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贯彻与落实下,全面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当代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如何在提高学生数学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了考核数学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笔者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对《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素质的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素质培养
前言:
数学是我国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学科,其无论是对于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还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行,传统的以数学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高素质、高知识、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在此背景的影响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也有了明显的转变,以素质培养为第一目标的高中数学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1 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素质的内容有很多方面,数学学习能力、数学知识水平、数学的兴趣水平,就连数学解答时的书写规范程度都属于数学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数学素质,虽然有些学生的数学素质很相近,但完全一样的数学素质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就必须要先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意识。在数学意识培养过程中,为了达到学生全面进步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达到调动起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并主动的去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和讨论,最终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道路上,实现自我的提高与进步,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意识。
2 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是科学学科的分支,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都必须要经过相应的思考与判断,所以说良好的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成功的一半。同样,在数学素质培养过程中,想要让学生真正的形成数学素质,就必须要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当中,教师习惯让学生掌握类型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题海战术”来让学生将每一道类型题都熟记于心,以备考试之需。这是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不良好教学习惯,同样其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有着不好的影响。有很多实例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看上去能够很好的应对考试,但真正到了高考考场上,所谓的“类型题”根本不见踪影。所以说,对于数学这种灵活多变的学科,教师所要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去解题,而不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模式化的“类型题”解答机器。
在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改变学生学习思维的固化现状,鼓励学生多质疑、多发问、多讨论,对于一些听不懂或有质疑的地方,学生可以讲出来与同学和老师共同探讨,在探讨当中实现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将解题方法存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以后遇到数学问题时做到从容不迫、客观冷静、缜密思考,最终实现正确的解答。
3 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知识是非常神秘的,尽管人类已经研究了几千年,但我们所看到的、学习到的、领悟到的数学只是其知识海洋当中的一角,还有很多知识体系未被我们所探寻到。在数学学科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想要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寻找,就必须要培养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够突破,只有突破才能进入到那未知的知识海洋。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创新能力,是他们数学素质最为重要的表现之一,在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时,教师必须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是教学引导者而不是一个教学主导者。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就是因为太多的教师错误的将自己放在了教学主导者的位置上,才导致了学生成為了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解题机器。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时,常常鼓励他们大声的说出他们的质疑,对于他们的质疑笔者会一同与他们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在解答习题过程中,笔者也经常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来解答,从而实现在习题解答方面的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养成了反复论证的习惯,在解答问题时他们也愿意反复的去研究题目和解答问题,以期在反复的研究和解答当中得出更为简便的解题方法。
4 培养语言能力
尽管数学是一门科学学科,但在数学素质培养当中,数学语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无论多么正确的数学理论,如果没有数学语言的表现与支持,其都无法得以发展和传扬,因此熟练的使用数学语言是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进步的基本表现。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提升,数学语言的使用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基本数学教学阶段中,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一个数学条件“点 A 在直线 a 上”,但我们到了高级数学教学阶段,我们则会用“直线a经过A点”来描述这一数学条件。当然第一种描述方式也没有错误,但随着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我们就不自觉的会使用第二种表述方式。之所以会出现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是因为数学语言追求的是“准确、详细、简练”,而这就是数学语言的魅力所在。因此想要实现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就必须要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社会发展背景下,全面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上的必经之路。在高中数学教学环节当中,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素质培养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必须要确立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正确的教学引导下,建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为学生未来数学道路上的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莲荷.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10:87.
[2]沈艳玲.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107-108.
[3]罗佳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8:116.
[4]刘新良.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1,05:33.
【关键词】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素质培养
前言:
数学是我国教育工作当中的重要学科,其无论是对于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还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行,传统的以数学技能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取而代之的是高素质、高知识、高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在此背景的影响下,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也有了明显的转变,以素质培养为第一目标的高中数学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1 培养数学意识
数学素质的内容有很多方面,数学学习能力、数学知识水平、数学的兴趣水平,就连数学解答时的书写规范程度都属于数学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数学素质,虽然有些学生的数学素质很相近,但完全一样的数学素质是绝不可能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想要实现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就必须要先培养起学生的数学意识。在数学意识培养过程中,为了达到学生全面进步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然后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达到调动起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的目标,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并主动的去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和讨论,最终让他们在主动学习的道路上,实现自我的提高与进步,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意识。
2 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是科学学科的分支,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都必须要经过相应的思考与判断,所以说良好的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成功的一半。同样,在数学素质培养过程中,想要让学生真正的形成数学素质,就必须要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当中,教师习惯让学生掌握类型题的解题方法,通过“题海战术”来让学生将每一道类型题都熟记于心,以备考试之需。这是教师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所形成的不良好教学习惯,同样其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有着不好的影响。有很多实例证明这种教学方法看上去能够很好的应对考试,但真正到了高考考场上,所谓的“类型题”根本不见踪影。所以说,对于数学这种灵活多变的学科,教师所要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数学思维去解题,而不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模式化的“类型题”解答机器。
在素质教育模式下,教师要改变学生学习思维的固化现状,鼓励学生多质疑、多发问、多讨论,对于一些听不懂或有质疑的地方,学生可以讲出来与同学和老师共同探讨,在探讨当中实现数学思维水平的提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将解题方法存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以后遇到数学问题时做到从容不迫、客观冷静、缜密思考,最终实现正确的解答。
3 培养创新能力
数学知识是非常神秘的,尽管人类已经研究了几千年,但我们所看到的、学习到的、领悟到的数学只是其知识海洋当中的一角,还有很多知识体系未被我们所探寻到。在数学学科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想要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寻找,就必须要培养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因为只有创新才能够突破,只有突破才能进入到那未知的知识海洋。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创新能力,是他们数学素质最为重要的表现之一,在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时,教师必须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是教学引导者而不是一个教学主导者。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就是因为太多的教师错误的将自己放在了教学主导者的位置上,才导致了学生成為了应试教育背景下的解题机器。笔者在对学生进行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时,常常鼓励他们大声的说出他们的质疑,对于他们的质疑笔者会一同与他们探讨,最终得出结论。在解答习题过程中,笔者也经常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来解答,从而实现在习题解答方面的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都养成了反复论证的习惯,在解答问题时他们也愿意反复的去研究题目和解答问题,以期在反复的研究和解答当中得出更为简便的解题方法。
4 培养语言能力
尽管数学是一门科学学科,但在数学素质培养当中,数学语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无论多么正确的数学理论,如果没有数学语言的表现与支持,其都无法得以发展和传扬,因此熟练的使用数学语言是学生数学学习水平进步的基本表现。随着数学学习难度的提升,数学语言的使用标准也越来越严格。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基本数学教学阶段中,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一个数学条件“点 A 在直线 a 上”,但我们到了高级数学教学阶段,我们则会用“直线a经过A点”来描述这一数学条件。当然第一种描述方式也没有错误,但随着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我们就不自觉的会使用第二种表述方式。之所以会出现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是因为数学语言追求的是“准确、详细、简练”,而这就是数学语言的魅力所在。因此想要实现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就必须要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在素质社会发展背景下,全面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上的必经之路。在高中数学教学环节当中,因为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所以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数学素质培养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教师必须要确立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正确的教学引导下,建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良好素质的形成,从而为学生未来数学道路上的学习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莲荷.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10:87.
[2]沈艳玲.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107-108.
[3]罗佳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8:116.
[4]刘新良.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1,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