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小的时候,如果摔个跟斗,头破血流,是不是就会哇哇大哭?如果一个人走夜路迷失了方向,是不是就会害怕得全身发抖?你长大了,遇到困难是不是经常沮丧、绝望、唉声叹气?如果是这样,就读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吧!它会告诉你,在现代社会里,怎样才能具有一个勇敢者应有的品质和风度。
硬汉子海明威在20世纪的西方作家中,欧内斯特•海明威占据着很独特的地位。他于1899年生于美国伊里诺州,1925年、1926年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和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后者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表现了强烈的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和对于人类前途的迷惘情绪。海明威192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194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具有明确的反法西斯倾向,是描写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文学精品,多次被改编为电影。此外,他还有描写斗牛和狩猎的作品《午后之死》和《非洲的青山》等。
海明威在许多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在迷惘中顽强斗争的“硬汉子”形象,其中有斗牛士、拳击手、渔夫、士兵和狩猎者,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在压力面前保持无畏的、优雅的风度,敢于挺身迎接痛苦和死亡。1954年,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不仅是写字台旁的角斗士,也是20世纪人生舞台上的出色角斗士。他对世界的看法渗透着黑色的悲观,但绝不冷漠。他对一位密友说,他非常爱他的儿子,“爱上了三大洲,爱上了一些飞机与船,爱大海,爱他的姐妹,爱他前后的几个妻子,爱生也爱死,爱早晨、中午、黄昏和黑夜,爱荣誉、床笫、拳击、游泳、垒球、射击、钓鱼以及读书、写作,也爱所有的优秀影片”(丽蓬•洛斯《海明威肖像》,见《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他自幼喜欢冒险绝不畏惧死亡,曾在战斗中身中237块弹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在意大利战场上身负重伤,还在重机枪扫射的火网下把另一个重伤员背到包扎所。他是无畏的猎手和渔夫,经常出没于野兽成群的丛林和莽原;他还是拳击爱好者,狂热的酒徒,胸毛浓密、身材魁梧的汉子。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驾艇巡逻,时达两年。有一次汽车失事他身受重伤,头上缝了57针。这个胸毛浓密的男人,一生受了十几次脑震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飞机上。由于机舱着火,门被夹住,海明威用头把门撞开,在内罗毕养伤时他读到了关于自己的“讣告”。甚至连他的自杀也带有更加令人惊骇的色彩:他把一枝镶银的双管猎枪枪口含在嘴里,两个扳机一齐抠动。
《老人与海》:永不言败的强者使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的最重要作品是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这部小说讲的是,古巴老渔民圣地亚哥已经84天没有捕到鱼了。与圣地亚哥形影不离的小男孩马诺林,也在父母的逼迫下离开了他。但是,老渔夫并不灰心。在第85天的清晨,驾上小船,划向更远的深海。
这一天,圣地亚哥的好运气来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吞下了他的鱼钩。这条鱼比他的船还要长出两英尺,他把6盘绳子拧在一起拖鱼都险些把绳子绷断。他听凭大鱼牵着他的小船往深海里漂流,在茫茫的大洋之中同大鱼周旋了一整夜。到曙光出现的时候,大鱼终于筋疲力尽濒于死亡。
正当老人高兴地返航时却遇到鲨鱼群。鲨鱼不断地袭击、咬啮那条大鱼,“有一条鲨鱼转了个身,钻到小帆船底下不见了,等它用嘴拉扯死鱼时,老人觉得这小帆船在晃动。另一条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注视着老人,然后飞快地游来,半圆形的上下颚大大地张开着,朝鱼身上被咬过的地方咬去。它褐色的头顶以及脑子跟脊髓相连处的背脊上有道清清楚楚的纹路,老人把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交叉点扎进去,拔出来,再扎进这鲨鱼的黄色猫眼”。但是,另一条星鲨接着来了,“他一看见鲨鱼,就从船舷上探出身子,一桨朝它戳去。他只戳在肉上,但鲨鱼的皮紧绷着,刀子几乎戳不进去。这一戳不仅震痛了他那双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但是鲨鱼迅速地浮上来,露出了脑袋,老人趁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挨上那条鱼的时候,对准它扁平的脑袋正中扎去。老人拔出刀刃,朝同一地方又扎了那鲨鱼一下。它依旧紧锁着上下颚,咬住了鱼不放,老人一刀戳进它的左眼”。
在鲨鱼群接二连三的攻击下,老人毫不畏怯,一个人在小船上同这么多鲨鱼战斗,用桨打、戳、刺,累得筋疲力尽,鲨鱼还是把这条大鱼能吃的地方都吃掉了。老人拖着硕大的鱼骨架爬回岸边。对来迎接他的小孩子说,“它们把我打垮了,马诺林”,“它们确实把我打垮了”。
小孩子说:“它没有把你打垮。那条鱼可没有。”
老人说:“对。真是这样。那是后来的事。”
老人说,“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老人的这句话成了美国文学中“硬汉子”形象的精神标志。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孩子马诺林。他从5岁起就常陪老人出海捕鱼,在老人40天没有打到鱼的时候,他的父母令他离开老人的船。小说通过孩子的眼光展现老人的孤独无助以及在困难的压力下的不屈性格。当老人返回岸上的时候,马诺林看到有一个渔夫正在量那死鱼的残骸:从头到尾足有18英尺长。这个细节烘托了老人的惊人的胆量。结尾处又表现老人和孩子计划制作新的鱼叉,两人还要继续出海捕鱼,不仅显示了老人的顽强不屈的勇气,而且表明这个孩子继承了老人的精神。孩子就是老人的青春的再现,又延续了老人的乐观的未来。
片段赏析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84天,没逮上一条鱼。头40天里,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捉到一条鱼,男孩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终于“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男孩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男孩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收卷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春潮•老人与海》,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这一段是《老人与海》的开头。没有通常的开场白,没有华丽的风景描写,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老人的窘境:84天没捕到鱼,小孩子也离开了他。语言极其简洁、清新,这是海明威的独特风格。海明威的作品尽量少地使用形容词,很少见到大段的心理描写或浓烈的抒情,句子精炼、简单到了让人惊异的地步。有人指出,这是《圣经》式的文体风格。海明威的语言不仅简洁,而且准确:那帆上用面粉袋片打的补丁“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恰到好处地为这一段做了结。还有人形容说,海明威的小说在语言上“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他使用简练、冷峻的语言,正是为了达到余韵深远的效果,用他自己的话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还说,“《老人与海》可以写1000多页那么长”,但他把它压缩到了5万字。
相关链接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论及他的艺术风格:“他能把一篇短小的故事反复推敲,悉心剪裁,以极简洁的语言,铸入一个较小的模式,使其既凝练,又精当。这样,人们就能获得极鲜明、极深刻的感受,牢牢地把握它要表达的主题。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艺术风格达到极致。《老人与海》(1952)正是体现他这种叙事技巧的典范。”海明威在接受诺贝尔奖时的书面发言中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达到的领域的一个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的或者没有做成的事业。”
硬汉子海明威在20世纪的西方作家中,欧内斯特•海明威占据着很独特的地位。他于1899年生于美国伊里诺州,1925年、1926年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和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后者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表现了强烈的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和对于人类前途的迷惘情绪。海明威192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1940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具有明确的反法西斯倾向,是描写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文学精品,多次被改编为电影。此外,他还有描写斗牛和狩猎的作品《午后之死》和《非洲的青山》等。
海明威在许多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在迷惘中顽强斗争的“硬汉子”形象,其中有斗牛士、拳击手、渔夫、士兵和狩猎者,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在压力面前保持无畏的、优雅的风度,敢于挺身迎接痛苦和死亡。1954年,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不仅是写字台旁的角斗士,也是20世纪人生舞台上的出色角斗士。他对世界的看法渗透着黑色的悲观,但绝不冷漠。他对一位密友说,他非常爱他的儿子,“爱上了三大洲,爱上了一些飞机与船,爱大海,爱他的姐妹,爱他前后的几个妻子,爱生也爱死,爱早晨、中午、黄昏和黑夜,爱荣誉、床笫、拳击、游泳、垒球、射击、钓鱼以及读书、写作,也爱所有的优秀影片”(丽蓬•洛斯《海明威肖像》,见《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他自幼喜欢冒险绝不畏惧死亡,曾在战斗中身中237块弹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明威在意大利战场上身负重伤,还在重机枪扫射的火网下把另一个重伤员背到包扎所。他是无畏的猎手和渔夫,经常出没于野兽成群的丛林和莽原;他还是拳击爱好者,狂热的酒徒,胸毛浓密、身材魁梧的汉子。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驾艇巡逻,时达两年。有一次汽车失事他身受重伤,头上缝了57针。这个胸毛浓密的男人,一生受了十几次脑震荡,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飞机上。由于机舱着火,门被夹住,海明威用头把门撞开,在内罗毕养伤时他读到了关于自己的“讣告”。甚至连他的自杀也带有更加令人惊骇的色彩:他把一枝镶银的双管猎枪枪口含在嘴里,两个扳机一齐抠动。
《老人与海》:永不言败的强者使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的最重要作品是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这部小说讲的是,古巴老渔民圣地亚哥已经84天没有捕到鱼了。与圣地亚哥形影不离的小男孩马诺林,也在父母的逼迫下离开了他。但是,老渔夫并不灰心。在第85天的清晨,驾上小船,划向更远的深海。
这一天,圣地亚哥的好运气来了,一条特大的马林鱼吞下了他的鱼钩。这条鱼比他的船还要长出两英尺,他把6盘绳子拧在一起拖鱼都险些把绳子绷断。他听凭大鱼牵着他的小船往深海里漂流,在茫茫的大洋之中同大鱼周旋了一整夜。到曙光出现的时候,大鱼终于筋疲力尽濒于死亡。
正当老人高兴地返航时却遇到鲨鱼群。鲨鱼不断地袭击、咬啮那条大鱼,“有一条鲨鱼转了个身,钻到小帆船底下不见了,等它用嘴拉扯死鱼时,老人觉得这小帆船在晃动。另一条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注视着老人,然后飞快地游来,半圆形的上下颚大大地张开着,朝鱼身上被咬过的地方咬去。它褐色的头顶以及脑子跟脊髓相连处的背脊上有道清清楚楚的纹路,老人把绑在桨上的刀子朝那交叉点扎进去,拔出来,再扎进这鲨鱼的黄色猫眼”。但是,另一条星鲨接着来了,“他一看见鲨鱼,就从船舷上探出身子,一桨朝它戳去。他只戳在肉上,但鲨鱼的皮紧绷着,刀子几乎戳不进去。这一戳不仅震痛了他那双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但是鲨鱼迅速地浮上来,露出了脑袋,老人趁它的鼻子伸出水面挨上那条鱼的时候,对准它扁平的脑袋正中扎去。老人拔出刀刃,朝同一地方又扎了那鲨鱼一下。它依旧紧锁着上下颚,咬住了鱼不放,老人一刀戳进它的左眼”。
在鲨鱼群接二连三的攻击下,老人毫不畏怯,一个人在小船上同这么多鲨鱼战斗,用桨打、戳、刺,累得筋疲力尽,鲨鱼还是把这条大鱼能吃的地方都吃掉了。老人拖着硕大的鱼骨架爬回岸边。对来迎接他的小孩子说,“它们把我打垮了,马诺林”,“它们确实把我打垮了”。
小孩子说:“它没有把你打垮。那条鱼可没有。”
老人说:“对。真是这样。那是后来的事。”
老人说,“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老人的这句话成了美国文学中“硬汉子”形象的精神标志。
小说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孩子马诺林。他从5岁起就常陪老人出海捕鱼,在老人40天没有打到鱼的时候,他的父母令他离开老人的船。小说通过孩子的眼光展现老人的孤独无助以及在困难的压力下的不屈性格。当老人返回岸上的时候,马诺林看到有一个渔夫正在量那死鱼的残骸:从头到尾足有18英尺长。这个细节烘托了老人的惊人的胆量。结尾处又表现老人和孩子计划制作新的鱼叉,两人还要继续出海捕鱼,不仅显示了老人的顽强不屈的勇气,而且表明这个孩子继承了老人的精神。孩子就是老人的青春的再现,又延续了老人的乐观的未来。
片段赏析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平底小帆船上钓鱼的老人,这一回已去了84天,没逮上一条鱼。头40天里,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捉到一条鱼,男孩的父母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终于“倒了血霉”,这就是说,倒霉到了极点。于是男孩听从了他们的吩咐,上了另外一条船,头一个礼拜就捕到了三条好鱼。男孩看见老人每天回来时船总是空的,感到很难受,他总是走下岸去,帮老人拿卷起的钓索,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收卷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片打了些补丁,收拢后看来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春潮•老人与海》,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这一段是《老人与海》的开头。没有通常的开场白,没有华丽的风景描写,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老人的窘境:84天没捕到鱼,小孩子也离开了他。语言极其简洁、清新,这是海明威的独特风格。海明威的作品尽量少地使用形容词,很少见到大段的心理描写或浓烈的抒情,句子精炼、简单到了让人惊异的地步。有人指出,这是《圣经》式的文体风格。海明威的语言不仅简洁,而且准确:那帆上用面粉袋片打的补丁“像是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恰到好处地为这一段做了结。还有人形容说,海明威的小说在语言上“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他使用简练、冷峻的语言,正是为了达到余韵深远的效果,用他自己的话说,“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海明威还说,“《老人与海》可以写1000多页那么长”,但他把它压缩到了5万字。
相关链接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辞中论及他的艺术风格:“他能把一篇短小的故事反复推敲,悉心剪裁,以极简洁的语言,铸入一个较小的模式,使其既凝练,又精当。这样,人们就能获得极鲜明、极深刻的感受,牢牢地把握它要表达的主题。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艺术风格达到极致。《老人与海》(1952)正是体现他这种叙事技巧的典范。”海明威在接受诺贝尔奖时的书面发言中说:“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达到的领域的一个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的或者没有做成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