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率走低 发行环比降26%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198710310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行数量环比下降,预期收益率持续低水平运行,一季度的银行理财并未带给投资者惊喜。
  而随着一季度末《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8号文”)的发布,业内预计,未来的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将出现明显分化。
  收益率低水平运行
  根据Wind数据,银行理财产品一季度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26%,较去年同期下降0.67个百分点,与上一季度相差无几,略有上升。
  8902款银行理财产品中,仅6.91%的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高于5%。
  从整体来看,除了个别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相对靠前,高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业内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调幅度明显弱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某种程度上,是通过向投资者让渡收益来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市场份额。
  在一季度收益率排名中,星展银行以9.87%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位列首位。
  此外,大华银行、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嘉兴银行、柳州银行、南昌银行、宁夏银行、恒生银行、重庆三峡银行、温州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无锡农商银行、天津农商银行等平均预期收益率水平均超过5%。
  对此,普益财富研究员肖芳表示,在市场整体利率水平下降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预期收益率下降的幅度最小,其理财产品价格刚性也最大。
  “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强有力的竞争,无论在客户资源还是网点优势方面,都不及后两者。与此同时,农村商业银行经过股份制改革后,已经不同于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它们往往也在城市设立网点,与股份制银行、国有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开展竞争。”
  发行数量环比降26%
  以销售起始日期计算,一季度共计112家商业银行在境内发行了8902款银行理财产品,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8.6%,较上一季度环比下降了26.3%。
  其中,建设银行发行1070款,位居第一;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广发银行紧随其后,分别发行728款、563款、525款和406款。
  此外,平安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南京银行、渤海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北京银行、农业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邮政储蓄、珠海华润银行、兴业银行的发行量均超过100款。
  上述发行靠前的20家银行共发行产品6284款,市场占比达70.59%。
  而从投资币种来看,人民币理财产品继续占绝对主导地位,发行数量8389款,其次是美元、澳元和港币产品。值得注意的,外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英镑幅度最大,环比下滑0.25%。
  风险和收益将分化
  3月25日,“8号文”发布,意在整顿“资金池-资产池”模式与通道模式,而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投资受限,直接倒逼了银行理财业务转型。
  与传统的一对一理财不同,“资金池”的运作模式采用“资金池”对应“资产池”的方式,即多个理财产品对应多笔资产,具体来看,是指理财产品以多元化投资的集合性资产包作为统一资金运用,通过滚动发售不同期限的理财产品持续性募集资金,以动态管理模式保持理财资金来源和理财资金运用平衡,并从中获取收益的投资模式。
  但是,随着大规模理财产品的兴起,其暴露出的问题广受诟病,对此,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指出以下三点。
  首先是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一旦资金募集无法“接力”,将面临前期产品兑付困难的问题,不排除已经出现过的银行用自营资金临时填补缺口的情况。
  其次,“资产池”中的融资类项目收益虽高,风险也较高,若项目无法兑付本息,必然影响整个池子的总体收益,这样一来前期已按预期收益率兑付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构成了侵犯后面到期理财产品的利益,当然银行基于声誉风险考虑通常会在风险发生时进行“兜底”。
  最后,由于产品与资产无法一一对应,导致单一产品无法进行独立核算,从而银行在向理财产品投资者兑付收益时无法按照投资资产的实际收益进行利息分配,这样一种理不清的资产对应关系使得产品投向信息披露过于模糊,无法具体到实际资产,使投资者看不清产品所面临的风险大小。
  近日,为了降低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占比,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纷纷加大债券配置力度。
  普益财富研究员曾韵佼表示,“8号文”将对银行理财产品整体格局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一是可能导致市场整体投资期限延长,由于融资类项目多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企业贷款等,其投资期限通常在1年以上,这将拉长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投资期限;二将导致今后各类产品风险和收益的分化,以债券、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对象的产品风险和收益较低,以融资类项目为投资对象的产品风险和收益较高,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收益”层级将更加明晰。
其他文献
虽然上周公布的汇丰中国4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50.5,低于3月份的51.6,亦逊市场预期的51.5,但由于美国股市继续造好,加上欧洲国债息率下跌利好大市气氛,上周港股先跌后回升。  从技术上看,恒指上周反弹并已升穿下降轨道,我们预期港股本周可继续反弹,上望22700点。只是本周需留意内地周四才复市,经济数据方面需关注中国4月份制造业及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美国楼市数据及联储局储息结果等
期刊
中国概念股多数上涨。其中优酷土豆在上周三盘中大涨了9.2%,引来不少关注。  优酷与土豆合并已经一年了。两家公司之前一直处于烧钱状态,现在集团依然在烧钱。大多数人在去年其合并之时认为,优酷土豆的合并短期不佳,但长期乐观。现在股票大涨,莫非是乐观的时候到来了?  此前,优酷土豆集团宣布对集团、优酷和土豆网的组织架构和分工进行调整,实现集团 BU化(Business Unit) 。市场对优酷土豆的协同
期刊
“能自我成长的女人,应该是那种懂得适当地给男人遥控余地,同时又不被他控制,能够充分自控的女人。”作为身心灵专家、时尚心灵作家和心理咨询师,郑莉非常注重家庭细节的幸福感培养,理财也不例外。  “人在单身、婚后、生子三个人生阶段的财务计划各不相同,理财方面,我会尊重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差异和特点,注意沟通,并制造理财过程中的幸福感。我认为,金钱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获得人生幸福的手段。”  关注心理、热爱自
期刊
最近倩倩很不开心,因为那条金项链简直成了她的心病。  “老爸去年给我买的金项链一下贬值好多!”倩倩说这话时不无遗憾:“不过下个月我又要过生日了,真想趁现在金价回落再让老爸给我买一条。师傅,您看行么?”  “近期有你这种想法的人可是不少啊。”老李答道:“想要项链就买呗,不过拿投资的眼光来看,黄金的这个底还是别抄的好呀!”  “为什么啊?”  老李的目光扫过三个年轻人的脸,然后平静地说:“第一,我现在
期刊
创业板指数创年内新高  259-260合刊  2013.4.29  4月22日,创业板指数逆市单边大涨,收于916点,突破3月初创下的902点的年内高点,今年以来涨幅已高达28.32%,远远超过上证综指(-1.19%)、深成指(-0.65%)。易方达创业板ETF基金净值也于当日再创新高,截至4月19日,该ETF在全部偏股基金中的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排名已为第4名。同时,22日在已上市交易的53只股票
期刊
上周,受一汽轿车第一季度扭亏和3月乘用车销量好于预期的数据刺激,汽车股周四逆势上扬,江淮汽车、长安汽车分别冲上了周金股第一、第二的宝座。  对此,民生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于特表示,主要由于新车集中上市和清明节小长假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因素的影响,此外也受益于经济的复苏。  之前被央视曝光其销售的同悦汽车存在车身被锈蚀问题的江淮汽车,近日股价也有回升。其公布的3月销量数据显示,3月轿车销量1.2万辆,同
期刊
作为一家报纸的总编辑,表达这个标题的内容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我自己的报纸与这个行业的主流圈一直保持着“游离在外”的状态,原本以为只有我们正在面临艰难的选择,但最近发现,这个行业的困难比比皆是。由于我受邀下个月参加“中国经济媒体领袖峰会”,我就把对这个行业的一点思考先在这里与读者交流。  “newspaper”,报纸一直保持着传统新闻领域中的领导地位,其原因大概就在这个英文单词里面——印着新闻的纸
期刊
楼市降温,股市低迷。也许投资需要换一种思维。  日前,太平人寿保险公司推出的长期保险理财产品“太平稳赢一号两全保险(分红型)”,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  据了解,这是一款为高端人士“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主打“三高一久”功能,即“高返还额度、高现金价值、高贷款比例、终身领取”。  该保险产品在实现传统两全保险保障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投保人对于资金安全的担忧,稳健增值的需求、自由灵活的希望,具有终
期刊
年收益率高达12%的理财产品,以无孔不入姿态,挑动人们的神经。  然而,过于美好的承诺总是透露出危险气息。  这是个无人监管的灰色地带,在传统金融机构门外大肆宣  传保本保息的民间理财产品,真实度几何?  为了揭开它们的身世之谜,《投资者报》记者走进隐藏在CBD高端写字楼中的各色投资公司。客户经理轰炸式的推销,含糊不清的解释,名不副实的合同,不规范的产品设计,一步步勾画出陷阱的轮廓。  如何辨别这
期刊
就在多数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收益率走低之时,一批来路不明、号称年化收益率高达12%的理财产品纷沓而至。  他们来自民间金融机构,有些虽然打着第三方理财顾问的招牌,卖的却是自营或关联公司的项目,缺乏独立性。  12%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靠不靠谱?投资者应该如何辨别真伪、防范风险?  《投资者报》记者在走访发现,由于这些产品处在监管真空地带,即便是专业金融和法律人士也很难一下子说清楚,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不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