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患儿咽部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及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来源 :广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elsetsha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患儿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状况及耐药性。方法3985例手足口病患儿,取咽拭子进行流感嗜血杆菌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以及β一内酰胺酶检测。结果检出流感嗜血杆菌347株,分离率为8.7%。药敏试验显示,347株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磺胺甲恶唑、氨苄西林、四环素耐药率〉60%,头孢噻肟、利福平、氧氟沙星耐药率〈10%。β-内酰胺酶阳率为47.6%,β一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25株。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分离率低,但耐药率高,近半数菌株可产B.内酰胺酶,B.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
其他文献
Malaysian and Chinese artists’ innovative way to celebrate the 45th anniversary of bilateral diplomatic relations  Forty-five years is nearly half a century, but merely a fleeting moment in the long c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加速化的发展以及各项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与深化,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都有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水环境污染也逐步受到了广大农民及政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并发左心室血栓(LVT)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方法 AMI并发LVT患者45例(A组)、AMI未并发LVT患者49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1 h、7 d、14 d血小板计数(PL
摘 要:昙曜五窟即現在大同云冈石窟的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是云岗开凿最早,最有代表性的窟群。由当时著名高僧昙曜主持开凿,所以称之为“昙曜五窟”。五窟六窟毗连成一组,气势宏大,雕饰瑰丽,技法熟练,云冈艺术精华所在。本文主要就佛教造像,即释迦牟尼的人格形象的创造表现的时间地点背景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昙曜五窟;犍陀罗文化;秣菟罗文化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就已经派传教士去四方传布佛教,传教地域除了在
目的观察不游离桡神经的前外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不游离桡神经的前外侧入路治疗成人肱骨中下段骨折36例,骨折按照AO分型,A型18例,B型13例,C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