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介绍 患者,男,43岁,因头面部水肿伴心悸气促、双下肢水肿1月余于2004年5月8日入院.体查:呼吸促,26次/min,唇轻发绀,颜面、颈部水肿,颈静脉怒张,表浅淋巴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浊音界不大,心率113次/min,律整,三尖瓣区闻及舒张期中度较粗糙杂音,腹平软,肝大右肋下3 cm,质软,无压痛,双下肢轻度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心肌
目的 研究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苯丁酸钠(PB)作用于Kasumi-1细胞后PIG7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细胞分化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1,2,3 mmol/L PB作用后24h、48 hKasumi-1细胞PIG7基因的表达水平,同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CD13和AnnexinV/PI表达水平.结果处理前PIG7低表达不能检测到,处理后均明显升高(P<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直序商陆不同炮制饮片中商陆毒素的含量 ,结果显示清蒸品、醋煮品及醋炙品中商陆毒素的含量仅分别为原药材的 16 .73%、2 1.88%及 4 5.95%。另对直序商陆
目的 比较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衍生物DK2(rh-TNFα-DK2)加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有效性及rh-TNFα-DK2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患者按时间顺序随机进入联合用药试验组(化疗+rh-TNFα-DK2)或对照组(单用化疗).结果试验组15例中有效(CR+PR)9例,有效率为60%(9/15),对照组有效率25%(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相关抗原-1(LFA-1)(CD11a)和巨噬细胞-1(Mac-1)(CD11b)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淤滞及向组织浸润中的作用及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1例初诊AM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膜表面CD11a和CD11b的表达,并与AML患者的FAB亚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治疗缓解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ML细胞上表达的CD11a[(36.
现代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多糖都具有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 ,从而保护生物膜的作用 ,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多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中药多糖
目的 检测血小板输注中的细菌污染情况以及血小板输注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对血小板悬液2 164份进行细菌污染检测.结果 2164份血小板悬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25份,其中手工混合血小板的阳性率为1.60%,机采血小板的阳性率为0.38%.有6例患者被输注细菌培养阳性的血小板悬液,其输注后的反应与细菌培养阴性对照组相似.所有被输注细菌培养阳性血小板悬液的患者均未出现菌血症或败血症表现.结论虽经严格的无菌操
目的进一步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NHL-L)与核仁区嗜银蛋白(AgNORs)变化的关系。方法用银染技术检测了NHL患者49例。并用急粒细胞性白血病(AML)21例、慢粒细胞性白血病(CM
:将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以Seldinger方法首次栓塞化疗的患者 ,于栓塞化疗后第 1天开始进行西医的常规处理 ,并加用化裁的托里消毒散 (由党参、北黄芪、茯苓、白术、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