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K歌,我有对策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考试结束那天,女儿提出次日要和同学去K歌。据说,他们要包下歌城最大的包厢,好好庆祝一下假期的到来。
  “K歌?去那种灯红酒绿的地方!你一个小姑娘,怎么可以去那种有伤风化的场所。”退休前在中学做教导主任的奶奶显然是老思想。
  “同学聚会为什么不放在某个同学家里?”一提到包厢,我脑中萦绕的就是单身派对中喝醉男女们疯狂的场景。
  老公端来一杯牛奶哄女儿:“要不我陪你去看电影?”
  女儿把牛奶重重放到了桌子上:“你们还不升级换代么?这都快2014年了。谁吃饭不K歌啊,难道我们同学聚在一起逛黄浦江么?不去包厢唱歌,去哪里唱?在众人面前唱,那叫音乐课……”
  女儿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说之后,扔下一句话出门:“反正我要去,你们要逼我,我就再不去上学了。”
  二
  女儿走后,奶奶唉声叹气,说不去k歌怎么倒成了另类少年了,真不明白。
  我安慰婆婆说:“妈,时代不同了,你们那个年代单位聚餐,也就简单吃个饭,如今啊,吃完饭都去K歌,这都成惯例了。很多家长都带小孩子去的,小孩们耳濡目染,长大了自然会这样。”
  “可是,这种地方太危险了,包厢啊,哪里是小女孩去的啊!”
  很多年前大家公認K歌房少儿不宜。然而,对于如今的中学生来说,K歌已是他们同学聚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听女儿说,这种以班级为单位的K歌活动,只有不合群的另类少年,才会被列入邀请之外。
  怎么办呢?我一拍脑袋,去家长QQ群里看看吧。
  三
  平时冷冷清清的班级家长群,竟然人满为患。看来,掀起轩然大波的家庭不止我一个。
  群里的家长分为两派,一派主张坚决反对孩子们去这种地方,声称要借助班主任的力量,对K歌活动进行“镇压”。另一派主张不必大惊小怪,孩子们以班级为单位公开K歌,总比偷偷摸摸早恋要好。
  有一位开明家长语出雷人:“此番班级首次K歌活动,一旦被强压下去,我们将失去孩子们的信任,并且更加点燃他们对此类场所的好奇心。杀鸡取卵,哀莫大焉。”
  接下来,屏幕上出现一个个冒汗的头像,又一场更激烈的辩论展开了。在两派意见相持不下的时候,一位网名为“刑侦三号”的家长发言了:
  “我就是在某歌城工作的,有一天我偷偷观察了一群中学生的K歌行为。我看到60平米的大包厢被分成了3群,一群围着一个大桌子玩“三国杀”,另一群在玩“真心话大冒险”,还有一群在唱歌。其实啊,我觉得大家不要太紧张。孩子如果要K歌,可以,只要和他约法三章就可以了:第一,不许抽烟喝酒;第二,不许单独活动;第三,在游戏中不搞异性身体接触。
  四
  这位家长的发言给我许多启发,于是我在女儿睡觉前跟她提出了这3条要求。我稳住自己情绪,表达了自己为什么要约法三章:
  “宝贝,我相信你可以很好把持自己。但是,你怎么能保证不遇到坏人呢?我让你和好朋友姗姗一起活动,包括上厕所,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发生啊。抽烟啊,我知道女孩子肯定不会抽的;但是假如大家都要喝酒,你又知道喝酒不对,你该如何拒绝呢?你可以把我拉出来做挡箭牌嘛。”
  女儿笑了起来:“老妈,你想得可真多。”
  我给她现身说法:“有一次,我们单位搞活动。在游戏中玩真心话大冒险,要每个人都按着抽到的卡片去做。我刚好抽到了“亲吻”的卡片,而亲吻的对象是个男同事。你如果是我,你会怎么办?”
  女儿说:“那就亲呗,反正爸爸也不在。”
  我捏了她的鼻子一下:“宝贝,我可不是你这种反应。我告诉大家我家老公曾跟我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能和异性身体接触,所以我不能这么做。我在一张纸上画了一个脸,然后贴到了那个男同事的脸上,也算蒙混过关了。”
  我告诉女儿,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应该有“界限”,界限会保护我们不受不必要的伤害,也提醒我们在什么时候说“NO”。我告诉孩子,我非常理解她在同龄人中的压力,所以如果她需要的话,可以用“与父母的立约”来做挡箭牌。
  女儿哈哈大笑:“老妈,知音啊。”
  五
  那天,我把女儿送到歌城,尽管心情有点忐忑,但我还是相信女儿跟我之间的“立约”。我给女儿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目送她进去了。
  8点半的时候,女儿打电话让我去接她。
  我走进包厢的时候,看到许多同学都在挽留女儿多呆一会儿。
  女儿抱歉地说:“没办法啊,我和妈妈约定过,必须9点之前到家的。不信,你们问我妈。”
  我帮女儿解了围,和她拉着手走了出来。我心里很欣慰,孩子不但懂得遵守约定,而且懂得用最委婉的方式说“不”。
  看来,家长对孩子的引导,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她着想,教她立界限,并且在尊重孩子的原则下做她的挡箭牌,为她挡掉同龄人的压力。如果我们立足于维护孩子在同学心中的形象,又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么孩子一定会发现这种“立约”是出于对她的爱与信任。
其他文献
婚姻走到十几年,孩子都12岁了,这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平淡,每天一家三口,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各自过着三点一线的日子。一到晚上,孩子写完作业守着故事书,老公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我抱着电脑不撒手。要论点共同的“爱好”,那更是没有了。  一天,我在上网时,逛到一个博客,看到人家一家三口玩像皮泥的一系列照片,生生是羡慕得不得了,手当即便痒痒了。  话说当年我的手还是相当巧的,于是乎立马儿在网上订购了几大包
期刊
在情感中,有些女人总是难以让男人想起,还有些女人,总是让人记挂,这不能单纯说是情事复杂,而是一种气质和特性的综合效力。  女友A,走到哪里都容易被男人喜欢。她是江南人,说话很温柔,从不着急,对男人的态度不卑不亢,但很能体谅人。她的男人缘好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她不小心摔伤了腿,她先生正好在外地开会,她高中的8位男同学一起把她抬到了医院,轮流照顾她。这阵势,连医生都惊讶。她从不献媚,也不风流,但男人
期刊
一  老公最近迷上了“微信”,走到哪里都不忘记自拍几张,传到圈里,不停刷新朋友们的评论。他给我扫盲,教我如何查阅好友相册。我无意中发现,老公某好友的相册里出现了一组合影:合影中老公和一位年轻女士靠得很近……  我醋意大发,像“侦探”一样趁着老公睡觉时将他朋友圈好友们的相册浏览一通:  相册泄露了很多秘密,老公最好的朋友W竟在搞婚外恋,时不时给老公发微信要求“打掩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老公和
期刊
在旁人眼里,他俩应该是最好的一对,郎才女貌,夫妻俩都有很好的职业。年纪轻轻的,房子,车子,人家有的,他们早就有了。然而,这个家庭并不幸福。夫妻俩常常为了一丁点小事大动干戈,弄得婚姻一地鸡毛。他把这一切归咎于妻子的不知足,以及她跋扈的性格。  一日偶尔遇见妻子的闺蜜玲玲,闲聊了一阵,问起妻子对婚姻到底有哪些不满。闺蜜说:其实也没太多问题,以我所见,你们的矛盾根源大约就在于你的大男子主义吧!你性格有点
期刊
铁血柔肠,军人用情诗打动女学生  1953年,在一位夜校老师的介绍下,军人出身、很有些文采的父亲,认识了美丽的、有大好前途的母亲。她18岁,他长她7岁。她的父母强烈反对这门婚事。那时军队还实行供给制,年轻军人每月只有10几块钱津贴,她的母亲常念叨,嫁给一个穷当兵的有什么好?但碍于老师的情面,女学生勉强与军人交往起来。  军人的他一眼就被女学生的美丽所吸引,聪明才智也找到了用武之地。他送给女学生一支
期刊
婚后,我和老公的事业都处于上升期,常常忙得忘享受生活。职位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好,却也越来越压抑,赚钱的速度似乎永远赶不上物价。  投资,成了必然趋势。我们的业余时间,基本也都用在了如何理财上。买股票,买基金,买理财产品,甚至也开始执行母亲教导我们的勤俭持家理念,在很多地方缩减开支。如此下来,手头也算宽裕,只是我们却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时常有辞职归隐田园的冲动。  单位的一次培训课上,授课老师聊起
期刊
菜市場有我不少点头之交,我每天去买菜,他们每天守着摊子,一来二去,便熟了。他们不知道我叫什么,我自然也不清楚他们姓甚名谁,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见面时默契地点点头,或者给对方送上一个亲切的微笑。偶尔在挑菜或者找零的时候,我们还会聊聊上涨的物价,空气里的雾霾,交流一下育儿心得,切磋水煮鱼的几种做法。  我不怎么喜欢吃肉,平日基本以素食为主,所以常去买蘑菇和豆制品。卖蘑菇的是一个相貌清秀的女人,遗憾的是,她
期刊
也许是由于工作忙碌,生活不规律,疏于护理的缘故,刚过而立之年的我,与同龄人相比,倍显憔悴。皮肤黑黄暗沉,眼角皱纹越来越深,而且眼袋也若隐若现,特别是早上起床,那眼圈,简直就跟国宝差不多。  就在我为自己这张脸而沮丧,苦寻改善的方法不着的时候,有次在街上遇到了久不见面的好朋友玫,看着她那比实际年龄年轻好多的脸蛋,惊讶之余禁不住问她:“你看上去肤色这么好,一定是时常光顾美容院吧?”  见我问起,玫微微
期刊
韩书叶,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妇女,用一颗善良的母爱,扶助两个小姑长大成人;用18年的宝贵光阴,践行着自己赡养公爹的诺言;付出比别人更多艰辛的慈母心,培养一双儿女健康成长并学业有成,她的事迹受到街巷邻居的赞美,让四邻羡慕。  是嫂嫂又是“母亲”  韩书叶是武安市西土山乡人,她25岁嫁入婆家,婆婆在她丈夫9岁时因病去世,丈夫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里,还有两个妹妹,当时一个6岁,一个3岁。为了3个孩子
期刊
1  结婚多年,生活在南方这块热土,我以不习惯老家的冬天为由,极少回去跟父母团聚。去年腊月,父亲突然患了脑血栓,虽及时得到抢救,但手脚变得很不灵活,说话也不利索了。再像往年一般,让两位老人来湛江跟我团聚是不可能的,我只好利用年假回去了一趟。  一回去,我差点找不到家门。老家屋前的道路宽了,马路边建起不少新房。屈指一算,我这才发现自己竟有好些年没回来过了。  一直以来,我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在孝敬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