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是财税改革突破口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592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允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又称为“市政债”,应当是中国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中央应该尽快放行地方政府债券,以点带面促进中国财税体制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推进经济发展。
  当前,中央政府尚不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亦受到严格管制,这使得地方政府的正规融资渠道受到很大限制。然而,由于地方政府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等需求非常强烈,信托、理财、担保公司等所谓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地方政府原本可以通过自行发债来直接融资,由市场进行约束,但现在却不得不“兜一个大圈子”,把几乎所有金融机构都框了进来,这种所谓的“金融创新”其实毫无意义,只会给金融系统的稳定带来巨大隐患。如果将银行、保险、信托等各类机构分开来看,似乎各自的风险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但由于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单体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引发整个系统性的危机,甚至是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的交叉传染。
  目前,间接融资方式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形式。当前的间接融资,借助不同的融资渠道,通过时间交换,将风险后移,最大的问题是信息不透明、隐性化,将来出问题时就是大问题。而债券市场相比银行贷款的好处之一是,一有“风吹草动”市场就会产生震荡,从而将信息披露出去,风险随之释放。
  现有体制还存在着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国外成熟的做法是地方政府借钱后转贷给企业,因为有政府的信用做后盾融资成本会比较低,但我们现在是打着企业的旗号给政府融资,不仅成本上去了,而且风险也上去了。
  改革地方政府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已经迫在眉睫。
  地方政府如果要到资本市场去进行直接融资,就要做到财政透明、就要编制资产负债表、就要规范财政、披露项目的相关信息,这些都会影响投资者购买债券的决策,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正向激励。谁做得规范,谁到资本市场融到的资金就多。投资者也会甄别投资项目的优劣,一些没有效益的投资项目将很难融资,这就是市场约束。
  当然,允许地方政府发债需要政策配套,并会带来后续一系列的改革,概括起来,就是“四位一体”的财税体制改革。
  从地方政府资金来源的角度看,第一件事要做的是税制改革。“营改增”改革以后,会出现“中央拿走一块,给企业减掉一块,经济趋缓再减少一块”,导致地方政府自主财源进一步减少的局面。现在地方财政本来就拮据,地方税收下降后将更加捉襟见肘。所以,目前的税制肯定要改,要给地方政府足够的税收来源,增加其自主税源。但是光这样还不够,仍然会有缺口。
  这个缺口要靠转移支付。但是现在的转移支付制度,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专项转移支付太多,一般转移支付太少。而专项转移支付的特点就是锁定用途,决策权在中央部门,导致地方政府缺乏自主权。因此,要改革转移支付制度,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增强透明度,这是第二个。
  但是,即使上面两项都做了,还会有资金缺口,这就需要给地方政府自主举债权。通过让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规范地方政府的举债融资行为。这是第三件事。
  解决了这三件事以后,仍然还有一个间接融资的问题,就是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强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自我约束机制。


当前,中央政府尚不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亦受到严格管制,这使得地方政府的正规融资渠道受到很大限制。

  促进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还要想办法化解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在这方面的机制设计上,可以考虑由中央政府建立偿债基金,并设计出构成正向激励的机制。如果地方政府把资产负债表编制好了,中央政府就可以用这笔基金抵销地方一部分债务,使其能去资本市场融资。谁做得规范就允许谁先去市场自行发债,而不是说谁嗓门大给谁。这项改革要趁着中央财政还好的时候赶紧去做。
  财税改革更深层次的问题必然会涉及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就好像是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总公司管着分公司的人事、财权,就必然要对“分公司”的债务进行兜底。所以说,“单一制”的风险就在这里,地方政府因为道德风险可以搞出很多债务,最后让中央政府兜不起!
  相比之下,“联邦制”的好处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有一种相对隔离的机制。比如说美国有50多个州,就好比一条大船有50个船舱,即使十几个进水整个大船也不一定会下沉。而单一制国家,上下舱都是通着的,一旦底下的船舱进水,整个大船就会迅速沉没,这是联邦制与单一制之间最大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的大国,尤其是人口大国、国土大国大都要搞联邦制,即使不是联邦制的大国,也都要搞地方自治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说,中国财税体制改革未来必将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塑。
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研究部研究员,本刊记者由曦根据录音整理,经作者审定
其他文献
4月初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一季度例会上重申,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是自2011年底以来,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实现人民币汇率“合理均衡水平”与“基本稳定”的双重目标正面临突出的挑战。  其根本原因在于,自2011年央行对外汇市场的数量型干预减弱后,中间价作为汇率稳定手段的问题凸显出来。
期刊
4月15日,纽约黄金期货主力合约按结算价计算下跌9.34%,创3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如果从连续两个交易日跌幅看,4月12日与15日纽约黄金期货主力合约连续下跌13.4%,这是自1974年有黄金期货史以来的最大跌幅。大跌后在亚洲各国实物黄金需求激增的推动下,黄金期货价格有所反弹,但总体弱势格局并未改变。截至5月24日,纽约黄金主力合约报收于1385.5美元/盎司,相比2011年9月的历史高位,跌幅
期刊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显示,大部分的老年人面临身体健康问题。女性在各项指标中均显示出比男性健康状况更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急剧变差。健康问题更常见于经济贫困的老年人,独居老年人中很多人有健康问题。吸烟仍然是一个男性特有的问题。在中国,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迅速下降。中国有40%的老年人(7400万)有较高水平的抑郁症状(图1)。  中国一
期刊
理论的适用性是有边界的,其成立亦有严格定义的前提条件,理论本身不是目的,重在指导实践,解读和运用理论的“锚”只能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因此,就字面理解理论,就原意诠释理论,结果便是患上认识论的“幼稚病”。另外,不可否认理论有一定的时代性,而社会科学理论往往又兼具利益表达的功能,不同的利益导向驱动不同的理论解读和运用。现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例,解释这一观点。国家至上的“嫁衣”  从历史观和时代性进行分析,比
期刊
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关键。过去中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现在面临什么样的新环境与新挑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什么样的结构改革?这些是政策制定者、研究人员和市场参与者在分析、判断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时需要思考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集思广益,凝聚有关改革的社会共识。过去发展成功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
期刊
无论是17年前加入中国民生银行创始团队,还是13年前升任行长,抑或7年前接替经叔平就任董事长,董文标坦言,他总是怀有强烈的危机感。17年来,正是这种无时不在的危机感,催促着他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诸多看似不可能的跳跃式增长。  1995年3月,经叔平扯旗筹办民生银行之时,董文标已在上海滩金融圈耕耘经年。当时他是交通银行的七位董事之一,亦是掌管海通证券的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但他第一个向经叔平报到,参与民生
期刊
统计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而各项金融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当前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现象。部分学者由此认为当前货币信贷自身内部循环,脱离实体经济自我空转,导致金融指标与实体经济指标背离。  笔者认为,金融指标增速快于实体经济增速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在经济下行阶段,保持较快金融增速能起到对经济托底的作用;二是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和融资结构变化双向作用,体现为危机后第三产业发展加速,占比上升以
期刊
近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等领导人重提以开放促改革,颇值得关注。3月27日至29日,李克强总理在考察江苏、上海时称,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大特点,就是改革与开放相伴随,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促改革,“现在看,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要以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观念和体制创新,形成开放新格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全球产业链也随之进行重构。前30年中国改革开放释放了巨大
期刊
今年6月,是中国极特殊的“国家安全生产月”。自6月10日起,全国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展开消防安全整顿和排查,排查将持续四个月之久。这场“运动式”整顿,起因于近期接连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  从5月底到6月初,黑龙江、辽宁、吉林、厦门相继发生重大火灾或爆炸事故。截至6月10日,德惠“6·3”火灾的遇难者人数上升到121人;福建省厦门市BRT事故死亡47人;大连石化“6·2”油罐爆炸死亡2人,此外还有杭州
期刊
又到一年高考季,当万千学子为考入理想大学而拼命复习之际,越来越多的精英人士的子女却选择了出国读书。  “他们以‘用脚投票’的方式表达对中国教育的不满。”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说,“这些精英人士掌握着资源和话语权,本来应该是中国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内在力量,现在却流失了。”  今年55岁的朱永新是教育改革的思想者和实践者。2002年他发起“新教育实验”,倡导“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