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的语文素养。以生活为基点、以情感为内核、以语言为表现形式,探讨作文教学中的“三重激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指导;“三重激活”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它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作文难、难作文已经成为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情况。如何抓住精髓,真正提高习作质量,笔者认为可从生活、情感、语言三个方面进行激活。
一、激活生活,积累素材
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文章,小学生不注重观察生活,提笔没有话说,自然会觉得“头大。”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是获得写作灵感的不二法门。因此,教师要善于将作文教学引入实际生活中,润物无声地为小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
当下的语文教材在进行编排的时候总是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将整个学年、整个学段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提前备课,认真梳理出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在学期之初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预先准备,预先观察,循序渐进地把生活中的内容“输入”到脑海中。然后教师以引导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小学生把为了主题活动积累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就是作文和生活最初结合的“模样”。这种条缕清晰的方式,看似和作文没有发生直接的联系,却是学生作文时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
例如,三年级小学生的习作题材多和家庭生活有关,《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最难忘的一件事》……诸如此类的题目虽然看似亲切,但实质上宽泛而笼统,学生即使天天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发生了许多事情,乍一听到这样的题目也会无所适从。所以教师先给孩子们一段时间,每天观察妈妈(爸爸)一个外貌上的特点、每天在心里记下一个家庭中发生的事情,然后在课堂上充分地述说,不断地唤起学生当下的记忆,也激活了之前的记忆,叠加的画面重现让学生将说的能力迁移到了写作上,最终学会了连接,积累了素材。
二、激活语言,提升质量
作文的形成过程是语言文字不断整合的过程。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少,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积累的环境,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言体系。上文所说的口语交际是一种办法,阅读更是习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根据习作的主题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阅读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名家名篇、诗词古文,只要是和作文主题有关的内容,都让学生充分吸收,采用模仿、对比等方式,将积累到的语言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例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中,教师可以把名家描写春天的文章拿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阅读,说一说哪里写得好,若是自己写,会怎样动笔,说着就起笔写作,把意识层面的内容变为白纸黑字,就成为了自己的语言。写好之后,还要再反复地读一读,用文章不厌千回改的精神琢磨语言的用法,可以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加细腻自然,具备多层的感染力。
三、激活情感,持续写作
热情是兴趣的伴生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怕”是一种情感,对作文“爱”也是一种情感,但显然后者才能激发写作的欲望。教师要用自己慷慨的鼓励和大方的赞扬,让学生树立起作文的信心,相信自己写作的才华。当然这种鼓励和赞扬要准确而客观,如“你的语言真有个性”“你笔下的人物真生动”“你的这个想法很有深度”……只要教师愿意发现,学生的作文一定有闪光点。
只有先克服对作文的恐惧,才能一步步走入教师设计的作文教学环节中,对所写事物主动认知,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教师可以把自己童年写作的“无奈”和学生分享,也可以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允许孩子们发表真实的意见,学生才会亲近教师,教师的所言所感才能有信服力。这时,教師用真实的情感说出的语言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去自己的作文素材中找到打动自己的地方,细细描摹下来。有些时候,教师为了激活学生的情感,在评价时更注重情感,而对一些技巧上的瑕疵予以包容,学生更会愿意写作,持续写作,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获得技能的完善。
综上所述,作文是高度凝练语文能力的一种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情感态度。但是作文的训练又是有着规律可循的,只要把其感情的内核与语言的外表在生活源泉的供给下合而一统,就会激活学生作文的热情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静.只有指导到位 写作才能水到渠成:浅谈作文指导与修改[J].作文教学研究,2015(1),2008(1):53-54.
[2]王玉珍.小学作文指导“三步曲”[J].课外语文,2013(22) 2013(11):107.
[3]张祖英.观察 阅读 训练: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三步曲”[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9):14.
作者简介:李小妹,女,广西临桂人,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编辑 鲁翠红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指导;“三重激活”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它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作文难、难作文已经成为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情况。如何抓住精髓,真正提高习作质量,笔者认为可从生活、情感、语言三个方面进行激活。
一、激活生活,积累素材
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文章,小学生不注重观察生活,提笔没有话说,自然会觉得“头大。”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是获得写作灵感的不二法门。因此,教师要善于将作文教学引入实际生活中,润物无声地为小学生积累作文的素材。
当下的语文教材在进行编排的时候总是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将整个学年、整个学段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提前备课,认真梳理出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在学期之初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布置下去,让学生预先准备,预先观察,循序渐进地把生活中的内容“输入”到脑海中。然后教师以引导和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小学生把为了主题活动积累的内容记录下来,这就是作文和生活最初结合的“模样”。这种条缕清晰的方式,看似和作文没有发生直接的联系,却是学生作文时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必经之路。
例如,三年级小学生的习作题材多和家庭生活有关,《我的妈妈》《我的爸爸》《最难忘的一件事》……诸如此类的题目虽然看似亲切,但实质上宽泛而笼统,学生即使天天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发生了许多事情,乍一听到这样的题目也会无所适从。所以教师先给孩子们一段时间,每天观察妈妈(爸爸)一个外貌上的特点、每天在心里记下一个家庭中发生的事情,然后在课堂上充分地述说,不断地唤起学生当下的记忆,也激活了之前的记忆,叠加的画面重现让学生将说的能力迁移到了写作上,最终学会了连接,积累了素材。
二、激活语言,提升质量
作文的形成过程是语言文字不断整合的过程。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少,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积累的环境,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语言体系。上文所说的口语交际是一种办法,阅读更是习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根据习作的主题有意识地为学生推荐阅读材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名家名篇、诗词古文,只要是和作文主题有关的内容,都让学生充分吸收,采用模仿、对比等方式,将积累到的语言运用在自己的文章中。
例如,在以春天为主题的作文中,教师可以把名家描写春天的文章拿给学生看,让学生进行阅读,说一说哪里写得好,若是自己写,会怎样动笔,说着就起笔写作,把意识层面的内容变为白纸黑字,就成为了自己的语言。写好之后,还要再反复地读一读,用文章不厌千回改的精神琢磨语言的用法,可以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加细腻自然,具备多层的感染力。
三、激活情感,持续写作
热情是兴趣的伴生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作文“怕”是一种情感,对作文“爱”也是一种情感,但显然后者才能激发写作的欲望。教师要用自己慷慨的鼓励和大方的赞扬,让学生树立起作文的信心,相信自己写作的才华。当然这种鼓励和赞扬要准确而客观,如“你的语言真有个性”“你笔下的人物真生动”“你的这个想法很有深度”……只要教师愿意发现,学生的作文一定有闪光点。
只有先克服对作文的恐惧,才能一步步走入教师设计的作文教学环节中,对所写事物主动认知,进而产生写作的冲动。教师可以把自己童年写作的“无奈”和学生分享,也可以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允许孩子们发表真实的意见,学生才会亲近教师,教师的所言所感才能有信服力。这时,教師用真实的情感说出的语言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去自己的作文素材中找到打动自己的地方,细细描摹下来。有些时候,教师为了激活学生的情感,在评价时更注重情感,而对一些技巧上的瑕疵予以包容,学生更会愿意写作,持续写作,而在写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获得技能的完善。
综上所述,作文是高度凝练语文能力的一种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着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情感态度。但是作文的训练又是有着规律可循的,只要把其感情的内核与语言的外表在生活源泉的供给下合而一统,就会激活学生作文的热情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静.只有指导到位 写作才能水到渠成:浅谈作文指导与修改[J].作文教学研究,2015(1),2008(1):53-54.
[2]王玉珍.小学作文指导“三步曲”[J].课外语文,2013(22) 2013(11):107.
[3]张祖英.观察 阅读 训练: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三步曲”[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0(9):14.
作者简介:李小妹,女,广西临桂人,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