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语文诵读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诵读,就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生对课文做反复吟诵、体味,然后感悟文章之妙的学习方法。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 ,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起着其它任何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传统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也是语文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和手段。怎样在新课程实验中实施诵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呢?
  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我在诵读教学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语文 诵读 重要性 习惯
  诵读的重要性,古人早有定论。汉代刘向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如果我们回顾现代语文教学的发展轨迹,却无奈地发现:诵读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在传统讲读教学盛行的年代里,重分析,轻诵读。而随着新课程实验中阅读教学的崛起,教师学生均忙于阅读文本、分析文本。诵读教学,依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加强文字语言训练的呼声里,在多媒体广泛使用的课改中,诵读教学的地位仍不见提高。这委实是令人扼腕长叹。实际上,认清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重视诵读,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记忆的潜能很大,从而坚定诵读的信心。当老师的都有这样的经历,每当让学生背课文时,学生总是叫嚷:背不起来啊,我的记忆力不好啊……等。于是,我向学生介绍脑科学研究成果,告诉学生一个人的大脑可以把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的1000多万藏书的50倍装进去。我们的同学正处于生机旺盛的青少年时期,这时期,大脑的吸收和运转信息的功效尤其显著。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就一定能把记忆的潜能挖掘出来,一节课背诵一篇课文能够实现。这样一介绍,学生先是对大脑有如此大的潜能感到惊诧,然后又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我趁热打铁,让他们先试着背一首诗歌《秋风娃娃》,我先朗读一遍,大家齐读两遍,再各自读、背,结果学生基本上都在3—5分钟内完成了背诵。学生们信心大增,我趁机要求,以后每天花5分钟时间背一首诗歌或一段百来字的优美语句,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其次,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认识到诵读的重要性。我结合历史与现实给学生讲成才的道理,讲诵读与记忆的关系,讲记忆与智能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诵读就是理解,就是记忆,就是领悟,就是在学习语言,就是在吸收文化的精华,就是进行再创造,就是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读书故事,更增强了说服力。如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藏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的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是怎么一回事。”(《赞歌集·谈我的散文》)讲这些道理,摆这些故事,目的是让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大凡在文学上,学术上获得成功的人,他们都把很多文章,很多知识装在脑中,并且真正做到了烂熟于胸,这就是他们成功的秘决。现在的学生语文水平明显“底气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积累。没有熟读成诵,哪来的积累?我们要想提高语文素养,就得多读多背。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背一首古诗,或是一段一百字左右的优美文字,每节课课前5分钟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背诵自己的得意之作,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而且,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都积累了不少诗词和优美词句,写作水平也提高了不少,真正尝到了诵读的益处。
  第三,指导学生品味课文中蕴含的美,让学生在诵读中获得审美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周庄水韵》中的第二次到周庄一段,让学生边诵读边想象:眼前仿佛展现出初小雪后阳光下的周庄,在阳光照耀下,路边、屋脊、树梢、河边的石阶的斑斑的积雪,反射着阳光,有的积雪开始融化了,到处都是滴水、流水的声音……真正感受到了那个诗情画意的意境。诸如此类的背诵,效果是很明显的。有学生对我说:“背书并非都是苦趣,深入理解了后确有乐趣。”学生有了诵读的兴趣,实施诵读法教学就有了基础。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进而背诵记忆呢?我的做法主要有两个:一是分三步限定时间强化记忆,二是强调手脑并用。怎样分三步呢?要诵读的文章短的只有上百字,长的有几百字,甚至上千字。对长文章,通常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在新课程课标下,朗读已经成为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文底蕴的重要手段。让诵读之声响彻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呼唤诵读的回归。
  总之,语文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语言媒体,大量阅读,可以让学生看电视散文。欣赏优美散文的经典片段、优秀影片中的经典台词,让学生在认真聆听的过程中感悟诵读的魅力。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诵读教学,并非仅仅要求在语文课上读读背背,而是抓住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文化积淀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诵读为主线,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师精讲点拨,选择精彩段、篇熟读成诵;学生通过诵读去体味领悟文本,增强语感,解决方言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语文教学耗时低效等问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河北省魏县泊口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教材中,我们随处可见一些写得相当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无论在语言上、意境上、形象上,甚至在结构上都充分表现着美,如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对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感染力,创造力)会有大大的提高,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美育教育  一、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美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它涉及到许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繁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能否健康地成长为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社会化程度的一代新人,班主任肩负着非常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工作经验 职业道德  一、打铁先要自身硬  现代社会知识爆炸、信息激增。如果我们班主任不加紧学习,
摘要:语文的性质决定了它既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授人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的人格素质、崇高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有用之材。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上;体现在有丰富的思想情感、道德意志教育等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从教育的时代性、社会性来看,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也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语文课程中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鉴于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的认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借鉴各地区的一些实践经验,本人提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操作三个方面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因材施教 教学实践  一、小学语文综合
纵观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公开课上花样百出,包装精美;日常教学按部就班,年级越高,学生的作品越没想象力,没有创意。“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学生真正地能进行美术创作,喜欢创作,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还要体现他们独特的思考和感悟,教师应花大力气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一、体验生活,激发创作灵感  儿童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很多来自生活的原始素材就已是情趣盎然的。学生的美术创
摘要:国家在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必须建立现代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改变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崇尚书本知识、轻视实践活动;重视课本教学、忽视课外活动的封闭式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学,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程改革 创新教育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过去,基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日常教育中,除了有计划进行升国旗、爱国主义讲座和参观文化古迹等活动外,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是卓有成效的途径。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春风化雨般地沁人心脾,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逐渐使学生产生爱国之情,树立爱国之志。怎样通过各科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笔者作为语文教师,想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