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同民族青年上颌前牙牙周生物型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口腔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gu8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牙位、民族的冠龈特征,并分析牙周生物型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调查我国新疆石河子地区4个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335名口腔健康人群的牙周生物型特征.通过临床和模型测量获得上颌前牙牙龈生物型(GB)、牙冠宽度(CW)、牙冠长度(CL)、牙冠宽长比(CW/CL)、附着龈宽度(AGW)和探诊深度(PD).据调查问卷评价GB与性别、种族、吸烟状况、饮酒、体重指数(BMI)、刷牙习惯及漱口水使用的相关性.结果:上颌前牙区不同牙位CW、CL、CW/CL、AGW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牙位的GB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的厚龈型分别占60.1%、37.9%和26.1%(P<0.001).不同民族CL、CW/CL和AGW均存在差异(P<0.05).男性和少数民族(维族、哈族)厚龈型明显多于女性和汉族;吸烟、高BMI(18.5 kg/m2≤BMI<25 kg/m2,BMI≥25 kg/m2)人群侧切牙具有较多的厚龈型;饮酒、横纵刷牙方式结合的人侧切牙具有较多的薄龈型(P<0.05).结论:冠龈形态在不同牙位、种族在上有显著差异.且与GB相关的因素中,性别和民族在本研究中表现出更高相关性.
其他文献
3D细胞培养是一种模拟人体内细胞生长环境的体外培养方式,使细胞保持原有的立体形态,有利于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和信号转导.3D干细胞培养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应用于器官体外培养和组织再生领域.在牙髓再生研究中,干细胞经2D培养后,存在细胞接触抑制、基因表达受限以及部分生物学功能缺失的局限性,而3D培养可增强干细胞自我更新和特异性分化的能力,再生神经血管化的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再生效果明显优于2D培养.本文将介绍3D细胞培养的研究现状,总结分析3D干细胞培养在牙髓再生研究中的优势、应用及展望,为牙髓再生
目的:研究乳牙根尖周炎对继承恒牙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下颌第一乳磨牙,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全口牙位曲面体层X线片148例共计纳入175颗患牙(男性95颗,女性80颗).对继承恒牙发育值进行判读计分并与正常恒牙发育值比较;统计继承恒牙形态及方向异常所占比例,分析男、女间的差异;分析乳牙及牙囊破坏的程度,探索二者的关联性.结果:各年龄组继承恒牙发育值与正常恒牙相比均有差异,其中男性的4、7、8岁组及女性的6、7、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承恒牙出现了牙囊破坏、方向改变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