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系统性肥大细胞增生症一例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大细胞增生症( mastocytosis,MC)是一种少见的侵犯网状内皮系统的肥大细胞增生性疾病,病理改变为肥大细胞在1个或多个器官异常增生、聚集.本病多为散发,一般无遗传史或家族史,男女比例大约为1.5∶1,但也有家族发病,约占10%,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我科于2010年9月收治了1例新生儿系统性MC,现报道如下.患儿,女,15 h,因生后即发现皮疹而入院.患儿系孕4产2,足月自然娩出,羊水、胎盘、脐带正常,出生体重3.1kg,生后即发现全身皮肤暗红色斑丘疹,病程中无发热,反应好.母孕期健康,未服用任何药物。

其他文献
患儿,女,2.5个月,以"咳、喘1个月,发热2 d,抽搐1次"为主诉入院.患儿1个月前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2周,经抗炎对症治疗,好转出院.出院后偶咳,渐加重,并有喘息.因发热、抽搐再次入院.入院查体:T 37.5℃,P 180次/min,R 64次/min,体质量4.6 kg.营养略差,意识清晰,精神萎靡,反应尚可。
期刊
急性中毒在儿童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威胁儿童的生命健康.在发达国家,儿童中毒有完善的中毒监测网络,可以准确地反映儿童中毒的相关因素,对中毒做出及时迅速的干预和救治.我国儿童中毒的病死率高,缺乏完善的监测网络.本文就儿童急性中毒的相关因素及治疗做一综述。
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CTPV)是指门静脉主干和(或)分支部分或完全阻塞后,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增高,其周围迂曲扩张的小静脉形成类似“海绵状”丰富的侧支循环,是肝脏为保证血流量的一种代偿性病变.CTPV是少见的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临床容易误诊,约有10%的患儿死于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因而应提高临床医生对CTPV
期刊
1病历摘要患儿,男,11岁,主因“反复水肿、蛋白尿2年”入院.2年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部及双下肢水肿,查尿蛋白阳性(3+),血白蛋白14 g/L,总胆固醇8.0 mmol/L,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足量泼尼松口服(15 mg,3次/d)4周,尿蛋白持续阳性(3+),后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10 mg/( kg·次),连用2d,每2周1次,共12周),水肿减轻,但尿蛋白仍无好转,故行肾穿刺活检
期刊
患儿,男,12岁,以"腹部包块4个月"为主诉入我院小儿普通外科病房.患儿入院前6个月于其右侧腹股沟区发现鸡蛋大小包块,同时伴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之间,每日发热2~3次,包块触痛(+).于当地诊所行抗感染(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10 d,用药3 d后热退.经抽吸脓汁4次后,包块逐渐变小.同时在距原包块约10 cm右侧腹股沟区再次出现一约"拳头"大小的包块.10 d后患儿腹部触及包块,当地医院行
期刊
目的 研究癫痫患儿口服丙戊酸钠(VPA)后,体质量对清除率和消除半衰期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对20例口服VPA的癫痫患儿治疗后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比较正常体质量患儿和超常体质量患儿的药物清除特点。结果超常体质量儿VPA消除半衰期[(9.50±0.63)h]比正常体质量儿[(7.80±0.75)h]长,清除率[(0.11±0.03)ml/(kg·min)]比正常体质量儿[(0.18±0.
期刊
患儿,女,6岁,因"发热4 d,皮疹3 d,嗜睡12 h"收住我科.患儿4 d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在38.0~39.5℃之间,伴鼻塞、流涕,热前时有畏寒、寒战,无抽搐,热退无大汗,有咳嗽,不剧,无气促、发绀,无呕吐、腹泻.近3 d患儿颜面部、躯干、四肢皮肤出现广泛红色斑丘疹,同时双眼睑结膜红肿,边缘有白色膜状物,眼周较多黄白色分泌物,伴畏光、流泪、睁眼困难.曾于当地医院就诊,予"阿洛西林针、头孢
期刊
第一次查房主治医师查房,入院后第3天.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女,1岁3个月,主因"反复腹胀、呕吐1年余,加重伴稀便1月余"收住我院ICU.患儿于入院前1年余(即生后3个月)因发热、咳嗽诊断为"肺炎",体温37~38℃,进而出现腹胀,表现为腹部膨隆,大便干燥,量少,每日1次,并进行性加重,渐进出现纳奶差、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曾有黄色粪汤样物,臭味明显,无明显腹痛表现,就诊于外省市消化内科住
期刊
儿童风湿免疫科由县有丰富临床、科研经验的儿童风湿免疫病专业医师组成。主治医师以上临床及实验室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5-28年,平均17年,是全国儿科界从事本专业工作最长的专业科室。专业病房有固定床位30余张。专业门诊在每周一至五下午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专家应诊。专业实验室可以进行儿童风湿病相关的各项检查。连续承担国家级儿童风湿免疫病医师继续教育项目。
期刊
患儿,女,2岁,主因"发现走路不稳1.5 h,抽搐1次"入院.有可疑误服"氟桂利嗪"史.既往体健.查体:T 35.8℃,P 130次/min,R 26次/min,BP 98/5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质量11 kg。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