想到了老师总在早自习时让我们读背的《弟子规》中一句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仔细想想,这事是我错了,妈妈可是为了我好呀。终于,我向妈妈道了歉。
——摘自701班宋同学日记《我与妈妈斗嘴记》08.10.20
[思考]培根有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孔子也以诗礼传家,曾教导其子鲤“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可见读经读史能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语文教育实质上是精神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今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国人在多元社会中渐渐迷失了精神追求的方向。独生子女对父母的叛逆,一般人对金钱的追求,忽略起码的道德修养等问题正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通病,影响了社会的和谐进程。而国学是中华五千年的精神财富,它可以缓和甚至避开这些社会通病。如儒家经典《大学》中所言“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寥寥数语,已道破了德与个人,以及个人同家庭、国家、社会的关系。国学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责任感的增强,高尚品质的形成提供了一个道德标准,能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促使学生良好个性的养成。
[现象三]
A.《2009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到:“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师‘教师走进经典’活动,设计制作2009年《上海市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资源目录》,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上海教育》2009.4
B.2010年4月17日,在澎湃的钱塘江彼岸,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繁华的都市街巷,人们不约而同地做着同一件事——读书。虽然你我不相识,但让我们一起放声朗读,用心灵将美丽文字编织成动听的歌,献给朋友、献给自己、献给世界读书日。
[思考]上海的教育一直是走在全国教育的前沿,教育相关部门敏锐地觉察到了当今教育界本身对阅读的匮乏,为此,相关部门不仅在中小学教师中明确提出对阅读的重视和要求,并在各领域发表各类文章来阐述这一观点。《上海教育》还专门对“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展开话题讨论,《教师阅读遭遇危机》《语文教育和教师阅读》《让阅读成为教师发展的催化剂》《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等文章深度讨论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的阅读现状和改变措施,意在唤醒教师走进阅读的主体意识,发挥教师对学生、社会的引领阅读的指导力。2009年4月,杭州市的全城朗读接力更是将阅读习惯大力向社会推进,为创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后花园”吹响了号角。 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全社会对人文素养的关注和渴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我们的学生们呢?在文化的多元和应试的重压下,我们的学生似乎更热衷于快餐式的阅读,他们的视线更多的停留在漫画、武侠,青春校园文学……浅尝辄止怎能让内心宁静?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品味,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这就要求我们通过一种循序渐进、行之有效的方式加以引导、呵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加学生阅读的幸福感。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多元阅读”,即综合多种阅读形式和方法的系统阅读方式。本案中“多元阅读”具体体现在阅读内容题材多元化,方式形态多元化、信息来源多元化、时间应用多元化、评价呈现多元化。
“多元阅读”具体体现为阅读内容题材多元化,即阅读对象的发散性、延伸性:课内——课外,校园——社会,现在——历史,国内——国外,单科—全科。
阅读方式形态多元化体现为诵读法、赏读法、查读法等。
阅读信息来源多元化体现在阅读资料来源媒介与传播方式的多渠道化:师——生,生——生,生——师;广播、电视、电影、网络为代表的电子媒介。
阅读时间应用多元化体现在阅读时间的安排呈现零整结合状态:早读、午间、课前、课余、周末、假日。
阅读评价呈现多元化体现在检查、衡量阅读成效的方式呈现多元态势。
三、课题的实践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化低效为高效,变无效為有效。课题对多元阅读的追求,就是希望借助不同素材、环境和活动所营造的阅读,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愉悦性;让学生既能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又能感受和与教师、同学共同探讨知识的幸福感,体验学习成功及由此带来的喜悦。有了兴趣作为阅读的内驱动力,学生的阅读自然会向文学的“青草更青处漫溯”,而阅读的熏陶和浸润作用自然也就会“润物细无声”地潜入学生的心田了。
(一)让阅读走在多元的路上
1.内容题材多元化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社会生活,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本源。法国文艺评论家布封曾说:“伟大的作品是伟大灵魂的回音。”阅读内容题材的多元化让学生广泛涉略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用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去潜移默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汲取名人的思想精华,以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积淀丰厚的人文底蕴。
阅读内容多元化示意图:
注:1.教材阅读内容
2.横向延伸至社会题材、外国题材(课内——课外,校园——社会,国内——国外)
3.跨学科界限,延伸至各学识领域题材(单科——全科)
4.纵向延伸贯通古今历史题材(现在——历史)
阅读内容多样化自然也包括了阅读文体的多样化,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学生所领略到的便是语文的多元风貌。
2.方式形态多元化
学生对阅读的多元需求,带来阅读方式形态的多元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同时强调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所以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运用多元的阅读方法来开展阅读。
诵读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意。”诵读是古文阅读的永恒之法。通过反复朗读,读出情感来,学生就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就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含,从而达到理解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思想上获得熏陶;反复朗读还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特别适合对古诗文的阅读和记忆。笔者以为,教材内外的那些篇目不长的经典美文,尤其是沉淀千年而流芳今世的经典古文,最好要用诵读。不必太追求阅读的速度,引领学生,犹如古私塾中的学子,读得摇头晃脑,读得唾沫飞溅,读得自我陶醉忘乎所以。经典文章,经典诵读,读成一种习惯,读成一种能力,读成一种姿态!
赏读法:这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感知、想象、思考来理解文本,从而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阅读形式。学生通过对文本开放性结构中留有的许多“空白”、“不定点”进行补充、想象、再创造,进而与作品互为解释,互相建构,达到阅读活动的最高境界。此法特别适合用于阅读现当代经典美文。如20lO年暑假,我推荐我班学生读林清玄、张晓风、丁立梅的短文各五篇,要求做批注和点评。现列举学生的赏析作业(见附录1、2)。
查读法: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获取阅读资源的方法。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资讯铺天盖地,网络资源更为知识的获取提供了便捷途径。有科学家研究指出:诉诸网络信息处理的“搜索”功能,正在改变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况。通常我们用该法查阅、查读有关作家的生平、心路历程,分析作品,探讨作家的思想及写作风格,以点带面、由此及彼、同类合并、比较联想。这样,学生的阅读容量增加,阅读内容多方延伸,多角度地吸收知识,零星的知识串联起来编成更大的知识网。该阅读法特别适合做延伸阅读时应用。如在上完八下《春酒》后,我布置的回家作业是查找古今文学作品中借酒抒写乡思的其他名作,选择一篇做赏析并比较与本文的写作异同点。
3.阅读信息来源多元化
教师引领下的多元阅读,体现着师生间、生生间阅读信息的“双向主动、双向促动、双向能动”,为阅读了提供更为广阔的领域。
双向主动:师生双方通过互动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参与阅读,共同发展。期间,教师的主动性体现于对学生的阅读选材的推荐,阅读方法、内容分析等方面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于积极参与阅读,认真思考、充分吸收教师的阅读经验等方面。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带研究生参加学术讨论,在研究某个专题时,总是让学生先去读书,读一天半天后再进行讨论,而我们每周一次的阅读心得交流会(周五下午自习课)正是对专家模式的借鉴。 双向促动:教师的阅读推荐、阅读指导对学生是一种促动,使学生加快阅读进程,拓宽阅读范围、深化阅读感悟。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学生的发展作为一种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应理解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故学生的阅读质疑、阅读感悟及对新阅读领域的延伸、阅读方式的探究又促使教师做进一步钻研,探索各知识领域以扩大知识面,提升自身素养。如我在给学生讲评关于荀攸的一篇文言时,其中有一句“后会卓死得免”,讲评时翻译关是过了,但有学生马上提疑:董卓是怎么死的?我一下子给不出确切的答案,于是大家商定课后师生各自去查相关内容,等后一节课互通信息。于是,由这课外文言阅读时学生有疑的问题,师生都自觉做了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拓展。
双向能动:师生双方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相互探讨以求阅读的深度、广度皆有提升。阅读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维,而在独立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伙伴交互作用,在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上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完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中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学生对优秀作品的个性化解读,通过与阅读小组伙伴的深入探讨后,不断迸射出思想的火花,激发他们又不断地向更深更广的阅读领域拓展。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用真实的感情,批判地吸收,作品语言里寄予的精神也就逐渐化为自己血液里的一部分。
如八下语文综合实践课《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学设计活动目标定为:①注重以“春天”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途径,阅读、积累关于春天的美文、俗语、谚语、成语和诗词名句,注重学生的文化积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②通过寻觅春天,观察春天的踪迹,让学生深入认识大自然的物候特征,了解一点生命在春天里成长变化的过程与特点,培养热爱春天的感情;③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和感情,培养能将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既注重了学生本身的阅读、积累和实践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问的相互合作、促进作用,让学生获益匪浅。
师生、生生双向互动示意图:
另外,在媒介与传播方式多元的社会中,电子媒介时代的到来使得阅读方式形态更加多样和生动,阅读的效果也可以更直观与深刻。以视听感觉综合与延伸为特点,以广播、电视、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使文学的传播又发生了一场革命。有调查显示,新媒介的参与、应用人群以青少年居多。近年来各电台读经读史主题讲座的展开,更使得国学、历史等方面的内容广泛普及,吸引了很大的群体来关注并喜欢上文学。因某部电视连续剧或电影的热播而去书店买该书的人有很多,如《潜伏》《蜗居》《风声》《明朝那些事儿》等书都因此而畅销;又如新版《红楼梦》等经典名著的重新拍摄,更有影响力地提升了文学的魅力,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以各种形态呈现在眼前的文学作品。
4.阅读时间设置多元化
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从事阅读活动,故在养成学生多元阅读习惯期间,学生阅读时间在安排上呈现零整结合形式,即上学日子里充分利用课间零散时间完成短篇阅读,假日则安排中长篇经典阅读。具体为:
早读——利用全班同学未到齐的早读等待时间,由语文课代表带领已到校同学做经典诵读,内容为《诗经》《论语》或《诸子百家散文》等,每一学期定一个主题。
午间——利用午休开始前五分钟进行美文推荐朗读。班中学生以学号轮流进行美文推荐朗读,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文章来源要求是《读者》《意林》《格言》《细节》等时代气息浓郁又有品质的杂志。
课前——利用侯课二分钟,安排每日一生推荐一则成语小故事,并在讲完后告知成语意。
课余——每日利用一个课间,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习一则早讀国学经典阅读中涉及的典故,组织讨论、交流。
周末——借阅班级图书角书刊,做优秀短文、经典文章赏析。
假日——读名著,做摘记,写读后感。
5.阅读评价呈现多元化
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各不相同,在各个领域的表现也就呈现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应用“瓦拉赫效应”,用多把“尺子”衡量阅读成效。
创设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展示阅读成果搭建平台:班级博客(天)、班会课主持(每周)、专题墙报(半月)、班报(月)、新书推荐书评(月)、辩论赛(月)、社会调查(月)、演讲赛(半学期)等。让学生能讲的讲,能说的说,能写的写。如我班就建有班级博客,有美文赏析、作品展示等板块设计;有每月一期的班报,内容以每月不同主题展示学生写作及心灵沟通为主;有每两周一次的黑板报展示;有半学期一次的辩论赛;学校有演讲比赛、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示、小小藏书家评比、主题写作比赛等项目的组织,能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展示自己学习收获的舞台,让养成多元阅读习惯所带来的效应处处得以体现。
(二)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的习惯
阅读给予人的滋养是潜移默化的,所以阅读从来就不是一种心血来潮时的冲动,而是一种生命的姿态,是一种生活的常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阅读就是一种需要我们培养的习惯。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同样道理,任何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者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想法。稳定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说明:
第一阶段:感觉“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感觉“刻意,自然”。已经觉得比较自然,但一不留意,会回复到从前,因此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感觉“不经意,自然”。称为“习惯的稳定期”。已经完成自我改造。
心理学的研究分析,对于我们多元阅读习惯的形成,很有现实的启发: 1.落实措施,动态监测
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有一个动态监测的机制,对习惯养成期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成果体现。根据需求,设计表格如下:
依据阅读时间的多元化策略,对每日阅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载。下表由各小组长记录完成,每周一张,根据完成情况分别用★▲●来分出优、良、合,1~4点每空记录五次,第5点记录一次。
依据习惯养成规律,对整个习惯养成期的多元阅读实践进行记录。
阅读反馈表3(见实施情况记载表):
阅读效应表4(见一周小组阅读情况记载表):
2.营造氛围,互动促进
大语文教育观把阅读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我们应充分开发利用阅读资源,构建组织形成灵活多样的阅读实践活动,给学生创设下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图书楼对学生的开放政策,校园丰富多彩文化长廊的设置,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读书氛围。除此之外,班级读书角的建设,更是让学生置身于书香漫溢的芝兰之室。
读书角有完善的管理和借阅制度。设班级图书管理员两名,在完成对班级共有书刊进行登记编号的前期准备工作后,每周五定期向班中学生开放借阅,以便学生周末课外阅读的开展。学生在这方小天地里既是读书小会员,又是负责管理、组织活动的小主人。在宽松的阅读环境中,学生阅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可以随时表达。阅读气氛创设做到宽松有度,且应适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定期举行的各种读书活动:①成立图书俱乐部,定期聚会,互相交流读书的感受和经验;②建设班级博客,开辟读书公告栏,推荐好书、新书;召开电子交流会,交流阅读心得收获;③开设专题墙报,为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阅读心得提供更多的平台;④开展辩论赛、演讲赛。人的兴趣爱好不同,阅读的选择自然也就不同。让学生读他喜欢读的书,发表个人读书见解,搭建平台,让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阅读心得思想交锋。学生在思想火花碰撞过程中,更能激发阅读兴趣,不知不觉中将带来学生阅读广度、深度的延伸、拓展;⑤利用每周班会课设置不同主题,安排学生轮流主持,促使学生做相应的专题阅读;⑥编辑每月一刊的班报,做每月专题社会调查,利用该平台让学生能讲的讲,能说的说,能写的写,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展示自己阅读收获的舞台。
氛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熏陶,在这样的氛围营造下,学生的阅读自然也会渐渐地由“自发”向“自由”转变。
当然,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如果能有外界力量的督促鼓励,效果自然会是锦上添花。根据习惯养成的规律特点,拟将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过程分三阶段进行督促。
(1)家校合作督促期:习惯养成第一阶段(1~7天),面对每日的阅读任务,学生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去完成。此阶段他们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意志力稍差的学生最易在此阶段就放弃习惯的养成。所以,我们需充分利用家校合作带来的优势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通过家校联合,督促学生完成每日阅读任务。
具体做法为:①事先把养成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目的、阶段、方法及学生的每日、每周阅读量、检查形式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并明确在习惯养成第一阶段家长所担负的监督任务;②第一阶段开始前设计表格发送至每位家长(见表);③在班中各阅读时段落实监督人员,做好阅读落实记载工作。通过家校合作,监督、鼓励机制的运营,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多元阅读习惯养成的情绪波动阶段。
(2)师生合作巩固期:习惯养成第二阶段(7~21天),经过习惯养成情绪波动期,进入此阶段学生已感觉每日开展阅读虽仍需要刻意提醒自己,但情感上已觉得比较自然。此阶段实际是习惯养成的麻痹期,师生稍不留意,督促力度下降就会回复到从前,因此更需引导、督促。
此阶段除做好常规监督工作外,拟结合多样阅读成果展示活动的开展,讓学生在阅读成果体验中品味多元阅读带来的新体验。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在感兴趣的活动体验中,品味着成功的喜悦。一旦学生进入阅读,爱上阅读,他所焕发的生命的激情、学习的效率常常令人惊喜。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前进着,这样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这样的进步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展多元阅读的兴趣,使他们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进而学会享受阅读。这样,习惯养成的麻痹期也就转化为习惯的巩固期了。
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开展过程中,师生间交往互动呈林格伦模式。
林格伦师生交往模式图:
A式,即师生保持双向交往,学生之间也保持双向交往。
B式,即教师成为互相交往的中心,并促使学生之间的双向交往。
坚持完这个阶段,戴着镣铐的21天习惯养成期也将舞蹈完毕了。
(3)生生合作完善期:习惯养成第三阶段(21~90天)时期,学生对常规多元阅读的展开已感觉很自然。该阶段又称“习惯的稳定期”,学生已经完成习惯的自我改造。然依据习惯的成因,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重复训练形成的习惯具有可变性,因而仍需在该阶段对养成的习惯做进一步的巩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能力,激发潜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该阶段重在调动学生自我监督、管理,互助促进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形式进一步稳固该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进行多元阅读活动时,组建四人阅读小组,分配好小组成员的角色。角色的分配是刺激学生参与多元阅读的一个措施。活动前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阅读积累、学习习惯来安排角色。可根据需要指定组长、记录员、信息员、监督员等,为学生的多元活动展开做好充分地形式上的保证,并给阅读反馈、成果展示创造条件。
监督员主要观察、监督、记录组内同学阅读开展与相关阅读活动的参与情况。记录员的任务是记录每日参与阅读活动的情况,每周上交记载表;然后在小组做信息反馈。信息员的任务是收集各类阅读信息、提供各类搜寻途径,传递各类阅读活动开展信息,反馈活动中取得的成绩。组长负责督促组内成员履行各自的职责,并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大容量的阅读实践,势必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相信这样的多元阅读能够极大地拓宽阅读视野,从而带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从发展的角度看阅读的多元需求,我们不难发现:从行为心理学出发来督促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很快地会形成对阅读时间的期待、阅读内容的期待、阅读探讨的期待、阅读成果展示的期待。四、课题实践的价值及反思
健康与可持续的教育永远需要不竭的、根本性的滋养——阅读。让学生养成多元阅读习惯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语文学习的方法,让阅读成为一种生命的习惯,终生受用。这样,学生就会不断拓展文学阅读面,开阔思维空间,提高主动探索能力,促进思维发展,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认知品味,提高综合素质,终生学习在一个躁动的时代中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已养成多元阅读习惯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文化修养加深,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阅读的大范围开展,其实是一个思维深刻化的历练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学生积贮丰盈,同时拥有厚积薄发、贡献创造的资本。
(2)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心理学家的传统解释,在人生的青少年时代,文学阅读本来应该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活动。因为人一生的读书兴趣大体可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10~15岁)为故事期,第五阶段(15~17岁)为文学期,第六阶段(17岁以后)为思想期。在中小学教育中,语文是视野最开阔,感情最丰富,趣味最横生,魅力最持久的一门课程。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空乏的生命,可以安抚我们受伤的灵魂,可以让我们变得博学多才,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经典的深层阅读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兼顾未来发展的阅读可厚实我们的竞争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博览群书的人,综合素质得以快速提升,往往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也更多。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多元阅读习惯养成过程中,学生之间互通阅读信息,探讨阅读见解,督促习惯养成,生生间相互充实,共同提高,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及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合作技能。对新课程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之外,有多了一个审美的空间,在这个自由的空间中,他们博古通今,在感知美、理解美、体会美的基础上不断又激发他们表达美、创造美,是学生的审美活动得到一个理性的升华。阅读催化了创造,思考反哺实践。在本课题实践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以我班学生写作中获得的成绩来看,多元阅读带来的益处不可估量。如我班洪雨佳有《一个小秘密》《你的付出我懂》《那一刻,我想对你说》《我通过了》《锻造校园精神,推进合理教育》《写给妹妹》,何珊珊有《一路上有你》,陆宽有《我的偶像谭咏麟》《台湾行系列》,黄雨有《小秘密》等近20篇文章发表在《萧山日报》,其中洪雨佳同学还被评选为2009年度萧山日報最佳小记者,2009年校级“小小藏书家”,2009年区级“小小藏书家”,何珊珊同学的读书征文《成长心语》被评为区建国60周年征文比赛一等奖,又被评为2009年省假期读好书征文比赛二等奖等。
(4)带来全科效应:阅读积累促进了学生学习的有效参与度,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日趋积极化并延伸到其他学科的问题解决上,产生积极的效应,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扩大阅读人群:当多元阅读成为了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常态,成为了智慧生活的必需时,学生的学习生活也便到达了一个新的境界。其影响力、感染力是不可忽视的,这种良好的习惯很快在很多家庭中蔓延。家长看到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月成长,自己也会不由地加入到阅读的行列中。而家长的阅读参与,则更会刺激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激情,促使该习惯的良性循环,并且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话题会更宽更广,促进两代的良好沟通,家庭气氛的融洽和谐。
(6)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读,本身既是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之一,又是学习语文的有效途径,她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对学生读的方面的培养,是语文诸多目标中的中间环节,不仅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影响着学生“全人”的发展(《我们的朗读课堂》P7)。
(7)前路漫漫,上下求索:基于初中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的多元化现状,对学生多元阅读习惯的培养也呈现各种复杂的态势。哪些书适宜学生阅读,如何恰当用好精读、泛读等读书方式,怎样把书进一步“读薄”又“读厚”等实际问题有待深入探究。
一年多的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突出阅读教育的地位,拓宽阅读教育的外延,挖掘阅读教育的特色,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解读,对生活感悟,对真善美追求,对真理探索是何其重要。多元阅读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