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大肠杆菌做燃料

来源 :奥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d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宣称,作为汽车燃料的汽油和柴油未来可被人类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取代。科学家已经发现,通过对大肠杆菌加工可产生丙烷气体,而汽车所需汽油正是液化丙烷所得。这种由细菌制作的可用新型燃料,5到10年内或许可以量产。
  研究人员向大肠杆菌中添加了硫酯酶和另外两种酶,进而从中提取到丁酸,丁酸是生产丙烷所必须的恶臭复合物。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生命科学部的帕特里克·琼斯教授说:“尽管这项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但我们已经证明利用细菌制作可再生燃料是可行的。此前这些燃料只能从化石能源中提取。”
  琼斯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打开了未来可再生燃料可持续生产的大门,可以取代汽油、柴油、天然气以及航空燃料等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有限资源,随着人口日增,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方法满足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目前藻类已可被用于制造生物柴油,但其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和资金。”
  开发低成本、经济上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是一项重大挑战。科学家们认为,当前他们需要找到一条更高效的能源制造方式。
  琼斯说:“我们选择了丙烷,因为只需很少的能量,它就能自然分离,也能与当前使用的基础设施兼容。我希望在今后5到10年,我们能够实现可持续生产燃料的商业化利用目标。”
其他文献
全球最神秘的窃听机构  长期以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联邦调查局(FBI)暴露在公众视线中,上演着一出出云谲波诡的谍战大戏。如今,这个隐藏最深的全球监控巨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也随着“棱镜门”事件渐渐浮出水面。  195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签发行政令,组建NSA。在上世纪大部分时间内,NSA长期不为人所知的最重要原因,是其刻意保持着神秘性。其建立文件被当作国家机密保存多年,在很
美国密歇根州一家农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吐樱桃核大赛,自1974年首次举办以来,该项比赛已连续举办了41届。本届吐樱桃核大赛参赛者超过100人。其中名列第一的是布莱恩·克劳斯,他吐出了24米远的好成绩。排在第二的是他的父亲瑞克·克劳斯,成绩是23.5米。
握手是人类最基本的礼节,也是友好的表示。
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有些人说话爱跑野马,闹得游骑无归。有些人作文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但是离题万里跑野马,若能别开生面,倒也很有意思。只怕老在圈儿外兜圈子,兜来兜去老在圈儿外,那就千言万语也是白绕,只教人又腻味又着急。”对于考场上的学生来讲,跑野马和兜圈子都会与高分作文失之交臂。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进行研究分析,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明确自己应该写什么,不能写什么。通俗地
眼睛是通向世界的窗户,是灵魂之门。但是你对它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你的眼睛有多重吗?你知道棕色眼睛可以永久变成蓝色眼睛吗?你知道有些颜色确实存在,但我们却看不见吗?  智慧的眼  38 箱型水母的眼睛与人类相似,都有复杂的晶状体、视网膜、虹膜和角膜,但是它们的眼睛却从来没有焦距,因为它们没有一个中枢神经系统,科学家们并不确定它们如何处理所看到的图像。  39 我们看东西是用脑而不是眼,这听起来匪夷所思
很多人在羡慕别人智商高的同时,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埋怨爹妈没有给自己一个聪明的大脑。其实,智商高低差异虽然有先天的因素,但后天的日常生活也会对人的智商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日常生活中缺少某些健康内容,那么想智商高就很难。日常生活中究竟缺少哪些内容,会损害智商呢?  缺睡眠  法国一家研究中心调查发现, 7至8岁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与他们睡觉时间长短有关。那些每夜睡觉少于8小时的学生,61%的人跟不上
远方的山林涂了层墨色,笼在一层薄薄的水雾里。阳光是无力的,浅金色落在脚下,拉长了身后树林的影子。哦,日,要落了。   滔滔的河水在山腳下弯弯地流,像卧在山底安静阖眼安睡的巨龙。白花花的,阳光点不燃一丝温度。山的影子落在水中,隐隐地动着,仿佛呼唤着什么,带点迷离。不知这山,这河,怎么都有点悲伤,也许是因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曾吟过“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吧?   阳光,一点点地,慢慢地被抽去了力气
卑劣地、愚蠢地、放縱地、邪恶地活着,与其说是活得不好,不如说就是慢性死亡。  ——德谟克利特,选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位于巴基斯坦南部、印度河下游信德州的古代印度文明遗迹——莫亨朱·达罗,和距离它600公里的哈拉帕遗迹被认为是印度河文明的中心。莫亨朱·达罗的建设年代从公元前2500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800年,由此可想而知其工程之浩大,规模之宏伟。据说,在最兴盛时期,都市人口接近4万人。  莫亨朱·达罗,在当地方言里是“死亡之丘”的意思。然而,自上世纪20年代发掘调查以来,从“死亡之丘”的地下却挖掘出惊人的“未来
彼得·戴维是新西兰的一位萨克斯管演奏者,也是一种叫“声音加热器”的发明者。戴维现今是一位92岁的老人。70多年前,他就注意到,当他练习吹萨克斯时,家里的物体就会在不同的音调下振动:眼镜会在某一个音调下振动,桌洞里的刀子和叉子会在另一个音调下叮当作响,他意识到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特定的共振频率。后来他又在乘坐飞机时,发现物体共振会发热的现象:飞机由跑道升到空中的过程中,会经历机舱共振的阶段,那时,手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