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细菌性角斑病病菌侵染对芒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植保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xc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柑橘黄单胞菌芒果致病变种引起的芒果细菌性角斑病是芒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探讨细菌性角斑病病菌(Xanthomonas citri pv.mangiferaeindicae,XCM)侵染芒果叶片过程中芒果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以细菌性角斑病高抗品种红芒6号和高感品种贵妃芒为试验材料,测定了接种病原菌后芒果叶片生长素、茉莉酸甲酯、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表明,接种病原菌后抗感芒果叶片内源激素均发生明显变化,接种病原菌7d后,感病品种贵妃芒内脱落酸(ABA)含量明显低于抗病品种红芒6号,仅为抗病品种的16%;赤霉素(GA)含量在感病品种中急速下降,为清水对照的32%,在抗病品种中显著上升,是清水对照的4.7倍;茉莉酸甲酯(JA)含量在感病品种中显著高于抗病品种,含量是抗病品种的36倍,生长素(IAA)含量在抗感品种中分别是清水对照的1.2和2.0倍.由此推断在芒果叶片中ABA和GA含量与芒果的抗性呈现正相关,而IAA和JA含量与芒果抗病性呈现负相关.
其他文献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和离体叶片接种,结合显微镜观察测定了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CY30及其发酵液对茶轮斑病病原菌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theae)抑菌活性,
2016-2019年,通过对广西油茶主产区害虫发生情况开展定点观测与普查,发现油茶新害虫7种,广西油茶害虫新纪录35种.对李条麦蛾、黑缘棕麦蛾、杨桃小卷蛾、柑橘斜脊象甲、刺股沟
2020年,牯岭腹露蝗在湖北省宜城、随县、枣阳、钟祥、兴山5县(市)有发生,重发区域是大洪山区域乡镇和兴山县昭君镇,共涉及8个乡(镇).害蝗主要聚集为害柑橘、玉米、花生、棉花
为明确近年山东无棣蝗虫发生情况,对近30年东亚飞蝗的发生防治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蝗区开展了数字化勘测.结果 表明,1998年以前山东无棣东亚飞蝗发生较轻.1998-2010年发生面
为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土传病害的影响,2017-2019年在山东淄博开展了深耕、深松、深耕+旋耕、常规旋耕等4种耕作方式下,小麦纹枯病、茎基腐病和根腐病等3种土传病害发生情
本文探讨了昆虫病原线虫(enlomopathogenic nematode,EPN)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小白菜黄曲条跳甲的田间控制效果.结果 表明:有机种植模式中单独施用0.5、1和2亿尾/667m2 EPN制剂
2017-2018年应用性诱剂诱捕器监测方法,通过对桃园10种常见害虫进行监测,明确了新疆阜康蟠桃园害虫种类有梨小食心虫、李小食心虫、金纹细蛾、橘小实蝇、苹果蠹蛾、桃蛀螟和
为明确生产上防治榛实象甲的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提高化学防治榛实象甲的农药利用率,促进榛子产业健康发展,通过连续3年对榛实象甲在田间虫果增量和累积虫果量的实地调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