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情感的重要阶段,利用美术学科所呈现出来的特殊的欣赏、创造活动和审美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美好、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是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责任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多之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美术所特有的艺术美和精神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感美,以情感美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笔者对这一目标进行了认真实践和深刻思考,认为实施好以下几个策略对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大有裨益。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唤起情感共鸣,对学生的情感激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激情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等待我们去点燃,珍视学生的情感,是情感教学的重要策略。例如:《妈妈的眼睛》是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美好情感的好素材。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情景:大家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我们用眼睛来做什么?请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或观察过你们妈妈的眼睛,在你心目中你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的,你妈妈的眼睛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们一下子陷入了沉思,眼前浮现了与母亲相处的情景,争先恐后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真情。其中一位男同学的发言深深地感动了大家,他说:“我已经记不清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我在梦里经常见到妈妈的眼睛,那是世上最美的眼睛,她教我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永不退缩,妈妈的眼睛永远在我心里鼓励我!”这些感人至深的话语是学生真情的自然流露,母爱无边,教育无痕!在情景体验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景,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起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情景中。因此说,情感是教学中重要的催化剂和润滑剂,是我们对教育目标高层次的追求。
二、在欣赏作品时落实情感教育
欣赏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的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美、体会美、享受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例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通过全景式构图使学生为祖国北方雄奇险峻、气势磅礴的山川景物面貌而自豪。而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则描绘了恬淡自然、清新秀美的江南水乡景色,体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情趣。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萌芽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社会的正确认识,而且能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中受到良好教育。大型泥塑《收租院》通过114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被迫交租、验租盘剥、算账逼租及走向斗争等四个主要内容的展开,逼真地再现了解放前农民向地主缴租时受到敲骨吸髓的剥削的情景。在教学中,当我与学生共同欣赏这组雕塑作品VCD光盘时,许多学生泣不成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感人的农民形象:他那爬满皱纹、被太阳烤得发黑的脸上流淌着辛勤的汗水,无怨无悔的眼神,稀疏的黄胡须、干裂的嘴唇,一只树皮似的满是泥的大手端着盛满水的大碗,耳朵上夹着用过无数次的圆珠笔。通过欣赏,学生不仅能领略到照相写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得到致美的享受,而且能发现这幅思想深邃的作品所描绘的“父亲”已不再是哪一个人的“父亲”,而是我们大家的“父亲”。这样的“父亲”其实就是我们的衣食创造者。这样的欣赏,能使学生在灵魂上受到极大的震撼,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而培养了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在教学中要渗透情感
情感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审美特征,情感教育中,要这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各种标志、图案甚至是单一的造型因素(如某种线条、形状、颜色),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如三角形的稳定感、折线的不安感、直线的开阔感,红色的喜悦、热情,黄色的光明、辉煌,蓝色的神秘、宁静等等。美术作品传达的审美特征也是从形状、线条、色彩等艺术要素中体现出来的。由此可见,美术的基本要素在情感传达中的不可替代性。除了要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美之外,还要从作者的思想情感、社会社会背景等多角度来感受作品。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人物形象、自然风貌、花鸟鱼虫时,适时地引导、启发,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接受美的感染,了解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使他们更加热爱身边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坎坷的人生经历、创作的艰辛过程及其时代背景等生动的事实材料是鲜为人知的,仅从作品表面去欣赏远不及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创造背景全面深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后者大于前者。除此之外,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也给学生提供了培养刻苦、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的生动素材。
如在美术教材中,学生会接触到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又如荷兰画家梵高艺术的追求,无论他处于什么样的境遇,他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但面对这样的世俗偏见、众叛亲离、朋友反目、疾病缠身、失去工作和爱情的种种磨难,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而是面对现实、不气馁、不放弃自己的对艺术的追求,接受了人生的挑战,由此产生了一幅幅旷世之作。通过这些生动的背景资料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是无法逃避苦难的,苦难伴随我们的一生,没有苦难的人生也是不完整,所以面对困难要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来挑战苦难、磨练意志。
总之,情感教育不仅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更作为教育目标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情感教育是具有科学性的,教育者必须在理解学生情感发展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中中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创新教学,使学生的情感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感;责任
我国教育家蔡元培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冶吾人之感情,使之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多之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利用美术所特有的艺术美和精神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感美,以情感美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优秀品质,是我们在教学中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笔者对这一目标进行了认真实践和深刻思考,认为实施好以下几个策略对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大有裨益。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唤起情感共鸣,对学生的情感激发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的激情如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等待我们去点燃,珍视学生的情感,是情感教学的重要策略。例如:《妈妈的眼睛》是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美好情感的好素材。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情景:大家都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我们用眼睛来做什么?请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或观察过你们妈妈的眼睛,在你心目中你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的,你妈妈的眼睛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们一下子陷入了沉思,眼前浮现了与母亲相处的情景,争先恐后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真情。其中一位男同学的发言深深地感动了大家,他说:“我已经记不清妈妈的眼睛是什么样子,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去世了,我在梦里经常见到妈妈的眼睛,那是世上最美的眼睛,她教我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永不退缩,妈妈的眼睛永远在我心里鼓励我!”这些感人至深的话语是学生真情的自然流露,母爱无边,教育无痕!在情景体验中,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景,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起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情景中。因此说,情感是教学中重要的催化剂和润滑剂,是我们对教育目标高层次的追求。
二、在欣赏作品时落实情感教育
欣赏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的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美、体会美、享受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例如: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通过全景式构图使学生为祖国北方雄奇险峻、气势磅礴的山川景物面貌而自豪。而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则描绘了恬淡自然、清新秀美的江南水乡景色,体现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情趣。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萌芽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为他们所喜闻乐见,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社会的正确认识,而且能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中受到良好教育。大型泥塑《收租院》通过114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被迫交租、验租盘剥、算账逼租及走向斗争等四个主要内容的展开,逼真地再现了解放前农民向地主缴租时受到敲骨吸髓的剥削的情景。在教学中,当我与学生共同欣赏这组雕塑作品VCD光盘时,许多学生泣不成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感人的农民形象:他那爬满皱纹、被太阳烤得发黑的脸上流淌着辛勤的汗水,无怨无悔的眼神,稀疏的黄胡须、干裂的嘴唇,一只树皮似的满是泥的大手端着盛满水的大碗,耳朵上夹着用过无数次的圆珠笔。通过欣赏,学生不仅能领略到照相写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得到致美的享受,而且能发现这幅思想深邃的作品所描绘的“父亲”已不再是哪一个人的“父亲”,而是我们大家的“父亲”。这样的“父亲”其实就是我们的衣食创造者。这样的欣赏,能使学生在灵魂上受到极大的震撼,感悟到生命的真谛。从而培养了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在教学中要渗透情感
情感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审美特征,情感教育中,要这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心理学家认为各种标志、图案甚至是单一的造型因素(如某种线条、形状、颜色),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的符号,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影响,如三角形的稳定感、折线的不安感、直线的开阔感,红色的喜悦、热情,黄色的光明、辉煌,蓝色的神秘、宁静等等。美术作品传达的审美特征也是从形状、线条、色彩等艺术要素中体现出来的。由此可见,美术的基本要素在情感传达中的不可替代性。除了要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美之外,还要从作者的思想情感、社会社会背景等多角度来感受作品。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人物形象、自然风貌、花鸟鱼虫时,适时地引导、启发,使学生进入美的境界,接受美的感染,了解丰富多彩的生命形态,使他们更加热爱身边的人、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坎坷的人生经历、创作的艰辛过程及其时代背景等生动的事实材料是鲜为人知的,仅从作品表面去欣赏远不及了解艺术家的生平和创造背景全面深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后者大于前者。除此之外,艺术家的人生经历也给学生提供了培养刻苦、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的生动素材。
如在美术教材中,学生会接触到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的作品,他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现了人民群众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威武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和对光明解放的向往。又如荷兰画家梵高艺术的追求,无论他处于什么样的境遇,他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但面对这样的世俗偏见、众叛亲离、朋友反目、疾病缠身、失去工作和爱情的种种磨难,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而是面对现实、不气馁、不放弃自己的对艺术的追求,接受了人生的挑战,由此产生了一幅幅旷世之作。通过这些生动的背景资料可以让学生明白:人是无法逃避苦难的,苦难伴随我们的一生,没有苦难的人生也是不完整,所以面对困难要以积极的情感态度来挑战苦难、磨练意志。
总之,情感教育不仅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更作为教育目标被放在了首要位置,情感教育是具有科学性的,教育者必须在理解学生情感发展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中中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创新教学,使学生的情感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