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京西红村马栏参访,是向往和意志的独行。自斋堂镇向6公里外的大山纵深行走,一路没有山溪潺潺,没有清潭密布,但路旁的山势雄伟,满山遍野的树木摇曳着一片片葱翠抑或金黄。这绿与黄和风营造的景象是一望无际的苍茫与浩瀚。尤其秋日的野菊花、太阳花、格桑花在苍茫与浩瀚之间绽放着各异的色彩,着实令人迷醉。一致的状态,是共同遥望着行走于蔚蓝之上的太阳。那天,上山的柏油路虽然只有我一人,但入耳的是婉转的鸟语,扑鼻的是浓郁的花香。思忖当年在艰难岁月中,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与马栏村百姓共同打击日本鬼子的情景,虽是山路遥遥,虽已失去一个星期前第三届北京国际徒步大会热闹的场景,但孤身一人的我,却是一步一个高度,一步一个气概。
行进一小时,渐渐掩映于燕山山脉半山坡上的马栏村进入眼帘。远处望,灰墙黛瓦的马栏村尽显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走进村落,满村青石铺路,窄窄的街道两旁,古朴以至于有些破旧的院落鳞次栉比。进入村子时,已是上午10时30分,然而马栏村似乎刚刚从黎明中醒来,街头巷尾是那样的安静。虽是星期天,但窄窄的街巷很少有人走动,弯弯的石板路上,也不见一个游人,一座座写满沧桑的门上,大多上着锁,尤其有着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住过的“红色院落”更是大门紧闭。我自问,难道村民们早起去山坡劳作还没有回村吗?
终于,我在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四科旧址的门前见到两位聊天晒太阳的老人。我问老人怎么如此难见村子里的乡亲或游人呢?
一位老人对我说:“锁门的院落,有的忙农活去了,有的出门打工去了。只有我们这些老人留守在山村,享受着单纯清净的生活”。
另一位老人对我说:“山村这些年游人也来得不少,都是冲着马栏村抗日战争时期那段红色的历史来的,只是平时游人稀稀落落显得冷清了些。”
我问怎么那么多院落尤其是八路军住过的旧址大门紧锁呢?
一位老人听后回答:“这些院落,住的都是村里的百姓,游人多时,会乌泱乌泱挤满小院和屋子,老百姓哪有那么大的义务接待能力和时间,只有锁上大门将游客拒之门外。”
“政府想过将这些院落征为公有吗?”
老人听后哈哈一笑:“如今谁都看到了院落的旅游价值,征可以,但现在要价都狠着呢!征得公有,政府得舍得掏钱。若达成协议,难哟!”
我问可以进院参观吗?老人回答可以,得掏钱。
我无奈地笑笑,继续沿着弯弯的街巷环顾前行。“冀热察挺进军警卫排旧址”门楼紧锁,“司令部机要科旧址”门楼紧锁,“司令部通信科旧址”,挺进军被服厂、弹药库、供销社等20多处旧址全部紧锁。我边走边祈祷:马栏村先辈们用热血创造的红色圣地,千万千万不要变成欲望的村庄啊!
很是值得庆幸,行走间,我终于见到了一处免费开放的大院。这里现在是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陈列馆,也是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所在地。面对庄严肃穆的陈列馆,我怀揣的祈祷渐渐变成了由内而外的敬意与缅怀。
陈列馆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一进门,肖克将军的一首诗便映入了我的眼帘:“北渡拒马河,百花山在望。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放眼冀热察,前程不可量。军民同协力,胜过诸葛亮。抗战虽持久,笑我力正壮。”读着读着,顿觉荡气回肠,甚至浑身的骨骼咯咯作响。遥想1938年萧克任司令员,率领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开赴马栏村,坐镇指挥抗击日寇,那是何等的威风。
独自一人徜徉在纪念馆中,静心仔细地看了每一所设施和展品,仿佛置身于战争年代的硝烟战火中,尤其看到马栏村人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汹涌于怀的,是对马栏村先辈们不怕流血牺牲精神的感动。
有资料显示,马栏村是原北平西部宛平县八区的大村之一,时有300多户村民1200余人口。1938年初,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到达之前就已成立了村党支部,此后相继成立了农会、自卫队、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性抗日组织。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全村的百姓与日寇和汉奸展开过顽强的斗争。同年底,肖克司令员率领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进驻后,马栏村人拥军支前,配合挺进军英勇作战,成为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模范村。1939年初,马栏村有40人踊跃参军,组成了挺进军七团“马栏排”。而后,全村先后有近百人参军,其中军烈属就有80余户。抗战期间,马栏村还自发成立了30多人的“青抗先”民兵组织,他们一方面侦察敌情,一方面手持火枪等简单武器参加战斗,为保卫村庄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栏村还于1938年夏天成立了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儿童团”,任务主要是站岗、放哨和送信。所有这些组织,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陈列馆,我还听到和看到了马栏人英勇杀敌和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动人故事。
那是1940年秋,日军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开始大规模的扫荡,占领斋堂的日军经常到各村落进行清剿。马栏村的民兵组织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吓倒,他们运用有利地形和土炮地雷坚持抗战。
一次,日军小队长赖野带着一百多个鬼子和伪军扫荡马栏村。在鬼子距离村口几里路时,山岗迅速传来一声声“坐茶壶”的喊声(“坐茶壶”,是村里规定的暗号,表示鬼子来了,大家要做好战斗准备)。随着“坐茶壶”的喊声一声声临近,民兵于成祥、杜春新埋伏在村口龙巴头崖畔,监视着鬼子的一举一动。其他民兵则埋伏在隔沟相望的柏树台子高地,火力支援于成祥。
不可一世的日军打着太阳旗,沿着村口的过街楼向村里进犯,明晃晃的刺刀伴着军靴踏响的山石声由远而近。等到日军来到眼皮底下,于成祥、杜春新两人居高临下大吼一声,举起地雷朝日军的队伍扔下去。从天而降的地雷吓得鬼子卧倒在地。与此同时,埋伏在松树台的民兵点燃了轰击日寇的土炮,铁砂随炮火呼啸飞向敌阵。赖野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蒙了,误以为中了八路军的埋伏,慌忙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斋堂据点。机智勇敢的马栏民兵用地雷土炮吓退装备精良的鬼子兵,保护了乡亲和村庄。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1942年6月26日。那天,马栏村的民兵查出了隐藏在内部的三个汉奸,于是报告游击队后将他们处决在村子的戏台前。漏网的汉奸于冬华连夜逃到斋堂的鬼子据点,跪求赖野小队长出兵。第二天清晨,赖野带着一百多鬼子和伪军包围了马栏村,并进村将没来得及转移的老人、妇女和儿童驱赶到戏台前,架起三挺机枪,逼问谁是抗日干部家属。一连问了四五遍,人们始终保持着沉默。恼羞成怒的赖野将手一挥,立刻枪栓声响成一片,一场血腥屠杀眼看就要发生。危急关头,县大队长张崇德的父亲、63岁的张兰珠老人挺身而出大喊:“我是八路军家属,你们放了乡亲们!”赖野连忙问张兰珠还有谁是八路军干部家属?张兰珠回答:“不知道!”气急败坏的赖野举起东洋刀向张兰珠砍去,老人血染戏台,壮烈牺牲。
张兰珠被杀后,愤怒的百姓要与日军拼命,被日军一把把明晃晃的刺刀对准了胸口。就在日军又要大开杀戒的危急时刻,50多岁的女共产党员宋广福在张兰珠的遗体旁说:“我是共产党员和干部家属,要杀杀我,与老百姓无关!”赖野无计可施,根据汉奸于冬华的指认,抓走了40多人,临走时又放火烧了60多间房子。
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北京门头沟“马栏事件”。
两个故事,见证了马栏人的英勇行为和面对日本鬼子带血的屠刀敢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看着,听着,我的心早已肃然起敬。
马栏事件中为救乡亲英勇就义的张兰珠老人,没有被共和国忘记。1955年,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的光荣纪念证,颁发到张兰珠后人的手中。1997年马栏筹办冀热察挺进军旧址陈列馆时,张兰珠的孙女亲手将这张光荣证捐献给了陈列馆。在陈列馆,我见到了这张光荣证,而今想起,依然在脑海中熠熠生辉。
走出陈列馆,向左向右,青石路上,各有一条红线,始终牵引着我的思绪和脚步。足下,青石路面石子拼成的“37”字样,代表1937年;四个马蹄掌,代表日本铁骑入侵中国,碎石代表山河破碎。青石路面上,不时出现一个又一个小五角星。这些小五角星一共40枚,代表当年挺进军进驻村子后,40个精壮小伙子,组成“马栏排”加入挺进军,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看到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心潮逐浪,我更为马栏村人不忘历史的精神感动不已。于此心想,不久的将来,那些紧锁的挺进军旧址的百姓院落,一定会吱呀呀开启,向游人开放,向一颗颗滚烫的爱国心开放。
我也企盼着村中龙王观音寺的佛门大开,悦耳洗心的诵经声与古戏台上演的戏剧,以及飘荡于马栏村上空的英雄赞歌和谐成一曲动人的交响,在村子的百姓心中,在来过、听过马栏村的人们的心中,永远飘荡……
(编辑·韩旭)
[email protected]
行进一小时,渐渐掩映于燕山山脉半山坡上的马栏村进入眼帘。远处望,灰墙黛瓦的马栏村尽显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走进村落,满村青石铺路,窄窄的街道两旁,古朴以至于有些破旧的院落鳞次栉比。进入村子时,已是上午10时30分,然而马栏村似乎刚刚从黎明中醒来,街头巷尾是那样的安静。虽是星期天,但窄窄的街巷很少有人走动,弯弯的石板路上,也不见一个游人,一座座写满沧桑的门上,大多上着锁,尤其有着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住过的“红色院落”更是大门紧闭。我自问,难道村民们早起去山坡劳作还没有回村吗?
终于,我在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四科旧址的门前见到两位聊天晒太阳的老人。我问老人怎么如此难见村子里的乡亲或游人呢?
一位老人对我说:“锁门的院落,有的忙农活去了,有的出门打工去了。只有我们这些老人留守在山村,享受着单纯清净的生活”。
另一位老人对我说:“山村这些年游人也来得不少,都是冲着马栏村抗日战争时期那段红色的历史来的,只是平时游人稀稀落落显得冷清了些。”
我问怎么那么多院落尤其是八路军住过的旧址大门紧锁呢?
一位老人听后回答:“这些院落,住的都是村里的百姓,游人多时,会乌泱乌泱挤满小院和屋子,老百姓哪有那么大的义务接待能力和时间,只有锁上大门将游客拒之门外。”
“政府想过将这些院落征为公有吗?”
老人听后哈哈一笑:“如今谁都看到了院落的旅游价值,征可以,但现在要价都狠着呢!征得公有,政府得舍得掏钱。若达成协议,难哟!”
我问可以进院参观吗?老人回答可以,得掏钱。
我无奈地笑笑,继续沿着弯弯的街巷环顾前行。“冀热察挺进军警卫排旧址”门楼紧锁,“司令部机要科旧址”门楼紧锁,“司令部通信科旧址”,挺进军被服厂、弹药库、供销社等20多处旧址全部紧锁。我边走边祈祷:马栏村先辈们用热血创造的红色圣地,千万千万不要变成欲望的村庄啊!
很是值得庆幸,行走间,我终于见到了一处免费开放的大院。这里现在是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陈列馆,也是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所在地。面对庄严肃穆的陈列馆,我怀揣的祈祷渐渐变成了由内而外的敬意与缅怀。
陈列馆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进四合院。一进门,肖克将军的一首诗便映入了我的眼帘:“北渡拒马河,百花山在望。建立挺进军,深入敌心脏。放眼冀热察,前程不可量。军民同协力,胜过诸葛亮。抗战虽持久,笑我力正壮。”读着读着,顿觉荡气回肠,甚至浑身的骨骼咯咯作响。遥想1938年萧克任司令员,率领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开赴马栏村,坐镇指挥抗击日寇,那是何等的威风。
独自一人徜徉在纪念馆中,静心仔细地看了每一所设施和展品,仿佛置身于战争年代的硝烟战火中,尤其看到马栏村人抗击日寇的英雄壮举,汹涌于怀的,是对马栏村先辈们不怕流血牺牲精神的感动。
有资料显示,马栏村是原北平西部宛平县八区的大村之一,时有300多户村民1200余人口。1938年初,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到达之前就已成立了村党支部,此后相继成立了农会、自卫队、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性抗日组织。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全村的百姓与日寇和汉奸展开过顽强的斗争。同年底,肖克司令员率领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进驻后,马栏村人拥军支前,配合挺进军英勇作战,成为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模范村。1939年初,马栏村有40人踊跃参军,组成了挺进军七团“马栏排”。而后,全村先后有近百人参军,其中军烈属就有80余户。抗战期间,马栏村还自发成立了30多人的“青抗先”民兵组织,他们一方面侦察敌情,一方面手持火枪等简单武器参加战斗,为保卫村庄的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马栏村还于1938年夏天成立了一支由小学生组成的“儿童团”,任务主要是站岗、放哨和送信。所有这些组织,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陈列馆,我还听到和看到了马栏人英勇杀敌和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动人故事。
那是1940年秋,日军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开始大规模的扫荡,占领斋堂的日军经常到各村落进行清剿。马栏村的民兵组织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吓倒,他们运用有利地形和土炮地雷坚持抗战。
一次,日军小队长赖野带着一百多个鬼子和伪军扫荡马栏村。在鬼子距离村口几里路时,山岗迅速传来一声声“坐茶壶”的喊声(“坐茶壶”,是村里规定的暗号,表示鬼子来了,大家要做好战斗准备)。随着“坐茶壶”的喊声一声声临近,民兵于成祥、杜春新埋伏在村口龙巴头崖畔,监视着鬼子的一举一动。其他民兵则埋伏在隔沟相望的柏树台子高地,火力支援于成祥。
不可一世的日军打着太阳旗,沿着村口的过街楼向村里进犯,明晃晃的刺刀伴着军靴踏响的山石声由远而近。等到日军来到眼皮底下,于成祥、杜春新两人居高临下大吼一声,举起地雷朝日军的队伍扔下去。从天而降的地雷吓得鬼子卧倒在地。与此同时,埋伏在松树台的民兵点燃了轰击日寇的土炮,铁砂随炮火呼啸飞向敌阵。赖野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蒙了,误以为中了八路军的埋伏,慌忙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斋堂据点。机智勇敢的马栏民兵用地雷土炮吓退装备精良的鬼子兵,保护了乡亲和村庄。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1942年6月26日。那天,马栏村的民兵查出了隐藏在内部的三个汉奸,于是报告游击队后将他们处决在村子的戏台前。漏网的汉奸于冬华连夜逃到斋堂的鬼子据点,跪求赖野小队长出兵。第二天清晨,赖野带着一百多鬼子和伪军包围了马栏村,并进村将没来得及转移的老人、妇女和儿童驱赶到戏台前,架起三挺机枪,逼问谁是抗日干部家属。一连问了四五遍,人们始终保持着沉默。恼羞成怒的赖野将手一挥,立刻枪栓声响成一片,一场血腥屠杀眼看就要发生。危急关头,县大队长张崇德的父亲、63岁的张兰珠老人挺身而出大喊:“我是八路军家属,你们放了乡亲们!”赖野连忙问张兰珠还有谁是八路军干部家属?张兰珠回答:“不知道!”气急败坏的赖野举起东洋刀向张兰珠砍去,老人血染戏台,壮烈牺牲。
张兰珠被杀后,愤怒的百姓要与日军拼命,被日军一把把明晃晃的刺刀对准了胸口。就在日军又要大开杀戒的危急时刻,50多岁的女共产党员宋广福在张兰珠的遗体旁说:“我是共产党员和干部家属,要杀杀我,与老百姓无关!”赖野无计可施,根据汉奸于冬华的指认,抓走了40多人,临走时又放火烧了60多间房子。
这就是当时著名的北京门头沟“马栏事件”。
两个故事,见证了马栏人的英勇行为和面对日本鬼子带血的屠刀敢于献身的大无畏精神,看着,听着,我的心早已肃然起敬。
马栏事件中为救乡亲英勇就义的张兰珠老人,没有被共和国忘记。1955年,毛泽东主席亲笔签发的光荣纪念证,颁发到张兰珠后人的手中。1997年马栏筹办冀热察挺进军旧址陈列馆时,张兰珠的孙女亲手将这张光荣证捐献给了陈列馆。在陈列馆,我见到了这张光荣证,而今想起,依然在脑海中熠熠生辉。
走出陈列馆,向左向右,青石路上,各有一条红线,始终牵引着我的思绪和脚步。足下,青石路面石子拼成的“37”字样,代表1937年;四个马蹄掌,代表日本铁骑入侵中国,碎石代表山河破碎。青石路面上,不时出现一个又一个小五角星。这些小五角星一共40枚,代表当年挺进军进驻村子后,40个精壮小伙子,组成“马栏排”加入挺进军,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看到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数字,心潮逐浪,我更为马栏村人不忘历史的精神感动不已。于此心想,不久的将来,那些紧锁的挺进军旧址的百姓院落,一定会吱呀呀开启,向游人开放,向一颗颗滚烫的爱国心开放。
我也企盼着村中龙王观音寺的佛门大开,悦耳洗心的诵经声与古戏台上演的戏剧,以及飘荡于马栏村上空的英雄赞歌和谐成一曲动人的交响,在村子的百姓心中,在来过、听过马栏村的人们的心中,永远飘荡……
(编辑·韩旭)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