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倡导通过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况进行调研,在全面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前提下,以阅读和写作为研究切入点,力求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探寻合适的解决之法,通过拓宽学生阅读的范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有效果提升其写作能力完成高效语文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 小学语文 阅读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51-01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想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兴趣是最佳方法。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阅读早已发生了变化,原先一本纸书就可以拿来阅读,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各种信息技术层出不穷,除了文字类的阅读素材,很多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都丰富着阅读的内涵和外延。农村小学虽然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不如城市发达,但是农村丰富的自然现象生活经验也是丰富的知识库。小学生正处在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兴趣十分广泛,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如常见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凭借其丰富的科普内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小学生的眼球,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地看着一篇篇的文章。虽然孩子们对知识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但是作为教师依然要谨慎地对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和范围加以引导,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中间那些消极和低级的阅读兴趣,适时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阅读品味和境界。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书本获得的知识是一成不变的,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去记忆已有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掌握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代社会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只有当学生真正懂得如何才能掌握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才能提升其能力,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生活与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阅读和写作教学时,要以基础知识为基点,重点则要放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既要合理指导学生精读课文,还要鼓励其快速有效地泛读各类读物。不但要注重阅读的内容,还要提升阅读速度。并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优美句子,感知和锻炼表达能力。第二,注意做好阅读笔记。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优美的句子和描写方法,将其收集到笔记本中,做好摘抄和记录,方便后期的借鉴和学习。这是一种十分有益的阅读方法。对于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最后,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一边接收知识一边思考,才能获取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为自身的写作提供必要的思维方面和素材方面的指导。
三、贴近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很多语文老师都对那些作文不好的小学生束手无策,而写作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也如洪水猛兽一般。只要是写作文,这些孩子便两眼发直,无话可说也无话可写,逼不得已,只有随便拼凑,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其实,写作文就是一个创作和抒发自我感想的过程,老师给出一个题目,围绕这个中心,需要对很多素材进行描述,将自己心中所思和所想表达出来,那么一篇生动真挚的作文就会水到渠成。学生写不好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写什么话题,明白了话题却又不知道怎么下笔怎么表达。其根源是写手素材不够,无法将自己心中所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由于现行很多语文读物内容并不是完全贴合农村学生生活,比如:“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上学爷爷奶奶去公园锻炼”这是对小学生早晨生活的描述,但是这并不是对农村小学生生活的描述。如果小学生接触的都是这样的阅读内容,而教师又要求学生模仿这样的内容写作自己的学习生活,那么学生无从下手就很容易理解,即便写出作文也是生编乱造并不是真实的表达。教育一定要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开展阅读与写作。可以是一草一木,也可以是农村生活的一点一点,给孩子们大胆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踊跃参与写出自己的真实所想。写作不应该是追求标准答案的课程,而是应该由心而发真诚的表达这样才能让学生快乐积极的参与其中。
四、恰当指导写作技巧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比如可以通过几百字的小练笔,对某一事物进行简要描述,注意描述的方法要灵活,同时表达作者真实的内心想法,同时不能一味模仿,要写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差异性。小学写作课中会涉及到对一件物品、一个人、一件小事的写作,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写作题材,为什么学生也不能写出真实所想?这和教师的指导有着密切关系。对人物的写作,很多学生读物上面会写爸爸妈妈,但是很多农村学生是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映像还不如对爷爷奶奶的深;对好人好事的写作,很多学生读物讲的是扶老奶奶过马路或者拾金不昧的故事,但是农村学生很少有机会扶老奶奶过马路也不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拾金不昧。本来贴近生活的题材因为范文、语文读物的引导而不远离生活,这时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写作。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映像有限,可以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可以是作为监护人的其它亲戚。要写父母也可以写出和父母相隔千里难见一面的那种特殊情感;写好人好事,不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可以写农村生活中乡里乡亲左邻右舍的相互帮助;写一种植物,就可以写学生所属地最常见的植物,野花、野草、粮食、蔬菜、果树都是很好的题材因為学生生活在农村对这些植物各方面特征都非常了解,不存在没有素材无话可说的情况。教师只要适当的指导一些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的办法这样写作就不再困难。此外还要注意写作形式的把握,不能为了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忽视了文章内容表达,因为任何文章,其出发点都是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情感,只有恰到好处而又极为巧妙地呈现笔者的真实情感,才是一篇成功的作文。
参考文献:
[1]论小学语文的阅读写作教学[J].刘书林.亚太教育.2016(03).[2]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整合[J].谢淑茗.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陆小平.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作者简介:张维恩(1962.2-),男,汉族,重庆市城口县人,大专学历,小学中级职称,单位:城口县高楠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数教学。
【关键词】农村 小学语文 阅读 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051-01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想增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兴趣是最佳方法。当前社会的发展使得阅读早已发生了变化,原先一本纸书就可以拿来阅读,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各种信息技术层出不穷,除了文字类的阅读素材,很多图片、声音、视频等元素都丰富着阅读的内涵和外延。农村小学虽然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不如城市发达,但是农村丰富的自然现象生活经验也是丰富的知识库。小学生正处在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的发展阶段,他们的兴趣十分广泛,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如常见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书,凭借其丰富的科普内容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小学生的眼球,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地看着一篇篇的文章。虽然孩子们对知识有着旺盛的求知欲,但是作为教师依然要谨慎地对小学生的阅读内容和范围加以引导,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中间那些消极和低级的阅读兴趣,适时有效地提升他们的阅读品味和境界。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通过书本获得的知识是一成不变的,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机械地让学生去记忆已有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掌握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当代社会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只有当学生真正懂得如何才能掌握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才能提升其能力,更好地适应将来的生活与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阅读和写作教学时,要以基础知识为基点,重点则要放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具体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既要合理指导学生精读课文,还要鼓励其快速有效地泛读各类读物。不但要注重阅读的内容,还要提升阅读速度。并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优美句子,感知和锻炼表达能力。第二,注意做好阅读笔记。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善于发现优美的句子和描写方法,将其收集到笔记本中,做好摘抄和记录,方便后期的借鉴和学习。这是一种十分有益的阅读方法。对于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最后,善于思考。学而不思则罔,一边接收知识一边思考,才能获取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为自身的写作提供必要的思维方面和素材方面的指导。
三、贴近生活,激发写作热情
很多语文老师都对那些作文不好的小学生束手无策,而写作对于这些孩子而言也如洪水猛兽一般。只要是写作文,这些孩子便两眼发直,无话可说也无话可写,逼不得已,只有随便拼凑,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其实,写作文就是一个创作和抒发自我感想的过程,老师给出一个题目,围绕这个中心,需要对很多素材进行描述,将自己心中所思和所想表达出来,那么一篇生动真挚的作文就会水到渠成。学生写不好作文,很大程度上是不知道写什么话题,明白了话题却又不知道怎么下笔怎么表达。其根源是写手素材不够,无法将自己心中所想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由于现行很多语文读物内容并不是完全贴合农村学生生活,比如:“爸爸妈妈去上班我去上学爷爷奶奶去公园锻炼”这是对小学生早晨生活的描述,但是这并不是对农村小学生生活的描述。如果小学生接触的都是这样的阅读内容,而教师又要求学生模仿这样的内容写作自己的学习生活,那么学生无从下手就很容易理解,即便写出作文也是生编乱造并不是真实的表达。教育一定要结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开展阅读与写作。可以是一草一木,也可以是农村生活的一点一点,给孩子们大胆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踊跃参与写出自己的真实所想。写作不应该是追求标准答案的课程,而是应该由心而发真诚的表达这样才能让学生快乐积极的参与其中。
四、恰当指导写作技巧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比如可以通过几百字的小练笔,对某一事物进行简要描述,注意描述的方法要灵活,同时表达作者真实的内心想法,同时不能一味模仿,要写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差异性。小学写作课中会涉及到对一件物品、一个人、一件小事的写作,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写作题材,为什么学生也不能写出真实所想?这和教师的指导有着密切关系。对人物的写作,很多学生读物上面会写爸爸妈妈,但是很多农村学生是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映像还不如对爷爷奶奶的深;对好人好事的写作,很多学生读物讲的是扶老奶奶过马路或者拾金不昧的故事,但是农村学生很少有机会扶老奶奶过马路也不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拾金不昧。本来贴近生活的题材因为范文、语文读物的引导而不远离生活,这时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写作。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映像有限,可以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可以是作为监护人的其它亲戚。要写父母也可以写出和父母相隔千里难见一面的那种特殊情感;写好人好事,不写扶老奶奶过马路可以写农村生活中乡里乡亲左邻右舍的相互帮助;写一种植物,就可以写学生所属地最常见的植物,野花、野草、粮食、蔬菜、果树都是很好的题材因為学生生活在农村对这些植物各方面特征都非常了解,不存在没有素材无话可说的情况。教师只要适当的指导一些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把心中所想表达出来的办法这样写作就不再困难。此外还要注意写作形式的把握,不能为了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忽视了文章内容表达,因为任何文章,其出发点都是在表达作者的一种情感,只有恰到好处而又极为巧妙地呈现笔者的真实情感,才是一篇成功的作文。
参考文献:
[1]论小学语文的阅读写作教学[J].刘书林.亚太教育.2016(03).[2]论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整合[J].谢淑茗.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1).
[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陆小平.中国教育学刊.2011(S1).
作者简介:张维恩(1962.2-),男,汉族,重庆市城口县人,大专学历,小学中级职称,单位:城口县高楠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数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