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04-10 走向世界杂志
松涛呜咽,苍柏凝翠,庄严肃穆。33米高的纪念碑上,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8个金光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1995年8月建成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坐落在纪念园中心。游击队战士持枪冲杀的铸铜人物塑像矗立于纪念碑顶端,碑正面为铁道游击队图案。
老兵的抗战路
来到薛城区常庄镇渐彭村,有幸见到了正在家里养病,如今已经86岁高龄的李洪杰老人。想当年他曾是年龄最小的铁道游击队员。
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很快家乡也被侵略。李洪杰12岁那年,村里只有几十户,二三百人,却有十多人参加了铁道队。“大约在1943年的时候,来了一个张政委,我就跟在他身后吵着嚷着要当兵,说即使送封信也行。考虑到我年龄小,专门向组织申请才批准接收我。”
被李洪杰津津乐道的是,参加铁道队不久他就见到了陈毅,还参加了护送陈毅的行动。
1943年年底,时任新四军军长陈毅奉命赴延安参加整风学习。陈毅从新四军军部出发辗转来到枣庄,时任铁道队大队长刘金山奉命护送。
李洪杰兴奋地张臂比划说,护送行动是傍晚开始的。刘金山带队,李洪杰被派往附近侦察敌情。“侦察时很安全,但往回走的时,却发现了鬼子的车。上面趴着一个人,端着机枪。”李洪杰匆忙弯腰,佯装拔草,幸运的是敌人未对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起疑。
敌车过后,李洪杰跑回来向刘金山报告。随后陈毅和警卫员骑马走出隐蔽的树林,很快跨越铁轨,加速向东消失在暮色中。在铁道大队的护送下,陈毅越过津浦铁路封锁线,然后由微湖大队接应,乘小船进入微山湖。
据枣庄现存的最新资料显示,从1942年开始,鐵道游击队的勇士们还先后护送过刘少奇、萧华、罗荣桓、朱瑞、陈光等一批中共重要领导干部。
枣庄薛城区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铁道游击队史》记载,李洪杰后来随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加了浙江舟山群岛的剿匪战斗。1960年转业到上海第三钢铁厂当医生,1969年返乡定居。颇为传奇的是,经历过大大小小炮火无数,李洪杰从未负过伤,只是被枪炮声震伤了耳朵。
游击队中的日本友人
在位于薛城区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里,往东南方向走百余米,便是曾任铁道游击队第二队长刘金山的墓园。在老人去世一年后,家人遵其遗愿,将骨灰迁回这片他曾战斗过的土地。不远处,长眠着铁道大队副大队长王志胜,他是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王强的原型。
王志胜墓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这样一行字:“铁道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同样也被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所崇敬。副大队王志胜先生是铁道队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名字将同铁道队这面旗帜一样,永远被人民所尊敬。”署名是“日本友人、反战同盟士兵田村申树”。
1940年9月,铁道大队通过临城地下党员徐广友得到驻临城日军骑兵田村申树等人每天都到距火车站不远处的水楼子旁边洗马的情报,便派刘金山等一干人于一天下午事先埋伏在水楼子附近,等两名敌骑兵洗完马返回时突然跃出,将敌马都俘获。
后来,经过教育,田村申树与另一名日本骑兵小山口主动参加了鲁南“在华日人反战同盟”。1944年,鲁南军区正式批准两人加入铁道大队。在后来铁道游击队同日寇的多次受降谈判中,担任翻译等工作。在后来的微山湖突围中,由于这两人会打骑兵骑语,对突围起了很大作用。
因此,这两个日本人与铁道大队结下了深厚友谊。
1991年8月,当年被俘后参加铁道游击队、已经年逾古稀的田村申树给刘金山的信中高度评价铁道大队是“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人们的一面辉煌旗帜!”
英雄精神有传人
来到枣庄市市中区的枣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参观,馆长潘福安拿出了他的镇馆之宝:一把还锋利的日本军刀。这是铁道游击队在受降千人日寇时缴获的日本军官的军刀,由郑惕将军临终前专门捐赠。
20多年前,潘福安从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了解到:现存的铁道游击队资料不丰富,而大部分的老人已经病故了,少数活着的大都散居在全国各地,且年龄大、身体不好,他就萌发了抢救性收集铁道游击队史料的念头。
数十年来,潘福安利用一切时间,先后跨越十多个省市,行程数万公里,走访了数十名老队员及其亲属等,进行史料收集工作。他的行动得到了老队员们和社会热心人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原铁道游击队第六任政委郑惕将军,还把自己使用的物品赠送给他。
据了解,潘福安为了办好铁道游击队展览,花光了老父亲的退休费,又向弟弟、妹妹筹借,把儿子结婚的钱也用上了。更为感人的是,他还动员家属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给朋友贷了几万元钱,用于筹办展览。
2000年10月1日,由潘福安个人承办的铁道游击队英雄事迹展览在枣庄市隆重推出,他和家属们还做出了一个决定:展览不卖门票,义展!
2003年8月15日,潘福安还一次性地向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无偿捐赠了几十件革命文物。老潘的义举,感动了无数枣庄人。这种“红色精神”也在薛城不断传递着。
2016年起,薛城区开动“红色创意”,打造出铁道游击队传奇剧场实景演艺项目,开放互动,让观众与“游击队员”们面对面,观看“炭场智斗”等激动人心的经典剧情。通过对剧本、排演、音效、场景不断完善,薛城区在每周周末及节假日每天4场定时演出,已排演“炭厂智斗”情景剧150余场。
还有枣庄老火车站——南面车站街5号,这里依然保存着当年日军侵占枣庄期间开设的情报点“正泰洋行”旧址。旧址内为四合院,大门向北,门廊上战时用于悬挂日本国旗的旗杆仍保存完好。2006年,洋行旧址已经被确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则是游击队为了掩护情报工作开办的“义和炭场”旧址,这是铁道游击队自己建立的情报站。这两个文物遗址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维修和保护。另外,枣庄市正在规划着一个更具规模的
有关铁道游击队的纪念场馆。
行走在铁道游击队故里,触目所及的是“红色足迹”,而那“动人的歌谣”一直回荡在心中,嘹亮而高亢。
编辑/王天宇
松涛呜咽,苍柏凝翠,庄严肃穆。33米高的纪念碑上,由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亲笔题写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8个金光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1995年8月建成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坐落在纪念园中心。游击队战士持枪冲杀的铸铜人物塑像矗立于纪念碑顶端,碑正面为铁道游击队图案。
老兵的抗战路
来到薛城区常庄镇渐彭村,有幸见到了正在家里养病,如今已经86岁高龄的李洪杰老人。想当年他曾是年龄最小的铁道游击队员。
七七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很快家乡也被侵略。李洪杰12岁那年,村里只有几十户,二三百人,却有十多人参加了铁道队。“大约在1943年的时候,来了一个张政委,我就跟在他身后吵着嚷着要当兵,说即使送封信也行。考虑到我年龄小,专门向组织申请才批准接收我。”
被李洪杰津津乐道的是,参加铁道队不久他就见到了陈毅,还参加了护送陈毅的行动。
1943年年底,时任新四军军长陈毅奉命赴延安参加整风学习。陈毅从新四军军部出发辗转来到枣庄,时任铁道队大队长刘金山奉命护送。
李洪杰兴奋地张臂比划说,护送行动是傍晚开始的。刘金山带队,李洪杰被派往附近侦察敌情。“侦察时很安全,但往回走的时,却发现了鬼子的车。上面趴着一个人,端着机枪。”李洪杰匆忙弯腰,佯装拔草,幸运的是敌人未对这个十几岁的孩子起疑。
敌车过后,李洪杰跑回来向刘金山报告。随后陈毅和警卫员骑马走出隐蔽的树林,很快跨越铁轨,加速向东消失在暮色中。在铁道大队的护送下,陈毅越过津浦铁路封锁线,然后由微湖大队接应,乘小船进入微山湖。
据枣庄现存的最新资料显示,从1942年开始,鐵道游击队的勇士们还先后护送过刘少奇、萧华、罗荣桓、朱瑞、陈光等一批中共重要领导干部。
枣庄薛城区委党史研究室编撰的《铁道游击队史》记载,李洪杰后来随队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加了浙江舟山群岛的剿匪战斗。1960年转业到上海第三钢铁厂当医生,1969年返乡定居。颇为传奇的是,经历过大大小小炮火无数,李洪杰从未负过伤,只是被枪炮声震伤了耳朵。
游击队中的日本友人
在位于薛城区的铁道游击队纪念园里,往东南方向走百余米,便是曾任铁道游击队第二队长刘金山的墓园。在老人去世一年后,家人遵其遗愿,将骨灰迁回这片他曾战斗过的土地。不远处,长眠着铁道大队副大队长王志胜,他是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王强的原型。
王志胜墓旁,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这样一行字:“铁道队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同样也被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所崇敬。副大队王志胜先生是铁道队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名字将同铁道队这面旗帜一样,永远被人民所尊敬。”署名是“日本友人、反战同盟士兵田村申树”。
1940年9月,铁道大队通过临城地下党员徐广友得到驻临城日军骑兵田村申树等人每天都到距火车站不远处的水楼子旁边洗马的情报,便派刘金山等一干人于一天下午事先埋伏在水楼子附近,等两名敌骑兵洗完马返回时突然跃出,将敌马都俘获。
后来,经过教育,田村申树与另一名日本骑兵小山口主动参加了鲁南“在华日人反战同盟”。1944年,鲁南军区正式批准两人加入铁道大队。在后来铁道游击队同日寇的多次受降谈判中,担任翻译等工作。在后来的微山湖突围中,由于这两人会打骑兵骑语,对突围起了很大作用。
因此,这两个日本人与铁道大队结下了深厚友谊。
1991年8月,当年被俘后参加铁道游击队、已经年逾古稀的田村申树给刘金山的信中高度评价铁道大队是“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人们的一面辉煌旗帜!”
英雄精神有传人
来到枣庄市市中区的枣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参观,馆长潘福安拿出了他的镇馆之宝:一把还锋利的日本军刀。这是铁道游击队在受降千人日寇时缴获的日本军官的军刀,由郑惕将军临终前专门捐赠。
20多年前,潘福安从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了解到:现存的铁道游击队资料不丰富,而大部分的老人已经病故了,少数活着的大都散居在全国各地,且年龄大、身体不好,他就萌发了抢救性收集铁道游击队史料的念头。
数十年来,潘福安利用一切时间,先后跨越十多个省市,行程数万公里,走访了数十名老队员及其亲属等,进行史料收集工作。他的行动得到了老队员们和社会热心人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原铁道游击队第六任政委郑惕将军,还把自己使用的物品赠送给他。
据了解,潘福安为了办好铁道游击队展览,花光了老父亲的退休费,又向弟弟、妹妹筹借,把儿子结婚的钱也用上了。更为感人的是,他还动员家属把自己住的房子抵押给朋友贷了几万元钱,用于筹办展览。
2000年10月1日,由潘福安个人承办的铁道游击队英雄事迹展览在枣庄市隆重推出,他和家属们还做出了一个决定:展览不卖门票,义展!
2003年8月15日,潘福安还一次性地向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无偿捐赠了几十件革命文物。老潘的义举,感动了无数枣庄人。这种“红色精神”也在薛城不断传递着。
2016年起,薛城区开动“红色创意”,打造出铁道游击队传奇剧场实景演艺项目,开放互动,让观众与“游击队员”们面对面,观看“炭场智斗”等激动人心的经典剧情。通过对剧本、排演、音效、场景不断完善,薛城区在每周周末及节假日每天4场定时演出,已排演“炭厂智斗”情景剧150余场。
还有枣庄老火车站——南面车站街5号,这里依然保存着当年日军侵占枣庄期间开设的情报点“正泰洋行”旧址。旧址内为四合院,大门向北,门廊上战时用于悬挂日本国旗的旗杆仍保存完好。2006年,洋行旧址已经被确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不远处则是游击队为了掩护情报工作开办的“义和炭场”旧址,这是铁道游击队自己建立的情报站。这两个文物遗址即将开展大规模的维修和保护。另外,枣庄市正在规划着一个更具规模的
有关铁道游击队的纪念场馆。
行走在铁道游击队故里,触目所及的是“红色足迹”,而那“动人的歌谣”一直回荡在心中,嘹亮而高亢。
编辑/王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