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比较鉴赏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培养。本文以具体的教学实例,探讨了比较鉴赏方法在课堂教学实际运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比较鉴赏 创作背景 思想感情 典故形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人教版)第二单元学习内容为宋词。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中的领军人物。按照传统的提法,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典范。入选的八首宋词堪称我国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珠贝,不仅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而且有博大的思想内涵。教学本单元时,可运用比较鉴赏方法。尤其是辛弃疾的词《水龙呤·登建康赏心亭》《永愚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在诵读指导和内容讲解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赏,加深学生对词人的深入了解。
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比较鉴赏法,一般来说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的鉴赏方法,既可是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也可是不同作家相关作品的比较,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在诗歌教学中引入比较鉴赏法,既可富于新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可对比鲜明,促进学生在求同存异中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要科学地运用比较法,必须注意事物之间的可比性。凡是要比较的事物至少有一个主要的共同点,而且共同点与要比的不同点之间须有一定的联系。下面以辛弃疾的《水龙呤》《永遇乐》两首词为例,探究如何进行比较鉴赏法教学。
一、比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相同主题
辛弃疾是著名的词人,又是爱国的典范,一生念念不忘驱除外侮,统一祖国,“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渴望驰聘疆场,杀敌报国。虽一世坎坷,饱受排挤,但深深的爱国情结每每倾注在他的词中。
《水龙呤》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在建康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作者已南归八九年了,却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当时在镇江知府任上,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词人以65岁高龄来到镇江任职,本以为能有所作为,积极准备北伐,可他的意见非但不能被韩采纳,反而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并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此词是他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下的。词中表现了词人抗金报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两首词所写的年代不同,横跨了作者的半生,但主题思想都相同,即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且两首词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写作时的作者投闲置散,作为一个词人,不得一遂报国之愿,登临周览,放眼远眺之际,郁结在心头的悲愤不得不通过词来抒发。
二、比思想感情,感受词人的情感态度
“诗言志”,思想感情是作者创作目的的体现,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然而诗人在诗歌里流露的思想感情或激昂奔放,或含蓄委婉,况且由于诗人生活经历不同,遭遇境况不同,理想志向不同,他们诗歌里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也各不相同,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难以感受,难以区别的。同一题材不同诗人的诗作,同一时代不同诗人的诗作,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作,诗人在诗歌里流露的思想感情或相同,或相异。我们可以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来感受诗人在诗歌里体现的情感态度。
辛弃疾是词人,也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治家、军事家。他生活在国家风雨飘零内忧外患之际,朝庭对他总是任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报国理想始终未能实现,所以把词当成了宣泄工具。
《水龙呤》是辛弃疾早期的作品,在这首词里,作者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甚至“红巾翠袖”等形象来陪衬、点染,但读后绝没有柔媚、繁缛之感。因为作者一贯执著于抗金报国的人生理想,所以全词始终充满一种激昂慷慨的情感态度,放送出一种雄浑、高亢的声音。《永遇乐》是辛弃疾晚期的代表作,创作于起而又被降职时。他虽以65岁的高龄任职镇江,积极筹备北伐,而朝庭则毫无复国之意,于是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北固亭时,联想起曾在这里活动过的古人和发生过的古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现时的处境,更加感到愤懑不平。词人以怀古为名,表现了抗金报国、恢复中原的愿望和苦闷,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用人才的愤懑。
通过比较鉴赏,可以从中感受到两首词的情感态度均是慷慨悲歌,激情飞扬,总体风格一致,雄健、豪放。只是前期词多些昂扬、激奋;晚年之作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三、比典故形象,领悟作者用典的目的
“用典”几乎是怀古之作的不二法门。所谓“用典”就是用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不仅简省精练,还可曲尽其妙;同时,用典与形象、意境和情理有机结合,体现了诗歌的精练性和含蓄性,使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增强感染力。
用典是辛弃疾写词的突出特色。《水龙吟》和《永遇乐》中,作者运用了八个历史典故。写到的历史人物有: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霍去病、廉颇;历史事件有: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
下面选取几例比较鉴赏。《水龙吟》用张翰自比却反其意而用之,张翰弃官南归的典故有力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深秋时分,连大雁都知道南飞,何况漂泊异乡的游子呢?家乡虽好,如今还在金人的统治之下,想回也回不去了,表达了有家难回的乡思,以及对金人、对南宋朝庭的激愤;次句正取刘备怒斥许汜的故事,抨击了只顾苟安一隅寻欢作乐,无心为国家战斗,热衷为个人谋利的当权派。《永遇乐》上阕用了孙权、刘裕的典故,这两个人的共同点都是能够在京口起步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希望像他们一样能建功立业,也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下阕用刘义隆的典故,他是刘裕的儿子,但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草率北伐,结果一败涂地。作者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庭不要草草出兵,体现自己的正确抗金作战思想。词的结尾以廉颇正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没有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
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有褒有贬,有正用,有反用。用典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比较鉴赏法,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发展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新课程标准真正得以实施。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教研室。
【关键词】比较鉴赏 创作背景 思想感情 典故形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4》(人教版)第二单元学习内容为宋词。选取的四位作家柳永、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都是宋词中的领军人物。按照传统的提法,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典范。入选的八首宋词堪称我国浩瀚文学海洋中的珠贝,不仅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而且有博大的思想内涵。教学本单元时,可运用比较鉴赏方法。尤其是辛弃疾的词《水龙呤·登建康赏心亭》《永愚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在诵读指导和内容讲解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赏,加深学生对词人的深入了解。
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比较鉴赏法,一般来说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作品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的鉴赏方法,既可是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较,也可是不同作家相关作品的比较,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在诗歌教学中引入比较鉴赏法,既可富于新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可对比鲜明,促进学生在求同存异中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要科学地运用比较法,必须注意事物之间的可比性。凡是要比较的事物至少有一个主要的共同点,而且共同点与要比的不同点之间须有一定的联系。下面以辛弃疾的《水龙呤》《永遇乐》两首词为例,探究如何进行比较鉴赏法教学。
一、比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相同主题
辛弃疾是著名的词人,又是爱国的典范,一生念念不忘驱除外侮,统一祖国,“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渴望驰聘疆场,杀敌报国。虽一世坎坷,饱受排挤,但深深的爱国情结每每倾注在他的词中。
《水龙呤》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作者在建康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作者已南归八九年了,却不得一遂报国之愿,偶有登临周览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愤懑不平。《永遇乐》写于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当时在镇江知府任上,这时宰相韩侂胄想用北伐做幌子来笼络时人,以提高自己的威望,扩大自己的权势。词人以65岁高龄来到镇江任职,本以为能有所作为,积极准备北伐,可他的意见非但不能被韩采纳,反而给他一个降官的处分,并被调离镇江。辛弃疾施展雄才大略为恢复大业出力的愿望又落空了。此词是他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写下的。词中表现了词人抗金报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两首词所写的年代不同,横跨了作者的半生,但主题思想都相同,即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且两首词还有一个相同之处,写作时的作者投闲置散,作为一个词人,不得一遂报国之愿,登临周览,放眼远眺之际,郁结在心头的悲愤不得不通过词来抒发。
二、比思想感情,感受词人的情感态度
“诗言志”,思想感情是作者创作目的的体现,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然而诗人在诗歌里流露的思想感情或激昂奔放,或含蓄委婉,况且由于诗人生活经历不同,遭遇境况不同,理想志向不同,他们诗歌里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也各不相同,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难以感受,难以区别的。同一题材不同诗人的诗作,同一时代不同诗人的诗作,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诗作,诗人在诗歌里流露的思想感情或相同,或相异。我们可以运用比较鉴赏的方法来感受诗人在诗歌里体现的情感态度。
辛弃疾是词人,也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治家、军事家。他生活在国家风雨飘零内忧外患之际,朝庭对他总是任而又黜,罢而又用,他则一贯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政治、军事主张,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报国理想始终未能实现,所以把词当成了宣泄工具。
《水龙呤》是辛弃疾早期的作品,在这首词里,作者虽然用了蓝天、绿水、青山、红日,甚至“红巾翠袖”等形象来陪衬、点染,但读后绝没有柔媚、繁缛之感。因为作者一贯执著于抗金报国的人生理想,所以全词始终充满一种激昂慷慨的情感态度,放送出一种雄浑、高亢的声音。《永遇乐》是辛弃疾晚期的代表作,创作于起而又被降职时。他虽以65岁的高龄任职镇江,积极筹备北伐,而朝庭则毫无复国之意,于是深感失望和气愤。他登上北固亭时,联想起曾在这里活动过的古人和发生过的古事,再回忆自己的经历,并对照自己现时的处境,更加感到愤懑不平。词人以怀古为名,表现了抗金报国、恢复中原的愿望和苦闷,也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用人才的愤懑。
通过比较鉴赏,可以从中感受到两首词的情感态度均是慷慨悲歌,激情飞扬,总体风格一致,雄健、豪放。只是前期词多些昂扬、激奋;晚年之作则转向了苍劲、悲壮。
三、比典故形象,领悟作者用典的目的
“用典”几乎是怀古之作的不二法门。所谓“用典”就是用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恰当地用典,不仅简省精练,还可曲尽其妙;同时,用典与形象、意境和情理有机结合,体现了诗歌的精练性和含蓄性,使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增强感染力。
用典是辛弃疾写词的突出特色。《水龙吟》和《永遇乐》中,作者运用了八个历史典故。写到的历史人物有:张翰、许汜、刘备、孙权、刘裕、南朝宋文帝、拓跋焘、霍去病、廉颇;历史事件有:张翰弃官归乡,刘备鄙视许汜,孙权始置京口,刘裕起兵北伐,霍去病出击匈奴,宋文帝北伐失败,拓跋焘建立行宫,赵王使者探望廉颇。
下面选取几例比较鉴赏。《水龙吟》用张翰自比却反其意而用之,张翰弃官南归的典故有力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深秋时分,连大雁都知道南飞,何况漂泊异乡的游子呢?家乡虽好,如今还在金人的统治之下,想回也回不去了,表达了有家难回的乡思,以及对金人、对南宋朝庭的激愤;次句正取刘备怒斥许汜的故事,抨击了只顾苟安一隅寻欢作乐,无心为国家战斗,热衷为个人谋利的当权派。《永遇乐》上阕用了孙权、刘裕的典故,这两个人的共同点都是能够在京口起步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业绩都在京口,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仰慕与向往,慨叹英雄难觅,希望像他们一样能建功立业,也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下阕用刘义隆的典故,他是刘裕的儿子,但不能继承父业,好大喜功,草率北伐,结果一败涂地。作者借古讽今,告诫南宋朝庭不要草草出兵,体现自己的正确抗金作战思想。词的结尾以廉颇正比,既有渴求他人来问,洋溢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又没有人来问,抒发空有满腔爱国豪情,却连遭贬斥、壮志难酬的悲愤。
作者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有褒有贬,有正用,有反用。用典的目的也不尽相同: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比较鉴赏法,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发展学生的求同求异思维,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使新课程标准真正得以实施。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