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紫砂“静禅提梁壶”探析自在人生

来源 :江苏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la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取材于自然界中瓜果花木、虫鱼鸟兽等物体形象的紫砂花货,融自然之形和艺术之魂于一体,予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并传达一定的文化价值。本篇以紫砂“静禅提梁壶”为例,探析壶器的艺术美及其自在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 静禅提梁壶;紫砂;花货
  人们在泡茶、饮茶的实践中,对紫砂壶的优越性能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进它的结构,使之尽善、尽美,完全适用于泡茶、饮茶、品茶。《阳羡茗壶系》曾记载:“壶供真茶,正在新泉活火,旋瀹旋啜,以尽色声香味之蕴。故壶宜小不宜大,宜浅不宜深,壶盖宜盎不宜砒,汤力香茗,俾得团结氤氲。”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冯可宾在《岕茶牋》中也说:“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况茶中真味,不先不后,只有一时,太早则未足,太迟则已过,似见得恰好一泻而尽。”就这样,宜兴紫砂壶自明代中叶勃兴之后,历清代及民国,经过不断的改进,最终成为雅俗共赏、大小适宜、饮茶品茗的最佳茶具。
  文人、士大夫们对宜兴紫砂壶的情有独钟,还有另一层原因,就是紫砂壶已经成了他们的寄情之物。壶式古朴风雅,得幽远之趣。又因紫砂壶质地古朴淳厚、不媚不俗,与文人的气质十分相投,被赞誉为“温润如君子,豪迈如大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诛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宜兴紫砂壶就是这样,在文人雅士、达官贵人、巨子富豪以及广大饮茶品茗君子摩挲爱护,追索求藏中日臻完美、发扬光大。现以这款紫砂“静禅提梁壶”为例(见图1),探寻壶器所蕴含的自在人生境界。
  1 紫砂花货“静禅提梁壶”的工艺造型
  紫砂花货“静禅提梁壶”色泽红润光洁,柔嫩细腻,光彩夺目。壶身是经典的几何型扁圆壶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艺术美。“静禅提梁壶”的形体比例合理,壶身线条流畅,使壶身有一种流动之美,具有韵味,且呈现古典之美,构成了珠圆玉润的完美性。此外,一弯流壶嘴与壶身暗接相连,连接处的处理细腻。提梁上大下小,转弯处的过渡为圆角,使整器毫无凌厉之感。壶腹贴塑的葡萄枝叶缠绕绵延,叶脉处历历可见细纹。尤其是缠绕至壶器提梁处的葡萄枝蔓,细滑光洁、栩栩如生。“静禅提梁壶”为圆盖面,壶盖与壶身几乎看不出缝隙。盖面上雕饰一只蝉,既实用又美观。“蝉”与佛家的“禅”谐音,使得壶钮有了别样的禅味。这款“静禅提梁壶”从壶身的造型到雕饰的细节处,无一不给人美感。
  2 紫砂“静禅提梁壶”的文化内涵
  紫砂“静禅提梁壶”的壶腹造型是扁圆型,体现了中国历史悠久的圆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圆文化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之一。虽不是最早的,但是在所有古老的文明文化中,唯有圆文化从未间断,一直持续发展至今。中国圆文化的发展模式体现的相对稳定、自我保护、兼容并蓄的活动机制,使中国文化自春秋战国以来不断延续,其基本精神没有发生断裂。圆文化是以儒道思想为圆心,外延稳定性、融合性、延续性的文化特点,随着历史变迁、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面对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和文化冲击,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圆文化会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模式团结世界、与时俱进,再创人类文明的新辉煌。
  紫砂“静禅提梁壶”的壶钮雕塑一只停歇在葡萄枝叶间的蝉,“蝉”与佛家的“禅”谐音,折射出此壶的禅味。禅是探究人生的极高智慧,是领悟自在人生之道。禅是一种“冥想”,并用冥想的方法达到入定的境界,获得自在的人生体验。而静禅就是清净法眼,涅磐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正法,万事万物的本来。禅道博大精深,只有用心体悟,才能领略人生的自在。
  3 结 论
  紫砂壶艺贵在巧夺天工,天下独有。人的审美形式纷繁多样,艺人们的思维千变万化,但创作理念都是为了体现壶的“实用”,体现壶的“韵美”,这一点是一致的。从传统经典作品中去汲取给养,研究、分析、细细揣摩,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去探索、追寻,总结经验,古为令用、融古通今,而此款紫砂“静禅提梁壶”就做到了这点,此壶造型奇特,将自然界的动植物融入到紫砂艺术当中,更加贴近生活情趣,使观者在享受自然的闲适之情时,同时感受静禅的自在人生境界,直击人们的内心世界。
  参 考 文 献
  [1]刘有晔.浅谈紫砂壶的历史发展人间珠玉品茗论道[J].博藏.2011(10):122-127.
其他文献
紫砂壶的诞生因茶而起,但其发展流向却颇受自然生活、传统文化的影响,可以说,紫砂壶早已摆脱粗陶器皿的约束而转变为具有一定价值内涵的工艺品。这一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人
宜兴紫砂壶享誉海内外,深受世人钟爱,作为传统手工艺制品中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更因基于艺术形象之上的人文内涵而愈加深入人心。紫砂壶的产生和发展是历代陶艺人及文化人参与不断创新的结果,经历朝历代的传承,完成了紫砂壶传统造型的各大派系。回首看时大彬、陈鸣远、朱可心等各个时代的大师作品,不难发现他们在设计、创意与最终完成并定型时,往往都借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基本造型,并加以
摘 要 艺术能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给人们借某一物体以联想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大,其艺术水准必然愈高。紫砂壶艺是集实用、欣赏、把玩三种功能于一体的艺术,又是能包容吸收陶文化、茶文化等多种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艺术载体。紫砂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产生联想空间的艺术美。  关键词 小口樱桃壶;紫砂;联想空间;艺术美  紫砂壶的手工制作方式打开了历代紫砂艺人的联想空间,上古至玉器、青铜器、
摘 要 紫砂壶凭借美好的造型、装饰、工艺、材质和艺术品位,以作品秀丽多姿的形象而傲视群雄,在陶瓷器皿中独树一帜。数百年来,年轻而古老的紫砂工艺呈现满园春色的绮丽景象,使得紫砂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紫砂的装饰手法上,它把自然界、动物界的自然形态,运用了篆刻、贴花、泥绘等工艺造型设计成仿生形象的紫砂壶,作品的传神隽永充斥了艺术美。  关键词 月菊壶;紫砂;艺术想象力;造型  紫砂壶的设计往往可以激发
目的了解山东省高危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艾滋病(AIDS)流行因素和特征,以便为今后控制AIDS在山东省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9个市的部分性病门诊就诊者3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