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牙位、民族的冠龈特征,并分析牙周生物型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调查我国新疆石河子地区4个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335名口腔健康人群的牙周生物型特征.通过临床和模型测量获得上颌前牙牙龈生物型(GB)、牙冠宽度(CW)、牙冠长度(CL)、牙冠宽长比(CW/CL)、附着龈宽度(AGW)和探诊深度(PD).据调查问卷评价GB与性别、种族、吸烟状况、饮酒、体重指数(BMI)、刷牙习惯及漱口水使用的相关性.结果:上颌前牙区不同牙位CW、CL、CW/CL、AGW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牙位的GB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厚龈型分别占60.1%、37.9%和26.1%(P<0.001).不同民族CL、CW/CL和AGW均存在差异(P<0.05).男性和少数民族(维族、哈族)厚龈型明显多于女性和汉族;吸烟、高BMI(18.5 kg/m2≤BMI<25 kg/m2,BMI≥25 kg/m2)人群侧切牙具有较多的厚龈型;饮酒、横纵刷牙方式结合的人侧切牙具有较多的薄龈型(P<0.05).结论:冠龈形态在不同牙位、种族在上有显著差异.且与GB相关的因素中,性别和民族在本研究中表现出更高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