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项目实施 促水稻增产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总结介绍繁昌县2010-2012年实施“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成效与主要做法以及经验与启示,并提出3点建议。
  关键词:繁昌县;水稻高产创建;成效;主要做法;经验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1-34-03
  繁昌县自2010年起,在省、市农委的精心安排下,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和省农委关于开展粮油棉等农作物高产创建示范活动的通知精神,在本县孙村镇、峨山镇和平铺镇分别实施了“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为总结经验,提高创建的质量和水平,现就本县2010-2012年实施“万亩水稻高产创建项目”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1 繁昌县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成效与做法
  1.1 实施成效 2010年繁昌县首次实施了单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按照上级要求,将项目区安排在自然、生态和人文条件都比较好的孙村镇义兴、感定、万里、汪洋4个行政村,总面积689hm2。经过全体实施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万亩示范片”水稻平均单产706kg/667m2,比当年全县单季稻平均单产562kg增产144kg,全县增收近360万元。2011年,继续在该地实施了708.87hm2单季稻高产创建示范片项目,“万亩示范片”水稻平均单产710kg/667m2,比当年全县单季稻平均单产566.7kg增产143kg,增收与2010年相当。2012年,我们将单季稻项目区调整到峨山镇沈弄、凤形、千军等6个行政村,实施面积676.93hm2。并且,按照安徽省农委《关于下达2012年粮油棉高产创建新增计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又在本县平铺镇的五华、平铺、新林等10个行政村安排了早、晚稻各666.67hm2的高产创建示范片,其中早稻实施760.2hm2,双晚实施696.53hm2,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早稻实收单产455kg/667m2,比全县平均单产445kg增产10kg,全县增收超过28万元;中稻实收单产708kg/667m2,比全县平均单产568kg增产140kg,增收340多万元;双晚实收单产487kg/667m2,比全县平均单产468kg增产19kg,增收40万多元。
  1.2 主要做法 为使水稻高产创建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圆满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自2010年实施项目以来,我们认真对照农业部《关于全国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和省、市农委关于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的有关文件精神,一抓任务落实,二抓资金配套,三抓技术到位,四抓工作实绩。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目标产量连年达标,并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辐射带动一大批非项目区农户共创高产。
  1.2.1 认真对待,精心选择示范地点 为使创建工作卓有成效,示范地点的选择尤为重要。本着一要高产,二要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了项目实施地点选择的原则是:一是选择在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旱涝保收的高产地区;二是选择在种植制度相同,同种类型水稻种植面积达98%以上,且集中连片的地区;三是尽量选择在已实施土地综合治理的地区,以保证项目区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对照以上条件,结合本县自然资源,技术组经过缜密分析,并报经领导组批准,2010-2011年将单季稻的实施地点选择在孙村镇的黄浒河沿岸的义兴、感定等4个行政村。2012年将单季稻的实施地点选择在峨山镇的峨溪河沿岸的沈弄、东岛等6个行政村,双季稻实施地点选择在漳河沿岸的平铺镇的新牌、平铺、新林等10个行政村。充分满足了选址要求,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2 加强领导,明确创建工作职责 为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工作开展,我县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业、财政、科技及项目区相关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水稻高产创建活动领导组,制定实施方案,并负责高产创建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工作考核以及落实项目配套资金与工作经费等;县农委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农技推广中心和镇农办有关人员为成员的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根据各项目点的水稻生长特性,制定技术方案,并负责“万亩示范片”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以及各项技术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等工作。同时项目所在镇政府和行政村也选派有关干部组成工作班子,落实“定人、定点、定责、定效”和“包面积、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的“四定四包”责任制,实现了高产创建责任到人、责任到田,确保了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到位。县镇之间、镇村之间积极配合,经常沟通工作进展情况,协调开展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
  1.2.3 强化措施,主推实用技术 为使各项技术措施更加准确及时到位,广大农户能够更加清晰地将各项技术灵活运用,我们在认真研究本县水稻栽培特点的基础上,以叶龄模式栽培技术为基础,借鉴农业部水稻专家组制定的水稻丰产高效栽培模式,制定出适合本县的水稻栽培模式,统一指导项目区水稻生产。
  1.2.3.1 推广水稻模式化栽培技术 一是推广“早稻直播栽培技术模式”,重点解决早稻直播栽培中存在的品种选择以及播期、播量和化学除草等难点问题;二是推广“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模式”和“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模式”,努力实现由人工栽培向轻简、量化栽培方向转变;三是推广“单季稻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模式”,在大的范围内实现了统一播期、播量和基本苗,统一施肥和病虫防治,统一烤田和定穗,达到了基本苗和有效穗的基本控制;四是推广“双季稻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模式”,实现了品种选择与栽培技术的有机统一。
  1.2.3.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在积极开展“3414”试验的同时,对项目区田块按标准进行取样化验,分析其养分丰缺情况。按照水稻对各种养分的需求特点,制定出科学的施肥配方,并订单生产早、中、晚稻配方肥供应农户,深受农民欢迎。另外,为提高单产,实现高产创建的既定目标,我们还根据水稻需肥规律,结合项目区土壤供肥能力,确定了早、中、晚稻的施肥总量和相应的氮、磷、钾配比方案,印制在环保方便袋上,发放给农户,为高产施肥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还在提高土壤肥力上大做文章,在项目区全面开展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广秸秆腐熟和过腹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   1.2.3.3 开展避灾抗灾栽培 我县水稻生产中的主要自然灾害是早稻在春季低温时烂秧,中稻在抽穗扬花期遇高温热害结实率低,而晚稻则是寒露风导致的抽穗困难。技术组通过认真研究水稻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自然灾害,提出了抗灾避灾的技术措施。第一,针对早稻以直播栽培为主的实际,生产上采取以防止烂秧为重点的技术措施,通过宣传指导,尽量保证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后的4月10日前后播种;第二,在中稻生产上开展以避开高温热害为主要内容的避灾栽培宣传,根据所用品种的生育特性,统一将播期控制在5月10日前后;第三,根据双晚多为短秧龄的抛秧栽培现状,在早、晚稻的品种搭配上统筹考虑,尽量避免因品种生育期偏长而导致的不能按期齐穗现象的发生。
  1.2.3.4 开展病虫草害统防统治 为防止因病虫危害而造成减产,技术组依托县植保站,在做好病虫害防治预案的基础上,加强预测预报,进一步做好项目区水稻田的“两查两定”工作,使病虫情报更加准确,更有针对性。并以水稻生产合作社为依托,带动广大农户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全面开展统防统治工作,提高了防治效果,将病虫的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同时,在首席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和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的示范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另外,针对早稻直播面积大,除草比较困难的特点,我们制订了“一封、二杀、三补”的化学除草技术规程,有效地控制了杂草的危害,确保了水稻正常生长。
  1.2.4 加强培训,提高科技入户率 高产创建,除具备充足的物质基础外,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农民,使之在生产中发挥巨大作用。为做好项目区技术指导与技术服务工作,实行农技人员联系村、联系户制度,并与民生工程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开展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培训。项目实施3a以来,县农技推广中心分别在“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的21个行政村、369个村民组分期分批地开展了专业技术培训,特别是对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等重点农户进行了重点培训。结合农时季节,采用集中讲课与电教相结合的方法,把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首先传授给这些种田能手,让他们听得懂、做得到,并以此为突破口,辐射带动整个项目区的广大农户。到目前为止,共举办水稻生产技术专题培训班52期,累计培训人数2 500多人次。
  1.2.5 增加投入,加强检查考核 我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把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作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整合各种资源,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保证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对高产创建活动必要的项目经费支持;二是充分利用各种惠农政策,增加对高产示范片农民的物化补贴;三是集约整合与粮食生产有关的各类项目资源,保证示范片建设需要的资金、物资;四是在项目区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工作,以每年每667m280元补贴给种粮大户,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五是县政府每年从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高产创建活动中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
  为了扎实推进高产创建工作,在县项目领导组的统一安排下,每年都组织栽培、植保、土肥等有关专家,在每季水稻播种、移栽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对各村实施情况进行评比打分,为年终考核提供依据,并切实加强对高产创建工作的督促与检查。
  2 经验与启示
  我县连续3a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现已基本结束,回顾3a来的工作实践,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回味,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2.1 行政推动是实现高产创建目标的基础 在3a的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我县项目领导组始终把县、镇、村三级行政领导作为推动项目工作开展的核心力量,通过县、镇、村三级联动,以项目为抓手,整合各种资源,加强考核督查,推动整个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技术措施是决定高产创建成败的关键 高产创建就是将目前已经成熟的各项技术组装配套,综合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发挥各项技术措施的叠加效应,实现水稻单产的进一步提高。这几年,我们在实施水稻高产创建项目中,以抓住每季水稻生产的关键制约因子为切入点,将栽培管理、肥料施用和病虫草害防治有机统一,灵活运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确保了高产创建目标的实现。
  2.3 企业参与为高产创建增添活力 为了更好地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使农民增产增收,真正从高产创建中获利。我们利用本县“华园米业”和“宏庆米业”两个龙头企业加工销售优质大米的优势,选用“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等优质高产品种作为主推品种,与项目区农户签订订单合同,承诺以每50kg加价5~10元收购,为创建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也为农民踊跃参加高产创建活动增添动力。
  3 几点建议
  3.1 领导要高度重视 在几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虽然各级领导在高产创建活动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有时也有工作力度不够的现象。特别是在其他工作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往往放松顾及本项工作。建议各级领导将该项工作列入对其直属下级工作的考核内容之一,以激发其对项目实施的最大关注。
  3.2 投入要不断增加 就目前项目的实施情况来看,平均667m2投入与其他项目相比仍显不足。少量的投入对实施较大的项目而言,结果只有两种走向:一是地方政府增加投入;二是有多少米煮多少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建议增加资金投入,提高示范效果。真正做到实施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片,发展一片,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
  3.3 培训要不断加强 目前,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县对乡(镇)、村的培训已全面展开,而市以上对县、乡(镇)的专项培训几乎没有开展,项目实施的技术水平难以进一步提高。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高层次的培训,以提高项目实施的整体技术水平。
  (责编:陶学军)
其他文献
摘 要:介绍了吕梁市向日葵田主要杂草种类、发生特点及危害性,并结合多年杂草防除实践经验,总结出以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生态防治为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为辅的向日葵田草害综合治理技术。  关键词:向日葵;草害;防治技术;吕梁市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55-02  向日葵是吕梁市传统的经济作物,年种植面积在1.2万hm2左右。近年来,向日葵
期刊
摘 要:通过室内一维土柱淋滤实验,选择氯氰菊酯为淋滤液,研究其在不同介质中的穿透行为,探讨不同介质自身特性对氯氰菊酯纵向弥散行为的影响。实验依据自然降雨强度确定喷淋强度,通过改变充填介质的种类比较氯氰菊酯与氯离子在不同介质中的穿透曲线的差异。结果表明:以乳油形式广泛应用于田间的氯氰菊酯在土柱内的穿透曲线与氯离子十分接近,即氯氰菊酯在水中的迁移性能良好,对地下水有一定威胁。土壤有机质含量会引起弥散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扶风县开展主栽小麦品种对比试验,根据各试验品种在同一地块、同一耕作水平、对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进行气候条件分析,总结出最适宜扶风地域气候条件的小麦品种,为扶风县小麦主栽品种的推荐提供气象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麦品种;气候适宜性;扶风县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51-02  扶风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全县农业人口42万,
期刊
摘 要:为了优选出适合凤台县机插籼糯的适宜密度,2013年开展了中籼糯稻机械插秧密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密度1.6万穴的产量最高,产量466.9kg/667m2,可作为种植参考  关键词:中籼糯稻;机械插秧;密度试验;凤台县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1-02-143-02  为了优选凤台县水稻生产的机插常规中籼糯稻的适宜密度,寻
期刊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可以显著改善番茄的农艺性状,增加番茄的株高和茎粗,可以显著提高单株坐果数和坐果率,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单果重,从而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T4、T3、T1、T2处理的产量分别比ck处理增14 208.0、11 488.5、8 062.5 和7 882.5kg/hm2,增产率达20.1%、16.3%、11.4%、11.
期刊
摘 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硅钙镁钾肥对桑树生长发育及桑叶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农民习惯施肥,配施硅钙镁钾肥能够显著增加春、夏、秋三季桑树的新稍数和平均枝长,同时明显提高了桑叶净光合速率(Pn)和SPAD值,硅钙镁钾肥处理的桑树单株叶片数和百叶重均明显提高,最终提高了三季的桑叶产量,全年桑叶产量较对照提高4.47%~14.61%,差异性显著。此外,配施硅钙镁钾肥能够提高桑叶品
期刊
摘 要:通过药效试验,了解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为该产品登记和推广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5%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二代稻纵卷叶螟,300g/hm2、450g/hm2、600g/hm23个处理药后12d调查,平均防效分别为77.4%、91.7%、97.2%,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水分散粒剂270g/hm2处理平均防效为89.1%,对照药剂480g/L毒死蜱乳
期刊
摘 要:重庆市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有着其独特的魅力,但也是各种灾害频发、剧烈的地区。该文在阐述重庆市灾害及其防灾减灾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着重论述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重庆市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庆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9-142-02  重庆市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的自然过渡地带,为典
期刊
摘 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的能力,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转变考试模式和建立开放性实验室等方面对《中药药理学》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通过教学改革尝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中药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
期刊
摘 要:为了进一步发挥江苏沿江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在靖江市西来镇示范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武运粳24号和机插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并结合科技推广和行政给力,有效推动水稻的清洁生产,为打造该地成为国家级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依据。该文介绍了“武运粳24号”的品种特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动水稻清洁生产的措施以及示范推广“武运粳24号”新品种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成效。  关键词:机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