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第一个学习阶段,也是为数学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立足人教版教材,结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打造高效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者应当思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和谐;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是和谐高效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调控作用等多种功能,能否制定一个恰当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好的教学目标必须适合全体学生实际,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是能够达到的。目标设定太低或太高都不合适,应以中下生是否能达到为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不能超越一般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基础,盲目拔高要求。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层次,即:1.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地读写小数。2.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3.发现不管是几分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几厘米都可以写成小数点后面有两位的小数。第1与第2目标是全体学生要实现的目标,第3目标是学有余力者要完成的目标,又是中等生通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三层目标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分别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我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認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2、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三、设计饶有兴趣的练习是和谐高效的手段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具有趣味性。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境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如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一个农民收得8立方米的玉米,他想用一块长6.28米、宽1.57米的长方形竹席在院子里围一个简易的粮囤装这些玉米。怎样才能装下这些玉米?请你帮助他设计几种围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会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围成方形、圆柱形、半圆柱形等。这样的练习,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和谐高效课堂将继承我国传统教学优良传统,又努力消除其中部分不合理因素,全面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福泉市龙昌云顶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和谐;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是和谐高效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调控作用等多种功能,能否制定一个恰当科学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好的教学目标必须适合全体学生实际,对于所有学生来说是能够达到的。目标设定太低或太高都不合适,应以中下生是否能达到为依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不能超越一般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基础,盲目拔高要求。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层次,即:1.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地读写小数。2.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3.发现不管是几分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几厘米都可以写成小数点后面有两位的小数。第1与第2目标是全体学生要实现的目标,第3目标是学有余力者要完成的目标,又是中等生通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三层目标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分别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我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認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2、优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使用的是粉笔、黑板。有人戏言:一支粉笔走天下。这种单调的教学手段,制约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既要精心预设又要注重生成。预设是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做出的设计性的展望。目的是为了让课堂教学有序、有效的进行。生成是在课堂中自然出现的,这种出现与教材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当然它也是意料之中的。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没有充分的预设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它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补充和拓展,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同样重要。
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就首先要有生成意识,宽容的接纳来自学生的生成,善于抓住和筛选有效的生成资源。就像布卢姆说的那样:“人们无法预测教学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同样,没有了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了。”
三、设计饶有兴趣的练习是和谐高效的手段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具有趣味性。这样的数学练习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境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如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一个农民收得8立方米的玉米,他想用一块长6.28米、宽1.57米的长方形竹席在院子里围一个简易的粮囤装这些玉米。怎样才能装下这些玉米?请你帮助他设计几种围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会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可能有围成方形、圆柱形、半圆柱形等。这样的练习,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以使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能应用于生活;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和谐高效课堂将继承我国传统教学优良传统,又努力消除其中部分不合理因素,全面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追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和谐,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福泉市龙昌云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