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农业、冶金建材、装备制造、煤化工、食品医药为主,商贸旅游业繁荣的区域中心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环境地质问题越来越显著,面临着水污染。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水环境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 水污染 水资源 治理对策
1、地理环境与水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
1.1 我市地理环境
安阳,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脉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安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西部系太行山东麓,东部属黄淮海平原。河流属于雨水补给类型,水位变化深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由于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所以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夏秋水位高,冬春为枯水期。大部分属海河流域的漳卫南运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卫河、漳河、洹河、汤河、淇河等。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
1.2 我市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及现状分析
我市影响水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与消耗与日俱增,加速了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不良岩土体、垃圾排放等环境地质问题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其中工业废水种类多,成分复杂,多种有毒有害物质集中在废水中对地下水质构成威胁,大部分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地面沟渠河流,或经渗井、渗坑下渗地表,进入含水层。
1.3 地下水大量超采
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重,井群区超量开采,造成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了区域性的水位降落漏斗,改变了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加大了水力坡度,从而诱导区域严重污染的地下水侧向补给开采区,使开采区地下水硬度、硝酸盐氮、硫酸根、氯离子升高,地下水质恶化。
1.4 农田施肥和灌溉问题
农田所用肥料经过吸收,部分会散落空气和土壤里,随降雨和浇灌水渗入含水层,污染地下水。农田灌溉多为污水灌溉和机井灌溉,市区东南部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万金渠和洪河水进行农田灌溉,而万金渠和洪河是我市污染较重的两条河流,东部平原地区大多采用机井灌溉,浪费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应尽快改变落后的农田灌溉方式,采用喷灌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型灌溉技术,既使农业增收,又可以使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节约水资源。
2、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分析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影响水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安阳市地下水质整体是良好的,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远远滞后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市区外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我市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给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造纸、焦化、氮肥、农副食品加工、印染(印花)、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电镀等企业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农业生产施用农药、化肥不当,有害物质经雨水或灌溉渗入,也造成地下水水质局部污染。
除以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外,对污染治理投入不足、治理技术落后、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低,对保护水资源宣传教育和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3、地下水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3.1 加強执法监督力度,立足于防,促使治污设施常年连续正常运行
加大治理工作力度,立足于防,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果断地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城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科学有序地封停自备井,积极开发替代水源。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
3.2 要加大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加大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和污水资源化,减缓地下水水位下降;加大对生活污染源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源、旅游水和景观水等;提高地下水补给水质量控制开采量,力争达到补给量与开采量相平衡,使地下水位持续稳定。加大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把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
3.3 做好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提高水重复利用率
治理扬尘、企业减排、禁烧秸秆、控制燃煤、整治黄标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渗漏进入地下水,形成水污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要得到安全保障,“保好水”,“治差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现城市“河道清洁、河水清澈”;着力改善重点河流、湖库水质,采取污染源治理、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生态调水、取缔水产养殖等措施,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地实施下沉式、集雨式绿地改造,选用耐水湿、吸附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滞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
3.4 科学测试、合理施肥,采用节水型灌溉模式
对本地区的土壤进行科学调查,进行合理施肥实验,确定在本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下,不同作物的施肥种类和比例、施肥时机及方法,减少有害物质渗漏。节水灌溉应用的领域: 温室,无土栽培,大棚,绿化,园林,废水再利用等,实行节水灌溉后,可以减少灌溉过程中劳动力配置,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既能提高灌溉效益,又能防止灌溉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 水污染 水资源 治理对策
1、地理环境与水环境问题的现状分析
1.1 我市地理环境
安阳,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依太行山脉与山西接壤,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连接。安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区,东部为平原,西部系太行山东麓,东部属黄淮海平原。河流属于雨水补给类型,水位变化深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由于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所以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夏秋水位高,冬春为枯水期。大部分属海河流域的漳卫南运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卫河、漳河、洹河、汤河、淇河等。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适中,春季温暖,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
1.2 我市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及现状分析
我市影响水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与消耗与日俱增,加速了地质环境的变化过程。地下水资源衰减与短缺、地下水污染、地质灾害、不良岩土体、垃圾排放等环境地质问题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同时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其中工业废水种类多,成分复杂,多种有毒有害物质集中在废水中对地下水质构成威胁,大部分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地面沟渠河流,或经渗井、渗坑下渗地表,进入含水层。
1.3 地下水大量超采
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发,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重,井群区超量开采,造成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形成了区域性的水位降落漏斗,改变了地下水的水动力条件,加大了水力坡度,从而诱导区域严重污染的地下水侧向补给开采区,使开采区地下水硬度、硝酸盐氮、硫酸根、氯离子升高,地下水质恶化。
1.4 农田施肥和灌溉问题
农田所用肥料经过吸收,部分会散落空气和土壤里,随降雨和浇灌水渗入含水层,污染地下水。农田灌溉多为污水灌溉和机井灌溉,市区东南部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万金渠和洪河水进行农田灌溉,而万金渠和洪河是我市污染较重的两条河流,东部平原地区大多采用机井灌溉,浪费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应尽快改变落后的农田灌溉方式,采用喷灌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型灌溉技术,既使农业增收,又可以使地下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节约水资源。
2、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分析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影响水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安阳市地下水质整体是良好的,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远远滞后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市区外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我市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给生态环境特别是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造纸、焦化、氮肥、农副食品加工、印染(印花)、有色金属、原料药制造、电镀等企业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农业生产施用农药、化肥不当,有害物质经雨水或灌溉渗入,也造成地下水水质局部污染。
除以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外,对污染治理投入不足、治理技术落后、治理设施正常运转率低,对保护水资源宣传教育和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
3、地下水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3.1 加強执法监督力度,立足于防,促使治污设施常年连续正常运行
加大治理工作力度,立足于防,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果断地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城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科学有序地封停自备井,积极开发替代水源。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
3.2 要加大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节水意识
加大工业废水循环利用率,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和污水资源化,减缓地下水水位下降;加大对生活污染源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源、旅游水和景观水等;提高地下水补给水质量控制开采量,力争达到补给量与开采量相平衡,使地下水位持续稳定。加大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力度,把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
3.3 做好大气和水污染治理,提高水重复利用率
治理扬尘、企业减排、禁烧秸秆、控制燃煤、整治黄标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渗漏进入地下水,形成水污染。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要得到安全保障,“保好水”,“治差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实现城市“河道清洁、河水清澈”;着力改善重点河流、湖库水质,采取污染源治理、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生态调水、取缔水产养殖等措施,确保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地实施下沉式、集雨式绿地改造,选用耐水湿、吸附净化能力强的植物,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滞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
3.4 科学测试、合理施肥,采用节水型灌溉模式
对本地区的土壤进行科学调查,进行合理施肥实验,确定在本地区气候、土壤条件下,不同作物的施肥种类和比例、施肥时机及方法,减少有害物质渗漏。节水灌溉应用的领域: 温室,无土栽培,大棚,绿化,园林,废水再利用等,实行节水灌溉后,可以减少灌溉过程中劳动力配置,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具有省水、省工、节能、节肥、增产增收等诸多优点,既能提高灌溉效益,又能防止灌溉土地盐碱化、沼泽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