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主峰海拔210米,总面积244.6公顷,林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95%,属太行山余脉,是延伸到华北平原最东端的一处山峰,因此被冠以“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名,既是保护首都大气环境的一道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北京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99年百望山公园就被评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现在已经成为大中小学生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自然课堂。近日本刊记者跟随百望山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高源的脚步,走进了公园的每个角落,与您一起探访这个别样的“生态公园”。
会“呼吸空气”的路面
在高源主任看来,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设理念要形成“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改造环境就要使之“藏风得水”与自然相协调。这也是公园一直所致力强调的,不仅仅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绿化和造景,来满足视觉上的秀美景观,而是更加注重对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的参与意识,既保护生物多样性,又维持自然生态过程。
按高源的话说,四季景色宜人的森林公园源于一次次“省钱”的生态建设。径直走在上山的路上,人们会发现这样一条“健康步道”:路面用碎石屑做垫层,步道砖直接用细沙铺装,四周用细沙来灌缝挤实;步道两侧则就地取材,用园内石块做成浅碟式边沟排水。
这些道路就是高源带头设计的“会呼吸空气”的路面。好多人都说这是“抠门”的铺设,其实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路面”。高源笑着告诉记者,“用自然天成的碎石头拼接、垫土修建,不会造成人的膝盖在运动中损伤。用细沙、碎石屑、废弃砖头铺设路面,不仅成本低,还可以使路面稳定、透气透水。下了雨,路面既不像土路一样泥泞,自然降落的雨水也不会被浪费,又可回灌到地下,这样我们的树木会越长越好。”
可循环的“生态”景观
走在“会呼吸空气”的生态路面上,人们还会看到树木旁有一些木制的休憩椅、垃圾筒以及一些科普展示牌等,它们都是用公园林地间伐木和废弃木制成的。最令人惊奇的是,木椅下的碎木屑还作为“有机肥料”平铺在地面上。高源说,“废弃的木材,我们把它做成了最实用的东西。而碎木屑则可以‘化作春泥更护花’,当它腐烂掉,又可以作为养分降解到泥土里补充营养。”
循环利用是生态环保理念中最重要的环节。继续朝着山坡走,路过一片林下空间,栅栏里围着上百只鸡和鹅。高源告诉记者,“以往日常生活的厨余剩菜饭,我们看到有喜鹊来啄食,这让我们想到可以用剩菜饭来养鸡、养鹅,不仅减少了日常生活中食物的浪费,同时鸡鹅排泄物还可以作为肥料来养育树木。”
记者抬眼望去,进入了百望山的东门园区。穿过幽静的荷花池,看到一条紫藤爬满的木栈道,木栈道同样是用间伐废弃木制成的,木道两边可供游人小坐,下面的蓄水大坝也映入眼帘。这是一个占地千亩的雨水汇集地,最初是用附近单位建筑坑基土垫起来的拦洪坝,用来拦截雨水。现在不仅作为景观,它还与路边随处可见的小型“水洼积雨池”作用相似,通过蓄水来回灌地下水,保持公园内可持续性生态系统循环。
高源说,“2012年7月21日和2013年8月11日大雨后,水库蓄水近3万立方米,最多可蓄水8万立方米。考虑到如有暴雨会汇集到这里,大坝也起了安全的阻隔作用,防止雨水冲刷到下面的公路上。”
接下来,公园将一步步按照生态理念,进行库底减渗处理形成水面等生态建设。高源告诉记者,“这个生态设想是如何能把雨洪利用起来,变废为宝,这样在缺水的北京城就可通过雨水回灌而补充地下水”。
“尊重自然”,体现生态科学
“要说生态和建设相结合的范例,百望山森林公园的生态建设很值得推崇学习。在资源日益稀少枯竭的大环境下,这是未来公园朝着生态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对于公园的生态建设,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王小平处长给予了这样的肯定。
比起奢华的公园装饰,高源说,“我们不想去刻意雕琢、修葺树木,而是让它们保持着最天然的生态环境。比如选择树种,我们尽量不去破坏原有树木的结构及形态。只要树木间不会相互影响,就会保持‘师法自然’的生态理念。像构树虽然喜欢争抢水源,火柜树虽然生命力过于旺盛,如若没有影响到其他树种的生长,我们也不将它们全盘扼杀,尊重树的自我生长。”
此外,公园里还精心种植了一定数量的浆果类植物,如金银木等,用于给动物、鸟类提供和补充食物,使得候鸟数量和各类野生动物明显增多,这为北京市候鸟监测工作及林区的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有利的参考依据。
把森林环保理念渗透游客心里
同时,百望山森林公园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把森林环保理念渗透到每个游客的心里。每年的四月到十月底在公园里,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和北京林学会会组织前来游玩的家庭们参与森林大课堂、森林“悦”读、森林手工坊等森林教育活动。通过在森林中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悦”读一系列介绍自然和森林的科普读物,让孩子们了解森林文化,接受自然教育理念;通过开展的森林体验活动,让亲子家庭们在玩乐中认识、了解了森林多功能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森林手工坊活动中,开发了孩子们动手能力和对林木废弃物再利用的特性,培养孩子们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也许生态公园并不是一个崭新的概念,但真正能把生态理念结合绿色文化修建出科学范儿,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高源说,“我们会继续把节约、环保和森林文化相结合,以自身的特色及成效推动整个公园的生态环境教育体系,争取让每位游人都有一段难忘的绿色生态熏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