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考试结束那天,女儿提出次日要和同学去K歌。据说,他们要包下歌城最大的包厢,好好庆祝一下假期的到来。
“K歌?去那种灯红酒绿的地方!你一个小姑娘,怎么可以去那种有伤风化的场所。”退休前在中学做教导主任的奶奶显然是老思想。
“同学聚会为什么不放在某个同学家里?”一提到包厢,我脑中萦绕的就是单身派对中喝醉男女们疯狂的场景。
老公端来一杯牛奶哄女儿:“要不我陪你去看电影?”
女儿把牛奶重重放到了桌子上:“你们还不升级换代么?这都快2014年了。谁吃饭不K歌啊,难道我们同学聚在一起逛黄浦江么?不去包厢唱歌,去哪里唱?在众人面前唱,那叫音乐课……”
女儿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说之后,扔下一句话出门:“反正我要去,你们要逼我,我就再不去上学了。”
二
女儿走后,奶奶唉声叹气,说不去k歌怎么倒成了另类少年了,真不明白。
我安慰婆婆说:“妈,时代不同了,你们那个年代单位聚餐,也就简单吃个饭,如今啊,吃完饭都去K歌,这都成惯例了。很多家长都带小孩子去的,小孩们耳濡目染,长大了自然会这样。”
“可是,这种地方太危险了,包厢啊,哪里是小女孩去的啊!”
很多年前大家公認K歌房少儿不宜。然而,对于如今的中学生来说,K歌已是他们同学聚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听女儿说,这种以班级为单位的K歌活动,只有不合群的另类少年,才会被列入邀请之外。
怎么办呢?我一拍脑袋,去家长QQ群里看看吧。
三
平时冷冷清清的班级家长群,竟然人满为患。看来,掀起轩然大波的家庭不止我一个。
群里的家长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坚决反对孩子们去这种地方,声称要借助班主任的力量,对K歌活动进行“镇压”。另一派主张不必大惊小怪,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公开K歌,总比偷偷摸摸早恋要好。
有一位开明家长语出雷人:“此番班级首次K歌活动,一旦被强压下去,我们将失去孩子们的信任,并且更加点燃他们对此类场所的好奇心。杀鸡取卵,哀莫大焉。”
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一个个冒汗的头像,又一场更激烈的辩论展开了。在两派意见相持不下的时候,一位网名为“刑侦三号”的家长发言了:
“我就是在某歌城工作的,有一天我偷偷观察了一群中学生的K歌行为。我看到60平米的大包厢被分成了3群,一群围着一个大桌子玩“三国杀”,另一群在玩“真心话大冒险”,还有一群在唱歌。其实啊,我觉得大家不要太紧张。孩子如果要K歌,可以,只要和他约法三章就可以了:第一,不许抽烟喝酒;第二,不许单独活动;第三,在游戏中不搞异性身体接触。
四
这位家长的发言给我许多启发,于是我在女儿睡觉前跟她提出了这3条要求。我稳住自己情绪,表达了自己为什么要约法三章:
“宝贝,我相信你可以很好把持自己。但是,你怎么能保证不遇到坏人呢?我让你和好朋友姗姗一起活动,包括上厕所,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啊。抽烟啊,我知道女孩子肯定不会抽的;但是假如大家都要喝酒,你又知道喝酒不对,你该如何拒绝呢?你可以把我拉出来做挡箭牌嘛。”
女儿笑了起来:“老妈,你想得可真多。”
我给她现身说法:“有一次,我们单位搞活动。在游戏中玩真心话大冒险,要每个人都按着抽到的卡片去做。我刚好抽到了“亲吻”的卡片,而亲吻的对象是个男同事。你如果是我,你会怎么办?”
女儿说:“那就亲呗,反正爸爸也不在。”
我捏了她的鼻子一下:“宝贝,我可不是你这种反应。我告诉大家我家老公曾跟我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能和异性身体接触,所以我不能这么做。我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脸,然后贴到了那个男同事的脸上,也算蒙混过关了。”
我告诉女儿,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应该有“界限”,界限会保护我们不受不必要的伤害,也提醒我们在什么时候说“NO”。我告诉孩子,我非常理解她在同龄人中的压力,所以如果她需要的话,可以用“与父母的立约”来做挡箭牌。
女儿哈哈大笑:“老妈,知音啊。”
五
那天,我把女儿送到歌城,尽管心情有点忐忑,但我还是相信女儿跟我之间的“立约”。我给女儿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目送她进去了。
8点半的时候,女儿打电话让我去接她。
我走进包厢的时候,看到许多同学都在挽留女儿多呆一会儿。
女儿抱歉地说:“没办法啊,我和妈妈约定过,必须9点之前到家的。不信,你们问我妈。”
我帮女儿解了围,和她拉着手走了出来。我心里很欣慰,孩子不但懂得遵守约定,而且懂得用最委婉的方式说“不”。
看来,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教她立界限,并且在尊重孩子的原则下做她的挡箭牌,为她挡掉同龄人的压力。如果我们立足于维护孩子在同学心中的形象,又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么孩子一定会发现这种“立约”是出于对她的爱与信任。
考试结束那天,女儿提出次日要和同学去K歌。据说,他们要包下歌城最大的包厢,好好庆祝一下假期的到来。
“K歌?去那种灯红酒绿的地方!你一个小姑娘,怎么可以去那种有伤风化的场所。”退休前在中学做教导主任的奶奶显然是老思想。
“同学聚会为什么不放在某个同学家里?”一提到包厢,我脑中萦绕的就是单身派对中喝醉男女们疯狂的场景。
老公端来一杯牛奶哄女儿:“要不我陪你去看电影?”
女儿把牛奶重重放到了桌子上:“你们还不升级换代么?这都快2014年了。谁吃饭不K歌啊,难道我们同学聚在一起逛黄浦江么?不去包厢唱歌,去哪里唱?在众人面前唱,那叫音乐课……”
女儿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说之后,扔下一句话出门:“反正我要去,你们要逼我,我就再不去上学了。”
二
女儿走后,奶奶唉声叹气,说不去k歌怎么倒成了另类少年了,真不明白。
我安慰婆婆说:“妈,时代不同了,你们那个年代单位聚餐,也就简单吃个饭,如今啊,吃完饭都去K歌,这都成惯例了。很多家长都带小孩子去的,小孩们耳濡目染,长大了自然会这样。”
“可是,这种地方太危险了,包厢啊,哪里是小女孩去的啊!”
很多年前大家公認K歌房少儿不宜。然而,对于如今的中学生来说,K歌已是他们同学聚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听女儿说,这种以班级为单位的K歌活动,只有不合群的另类少年,才会被列入邀请之外。
怎么办呢?我一拍脑袋,去家长QQ群里看看吧。
三
平时冷冷清清的班级家长群,竟然人满为患。看来,掀起轩然大波的家庭不止我一个。
群里的家长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坚决反对孩子们去这种地方,声称要借助班主任的力量,对K歌活动进行“镇压”。另一派主张不必大惊小怪,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公开K歌,总比偷偷摸摸早恋要好。
有一位开明家长语出雷人:“此番班级首次K歌活动,一旦被强压下去,我们将失去孩子们的信任,并且更加点燃他们对此类场所的好奇心。杀鸡取卵,哀莫大焉。”
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一个个冒汗的头像,又一场更激烈的辩论展开了。在两派意见相持不下的时候,一位网名为“刑侦三号”的家长发言了:
“我就是在某歌城工作的,有一天我偷偷观察了一群中学生的K歌行为。我看到60平米的大包厢被分成了3群,一群围着一个大桌子玩“三国杀”,另一群在玩“真心话大冒险”,还有一群在唱歌。其实啊,我觉得大家不要太紧张。孩子如果要K歌,可以,只要和他约法三章就可以了:第一,不许抽烟喝酒;第二,不许单独活动;第三,在游戏中不搞异性身体接触。
四
这位家长的发言给我许多启发,于是我在女儿睡觉前跟她提出了这3条要求。我稳住自己情绪,表达了自己为什么要约法三章:
“宝贝,我相信你可以很好把持自己。但是,你怎么能保证不遇到坏人呢?我让你和好朋友姗姗一起活动,包括上厕所,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啊。抽烟啊,我知道女孩子肯定不会抽的;但是假如大家都要喝酒,你又知道喝酒不对,你该如何拒绝呢?你可以把我拉出来做挡箭牌嘛。”
女儿笑了起来:“老妈,你想得可真多。”
我给她现身说法:“有一次,我们单位搞活动。在游戏中玩真心话大冒险,要每个人都按着抽到的卡片去做。我刚好抽到了“亲吻”的卡片,而亲吻的对象是个男同事。你如果是我,你会怎么办?”
女儿说:“那就亲呗,反正爸爸也不在。”
我捏了她的鼻子一下:“宝贝,我可不是你这种反应。我告诉大家我家老公曾跟我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能和异性身体接触,所以我不能这么做。我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脸,然后贴到了那个男同事的脸上,也算蒙混过关了。”
我告诉女儿,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应该有“界限”,界限会保护我们不受不必要的伤害,也提醒我们在什么时候说“NO”。我告诉孩子,我非常理解她在同龄人中的压力,所以如果她需要的话,可以用“与父母的立约”来做挡箭牌。
女儿哈哈大笑:“老妈,知音啊。”
五
那天,我把女儿送到歌城,尽管心情有点忐忑,但我还是相信女儿跟我之间的“立约”。我给女儿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目送她进去了。
8点半的时候,女儿打电话让我去接她。
我走进包厢的时候,看到许多同学都在挽留女儿多呆一会儿。
女儿抱歉地说:“没办法啊,我和妈妈约定过,必须9点之前到家的。不信,你们问我妈。”
我帮女儿解了围,和她拉着手走了出来。我心里很欣慰,孩子不但懂得遵守约定,而且懂得用最委婉的方式说“不”。
看来,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教她立界限,并且在尊重孩子的原则下做她的挡箭牌,为她挡掉同龄人的压力。如果我们立足于维护孩子在同学心中的形象,又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么孩子一定会发现这种“立约”是出于对她的爱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