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国初年梁启超曾与英文《京报》(Peking Gazette)密切合作,其名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便最早刊登于此.《京报》因此在"二十一条"交涉期间及大约同时的反帝制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成为一份颇具影响力的外文报纸.护国战争结束后,《京报》一度被视为梁之机关报.然而,二者终因在黎段之争中立场不同,渐行殊途.梁启超与英文《京报》的这段合作经历向被忽视,却揭示出内政与外交不可复分的时代特征.勾勒双方的交往活动,有助于理解讨袁前后梁启超政治态度的变化,进一步认识民初在华外文报刊在政争中的特殊地位及护国
【机 构】
: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20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初年梁启超曾与英文《京报》(Peking Gazette)密切合作,其名文《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便最早刊登于此.《京报》因此在"二十一条"交涉期间及大约同时的反帝制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成为一份颇具影响力的外文报纸.护国战争结束后,《京报》一度被视为梁之机关报.然而,二者终因在黎段之争中立场不同,渐行殊途.梁启超与英文《京报》的这段合作经历向被忽视,却揭示出内政与外交不可复分的时代特征.勾勒双方的交往活动,有助于理解讨袁前后梁启超政治态度的变化,进一步认识民初在华外文报刊在政争中的特殊地位及护国战争前后中外因素的互动.
其他文献
"《诗》无达诂"现在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诠释学命题,多数论者结合和根据哲学诠释学或接受理论对它进行比较和阐释,特别突出强调"《诗》无达诂"的理解开放性和差异性维度,但忽视了这个命题的其他诠释学含义,存在着盲目对应比较、简单优劣评价以及随用意挪用的现象.这个命题包含丰富深刻的内容,可以做更深入全面的阐释;不能单纯从经学转变的历史考察"《诗》无达诂"的应用性经学阐释向"诗无达诂"的审美性诗学阐释的转变,而必须重视"文学的自觉时代"的文本自觉和本体诗学的发展在这个转变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诠释
全球文化冲突已成为21世纪以来的重大现象和新课题.现代世界国际关系呈现为不断体系化整合又不断冲突分裂的反复振荡趋势.近代以来世界文化关系理论的演变特征是以全球分裂、文明断层线、文化多元主义和全球化、大熔炉这样两类文化观念的对立为线索,显示出世界文化生态的危机.当下的宏观文化冲突危机同时也面临着一种转向的前景,即导向以生态壁龛为特征的多维文化新生态的生成.
建安时期邺城并非实际的都城,却被刻意塑造并赋予“神圣地景”的意义,反映汉末的新权力重心.曹氏父子有意识地将各地降士、文人集中到邺城,重新编纳分裂的地方权力.同时,仿建帝王别苑,设置一“骋才”场所,通过邺下文人的集体书写,将都城的权力、象征意义与新土地连结,使邺城成为“代位的都城”.然而,建安二十二年的疫病,使邺下文人一时俱亡,邺城的“都城文学”面临中辍危机.为了突破生命转瞬即逝的限制,并实现都城意义的不朽,编纂文集遂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以建安二十二年的疫病为连接点,可以窥见灾疫对都城文学的发展与文集编纂的
"书"类文献脱胎于君臣行政过程中史官对其言论的载笔.这些藏之"盟府"的官方档案历经剪裁、润色,逐渐成为独立的单篇.随着周室式微,王官失守,"书"类文献的收藏与传习也逐渐下移.出于"观兴废"与教化子弟等目的,诸侯国以及各家派纷纷对"书"类文献进行搜集与选编.由于地域性以及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这些以类相存的选编本往往有着较多的差异.传世本《尚书》虽然未必为孔子亲自编次,但从孟、荀等孔门后学引"书"的情况来看,应该与儒家有着较密切的关系.流行于楚地的清华简"书"类文献选编本,则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墨家学派的影响.而
易卜生的作品对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影响巨大,而其在中国的接受过程又充满了误读、曲解和断章取义.究其原因,胡适和罗家伦翻译的《娜拉》,作为该剧在中国的第一个译本,对易卜生在现代中国的接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胡适和罗家伦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剧中一对次要人物——林敦夫人和柯乐克——的形象和关系进行了改写,对海尔茂的人物设置也有所变动.这些误译和改写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却至关重要,因其遮盖了易卜生原著对人物设置、结构安排的精巧设计,简化了原著对"浪漫""幻想""现实"等问题的深刻反思,由此,这部译作中的误译和改写对《娜拉
作为一种成瘾性消费品,啤酒在东亚地区的传播过程具有显著的全球史特征.在为这种舶来品命名的过程中,中国与日本等东亚国家都最终采取了音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式.东西文化的遭遇也将当地消费者最初对啤酒的排斥转化为共同的消费体验.这种遭遇并非单向的接受,在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产品时,东亚国家以地方化的名称对应啤酒西文名称,以响应当地消费者与厂商的需求.在确定译名的过程中,中日韩等国家也同时并存区域之间的互动.因此,对东亚各国啤酒译名的考察可以丰富全球史研究的区域与纵向视角.
嘉靖十五年皇子出生诏成为嘉靖朝安南事件爆发的导火线.礼部尚书夏言、严嵩基于传统的宗藩之义提出征讨安南的主张,这一提议很可能契合了嘉靖帝的意愿;而黎氏旧臣郑惟憭等赴明告难给嘉靖帝决意征讨安南提供了一个正当的理由,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明朝出兵征讨安南的决议正式出台.征南之役由于遭到相当一部分中央和地方官员的强烈反对,以及受到安南莫氏外交行为方式变化的影响,过程极其曲折,三起三落.勘处安南的政策发生了一个从起初的"兴灭继绝"到震慑降服莫氏的转变,这一政策发轫于嘉靖十五年十一月廷议,经兵部左侍郎潘珍初步提出设想
南宋词坛涌现了很多以雅相尚的词选,它们既是南宋"绍兴和议"以来礼乐文化复兴背景之下的产物,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国家和文化中兴的美好愿望.《乐府雅词》首重"九重传出"的转踏和大曲,次列欧阳修词为代表的雅词,已表现出对北宋一代文雅风流的追慕.《花庵词选》一书,尤重对南渡以来词坛风貌的展示,尽显南渡"中兴之盛".《阳春白雪》和《绝妙好词》虽与中兴无涉,然其所选仍承继了南渡以来的崇雅风尚,则无疑义.
西周时期,"秦人"称谓与认同是隐而不显的.春秋时期,"秦人"称谓与认同逐步得到凸显,但仍被笼罩在以姬周华夏为核心展开的"夷夏之辨"的族群认同格局中.自战国至秦代,"秦人"和"非秦人"的族群区分得到凸显,原来以姬周华夏为核心展开的"夷夏之辨"的多层次族群认同格局,被以"秦人"为核心展开的"秦人非秦人之辨"的多层次族群认同格局取代,且形成了狭隘的"秦(夏)"认同.楚汉相争以后,"秦人"与"非秦人"的现实族群区分由于帝国上层精英的重组及帝国政治名号的改变而退出历史舞台,但"秦人"称谓本身仍在汉代的现实族群称谓表
通过近代北平冰雪运动在都市生活中流行的个案研究,可以思考西方冰雪文化如何在近代融入中国传统溜冰民俗,并通过大众文化对民众和社会进行文化塑造,了解如何造就新一代的"现代文化大众".中国近代冰雪大众文化的特点是在社会秩序转型的文化阈限中,弱化了传统的等级、性别、精英与百姓、国家与社会、中国与西方等等之间的社会界限,同时强化和促进了社会大众共同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这个意义上,北平冰雪大众文化作为社会流行的过程,正是"文化大众"打破各种文化区隔的过程,他们在冰雪文化中经历了(1)西风东渐的具身体验,形成了东西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