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信息技术教师对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且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一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倾向,课堂上耗时多、收效低、“出力不讨好”的尴尬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并构建了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关键词】中学 信息素养 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实施以来,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作为崭新的课程,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策略体系的构建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相对较为成熟的理论。因此,适时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体系研究,不但具有现实意义,对学科自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
1.1实践性
实践性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首要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本学科以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发布的各种技能为主,而这些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其次,信息素养表现在人们能否自由操作信息系统上,即便是信息意识和情感方面的判断,最终也体现在他的信息行为上。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活动时,对于信息技术操作与应用的积极性、正确态度与使用水平无不反映其实践的水平。
1.2综合性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综合性。首先,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综合了基础知识与信息能力、伦理道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忽视任一点,都不能达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其次,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也具有综合性,它所涉及的知识本身就综合了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电子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许多研究成果,所解决的往往是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本身也具有综合性。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目标和内容的综合性,必然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上也体现出综合的特点,既要有大量的上机操作与信息系统使用训练,也要有概念和知识的讲述活动,还要有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收集与处理实际数据的活动。
1.3发展性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还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首先,信息技术本身是迅速变化的技术,不断有新的信息技术出现,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更新与发展。其次,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还处于逐渐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从硬件环境到软件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同样,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也一直在变化发展。
2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的构建
本文主要依据“为理解而教"理论,构建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在“为理解而教"模式的四大组成部分中,首先要选定“启发性论题”,’意义在于确定“教什么”,那么究竟如何选择论题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逐步展开教学活动?根据启发性论题的五个标准,为使学生更乐于学习,我们应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选择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与生活经历关系密切的题材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后续理解活动的进行,努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理解目标”的意义在于确定“学生学什么",所设计的理解目标应该从“知识、“方法、“形式’’等层面着手,与理解活动相配套,而“理解活动"的设计必须能使学生在参与中形成理解、纠正错误的理解乃至显示出他们不理解的东西。这与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任务的完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其实就是理解活动的展开过程,通过理解活动使教师能“看”到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能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没有运用技术的意识或不会运用技术,就谈不上“掌握”技术,更谈不上以此去创新。
TFU强调在活动过程中的持续性评价,要求师生在探究中不断回望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以便适时调整理解活动,或开展后续理解活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这种持续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很多操作难点其实是在操作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必须进行到相应的操作阶段才能发现,所以在开展理解活动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和遇到的困难、发生的错误、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利用这些困难、错误或差异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由于信息素养内涵过于广泛,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难以把握,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比较准确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首先应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为信息素养建立厚实的基础;其次应关注技术思想与方法、关注利用技术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运用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形成信息意识,实现技术的升华;还要关注技术应用中的情感态度问题,使学生学会信息的交流和发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信息文化的内化,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了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先采取相关策略,营造宽松的心理和物理环境,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处理,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组合,并制定配套的评价方案,纵向评价学生的个人发展状况,横向评价学生在班集体中的水平,才能较为伞面地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研究力图突破知识授受教学策略研究的局限,有效教学层次从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扩展到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形成完满人格领域的研究,在对信息素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信息素养的特质,针对当前的教学策略在提升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缺陷,重点围绕环境、内容、方法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以下四类教学策略的研究:创设自由与包容的环境、开设预设与生成的课程、延伸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探索多元而真实的评价。
3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堂中无效教学和应试教育的现象还很难消除。同时,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不断创新、生成的实践活动,不存在固定的模式来套用。因此,有效教学的课程理念与策略需要长期不懈的探索,惟有如此,信息技术课程才能最终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杨玲.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第3期.
[2]董彦.反思与重塑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分析.中小学电教.2005年第2期.
【关键词】中学 信息素养 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程实施以来,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师角色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作为崭新的课程,信息技术学科在教学策略体系的构建方面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相对较为成熟的理论。因此,适时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体系研究,不但具有现实意义,对学科自身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特点
1.1实践性
实践性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首要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本学科以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发布的各种技能为主,而这些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建立在大量的实践基础上。其次,信息素养表现在人们能否自由操作信息系统上,即便是信息意识和情感方面的判断,最终也体现在他的信息行为上。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活动时,对于信息技术操作与应用的积极性、正确态度与使用水平无不反映其实践的水平。
1.2综合性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综合性。首先,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综合了基础知识与信息能力、伦理道德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忽视任一点,都不能达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其次,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也具有综合性,它所涉及的知识本身就综合了信息论、控制论、数学、电子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许多研究成果,所解决的往往是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本身也具有综合性。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目标和内容的综合性,必然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上也体现出综合的特点,既要有大量的上机操作与信息系统使用训练,也要有概念和知识的讲述活动,还要有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收集与处理实际数据的活动。
1.3发展性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还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首先,信息技术本身是迅速变化的技术,不断有新的信息技术出现,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也必须不断更新与发展。其次,人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还处于逐渐认识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从硬件环境到软件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同样,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也一直在变化发展。
2中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体系的构建
本文主要依据“为理解而教"理论,构建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在“为理解而教"模式的四大组成部分中,首先要选定“启发性论题”,’意义在于确定“教什么”,那么究竟如何选择论题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逐步展开教学活动?根据启发性论题的五个标准,为使学生更乐于学习,我们应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选择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与生活经历关系密切的题材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后续理解活动的进行,努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理解目标”的意义在于确定“学生学什么",所设计的理解目标应该从“知识、“方法、“形式’’等层面着手,与理解活动相配套,而“理解活动"的设计必须能使学生在参与中形成理解、纠正错误的理解乃至显示出他们不理解的东西。这与信息技术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思想不谋而合,任务的完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其实就是理解活动的展开过程,通过理解活动使教师能“看”到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能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没有运用技术的意识或不会运用技术,就谈不上“掌握”技术,更谈不上以此去创新。
TFU强调在活动过程中的持续性评价,要求师生在探究中不断回望教学目标,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以便适时调整理解活动,或开展后续理解活动。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这种持续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很多操作难点其实是在操作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必须进行到相应的操作阶段才能发现,所以在开展理解活动的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和遇到的困难、发生的错误、学生探究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利用这些困难、错误或差异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由于信息素养内涵过于广泛,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难以把握,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比较准确的定位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要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首先应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为信息素养建立厚实的基础;其次应关注技术思想与方法、关注利用技术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主动运用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形成信息意识,实现技术的升华;还要关注技术应用中的情感态度问题,使学生学会信息的交流和发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信息文化的内化,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了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先采取相关策略,营造宽松的心理和物理环境,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处理,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和组合,并制定配套的评价方案,纵向评价学生的个人发展状况,横向评价学生在班集体中的水平,才能较为伞面地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研究力图突破知识授受教学策略研究的局限,有效教学层次从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扩展到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形成完满人格领域的研究,在对信息素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信息素养的特质,针对当前的教学策略在提升信息素养方面存在的缺陷,重点围绕环境、内容、方法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以下四类教学策略的研究:创设自由与包容的环境、开设预设与生成的课程、延伸思考与探索的过程、探索多元而真实的评价。
3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堂中无效教学和应试教育的现象还很难消除。同时,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不断创新、生成的实践活动,不存在固定的模式来套用。因此,有效教学的课程理念与策略需要长期不懈的探索,惟有如此,信息技术课程才能最终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杨玲.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第3期.
[2]董彦.反思与重塑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分析.中小学电教.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