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数字农业技术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农业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建立了网络化数字农业技术平台、农业数字信息标准体系、农作物生长模型、追溯体系等应用体系,通过在不同类型农业品牌企业、产区应用升级,助力我国乡村振兴。
优质雪花牛肉的产生受牛体内维生素A含量影响,而牛瞳孔的收缩情况与其体内维生素A水平有关,于是基于机器视觉的PLS-DA诊断模型问世了,现在只要检查牛的瞳孔就可以判断其是否缺乏维生素A,提醒养殖人员及时补充。
传统的畜禽养殖舍中大量存在甲烷、二氧化硫、氨气等,动物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现在通过室内环境采集设备、设定阈值智能调节就能优化养殖舍内环境状况。
饲养设备可以监测动物的采食量、饮水量等对畜禽的健康情况及时作出判断,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育肥猪自动行为分析为例,采用动态目标实时跟踪等技术,实时采集目标育肥猪的排泄次数、躺卧时间、采食饮水次数、食物和水源消耗量等关键信息,识别目标猪的异常行为,实现了育肥猪生长状况监测和异常行为精准预警,以往这种问题只能通过人工观察发现。
此外,智能拣蛋机器人可以通过其头部的摄像头(相当于人的眼睛)识别设定形状物体,让其按照事先设定好的巡视路线24小时进行作业,这种机器人尤其适用于散养方式养鸡的农场。
这一波神奇的操作,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服务创新团队的科研人员历经14年研发出的畜禽“生态—生理—生长”多维感知技术、畜禽养殖智能调控装备与大数据云平台。
类似的生动实践还有很多,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伟的讲述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数字化技术对农业生产端带来的巨大变化。
“有些人工检测手段(如抽血等)会让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动物在未来几天内的进食状况和生长发育。科学智能的监测手段恰好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让动物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孙伟看来,“数字化技术在提升畜禽养殖效率进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目前围绕“畜禽养殖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智能装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服务创新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已建立5种有关畜禽的多维立体信息感知方法,形成了包括22项关键技术的技术体系,而包括3个子平台、14个系统、66台套核心设备的国家级农业物联网科技创新、仿真测试与综合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此类平台。此外,团队根据畜禽养殖数据构建了分析预测模型库,并通过研制智能化控制设备对畜禽养殖过程“监测预警”,实现高效健康养殖的智慧管理。据了解,物联牧场已在山东、北京等31个省区市推广应用,涵盖奶牛、生猪、蛋鸡等5种主要畜禽,使不同畜种的死淘率降低5%至10%,人工成本减少15%至20%。
对于果蔬农业,先进的数字信息化技术对赋能生产端同样重要。试想一下,点开手机上的App,就能查看种植日记、采购日记、天气状况等信息,这种数字化系统极大地便利了种植管理。事实上,农业数字化系统的应用潜力远不止如此,如金禾天润农控集团(以下简称金禾天润)研发的智慧农业物联网数字樱桃控制管理系统就是一例。
金禾天润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名牌》记者:“这种智能管理系统可以采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数据,并进行数据储存、分析、导入执行控制,其中生长环境数据采集包括棚内外的空气、土壤、水源、水肥、图像、虫情、苗情等55种以上的传感器数据;系统可在每个基地同时控制每个园区、每台设备,按设计和数据分析推送最优管理程序方案曲线、自动指导种植生产,通过分析不同经纬度、不同气候、不同土壤墒情、不同属科等数据,由后台专家库生成指导种植生产曲线配方,让种地标准化、智能化、简单化,让不会种地的人也能轻松种好地。智能系统还拥有精准补水、补肥、补充营养元素、补光、补充二氧化碳、自动喷淋、自动除湿、自动调节风口与水帘、远程信息化虫情自动测报等功能,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效率。”
数字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原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费时、费力解决的问题,如今正被科研人员用数字化手段一一攻克,并逐渐成为农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示范。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显著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品质。农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的品质不仅影响着企业、农户的营收,更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那么,有关方面应如何打消人们对于农产品的产地、品质、农药残留等方面的疑虑,确保“吃得好”“吃得安全”呢?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1月12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到,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追溯委员会副主任、中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追溯)副董事长于辉宏对《中国名牌》表示:“追溯体系的兴起顺应了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追溯的目的是为了知道某事件的前因后果。从追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上来看,它可以精准地解决产品在流通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餐桌问题为例,中国追溯帮北京稻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追溯体系,对其农产品的种源、基地、生长过程、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分销零售、终端消费各环节点数据监测及数据整合,让农产品从种植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那么这种追溯体系的溯源数据是否有可能被伪造、篡改呢?对此,于辉宏告诉记者:“中国追溯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网络平台拥有产品质量追溯防伪系统及追溯防伪方法的国家专利,以多码结合、相互绑定、随机生成等方法确保信息不可被篡改,且每个环节点的数据均独立存储,通过将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据实时、有效的联结并开放,为使用者提供可信的监管及消费数据。消费者扫码查询的时间、地点都会被记录在中心数据库中。” 提到追溯二字,人们联想最多的场景就是消费者扫码查询真伪,而事实上,追溯系统还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管理现状,产品出现任何生产问题均可追责到人,从而提升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有效管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時,追溯系统还可降低品牌产品被仿冒的损失。
如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茅台技开)的工作人员在市场巡视过程中,在河南某地一烟酒店内发现大量茅台技开天朝上品酒被堆放在橱窗中,通过使用中国追溯为企业定制的稽查软件扫描酒外箱上的标识码,发现反馈信息存在问题,于是迅速联系中国追溯及茅台天朝上品酒厂方,经数据库信息比对,发现这批酒确实有问题。于是茅台技开工作人员带着中国追溯出具的第三方报告迅速报案,而后当地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对问题酒进行查处。
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产品的溯源体系建设,尤其是随着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比例大幅提高。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优化升级品牌经营,更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企业的信任度。
刚刚过去的2020年,信息惠农、农产品直播带货成为热点话题。对于农业生产者而言,他们最想知道的是种什么对、养什么好,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农产品卖得好。利用好大数据及时、准确预测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及市场消费变化等情况,让消费市场和果品生产之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更有效,让农产品生产、销售可以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让优质产品不愁销路,成为当前农业数字化领域的又一关键应用点。
“广东徐闻菠萝流通大数据系统”是一亩田“天机·农业大数据系统”让数据成为决策者智慧大脑的实践之一。人们可以从动态数据图上清晰查看农产品产地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买卖双方的热度、采购商分布、产地竞争力等,这让广东徐闻菠萝的市场流向、价格变化清晰透明。据了解,2019年广东徐闻菠萝的产地价格翻了5倍仍供不应求,果农收入翻倍,产业升级动力显著。
“通过货源数字化、市场网络化和调度智能化,数据将成为助力农产品流通的新引擎。” 一亩田创始人兼CEO邓锦宏在2020世界数字农业大会上这样谈到。
通过多年对遍布全国2800多个县的3000万农业生产者的积累, 一亩田让农民以手机为“传感器”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产品,使货源数字化。规模化的产地货源覆盖,让采购商实现不同产区之间的数据对比,为用户提供客观、真实的决策参考。与此同时,一亩田还打通了全国54个一二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3000余个档口的销售服务渠道,海量市场数据的积累使市场网络化,从而帮助种植者根据全国范围市场的数据变化灵活匹配批发市场,“一部手机,货卖全国”。2018年成立以来,依靠数据赋能的一亩田帮助土豆产品实现20.3万吨/年销量、4.7亿元/年销售额;线下豆牛代卖系统服务全国10万多个产地生产者。
除了企业主动作为外,不少地方政府也通过平台效应探索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如以茉莉花(茶)产业闻名的横县,其茉莉花茶价格指数收集与信息发布主要依赖人工采集,且茉莉花价格受天气、供需、时段影响大,导致市场供需信息对接不及时,不利于当地茉莉花(茶)企业生产经营、政府精准决策。为此,横县与中国建设银行南宁五象支行合作开发“数字茉莉”平台。该平台整合政府、花农、花商、加工企业等茉莉花产业链参与方的相关信息,为政府监管系统、花价预测与发布系统等提供数据分析,使政府对茉莉花从种植、交易、生产、销售全程可控,从宏观层面科学指导花农种植。
横县县委书记黄海韬认为,搭建“数字茉莉”平台是直面产业转型升级痛点,立足农业供给侧改革、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精神的创新实践,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推动本地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种实践向我们展示着,数字化信息触角已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不断延伸。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需求的不断涌现,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应用拥有无限可能,必将成为农业品牌化发展的加速器。
物联:生产端的数字变革
优质雪花牛肉的产生受牛体内维生素A含量影响,而牛瞳孔的收缩情况与其体内维生素A水平有关,于是基于机器视觉的PLS-DA诊断模型问世了,现在只要检查牛的瞳孔就可以判断其是否缺乏维生素A,提醒养殖人员及时补充。
传统的畜禽养殖舍中大量存在甲烷、二氧化硫、氨气等,动物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不利于其健康成长,现在通过室内环境采集设备、设定阈值智能调节就能优化养殖舍内环境状况。
饲养设备可以监测动物的采食量、饮水量等对畜禽的健康情况及时作出判断,以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育肥猪自动行为分析为例,采用动态目标实时跟踪等技术,实时采集目标育肥猪的排泄次数、躺卧时间、采食饮水次数、食物和水源消耗量等关键信息,识别目标猪的异常行为,实现了育肥猪生长状况监测和异常行为精准预警,以往这种问题只能通过人工观察发现。
此外,智能拣蛋机器人可以通过其头部的摄像头(相当于人的眼睛)识别设定形状物体,让其按照事先设定好的巡视路线24小时进行作业,这种机器人尤其适用于散养方式养鸡的农场。
这一波神奇的操作,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服务创新团队的科研人员历经14年研发出的畜禽“生态—生理—生长”多维感知技术、畜禽养殖智能调控装备与大数据云平台。
类似的生动实践还有很多,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伟的讲述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了数字化技术对农业生产端带来的巨大变化。
“有些人工检测手段(如抽血等)会让动物产生应激反应,影响动物在未来几天内的进食状况和生长发育。科学智能的监测手段恰好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让动物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在孙伟看来,“数字化技术在提升畜禽养殖效率进而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了解,目前围绕“畜禽养殖物联网关键技术和智能装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物联网技术与服务创新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已建立5种有关畜禽的多维立体信息感知方法,形成了包括22项关键技术的技术体系,而包括3个子平台、14个系统、66台套核心设备的国家级农业物联网科技创新、仿真测试与综合服务平台是国内首个此类平台。此外,团队根据畜禽养殖数据构建了分析预测模型库,并通过研制智能化控制设备对畜禽养殖过程“监测预警”,实现高效健康养殖的智慧管理。据了解,物联牧场已在山东、北京等31个省区市推广应用,涵盖奶牛、生猪、蛋鸡等5种主要畜禽,使不同畜种的死淘率降低5%至10%,人工成本减少15%至20%。
对于果蔬农业,先进的数字信息化技术对赋能生产端同样重要。试想一下,点开手机上的App,就能查看种植日记、采购日记、天气状况等信息,这种数字化系统极大地便利了种植管理。事实上,农业数字化系统的应用潜力远不止如此,如金禾天润农控集团(以下简称金禾天润)研发的智慧农业物联网数字樱桃控制管理系统就是一例。
金禾天润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名牌》记者:“这种智能管理系统可以采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数据,并进行数据储存、分析、导入执行控制,其中生长环境数据采集包括棚内外的空气、土壤、水源、水肥、图像、虫情、苗情等55种以上的传感器数据;系统可在每个基地同时控制每个园区、每台设备,按设计和数据分析推送最优管理程序方案曲线、自动指导种植生产,通过分析不同经纬度、不同气候、不同土壤墒情、不同属科等数据,由后台专家库生成指导种植生产曲线配方,让种地标准化、智能化、简单化,让不会种地的人也能轻松种好地。智能系统还拥有精准补水、补肥、补充营养元素、补光、补充二氧化碳、自动喷淋、自动除湿、自动调节风口与水帘、远程信息化虫情自动测报等功能,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了效率。”
数字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原來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费时、费力解决的问题,如今正被科研人员用数字化手段一一攻克,并逐渐成为农业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示范。
追溯:食品安全的数字链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显著提高,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产品品质。农产品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的品质不仅影响着企业、农户的营收,更关乎人们的生命安全。那么,有关方面应如何打消人们对于农产品的产地、品质、农药残留等方面的疑虑,确保“吃得好”“吃得安全”呢?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1月12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提到,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品追溯委员会副主任、中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追溯)副董事长于辉宏对《中国名牌》表示:“追溯体系的兴起顺应了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追溯的目的是为了知道某事件的前因后果。从追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上来看,它可以精准地解决产品在流通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餐桌问题为例,中国追溯帮北京稻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追溯体系,对其农产品的种源、基地、生长过程、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分销零售、终端消费各环节点数据监测及数据整合,让农产品从种植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那么这种追溯体系的溯源数据是否有可能被伪造、篡改呢?对此,于辉宏告诉记者:“中国追溯的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网络平台拥有产品质量追溯防伪系统及追溯防伪方法的国家专利,以多码结合、相互绑定、随机生成等方法确保信息不可被篡改,且每个环节点的数据均独立存储,通过将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据实时、有效的联结并开放,为使用者提供可信的监管及消费数据。消费者扫码查询的时间、地点都会被记录在中心数据库中。” 提到追溯二字,人们联想最多的场景就是消费者扫码查询真伪,而事实上,追溯系统还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管理现状,产品出现任何生产问题均可追责到人,从而提升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的有效管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時,追溯系统还可降低品牌产品被仿冒的损失。
如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以下简称茅台技开)的工作人员在市场巡视过程中,在河南某地一烟酒店内发现大量茅台技开天朝上品酒被堆放在橱窗中,通过使用中国追溯为企业定制的稽查软件扫描酒外箱上的标识码,发现反馈信息存在问题,于是迅速联系中国追溯及茅台天朝上品酒厂方,经数据库信息比对,发现这批酒确实有问题。于是茅台技开工作人员带着中国追溯出具的第三方报告迅速报案,而后当地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对问题酒进行查处。
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重视产品的溯源体系建设,尤其是随着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比例大幅提高。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优化升级品牌经营,更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企业的信任度。
决策:数据成为流通新引擎
刚刚过去的2020年,信息惠农、农产品直播带货成为热点话题。对于农业生产者而言,他们最想知道的是种什么对、养什么好,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农产品卖得好。利用好大数据及时、准确预测农产品的价格走势及市场消费变化等情况,让消费市场和果品生产之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更有效,让农产品生产、销售可以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让优质产品不愁销路,成为当前农业数字化领域的又一关键应用点。
“广东徐闻菠萝流通大数据系统”是一亩田“天机·农业大数据系统”让数据成为决策者智慧大脑的实践之一。人们可以从动态数据图上清晰查看农产品产地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买卖双方的热度、采购商分布、产地竞争力等,这让广东徐闻菠萝的市场流向、价格变化清晰透明。据了解,2019年广东徐闻菠萝的产地价格翻了5倍仍供不应求,果农收入翻倍,产业升级动力显著。
“通过货源数字化、市场网络化和调度智能化,数据将成为助力农产品流通的新引擎。” 一亩田创始人兼CEO邓锦宏在2020世界数字农业大会上这样谈到。
通过多年对遍布全国2800多个县的3000万农业生产者的积累, 一亩田让农民以手机为“传感器”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的产品,使货源数字化。规模化的产地货源覆盖,让采购商实现不同产区之间的数据对比,为用户提供客观、真实的决策参考。与此同时,一亩田还打通了全国54个一二级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3000余个档口的销售服务渠道,海量市场数据的积累使市场网络化,从而帮助种植者根据全国范围市场的数据变化灵活匹配批发市场,“一部手机,货卖全国”。2018年成立以来,依靠数据赋能的一亩田帮助土豆产品实现20.3万吨/年销量、4.7亿元/年销售额;线下豆牛代卖系统服务全国10万多个产地生产者。
除了企业主动作为外,不少地方政府也通过平台效应探索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如以茉莉花(茶)产业闻名的横县,其茉莉花茶价格指数收集与信息发布主要依赖人工采集,且茉莉花价格受天气、供需、时段影响大,导致市场供需信息对接不及时,不利于当地茉莉花(茶)企业生产经营、政府精准决策。为此,横县与中国建设银行南宁五象支行合作开发“数字茉莉”平台。该平台整合政府、花农、花商、加工企业等茉莉花产业链参与方的相关信息,为政府监管系统、花价预测与发布系统等提供数据分析,使政府对茉莉花从种植、交易、生产、销售全程可控,从宏观层面科学指导花农种植。
横县县委书记黄海韬认为,搭建“数字茉莉”平台是直面产业转型升级痛点,立足农业供给侧改革、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精神的创新实践,用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推动本地茉莉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种实践向我们展示着,数字化信息触角已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不断延伸。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需求的不断涌现,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应用拥有无限可能,必将成为农业品牌化发展的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