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得晚上提前下班回家,洗漱完毕,刚刚拥妻入怀,熟睡中的女儿突然翻过身来,抱着我的手臂,继续酣睡。右边妻子,左边女儿,我被夹在中间。她们睡得那么安稳,那么香甜。突然之间,我觉得我这个原本体型瘦弱单薄的男人,好像是一棵树,是这个家里的一棵树。我不再只是每天孤身穿行在单位和家之间的那个以“曹成玉”为代号的独立生命个体,我更是全家的支撑,是妻子和女儿在这世界上最可靠最安稳的港湾和堡垒。在那一瞬间,这种意识一下子洋溢在我的内心深处并迅速在我的心中强烈地扎下根来。
我向来不太擅长揣摩和窥探别人的心理,但是我坚信同龄人之中有这种感觉和意识的并不多,像我这般如此强烈的可能更少。现在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深究其中的缘由,我觉得可能和父母的早逝有关。记得先是母亲去世,原来由父亲、母亲、姐姐和我组成的四口之家,顿时觉得坍塌了半边天。好在即便如此,家里的摆设依然都还保持着母亲在世的样子,家里的什物都还保留着母亲的气息,父亲烹制的一饭一粥都恰到好处地延续着母亲在世的口味……所有这些,不仅借此保留着我们对母亲永久的思念,更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母亲虽然离开我们了,但是只要父亲还在,我们的家就在。最让我难忘的是,母亲去世后,我们每次回家,父亲都会遵照母亲生前的叮嘱,把床上收拾得干干净净,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把我们换洗的衣服鞋袜毛巾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永远放在那个我们最为熟悉的地方。在我结婚的第二年,父親卧病在床,我把他接到身边,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房间看他,陪他聊聊天,让他喝点水,然后一起吃饭。虽然他老了,不能帮我分忧解难,但是我依然喜欢跟他讲讲我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方法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虽然他身患不治之症,一切生活起居需要我照料,但是我依然觉得只要父亲还活着,我就是个孩子,只要父亲还在,我就有主心骨,就有依靠。后来,父亲顽强支撑了不到七个月时间,最终没能战胜万恶的病魔,带着对我和姐姐的千般不舍万般牵挂,追随母亲而去。从那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我在这个世界上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孤独。原来,父亲健在的时候,他就是一棵树。有他的存在和守候,我们可以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像一只翱翔的雄鹰,不管是累了,还是受伤了,都不用太过担心,只要这棵树还在,虽然老了些,但是它始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只要回到他身边,我很快就会恢复如初。所以,我身边的那些同龄人,父母或者哪怕只要有一方还健在,他们就感觉处于父母或强大或微弱的荫庇之下,怎么可能有我这种感觉和体验呢?
就在前几天,读周国平先生的著作,在他的《父亲的死》一文中,我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这是我一直都有的同感,只不过我没有像他那样用文字表达得那么明彻。现在,父母都离我远去,我何尝不是精神上的孤儿。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太多对周国平先生所谓“去路”的关注和思考,但是步入而立之年以后,类似“人生过半”“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人生短暂感和虚无感骤然之间变得无比强烈起来,尤其是女儿一天天长大,一方面从侧面不断强化着我的衰老意念,另一方面让我意识到了,女儿正在变成曾经的我,而我在一天天变成曾经的父亲——担当起他在家里做一棵树的角色。这种角色的重复和转换,不管你是否愿意,不管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它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期而至。正如每天都有树老化并最终倒下去,同时每天也有树长大并撑起来。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在芸芸众生和茫茫人海之中,我渺小若一颗尘埃,在单位领导同事眼里,我是一个工作中默默无闻的同伴;在小区左邻右舍眼里,我是一个深居简出、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的邻居;在亲戚本家眼里,我是个远在异乡工作、虽然有点血缘关系,但是只有在父亲或者母亲的家族有重大红白喜事的时候才会想到的侧系旁根……我是一个平凡不过的男人,甚至可以说是个没用的男人:一副平凡的外貌,从事着平凡的工作,拿着平凡的工资,过着平凡的生活。我不能为妻子和女儿赢得高高在上、前呼后拥的荣耀,不能为她们提供豪车别墅、锦衣玉食的生活,我所能做的,就是做一个大树,为她们顶住炎炎烈日,为她们遮风挡雨。
我应该是一棵树,不管我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渺小和卑微,但是我在妻儿的心里任何人都永远无法替代,所以我要努力把根扎得更深;
我应该是一棵树,不管我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寻常和无用,但是我在妻儿的心里永远都是独一无二,所以我要努力把枝叶长得更加繁茂。
我应该是一棵树,不管我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拙劣和萎靡,但是我在妻儿的心里永远都是最值得信赖的依靠,所以我要努力让自己的躯干更加茁壮伟岸。
我应该是一棵树,不管我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脆弱和不堪一击,但是我在妻儿的心里永远都是最坚强的堡垒,所以我要努力让自己更加刚强柔韧。
因为我所能做的,就是做一棵大树,为她们顶住炎炎烈日,为她们遮风挡雨。
(编辑 思智)
我向来不太擅长揣摩和窥探别人的心理,但是我坚信同龄人之中有这种感觉和意识的并不多,像我这般如此强烈的可能更少。现在心情平静下来之后,深究其中的缘由,我觉得可能和父母的早逝有关。记得先是母亲去世,原来由父亲、母亲、姐姐和我组成的四口之家,顿时觉得坍塌了半边天。好在即便如此,家里的摆设依然都还保持着母亲在世的样子,家里的什物都还保留着母亲的气息,父亲烹制的一饭一粥都恰到好处地延续着母亲在世的口味……所有这些,不仅借此保留着我们对母亲永久的思念,更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母亲虽然离开我们了,但是只要父亲还在,我们的家就在。最让我难忘的是,母亲去世后,我们每次回家,父亲都会遵照母亲生前的叮嘱,把床上收拾得干干净净,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把我们换洗的衣服鞋袜毛巾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永远放在那个我们最为熟悉的地方。在我结婚的第二年,父親卧病在床,我把他接到身边,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房间看他,陪他聊聊天,让他喝点水,然后一起吃饭。虽然他老了,不能帮我分忧解难,但是我依然喜欢跟他讲讲我对一些事情的处理方法和对一些问题的看法;虽然他身患不治之症,一切生活起居需要我照料,但是我依然觉得只要父亲还活着,我就是个孩子,只要父亲还在,我就有主心骨,就有依靠。后来,父亲顽强支撑了不到七个月时间,最终没能战胜万恶的病魔,带着对我和姐姐的千般不舍万般牵挂,追随母亲而去。从那以后,我才真正体会到我在这个世界上的那种从未有过的孤独。原来,父亲健在的时候,他就是一棵树。有他的存在和守候,我们可以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像一只翱翔的雄鹰,不管是累了,还是受伤了,都不用太过担心,只要这棵树还在,虽然老了些,但是它始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只要回到他身边,我很快就会恢复如初。所以,我身边的那些同龄人,父母或者哪怕只要有一方还健在,他们就感觉处于父母或强大或微弱的荫庇之下,怎么可能有我这种感觉和体验呢?
就在前几天,读周国平先生的著作,在他的《父亲的死》一文中,我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上没有了父母,他都成了孤儿。他走入这个世界的门户,他走出这个世界的屏障,都随之塌陷了。父母在,他的来路是眉目清楚的,他的去路则被遮掩着。父母不在了,他的来路就变得模糊,他的去路反而敞开了。”这是我一直都有的同感,只不过我没有像他那样用文字表达得那么明彻。现在,父母都离我远去,我何尝不是精神上的孤儿。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太多对周国平先生所谓“去路”的关注和思考,但是步入而立之年以后,类似“人生过半”“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人生短暂感和虚无感骤然之间变得无比强烈起来,尤其是女儿一天天长大,一方面从侧面不断强化着我的衰老意念,另一方面让我意识到了,女儿正在变成曾经的我,而我在一天天变成曾经的父亲——担当起他在家里做一棵树的角色。这种角色的重复和转换,不管你是否愿意,不管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它丝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期而至。正如每天都有树老化并最终倒下去,同时每天也有树长大并撑起来。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在芸芸众生和茫茫人海之中,我渺小若一颗尘埃,在单位领导同事眼里,我是一个工作中默默无闻的同伴;在小区左邻右舍眼里,我是一个深居简出、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的邻居;在亲戚本家眼里,我是个远在异乡工作、虽然有点血缘关系,但是只有在父亲或者母亲的家族有重大红白喜事的时候才会想到的侧系旁根……我是一个平凡不过的男人,甚至可以说是个没用的男人:一副平凡的外貌,从事着平凡的工作,拿着平凡的工资,过着平凡的生活。我不能为妻子和女儿赢得高高在上、前呼后拥的荣耀,不能为她们提供豪车别墅、锦衣玉食的生活,我所能做的,就是做一个大树,为她们顶住炎炎烈日,为她们遮风挡雨。
我应该是一棵树,不管我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渺小和卑微,但是我在妻儿的心里任何人都永远无法替代,所以我要努力把根扎得更深;
我应该是一棵树,不管我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寻常和无用,但是我在妻儿的心里永远都是独一无二,所以我要努力把枝叶长得更加繁茂。
我应该是一棵树,不管我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拙劣和萎靡,但是我在妻儿的心里永远都是最值得信赖的依靠,所以我要努力让自己的躯干更加茁壮伟岸。
我应该是一棵树,不管我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脆弱和不堪一击,但是我在妻儿的心里永远都是最坚强的堡垒,所以我要努力让自己更加刚强柔韧。
因为我所能做的,就是做一棵大树,为她们顶住炎炎烈日,为她们遮风挡雨。
(编辑 思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