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7例临床特征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27例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临床特征,旨在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0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27例1型AIP患者的临床特征。

结果

27例1型AIP患者中男性25例(92.6%),女性2例(7.4%),男女比例12.5∶1;发病年龄(59.5±14.3)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黄疸和腹痛(均为16例,59.3%),最常见的合并症为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17例,63.0%)。26例患者的MRCP,胰腺以弥漫性肿大为主(14例,53.8%),2例(7.7%)胰管狭窄。胆管狭窄以胆总管胰腺段受累为主(22例,84.6%),移形性狭窄17例(65.4%)。27例患者均接受激素治疗,并获得临床、血清学好转,随诊未见复发。2例因血IgG4持续高水平,继续予激素5 mg维持治疗。

结论

1型AIP是IgG4相关性疾病在胰腺的局部表现,其胰腺外受累以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多见。该病激素治疗有效,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维持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慢病毒介导短发夹RNA(shRNA)沉默黏蛋白3A(Muc3A)表达对肝外胆管癌QBC939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设计、合成针对Muc3A基因的shRNA干扰序列,重组慢病毒质粒进行包装产生病毒液,测定其滴度。转染肝外胆管癌QBC939细胞,采用最佳药物筛选浓度筛选获得稳定阳性细胞株。将肝外胆管癌QBC939细胞分为三组培养:慢病毒介导shRNA转染细胞(转染组)、空病毒转染细胞(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EUS)在胆胰管扩张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2例体外超声(US)不能确诊病变的胆胰管扩张患者施行EUS、CT、MRI检查,并比较各种检查法对病变的诊断率。结果EUS诊断壶腹周围肿瘤18例,漏诊胰腺癌、胆管下段癌各1例;诊断3例慢性胰腺炎,其中1例最后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1例胰腺段胆总管囊肿。10例胆总管末端结石及1例胰管开口结石EUS100%诊断。EUS诊断4例缩窄性十
目的研究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Ⅰ型小儿胆管扩张症(BD)围手术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在郑州儿童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的Ⅰ型BD患儿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选取ERAS理念治疗和传统方法治疗的患儿资料各20例,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后观察指标(手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及腹腔渗出液淀粉酶变化、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咽喉疼痛、
研究表明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慢性炎症主要通过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参与肿瘤的进展,转录因子NF-кB和STAT3等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慢性炎症可协同原癌基因的突变促进PDAC发生发展。在慢性炎症恶性转化为PDAC的过程中,炎症相关信号传导通路间的crosstalk发挥了调控作用,其中NF-кB和STAT3是两个重要关键调控点。基于信
目的探讨术前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ICG R15)预测肝门部胆管癌(HCCA)患者肝储备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2例HCC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ICG R15与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其同传统Child-Pugh评分之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计算机检索2018年5月之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OPN表达与胰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包括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中英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整理文献数据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计算优势比(OR)及其95% CI作为效应量,检测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入13项病例对
小肝综合征和肝功能衰竭仍是小体积肝移植或扩大肝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研究术后肝再生的机制并且探索有效途径来促进肝再生至关重要。大量研究均证实,在肝切除或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压力的改变可能是启动和维持肝再生进程,甚至是终止肝再生的必要因素。本文就近年来术后门静脉压力变化对肝再生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随着腹部影像学技术的进展与应用,肝外伤的治疗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近80%的肝外伤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在非手术治疗中,肝动脉血管栓塞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肝外伤中肝动脉栓塞术的应用、禁忌证、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手术方式和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8年12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手术病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伤因、分级、诊断、手术方法和疗效、并发症和死因等。十二指肠减压和空肠营养采用作者设计的"胃造口双管法"。结果86例中钝性伤66例(76.7%),其中32例(37.2%)术前诊断靠体征、腹腔穿刺和影像学;54例(62.8%)剖腹术中发现。
肝脏尾叶解剖位置特殊。迄今为止,解剖性肝脏S1段切除依然被认为是肝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报道极少。作者在2007年以来常规开展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优化腹腔镜解剖性S1段的手术路径。目前该手术虽然已经没有技术壁垒,但建议术者在具备成熟的腹腔镜肝切除经验后开展。本文报道了腹腔镜解剖性肝脏S1段切除手术流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