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石油公司环境污染事故的经常性发生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一些事故也无法改变对环境的影响,频繁的事故已经威胁到了环境,一个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总而言之,我们是缺乏一个可以检测环境突发和保护环境的系统,在事故发生后,低效率的检测污染源和处理工作,是事故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而导致污染扩散,因此产生严重的后果,根据我国石油生产的现状和可能的污染研究类型,来分析和探讨石油公司建立环境应急监测系统的方法,都是在提供一份参考来帮助中国石油公司的绿色生产和环境保护研究。
关键词:石油相关企业、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
分类号:X830.7
1、油田企业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
根据对风险严格控制和环境保护工作最简单基础的需求,石油筛选公司的应急预案监测系统应具有制定应急监测计划、制定建筑环境的专项应急预案和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将安全事故进行分类,根据时间类别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应急监控方法。一般分为工業生产、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保障等4类活动。工业生产要注意生产过程的合规性、生产环境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后能力认证等角度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并根据工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制定事故后应急预案。公共卫生部门要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密集生产进行检查和控制,同时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为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准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和相关药品。自然灾害病例应急监测预案应当以生产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发生规律为基础,开展预防性监测。最后,应根据企业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社会安全事故。
上述应急监测系统的所有措施应该进行分级管理,最高级别为组级,一级为油舱级,二级为油田二级单位,三级为油舱基层单位,实行逐步的管理,分步负责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我国油田分布广泛,不同油田所生产工艺不同,尤其是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口分布特点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所以在制定应急监测系统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目标的地理位置特点,制定出面对差异化,也可适用的管理办法,在每一次实践中逐步提高应急监测系统的实际价值。
2、油田企业坏境应急监测体系的构建原则
2.1建立环境威胁资料体制,提高事故发生后污染源控制能力
收集和掌握生产过程、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施工计划、环境保护等信息,是建立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首要任务,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上述信息,才能形成科学完善的应急监测体系。公司成立了由环保、安全、生产、技术、设备、规划等服务部门合作的信息收集机构,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对当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现状进行调查。重点对生产单位生产区建设环境、外部环境、江河、水库、灌溉渠道等生产区域进行水污染调查分析,并根据生产环境可产生污染源制定相应的应急监测措施,制定生产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损失的监管控制程序。
油舱生产的过程极为复杂,而且风险因素的种类非常多,确定和评估上述危险因素的原因和特征是应急监测系统的基础。根据生产目的和生产方法,油田的生产过程可分为四类:生产、使用、运输和加工。这四种生产工艺中都可能存在的风险特征通常由三个方面来识别。首先,从危险物质可能泄漏、高危地区和危险品生产环境的角度出发,对与危险品泄漏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分析,重点是关键场所对环境的保护和设备损失的高概率。二是确定连锁事故的发生的概率和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判断单次事故是否可能引发其他连锁反应的风险,事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因果关系。最后,确定了污染防治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2.2完善应急预案,增加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我国对100种石油产品生产风险控制的研究起步还算是比较早的,所以我们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这对实际生产中对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也都是十分有效果的。但是,我国仍然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这一点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做法,引进风险发生概率小的生产设备,建立油田应急环境监测和风险发生风险原因、风险水平、风险水平实时风险控制系统,利用网络、视频等技术实施即时管理的措施,逐步实现油田突发事件的自动化、远程化和在线化处理。油田及其所属单位要建立重大事件专家库,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参与应急技术,不断加强和提高应急技术装备的水平,提高企业应急处理的科技含量和应急指挥水平。研究事故进展的情况,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应急技术,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3、案例分析
3.1现场检测点位置分布设置
现场监测和数据收集事故后造成的污染的位置、类型和程度等信息,是应急监测系统了解事故细节、帮助抢救和有效制定污染控制措施的首要任务。首先,根据事故现场的自然条件,应检查环境空间位置,布控位置应包括上风点、回风点和背风居民区3点的爆炸:
3.2监测项目确定
利用污染物调查的结果而建立起来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库,获取到公司最新记录生产的重要污染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了监测的项目。本次监测建立了4个环境空气点,利用便携式GC-MS确定苯产品、油品水质监测点、化学需氧量监测点、氨氮、pH、苯、pH检测要素5个土壤监测点,来进行检测。
3.3应急处理及上报检测结果
在解决上面所有的工作问题之后,我们应该马上在第一时间将检测出来的结果上报给事故处理指挥部门,方便为其接下来的事故提供重要的关键依据来帮助处理决策制定,我们应该努力通过使用尽量少的资源比如人力,物力,高效率超标准的提高制定的救援决策质量,将事故爆炸的应急性处理完美的解决,及时将事故对环境的破坏范围控制起来。
4结语
在最近几年来,石化行业环境污染的事故频频发生。炼油和化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很大,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是不正常的和不可抗拒的。时间、地点、排污方式、排污方式、排污类型、数量和浓度都是难以预测的。我们必须要及时并且妥善的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必须加强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立全面灵活的应急监测机制和队伍,满足处置的所有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玉萍,伏瑞军,周向忠.大型炼油企业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科技信息,2013:451+494.
[2]李晓琦.油田企业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分析[J].化工安全与环境,2020:17-18
大庆炼化公司环境监测站 黑龙江 大庆 163411
关键词:石油相关企业、环境污染、应急监测体系
分类号:X830.7
1、油田企业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构建思路
根据对风险严格控制和环境保护工作最简单基础的需求,石油筛选公司的应急预案监测系统应具有制定应急监测计划、制定建筑环境的专项应急预案和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将安全事故进行分类,根据时间类别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应急监控方法。一般分为工業生产、公共卫生、自然灾害、社会保障等4类活动。工业生产要注意生产过程的合规性、生产环境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施工人员后能力认证等角度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并根据工业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制定事故后应急预案。公共卫生部门要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密集生产进行检查和控制,同时要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为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准备相应的防护设备和相关药品。自然灾害病例应急监测预案应当以生产区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类型和发生规律为基础,开展预防性监测。最后,应根据企业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社会安全事故。
上述应急监测系统的所有措施应该进行分级管理,最高级别为组级,一级为油舱级,二级为油田二级单位,三级为油舱基层单位,实行逐步的管理,分步负责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应该可以看到,我国油田分布广泛,不同油田所生产工艺不同,尤其是自然环境条件和人口分布特点不同,区域差异明显。所以在制定应急监测系统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目标的地理位置特点,制定出面对差异化,也可适用的管理办法,在每一次实践中逐步提高应急监测系统的实际价值。
2、油田企业坏境应急监测体系的构建原则
2.1建立环境威胁资料体制,提高事故发生后污染源控制能力
收集和掌握生产过程、施工环境、施工设备、施工计划、环境保护等信息,是建立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首要任务,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上述信息,才能形成科学完善的应急监测体系。公司成立了由环保、安全、生产、技术、设备、规划等服务部门合作的信息收集机构,成立了专门调查组,对当前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现状进行调查。重点对生产单位生产区建设环境、外部环境、江河、水库、灌溉渠道等生产区域进行水污染调查分析,并根据生产环境可产生污染源制定相应的应急监测措施,制定生产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损失的监管控制程序。
油舱生产的过程极为复杂,而且风险因素的种类非常多,确定和评估上述危险因素的原因和特征是应急监测系统的基础。根据生产目的和生产方法,油田的生产过程可分为四类:生产、使用、运输和加工。这四种生产工艺中都可能存在的风险特征通常由三个方面来识别。首先,从危险物质可能泄漏、高危地区和危险品生产环境的角度出发,对与危险品泄漏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和分析,重点是关键场所对环境的保护和设备损失的高概率。二是确定连锁事故的发生的概率和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判断单次事故是否可能引发其他连锁反应的风险,事故之间是否存在着某些因果关系。最后,确定了污染防治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2.2完善应急预案,增加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我国对100种石油产品生产风险控制的研究起步还算是比较早的,所以我们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这对实际生产中对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也都是十分有效果的。但是,我国仍然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在这一点我们应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的做法,引进风险发生概率小的生产设备,建立油田应急环境监测和风险发生风险原因、风险水平、风险水平实时风险控制系统,利用网络、视频等技术实施即时管理的措施,逐步实现油田突发事件的自动化、远程化和在线化处理。油田及其所属单位要建立重大事件专家库,聘请行业内的专家参与应急技术,不断加强和提高应急技术装备的水平,提高企业应急处理的科技含量和应急指挥水平。研究事故进展的情况,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应急技术,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3、案例分析
3.1现场检测点位置分布设置
现场监测和数据收集事故后造成的污染的位置、类型和程度等信息,是应急监测系统了解事故细节、帮助抢救和有效制定污染控制措施的首要任务。首先,根据事故现场的自然条件,应检查环境空间位置,布控位置应包括上风点、回风点和背风居民区3点的爆炸:
3.2监测项目确定
利用污染物调查的结果而建立起来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库,获取到公司最新记录生产的重要污染物和污染物排放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确定了监测的项目。本次监测建立了4个环境空气点,利用便携式GC-MS确定苯产品、油品水质监测点、化学需氧量监测点、氨氮、pH、苯、pH检测要素5个土壤监测点,来进行检测。
3.3应急处理及上报检测结果
在解决上面所有的工作问题之后,我们应该马上在第一时间将检测出来的结果上报给事故处理指挥部门,方便为其接下来的事故提供重要的关键依据来帮助处理决策制定,我们应该努力通过使用尽量少的资源比如人力,物力,高效率超标准的提高制定的救援决策质量,将事故爆炸的应急性处理完美的解决,及时将事故对环境的破坏范围控制起来。
4结语
在最近几年来,石化行业环境污染的事故频频发生。炼油和化工企业的特点决定了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很大,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是不正常的和不可抗拒的。时间、地点、排污方式、排污方式、排污类型、数量和浓度都是难以预测的。我们必须要及时并且妥善的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必须加强应急监测体系建设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建立全面灵活的应急监测机制和队伍,满足处置的所有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玉萍,伏瑞军,周向忠.大型炼油企业环境应急监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科技信息,2013:451+494.
[2]李晓琦.油田企业环境应急监测体系分析[J].化工安全与环境,2020:17-18
大庆炼化公司环境监测站 黑龙江 大庆 16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