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蚕微粒子病是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传染性蚕病,可通过胚种和食下两种途径传染。葫芦岛市蚕种场蚕业服务站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建立了一套防控家蚕微粒子病的技术体系,本文就该体系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家蚕养殖提供参考。
关键词:蚕种;防微;原蚕基地;统一催青;消毒防病;清洁饲蚕;蚕沙处理
若想生产出优质的蚕种,不仅需要优质的桑叶,还需要多项先进技术的支持。葫芦岛市蚕种场蚕业服务站通过认真执行养蚕操作规程,严格种茧收购和制种生产,不断推进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建设,确保了无毒优质蚕种的生产。现将微粒子防控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同仁参考。
1 扎实原蚕饲育,完善防微设施
1.1 建立绿色科学的原蚕饲育基地
原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蚕种的生产质量。蚕业服务站的种茧来源主要来源于原蚕基地。原蚕基地多选择在山区建立,周边无污染。蚕业服务站严格按照分户分批饲养的原则,合理安排每批饲养农户的饲养量,减少蚕期病害的传染机率,统一做好饲养前后的消毒清理工作,保证了种茧生产的高质高效,使蚕农得到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激发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
1.2 完善防微硬件设施
蚕业服务站设有原种专用催青室,催青设备齐全,统一催青,统一发种,实行专人负责制。蚕业服务站设有专用检毒检疫室,并配备了高精度显微镜、磨蛾设备、离心机、自动控温烘蛾箱等系列设备,并由专人负责家蚕原种微粒子病的检查,有效避免了原种带毒饲养现象的发生。
2 强化原蚕区防微工作
2.1 开展病源监测,实现清洁养蚕
养蚕前对桑园、原蚕区及制种场周围环境设施进行清理消毒,对微粒子病原的分布和残留情况进行抽查,制订详细的消毒方案,彻底杀灭微粒子病病源,实现清洁无毒化养蚕。
2.2 严格饲养操作规程,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
原蚕饲育实行集中催青、统一发种,分区饲养、分批制种,收集孵化后的原种纸。坚持“一消二换三洗手”制度,未经消毒的蚕具物品禁止带入蚕室;严格养蚕操作规程,对各龄期的迟眠蚕、弱小蚕、不结茧蚕、死笼茧进行抽样检查,控制蚕种微粒子病传染的可能性。
3 加强原蚕用叶管理,严防病从口入
3.1 加强原蚕桑园的管理
提高桑叶的质量,是养好原蚕的基础,坚持做好原蚕桑园的管理,减少野外昆虫携带的病原物对桑叶的污染危害。根据野外昆虫的发育特点,适时对桑园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野外昆虫微孢子虫感染原蚕的机会。
3.2 实行桑叶叶面消毒的预防措施
微粒子病原体是微粒子原虫,可以寄生在多种组织细胞内。在虫害高发和家蚕易感染微孢子虫的季节,可以采取桑叶叶面消毒的防治措施。在家蚕用叶前7~10天用二氧化氯(克胞灵)10克兑水15升喷布叶背,也可在用叶前使用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液进行叶面消毒,待用清水洗净晾干再喂饲。
4 合理处理蚕沙,防止饲养环境污染
蠶沙是病原的集散地。为做好清洁饲蚕的工作,对于蚕沙的处理,实行统一堆放,统一收集,并进行无公害处理,定期将蚕沙运送到远离蚕区的肥料处理点加工,再作为其他农作物肥料使用,防止蚕沙对饲养环境的污染。
5 切实做好原蚕基地的管理
蚕业服务站技术人员长期入住原蚕基地进行养蚕指导,实行分片包户,责任到人。原蚕饲育期间驻原蚕基地的技术人员对原蚕户进行实时跟踪指导,检查督促防微工作落实情况,真正做到户户有人管,遇到蚕病有人抓,防微工作无死角。
6 抓好分批制种,健全防微体系
防微工作是蚕种生产中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技术环节。种茧收购期间需严格执行收购种茧制度,对不合格蚕茧坚决淘汰。在构建蚕种生产防微系统工程中,集中抓好分批制种,种茧分批进场,分批随机检查,对不合格的蛹和蛾坚决予以淘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高防微成效,避免了蚕种因微粒子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蚕种;防微;原蚕基地;统一催青;消毒防病;清洁饲蚕;蚕沙处理
若想生产出优质的蚕种,不仅需要优质的桑叶,还需要多项先进技术的支持。葫芦岛市蚕种场蚕业服务站通过认真执行养蚕操作规程,严格种茧收购和制种生产,不断推进家蚕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建设,确保了无毒优质蚕种的生产。现将微粒子防控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同仁参考。
1 扎实原蚕饲育,完善防微设施
1.1 建立绿色科学的原蚕饲育基地
原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蚕种的生产质量。蚕业服务站的种茧来源主要来源于原蚕基地。原蚕基地多选择在山区建立,周边无污染。蚕业服务站严格按照分户分批饲养的原则,合理安排每批饲养农户的饲养量,减少蚕期病害的传染机率,统一做好饲养前后的消毒清理工作,保证了种茧生产的高质高效,使蚕农得到了更多的经济效益,激发了蚕农的养蚕积极性。
1.2 完善防微硬件设施
蚕业服务站设有原种专用催青室,催青设备齐全,统一催青,统一发种,实行专人负责制。蚕业服务站设有专用检毒检疫室,并配备了高精度显微镜、磨蛾设备、离心机、自动控温烘蛾箱等系列设备,并由专人负责家蚕原种微粒子病的检查,有效避免了原种带毒饲养现象的发生。
2 强化原蚕区防微工作
2.1 开展病源监测,实现清洁养蚕
养蚕前对桑园、原蚕区及制种场周围环境设施进行清理消毒,对微粒子病原的分布和残留情况进行抽查,制订详细的消毒方案,彻底杀灭微粒子病病源,实现清洁无毒化养蚕。
2.2 严格饲养操作规程,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
原蚕饲育实行集中催青、统一发种,分区饲养、分批制种,收集孵化后的原种纸。坚持“一消二换三洗手”制度,未经消毒的蚕具物品禁止带入蚕室;严格养蚕操作规程,对各龄期的迟眠蚕、弱小蚕、不结茧蚕、死笼茧进行抽样检查,控制蚕种微粒子病传染的可能性。
3 加强原蚕用叶管理,严防病从口入
3.1 加强原蚕桑园的管理
提高桑叶的质量,是养好原蚕的基础,坚持做好原蚕桑园的管理,减少野外昆虫携带的病原物对桑叶的污染危害。根据野外昆虫的发育特点,适时对桑园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野外昆虫微孢子虫感染原蚕的机会。
3.2 实行桑叶叶面消毒的预防措施
微粒子病原体是微粒子原虫,可以寄生在多种组织细胞内。在虫害高发和家蚕易感染微孢子虫的季节,可以采取桑叶叶面消毒的防治措施。在家蚕用叶前7~10天用二氧化氯(克胞灵)10克兑水15升喷布叶背,也可在用叶前使用有效氯0.3%~0.5%的漂白粉液进行叶面消毒,待用清水洗净晾干再喂饲。
4 合理处理蚕沙,防止饲养环境污染
蠶沙是病原的集散地。为做好清洁饲蚕的工作,对于蚕沙的处理,实行统一堆放,统一收集,并进行无公害处理,定期将蚕沙运送到远离蚕区的肥料处理点加工,再作为其他农作物肥料使用,防止蚕沙对饲养环境的污染。
5 切实做好原蚕基地的管理
蚕业服务站技术人员长期入住原蚕基地进行养蚕指导,实行分片包户,责任到人。原蚕饲育期间驻原蚕基地的技术人员对原蚕户进行实时跟踪指导,检查督促防微工作落实情况,真正做到户户有人管,遇到蚕病有人抓,防微工作无死角。
6 抓好分批制种,健全防微体系
防微工作是蚕种生产中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技术环节。种茧收购期间需严格执行收购种茧制度,对不合格蚕茧坚决淘汰。在构建蚕种生产防微系统工程中,集中抓好分批制种,种茧分批进场,分批随机检查,对不合格的蛹和蛾坚决予以淘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断提高防微成效,避免了蚕种因微粒子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