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接骨师之女》(The Bonesetter’s Daughter)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小说中所揭示的华裔母女关系在中外文坛和小说评论界以及读者之间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受到主流评论界的好评。本文通过系统性地对国内学界关于《接骨师之女》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就研究视角提出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接骨师之女》;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后殖民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02-02
小说《接骨师之女》虽然未能超越谭恩美在其成名作《喜福会》所开创的“家事文学”创作模式和文学成就,但小说做揭示的华裔母女关系却在美国文坛和小说评论界以及读者之间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受到主流评论界的好评,也赢得中外读者的追捧,再一次验证了作家创作的成功。本文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小说自出版以来的国内研究进行梳理,系统地对小说《接骨师之女》过没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研究视角提出相应的思考,以拓宽美国华裔文学在华研究的空间维度。
一、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国内研究概述
小说2001年在美国一经发表便受到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好评,同年即被译介到中国并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接骨师之女》一直是国内学者重点关注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之一。據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自2001年-2015年间,以小说《接骨师之女》(除去歌剧《接骨师之女》研究)为题国内公开发表期刊学术论文71篇,其中以2010-2015年间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以《接骨师之女》为题撰写的优秀硕博论文共计34篇,图一为小说接骨师之女历年研究成果统计图。
二、小说《接骨师之女》研究成果综述
(一)文化研究。
1.身份认。
在《接骨师之女》这部小说中,不同人物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在共同的生活中接触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冲突和摩擦,最终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还是逐步走向了融合。许锬(2013)从小说的空间设置入手,探讨主人翁在中、美两个文化空间中所塑造的华裔形象,并以此来回应种族主义偏见的挑战,打破“自我”与“他者”、“东方”与“西方”、“中心”与“边缘”的界限。
2.中国传统文化研。
延续了《喜福会》的创作风格,谭恩美的作品一直没有摆脱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接骨师之女》也不例外,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传统,也被认为是是谭恩美最具有自传性质的一部作品。在谭恩美作品中所展现的神秘东方景象中,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和符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李陈(2015)对《接骨师之女》中所渗透的深厚的中华文化渊源,如汉字、封建迷信、节日文化以及婚姻习俗等的东方神秘色彩的华夏文化进行分析并将这些意象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为化解母女冲突、连接东西方不同文化,以及华裔美国人寻根意识构建出新的媒介。
3.多元文化研。
《接骨师之女》以母女关系为主线,取材于自我经历,描写中国移民母亲和美国女儿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隔阂。小说的最后以母女相互谅解和理解的大团圆结局,表明出了谭恩美在矛盾的生活体验中已悟出了正确对待多种文化的态度,并传达出自己的多元文化观,即各种文化群体能够和谐交汇、平等相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和宽容。卫薇(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以文本为中心,运用跨文化适应结果和影响因素理论探讨《接骨师之女》中人物的跨文化适应,并指出跨文化适应的最终结果为多元文化共存,承认文化多样性及文化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同时,该研究指出,影响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跨文化适应结果影响因素包括个人沟通能力,本民族的社交、生活变化以及时间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二)女性主义研究。
《接骨师之女》 描绘了女主人公露丝和她的母亲茹灵的心灵成长之路。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都面临着不同的生活困境,精神长期处于压抑和禁锢的状态。繁杂的生活琐事,社会认同感的缺失,爱情中的隔阂,紧张的母女关系等种种问题都压在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人物的身上,令她们感到窒息,对自己的困境无所适从。然而多舛的命运同时也给予了她们心灵成长的养分,在一次次磨练之后,她们渐渐顿悟,并为自己的心灵成功地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的大门,走出了压抑禁锢的空间,从容而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杨欢欢(2015)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为视角,从女性声音、女性关怀、伦理诉求三个方面探讨谭恩美在作品中所建构的两性和谐社会的女性主义伦理愿望。
(三)后殖民研究。
在小说《接骨师之女》中,谭恩美运用极富东方元素的写作特点,反映了离散群体中激烈的文化冲突、代际冲突的真实存在以及他们特有的人生经历和多重文化身份。唐毅(2009)以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框架,并借鉴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有关被殖民者的能动性的理论来探寻作者在美国社会进入族裔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在作品中打破华人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刻板形象,用含而不露的后殖民主义方式对西方文化进行渗透,将其混杂,以杂糅的方式颠覆和解构殖民话语的二元结构,对殖民主义进行有效的抵抗,建立自身主体和文化身份,从而达到重构东方女性形象的目的。
(四)其他角度研究。
除了上述文学研究只要视角之外,不少学者还从其他视角对小说《接骨师之女》进行研究。其中,不少学者较为关注小说中所运用创伤书。王俊生(2014)等人对小说中的创伤性做了分析。张慧(2014)从小说中三位女性对爱和自我身份的困惑入手,探析小说中的精神生态思想。张仁霞(2011)借助语料库检索软件的“索引”、“搭配”和“关键词表”功能,观察母亲的名字Luling(路铃)搭配词和索引出的文本语境,对被研究的人物“路铃”进行人物形象和性格剖析,进而分析小说中母女关系和冲突根源。高俊霞(2010)在其硕士论文中首次运用神话-原型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中的原型意象进行解读。 三、总结
从文献综述的结果来看,自2006年到2015年间,国内公开发表以《接骨师之女》为主题的专篇研究论文及硕博论文随着美国华裔文学从边缘文学进入经典文学的不懈努力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亦有拓宽,经典的文学批评、流散批评、文化研究等文学批评方法的介入给予小说新的阐释,同时,跨学科视角下的多元解读为《接骨师之女》小说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小说的多元解读提供借鉴。但深入分析国内研究成果,已经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硕博论文中,笔者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视角过于集中。
自2010年以来,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国内研究成果看似丰硕,实则视角视角过于集中且重复,大量的论文集中讨论华裔“身份问题”及小说中所描述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问题,不少学者专注于作为族裔文学的华裔文学后殖民批评,特别是以“后殖民女性主义”为视角的研究成果较为繁盛。不可否认的是,小说中此类主题或现象确实存在,但学者们讨论的焦点过于集中,看似丰富的研究成果便略显累赘。
(二)重文化研究,轻文学研究。
应当说,国内的研究者对于《接骨师之女》的关注与探讨仍然没有摆脱“唯文化批评”的局限,相应地,对小说本身的关注也是不足的。受限于整个华裔文学研究的视角,在2006-2015的10年间,虽然也有研究者陆陆续续地从其他不同的视角关注小说的结构、作家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但是,相关的研究还是显得比较薄弱。
(三)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研究视角有待突破。
应当说,从近几年发表在国内主要期刊上的有关《接骨师之女》的研究论文来看,均是以文化研究为主,如果研究者进一步回归文本、对小说展开细致且深入的研读,还是可以从新的角度阐释作品,或是在更深层次上取得新突破。而这需要研究者将视点从外部的文化研究转向作品内部的文学因素的探讨上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小说的文学价值。因此,小说仍然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Hawthom, Jeremy. A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M]. London: Rout ledge, 1994.
[2]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3]许锬. 《接骨师之女》中的空间设置与华裔的身份认同[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73-76.
[4]李陈. 《接骨师之女》中死亡和神秘意象的内涵意义探析[J]. 赤子(上中旬),2015,16:90-91.
[5]卫薇. 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的多元文化主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2.
[6]杨欢欢.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视野下的《接骨师之女》[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45-47.
[7]唐毅,吴苏苏. 谭恩美小说中的抵抗策略——以《接骨师之女》中的女性为个案[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243-246.
[8]张仁霞. 《接骨师之女》中母亲“路玲”人物形象语料库解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7:56-57.
[9]高俊霞. 《接骨师之女》的原型分析[D].河北师范大學,2010.
作者简介:
1.保明东(1992-),男,回族,云南曲靖人,云南民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华裔文学。
2.马瑜(1966-),女,哈尼族,云南宣威人,云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和女性问题研究。
3.卢刚(1990-),男,安徽宣城人,云南民族大学英语口译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接骨师之女》;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后殖民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02-02
小说《接骨师之女》虽然未能超越谭恩美在其成名作《喜福会》所开创的“家事文学”创作模式和文学成就,但小说做揭示的华裔母女关系却在美国文坛和小说评论界以及读者之间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受到主流评论界的好评,也赢得中外读者的追捧,再一次验证了作家创作的成功。本文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小说自出版以来的国内研究进行梳理,系统地对小说《接骨师之女》过没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就研究视角提出相应的思考,以拓宽美国华裔文学在华研究的空间维度。
一、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国内研究概述
小说2001年在美国一经发表便受到美国主流文学界的好评,同年即被译介到中国并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接骨师之女》一直是国内学者重点关注的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之一。據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自2001年-2015年间,以小说《接骨师之女》(除去歌剧《接骨师之女》研究)为题国内公开发表期刊学术论文71篇,其中以2010-2015年间研究成果最为丰硕;以《接骨师之女》为题撰写的优秀硕博论文共计34篇,图一为小说接骨师之女历年研究成果统计图。
二、小说《接骨师之女》研究成果综述
(一)文化研究。
1.身份认。
在《接骨师之女》这部小说中,不同人物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在共同的生活中接触过程中经历了各种冲突和摩擦,最终这两种不同的文化还是逐步走向了融合。许锬(2013)从小说的空间设置入手,探讨主人翁在中、美两个文化空间中所塑造的华裔形象,并以此来回应种族主义偏见的挑战,打破“自我”与“他者”、“东方”与“西方”、“中心”与“边缘”的界限。
2.中国传统文化研。
延续了《喜福会》的创作风格,谭恩美的作品一直没有摆脱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接骨师之女》也不例外,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传统,也被认为是是谭恩美最具有自传性质的一部作品。在谭恩美作品中所展现的神秘东方景象中,中国传统文化形象和符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李陈(2015)对《接骨师之女》中所渗透的深厚的中华文化渊源,如汉字、封建迷信、节日文化以及婚姻习俗等的东方神秘色彩的华夏文化进行分析并将这些意象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为化解母女冲突、连接东西方不同文化,以及华裔美国人寻根意识构建出新的媒介。
3.多元文化研。
《接骨师之女》以母女关系为主线,取材于自我经历,描写中国移民母亲和美国女儿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与隔阂。小说的最后以母女相互谅解和理解的大团圆结局,表明出了谭恩美在矛盾的生活体验中已悟出了正确对待多种文化的态度,并传达出自己的多元文化观,即各种文化群体能够和谐交汇、平等相处,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相互理解、尊重和宽容。卫薇(2012)在其硕士论文中以文本为中心,运用跨文化适应结果和影响因素理论探讨《接骨师之女》中人物的跨文化适应,并指出跨文化适应的最终结果为多元文化共存,承认文化多样性及文化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同时,该研究指出,影响这种多元文化并存的跨文化适应结果影响因素包括个人沟通能力,本民族的社交、生活变化以及时间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二)女性主义研究。
《接骨师之女》 描绘了女主人公露丝和她的母亲茹灵的心灵成长之路。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小说中的女性人物都面临着不同的生活困境,精神长期处于压抑和禁锢的状态。繁杂的生活琐事,社会认同感的缺失,爱情中的隔阂,紧张的母女关系等种种问题都压在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人物的身上,令她们感到窒息,对自己的困境无所适从。然而多舛的命运同时也给予了她们心灵成长的养分,在一次次磨练之后,她们渐渐顿悟,并为自己的心灵成功地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的大门,走出了压抑禁锢的空间,从容而自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杨欢欢(2015)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为视角,从女性声音、女性关怀、伦理诉求三个方面探讨谭恩美在作品中所建构的两性和谐社会的女性主义伦理愿望。
(三)后殖民研究。
在小说《接骨师之女》中,谭恩美运用极富东方元素的写作特点,反映了离散群体中激烈的文化冲突、代际冲突的真实存在以及他们特有的人生经历和多重文化身份。唐毅(2009)以萨义德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框架,并借鉴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有关被殖民者的能动性的理论来探寻作者在美国社会进入族裔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在作品中打破华人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刻板形象,用含而不露的后殖民主义方式对西方文化进行渗透,将其混杂,以杂糅的方式颠覆和解构殖民话语的二元结构,对殖民主义进行有效的抵抗,建立自身主体和文化身份,从而达到重构东方女性形象的目的。
(四)其他角度研究。
除了上述文学研究只要视角之外,不少学者还从其他视角对小说《接骨师之女》进行研究。其中,不少学者较为关注小说中所运用创伤书。王俊生(2014)等人对小说中的创伤性做了分析。张慧(2014)从小说中三位女性对爱和自我身份的困惑入手,探析小说中的精神生态思想。张仁霞(2011)借助语料库检索软件的“索引”、“搭配”和“关键词表”功能,观察母亲的名字Luling(路铃)搭配词和索引出的文本语境,对被研究的人物“路铃”进行人物形象和性格剖析,进而分析小说中母女关系和冲突根源。高俊霞(2010)在其硕士论文中首次运用神话-原型文学批评理论对小说中的原型意象进行解读。 三、总结
从文献综述的结果来看,自2006年到2015年间,国内公开发表以《接骨师之女》为主题的专篇研究论文及硕博论文随着美国华裔文学从边缘文学进入经典文学的不懈努力而越来越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亦有拓宽,经典的文学批评、流散批评、文化研究等文学批评方法的介入给予小说新的阐释,同时,跨学科视角下的多元解读为《接骨师之女》小说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小说的多元解读提供借鉴。但深入分析国内研究成果,已经发表的期刊论文及硕博论文中,笔者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视角过于集中。
自2010年以来,小说《接骨师之女》的国内研究成果看似丰硕,实则视角视角过于集中且重复,大量的论文集中讨论华裔“身份问题”及小说中所描述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问题,不少学者专注于作为族裔文学的华裔文学后殖民批评,特别是以“后殖民女性主义”为视角的研究成果较为繁盛。不可否认的是,小说中此类主题或现象确实存在,但学者们讨论的焦点过于集中,看似丰富的研究成果便略显累赘。
(二)重文化研究,轻文学研究。
应当说,国内的研究者对于《接骨师之女》的关注与探讨仍然没有摆脱“唯文化批评”的局限,相应地,对小说本身的关注也是不足的。受限于整个华裔文学研究的视角,在2006-2015的10年间,虽然也有研究者陆陆续续地从其他不同的视角关注小说的结构、作家的艺术手法、人物形象的塑造等等,但是,相关的研究还是显得比较薄弱。
(三)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研究视角有待突破。
应当说,从近几年发表在国内主要期刊上的有关《接骨师之女》的研究论文来看,均是以文化研究为主,如果研究者进一步回归文本、对小说展开细致且深入的研读,还是可以从新的角度阐释作品,或是在更深层次上取得新突破。而这需要研究者将视点从外部的文化研究转向作品内部的文学因素的探讨上来,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小说的文学价值。因此,小说仍然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1] Hawthom, Jeremy. A Glossa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M]. London: Rout ledge, 1994.
[2] 谭恩美. 接骨师之女[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3]许锬. 《接骨师之女》中的空间设置与华裔的身份认同[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73-76.
[4]李陈. 《接骨师之女》中死亡和神秘意象的内涵意义探析[J]. 赤子(上中旬),2015,16:90-91.
[5]卫薇. 谭恩美《接骨师之女》中的多元文化主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2.
[6]杨欢欢.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视野下的《接骨师之女》[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45-47.
[7]唐毅,吴苏苏. 谭恩美小说中的抵抗策略——以《接骨师之女》中的女性为个案[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243-246.
[8]张仁霞. 《接骨师之女》中母亲“路玲”人物形象语料库解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7:56-57.
[9]高俊霞. 《接骨师之女》的原型分析[D].河北师范大學,2010.
作者简介:
1.保明东(1992-),男,回族,云南曲靖人,云南民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华裔文学。
2.马瑜(1966-),女,哈尼族,云南宣威人,云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和女性问题研究。
3.卢刚(1990-),男,安徽宣城人,云南民族大学英语口译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口译与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