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
素质教育初中教育学生个性发展一、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面对着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着21世纪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认识到: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那么,我国的教育应朝什么方向发展呢?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在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技兴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到: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弊端是: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被禁锢在应试教育当中,所以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不但学生的品德、意志、素质受到影响,而且扼杀了许多青少年的个性和特长。对此,我们感到: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提出到现在,已是家喻户晓,各地也在大量实验和推行,且在素质教育的路子上有了很大的进展,概括起来,目前素质包含三层含义: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育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劳动技术素质教育、艺术审美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劳动、会创造。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明确基础教育不仅包括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包括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现代文明意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包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和实践的能力等。教师的责任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是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教育观念,才能彻底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中心要点,其基本原则是面向每一个学生,通过个体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体发展。综观学生的基本状况、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接受教学信息和课堂知识的敏捷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梯度要求,力争使优等生进一步提高,中等生得到发展,后进生得到补救,尽量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使教学效益最大可能地得到提高。
三、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各项发展
素质教育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主动发展,应该发扬学生的特长。由于学生初身背景、早期教育、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资质禀赋存在差异,他们的智力、潜能,绝不能整齐划一,教师承认学生在兴趣和智能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培养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因此,教育要善于发挥学生特长。
现代社会人才的内涵是多元化、多层次、多规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各方面的专家,而且也需要各类技术人才。专家、学者固然是人才,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也是人才。我们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等于说要各种知识技能均衡发展。学生由于在各方面存在差异,要求学生门门功课优秀是不现实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是优秀同样是不现实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比如,好动的学生,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好静的学生,培养他们对阅读、读书、手工制作方面的兴趣,针对学生的爱好,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为他们创造发展的舞台。
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
要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作“人之楷模”,時时处处起表率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今天学生的成长,还影响着学生今后的生活道路,甚至他们的一生,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素质和扎实的业务素质,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多才多艺,刻苦钻研,努力成为多面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教师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特别是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显然已不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增强创新意识,树立起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开拓进取。
总之,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须,是时代的要求,要在不断的认识和评价中得到充实和完善,使之健康成长。
素质教育初中教育学生个性发展一、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面对着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的挑战,面对着21世纪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认识到:21世纪的国际竞争是人才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那么,我国的教育应朝什么方向发展呢?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在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技兴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地感到: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弊端是:脱离实际,片面追求升学率。教育被禁锢在应试教育当中,所以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不但学生的品德、意志、素质受到影响,而且扼杀了许多青少年的个性和特长。对此,我们感到: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二、素质教育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提出到现在,已是家喻户晓,各地也在大量实验和推行,且在素质教育的路子上有了很大的进展,概括起来,目前素质包含三层含义: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教育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主动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其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劳动技术素质教育、艺术审美教育,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劳动、会创造。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明确基础教育不仅包括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包括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现代文明意识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包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和实践的能力等。教师的责任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应当是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教育观念,才能彻底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是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中心要点,其基本原则是面向每一个学生,通过个体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体发展。综观学生的基本状况、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接受教学信息和课堂知识的敏捷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梯度要求,力争使优等生进一步提高,中等生得到发展,后进生得到补救,尽量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使教学效益最大可能地得到提高。
三、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各项发展
素质教育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主动发展,应该发扬学生的特长。由于学生初身背景、早期教育、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资质禀赋存在差异,他们的智力、潜能,绝不能整齐划一,教师承认学生在兴趣和智能等方面的差异,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才能培养出“合格加特长”的人才。因此,教育要善于发挥学生特长。
现代社会人才的内涵是多元化、多层次、多规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成千上万的各方面的专家,而且也需要各类技术人才。专家、学者固然是人才,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也是人才。我们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等于说要各种知识技能均衡发展。学生由于在各方面存在差异,要求学生门门功课优秀是不现实的,要求每个学生都是优秀同样是不现实的。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个性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个性发展,比如,好动的学生,培养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好静的学生,培养他们对阅读、读书、手工制作方面的兴趣,针对学生的爱好,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为他们创造发展的舞台。
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
要搞好素质教育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教师劳动的对象不是物,而是活生生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要作“人之楷模”,時时处处起表率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今天学生的成长,还影响着学生今后的生活道路,甚至他们的一生,因此,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对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素质和扎实的业务素质,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多才多艺,刻苦钻研,努力成为多面手,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3.教师具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特别是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陈旧的教育、教学方法显然已不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增强创新意识,树立起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开拓进取。
总之,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须,是时代的要求,要在不断的认识和评价中得到充实和完善,使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