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常见,对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仍有争议。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6例患者在进行牵引治疗前后应用CT作对比检查以证实牵引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牵引治疗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 hauling treatment experience
Lv Jinwen
Abstract:The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 sickness is common, treated the effect to the non-surgery still to have the dispute.This article reported my courtyard admitting 6 example patients in carry on around the hauling treatment to make the comparison check using CT to confirm the hauling treatment effect, presently reports as follows.
Keywords: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 Hauling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3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常见,对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仍有争议。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6例患者在进行牵引治疗前后应用CT作对比检查以证实牵引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最大45岁,最小12岁。病史均有反复发作腰腿痛伴坐骨神经痛,体检有棘上韧带压痛,椎旁肌痉挛,椎旁叩击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感觉、运动和腱反射不同程度改变。
治疗方法:腰椎牵引患者取仰卧位,上带在肋弓下,下带在髂嵴上,一般以病人的体重1/2或2/3为牵引重量,每日一次,每次牵引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间隔半个月可再做第二疗程,每牵引后需卧床休息半小时,在牵引期间要求尽可能卧床休息,不做体力劳动。
典型病例:男性,40岁,工人。患轻度慢性腰痛病史1年,入院前因搬重物,腰部急性扭伤,疼痛难忍,夜不能眠,次日入院。体检腰椎左侧凸,左侧腰肌痉挛,腰5骶1椎旁偏左明显压痛放射痛,前屈体位,直腿抬高左<20°,加强试验阳性,左足背痛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拇指背伸肌张力减退,踝反射减弱。CT证实腰5骶1椎间盘呈半圆左侧突出,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囊移位。治疗后,腰椎侧凸及椎旁压痛消失,脊柱生理弧度恢复,屈髋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左右相等,加强试验阴性,左足背痛觉和拇指背伸肌张力恢复正常,经随访病人一个月后恢复正常工作,CT证实突出的椎间盘明显回纳缩小呈线条状。
本组病例治疗前后均做CT扫描。6例病例治疗前经CT证实突出的椎间盘,前后径12~4㎜,左右径28~17㎜,上下径20~8㎜,多伴球形及半圆形突出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囊移位。治疗后经CT复查证实突出的椎间盘明显回纳缩小,前后径5~3㎜,左右径20~11㎜,上下径12~8㎜,多半呈带状及线条状轻度突出,轻度或无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无一例移位,甚至神经根及硬膜囊恢复到解剖位。侧隐窝狭窄及椎间盘后缘钙化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2 讨论
据脊柱生理特点,腰椎有一个生理前凸,椎间盘纤维环前厚后薄,椎体后部有后纵韧带加强,所以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好发于后外侧薄弱处,也正是脊神经根穿过椎间孔的部位,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除外科手术治疗外,非手术治疗中多采用牵引等治疗手段。
牵引可使相邻两个椎体由椎间盘所连接构成脊柱骨的负重关节韧带纤维拉长,增加脊柱活动度,增加透明软骨板上下椎骨面的弹性,使髓核处于两软骨板与纤维环之间形成真空负压,使乳白色半透明胶体有弹性髓核从坚韧富有弹性被撕裂的纤维环裂隙中还纳后,通过纤维环的软骨细胞与上下软骨板相连,使损伤的椎间盘减少震荡,促进损伤的纤维周缘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纤维、髓核及纤维环的营养修复,使纤维环破裂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牵引治疗前后应用CT扫描作对比检查,发现突出的椎间盘后突呈球形或呈半圆形可回纳呈带状或线条状。受压的硬膜囊,神经根鞘移位可明显的减轻为轻度或无受压移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对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仍需1~3个月内恢复。
本组病例中5例患者超过35岁以上,可以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体力劳动中经常受到挤压和扭转等外力的损伤,逐渐产生退行性变,使椎间盘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由于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造成腰椎间盘容易破裂突出为内因。其外因为弯腰提重物,弯腰肩部负重时对已有腰部病变及腰骶部韧带肌肉力量较差(年龄较小患者)超出所承受力量的范围,使腰部急性损伤后,椎间盘所承受的压缩力及应力比正常活动大的多,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增加,使病变椎间盘突出。有退变的椎间盘后部钙化因外力的直接作用下,使椎间盘内部的受力不平衡产生已有退变的椎间盘急性突出。
根据本组病例病因分析,强调腰腿痛患者尽量避免弯腰负重携重物或外力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一旦出现腰腿痛应早期应用腰椎牵引治疗,减轻椎间盘内压力,减少对椎间盘的损伤。恢复期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有利于腰椎的稳定性,对已受累的腰部应防止重复扭伤。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牵引治疗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 hauling treatment experience
Lv Jinwen
Abstract:The 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 sickness is common, treated the effect to the non-surgery still to have the dispute.This article reported my courtyard admitting 6 example patients in carry on around the hauling treatment to make the comparison check using CT to confirm the hauling treatment effect, presently reports as follows.
Keywords:Waist intervertebral disc prominent Hauling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39-02
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常见,对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仍有争议。本文报告我院收治的6例患者在进行牵引治疗前后应用CT作对比检查以证实牵引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最大45岁,最小12岁。病史均有反复发作腰腿痛伴坐骨神经痛,体检有棘上韧带压痛,椎旁肌痉挛,椎旁叩击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感觉、运动和腱反射不同程度改变。
治疗方法:腰椎牵引患者取仰卧位,上带在肋弓下,下带在髂嵴上,一般以病人的体重1/2或2/3为牵引重量,每日一次,每次牵引30分钟,15次为一疗程。间隔半个月可再做第二疗程,每牵引后需卧床休息半小时,在牵引期间要求尽可能卧床休息,不做体力劳动。
典型病例:男性,40岁,工人。患轻度慢性腰痛病史1年,入院前因搬重物,腰部急性扭伤,疼痛难忍,夜不能眠,次日入院。体检腰椎左侧凸,左侧腰肌痉挛,腰5骶1椎旁偏左明显压痛放射痛,前屈体位,直腿抬高左<20°,加强试验阳性,左足背痛觉减退,跟腱反射减弱,拇指背伸肌张力减退,踝反射减弱。CT证实腰5骶1椎间盘呈半圆左侧突出,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囊移位。治疗后,腰椎侧凸及椎旁压痛消失,脊柱生理弧度恢复,屈髋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左右相等,加强试验阴性,左足背痛觉和拇指背伸肌张力恢复正常,经随访病人一个月后恢复正常工作,CT证实突出的椎间盘明显回纳缩小呈线条状。
本组病例治疗前后均做CT扫描。6例病例治疗前经CT证实突出的椎间盘,前后径12~4㎜,左右径28~17㎜,上下径20~8㎜,多伴球形及半圆形突出压迫神经根及硬膜囊移位。治疗后经CT复查证实突出的椎间盘明显回纳缩小,前后径5~3㎜,左右径20~11㎜,上下径12~8㎜,多半呈带状及线条状轻度突出,轻度或无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无一例移位,甚至神经根及硬膜囊恢复到解剖位。侧隐窝狭窄及椎间盘后缘钙化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2 讨论
据脊柱生理特点,腰椎有一个生理前凸,椎间盘纤维环前厚后薄,椎体后部有后纵韧带加强,所以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好发于后外侧薄弱处,也正是脊神经根穿过椎间孔的部位,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神经根引起临床症状。除外科手术治疗外,非手术治疗中多采用牵引等治疗手段。
牵引可使相邻两个椎体由椎间盘所连接构成脊柱骨的负重关节韧带纤维拉长,增加脊柱活动度,增加透明软骨板上下椎骨面的弹性,使髓核处于两软骨板与纤维环之间形成真空负压,使乳白色半透明胶体有弹性髓核从坚韧富有弹性被撕裂的纤维环裂隙中还纳后,通过纤维环的软骨细胞与上下软骨板相连,使损伤的椎间盘减少震荡,促进损伤的纤维周缘的血液循环,改善神经纤维、髓核及纤维环的营养修复,使纤维环破裂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
牵引治疗前后应用CT扫描作对比检查,发现突出的椎间盘后突呈球形或呈半圆形可回纳呈带状或线条状。受压的硬膜囊,神经根鞘移位可明显的减轻为轻度或无受压移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但对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仍需1~3个月内恢复。
本组病例中5例患者超过35岁以上,可以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体力劳动中经常受到挤压和扭转等外力的损伤,逐渐产生退行性变,使椎间盘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由于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造成腰椎间盘容易破裂突出为内因。其外因为弯腰提重物,弯腰肩部负重时对已有腰部病变及腰骶部韧带肌肉力量较差(年龄较小患者)超出所承受力量的范围,使腰部急性损伤后,椎间盘所承受的压缩力及应力比正常活动大的多,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增加,使病变椎间盘突出。有退变的椎间盘后部钙化因外力的直接作用下,使椎间盘内部的受力不平衡产生已有退变的椎间盘急性突出。
根据本组病例病因分析,强调腰腿痛患者尽量避免弯腰负重携重物或外力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一旦出现腰腿痛应早期应用腰椎牵引治疗,减轻椎间盘内压力,减少对椎间盘的损伤。恢复期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有利于腰椎的稳定性,对已受累的腰部应防止重复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