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同行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etc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爬行动物是强大力量的象征,又饱含着种种神秘的色彩,也许正因为这矛盾的统一,才让我们的祖先塑造出了“龙”的传统形象。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象征祥瑞和皇权。传说中的龙能走、能飞、能游泳,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呢?世界上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真实存在的“龙”,这种大气磅礴的动物只存在于中国人的想象之中。古人说龙有“九似”,也就是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体,但龙的总体特点是修长蜿蜒的身体,以及一身坚硬闪亮的鳞片,这是典型的爬行动物特征,因此古人还将“龙”称之为“鳞虫之长”。如果龙真的存在,它一定属于爬行动物。
  与贵为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元素“龙”不同的是,爬行动物生来就是一副不讨人喜爱的面孔,它们是浑身长满鳞片的冷血动物,有的长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利齿,有的吐出分叉的芯子,还有的身藏剧毒。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选择这样的动物来创造自己的图腾呢?也许,我们可以从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DK爬行动物探秘》中去寻找问题答案的一些线索。
  本书引进自著名的英国DK出版社,是一本专门为儿童打造的视觉化科普图书。书中数百张超清照片和精美手绘插图,带领小朋友走入一个神奇的爬行动物王国。其中,蛇是我们最熟悉、最经典、最引人注目的爬行动物形象,书中以几乎一半的篇幅来介绍这一类神奇的动物:数千条红边袜带蛇挤挤攘攘地从冬眠中醒来,互相缠绕着迎接春日明媚的阳光;富有攻击性的黑曼巴蛇、伺机而动的鼓腹巨蝰、行动灵活的非洲树蛇以及发出死亡之声的响尾蛇,这些平时懒洋洋的生物,却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冷血杀手!此外,从瞬间改变体色的变色龙、长寿冠军陆龟,到张着血盆大口的鳄鱼、善于滑翔的睫角守宫,《DK爬行动物探秘》囊括了各种各样的爬行动物类群,堪称爬虫王国的百科全书。
  这还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书中不仅介绍了这些奇妙的爬行动物是如何滑行、攀爬、捕猎、伪装,包含了大量的解剖学、生命周期和动物行为等方面的知识,更是选编了各种引人入胜的真相和故事:600万年前生活在南美洲热带沼泽中的泰坦巨蟒,体长堪比公交车,体重超过20个成年人;印度的街头艺术家轻轻吹奏一支竹笛,让剧毒的眼镜蛇随之翩翩起舞。这些不可思议的事实和故事让人耳目一新!
  翻阅完《DK爬行动物探秘》,你一定能够对爬行动物,这种集凶悍、可怕、古怪和神秘于一身的神秘生物产生全新的观感。可以说,爬行动物是强大力量的象征,又饱含着种种神秘的色彩,也许正因为这矛盾的统一,才让我们的祖先选中了它们,塑造出“龙”的传统形象。爬行动物,是一类令人胆寒而又痴迷的神奇生物,既强大又脆弱的奇幻生灵,只有真正走进它们的世界,才会发現它们的独特魅力。
其他文献
虽然我行动不便,说话需要机器的帮助,但是我的思想是自由的。  霍金  不仅用他堪称励志大片的人生诠释了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即使身体受限,思想却不會——也展示了人类精神超越身体严重残疾的杰出能力。他写下的《时间简史》是很多人的书橱必备,如今,写下《时间简史》的人被带走了,但带不走的是他的精神。
期刊
英国今日华闻网日前刊文称,一份心理科学期刊刊登的最新研究称,人们的离婚倾向与基因有关。  这项由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和瑞典隆德大学合作进行的研究显示,研究者对瑞典2万名曾被领养的人和他们父母的离婚率进行比对后,发现亲生父母离异的孩子,比父母没有离异的孩子,长大后的离婚几率高出20%以上。  此外,研究者就基因与环境影响进行了一个测试,将被领养的孩子与其亲生兄弟姐妹、养父母的子女分别进行了比较,发现
期刊
Facebook“數据门”事件在全球引发人们对数据安全的关注。大数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数据黑洞的出现提供土壤。  生活中大数据杀熟现象屡见不鲜,  暗网更是存在大量敏感数据信息。  如何破解信息泄露问题?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进展如何?  国外怎么处理个人信息隐私泄露?  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期刊
让我们从技术角度透视这起致命事故——事实是,现在的自动驾驶汽车恐怕没有厂商宣传的那么神通广大。  当下的自动驾驶汽车从外观来看依然没有脱离常规汽车的设计思路,不过它们“身上”通常遍布各种传感器,车内则藏着多台性能强悍的计算机。车载传感器阵列一般由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组成,它们会将采集到的数据回传给车载计算机系统。  如果非要打个比方,自动驾驶汽车的视角就像在玩一款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第一人称赛车
期刊
日前,电影《彼得兔》上映,几只顽皮的小兔子从百年前的经典绘本中走出来,成为电影里的主人公。“彼得兔”这一卡通形象,是英国的经典“IP”,其原著作品《彼得兔的故事》被誉为现代绘本的开山鼻祖。作者毕翠克丝·波特是一位画家兼作家,电影中的贝伊小姐正是以她为原型,她不仅画出了流传一个世纪的彼得兔的故事,本人的生活经历也如同传奇。  秘密日记  简·奥斯汀的小说里经常有这样的主人公:早慧的女孩在严厉的家教下
期刊
從十二生肖里的动物崇拜,到如今的网络昵称“汪星人”,  狗与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亲密,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  狗年来临之际,让我们翻开这本“简史”,聊聊汪星人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期刊
日常中有许多狗狗因为外形被贴上了“凶猛”“可爱”  “温顺”等标签,但不要轻易被它们的外表迷惑哦。  大丹犬  大丹犬体型巨大,让人感觉很害怕,可实际上它是非常可爱的狗,被称为温和的巨人,它对熟悉的人和小动物很友善,甚至会容忍谦让,但是同样也要经过良好的训练及很好的社会化,不要轻易挑战大狗狗的底线。  美国斗牛犬  这是一个极其容易被误解的犬种,人们常常把这些狗与暴力和斗狗联系在一起,害怕接近美国
期刊
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已维持了数万年之久,而在各种宠物中,狗无疑是与人类最为亲密忠实的朋友。  狗曾被人类奉为先祖,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就已养狗。  狩猎助手  人类最早的动物朋友  大家都有共同认识,那就是狗由凶恶的狼进化而来,是人类较早驯服为家养的,当时是作为先民们狩猎的助手。狗在中国北方的驯养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大约7000~8000年,距今9000年左右的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
期刊
3月8日,2018年普利兹克奖揭晓,获奖者为91 岁的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  对于他的获奖,有媒体评论称,和中国本土首位该奖获得者王澍有些类似,“多西的建筑也在寻找一个古老东方国家的现代身份”。  被誉为“建筑界奥斯卡”的普利兹克奖这样褒奖多西的本土化实践,“凭借对印度建筑传统的理解,将预制模式和本地工艺结合,发展出与印度历史文化和本地传统相和谐的建筑语言。”  的确,在多西设计生涯中,他
期刊
狗跟猫谁更聪明?  狗跟猫到底谁更聪明?人们一直为此争论不休。如今,科学家有定论了——狗比猫聪明。2017年12月,瑞士《神经解剖学前沿》杂志上刊登了基于对大脑神经细胞数量比较得出的这个结论。  据新华社消息,美国、巴西、沙特阿拉伯和南非等国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系列动物的大脑,包括猫、狗、雪貂、猫鼬、狮子、棕熊、浣熊等。研究表明,狗的大脑皮层有5.3亿个神经细胞,而猫只有2.5亿个。当然,它们与人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