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湘西凿花的活态传承研究

来源 :文艺生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zh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苗文化中的衣物、饰品、傩面具等所使用的图样都出自平凡的踏虎凿花工匠之手,几代传承展示了民间艺术的非凡之美,过去历史中的日常用具物品,蕴含着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却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活态传承”是推动这项手工艺蓬勃发展以及能够突破程式化传承法则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踏虎凿花  生活美学  活态传承
  一、 振兴传统工艺中的生活美学
  当今生活中人们接纳的美越来越宽泛,对西方的艺术文化拥簇的人不占少数,高效多元的文化的意识形态下,手工艺中的 “慢”在人们生活中象征着对民族手工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艺术之美的追求;民众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提升,是促使民间工艺美术复兴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活态传承”是民间艺术复兴发展的必然结果,民间艺术只有回归到民众的生活当中,不再是美术馆的陈列品,才能长久不衰地传承民族的艺术。凿花的艺术发源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这些物品是被反复使用的物品、人们离不开的日用品,涵盖了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并非珍稀贵重的物品,这些物件的制作慢慢传承,被一代代的人们买卖流通与使用,这些都是现在所称的民间艺术品。那些抚慰人心的艺术之美,没有大小之分,主流又或是旁支的艺术形式,都是反映民众生活的日常和时代的审美。“当美与民众交融之时,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活。”这其实也充分说明手工艺传承需要在“活”的文化语境下继续代代传承,当下国家扶持的非遗项目的经验给了“活态”的启示,我们通过踏虎凿花的媒介来诉说已经被人遗忘的手工艺之美,传统民间凿花在服装、饰品、面具、装饰人民居所环境的艺术品等等功用中的艺术价值没有被全部认知,工艺与与艺术紧密相连,它们诉说的都是在美的范畴内,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滋养着民众的日常生活与精神家园。亚洲国家中,以日本为例,推广民间艺术的运动的时间较早,社会和民众尊重工艺匠人,接纳并形成了具有东方特色的“以用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为人称赞的工匠文化。民间艺术的实用创意以湘西地区为例,随着现代化进程加速导致市场需求的锐减,民间艺术品在形式使用上,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是逐渐发生转变,但整体状态停滞不前,还不能完全实现活态传承。
  二、个人工艺与民众工艺
  地处武陵山区的湘西,自古以来被视为一块神秘的蛮荒之地。从文化的角度观之,湘西的民族工艺美术具有少数民族特有的边缘性,它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蕴涵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伴随漫长的发展历程他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踏虎凿花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民间艺术的振兴与工艺匠人的整体环境改变有着紧密的聯系,以新的民间艺术创作服务于人民的社会生活,踏虎凿花的传承手艺人与民众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买卖供求的关系。
  踏虎凿花进行传承实践,应从本土群众和教育入手,结合本土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家等方面综合梳理,首先为拓宽凿花艺术的公用空间。美术课堂中可把民间传承艺人请进课堂,手把着手教学生们凿花。老师更要把手工艺让学生带回家去,带领全家一起学习和发掘民间美术,有条件的城市孩子则与家人共同上网收集和整理踏虎凿花的资料;实用性方面在每年特定的民俗节日活动中,可组织群众参加传统艺人的民俗作坊活动,扩大受众面,针对没有美术基础的群众,设置简单易操作的环节,鼓励全家老小都动手尝试,享受传统手工艺的乐趣,激励民众,包括孩童、青少年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同时还在街头展览民众的凿花作品,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保护民间美术,让凿花工艺走进民众的生活,变成生活中可欣赏的美,让手工艺真正实现活在人们的生活里的目标,无疑这种贴近自己生活的美术学习过程让民众倍感亲切。
  其次在湘西设定一些具有实验性的教学试点,在进行民间美术实验改良过程的同时,注重学校美术课堂的研究和交流学习过程中资料的收集,其中包括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及家长和当地民间艺人的反应等等,以此获得更多的数据支撑手工艺传承的活态多样性,在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建设专业的民间美术校本资源库,将踏虎凿花数字化保存,以便民间美术建立教与学的系统性课程。对踏虎凿花艺术作品中技术难度大、制作工艺复杂、工具材料要求高的内容,让这些保留在凿花艺人的个人创作的范畴内,以个体存在的凿花艺人在以盈利为基础生存的同时,加入到民族工艺教育推广中,以确保工艺的延续和发展;对普通民众多以欣赏教学为主,融入他们的生活认知当中,初步了解其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提高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加强他们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和启蒙。凿花之美只有从生活中产出,在这里才能找到工艺之美的强韧基础。
  三、活态传承
  踏虎凿花作为千百年来流传在湘西广大地区的民间艺术,无论是苗家的服饰、银饰和刺绣,还是巫傩面具等民间美术的形式,都有其绵延不息的传统的魅力,是普通劳动群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和日常的民俗生活中创造、应用并与生活相融的一种美术形式。然而如同世界大多数非物资文化遗产一样,当面对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时,它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生态的链条遭到破坏,尤其是注重口传心授传承的民间艺人的陆续陨落,无数代表着民族本源的图式和符号被终止,留下了数量有限的艺术作品。民间文化的传承正在经历着社会和自然淘汰的劫难,民族文化生态环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的破坏。以保护民族文化的“活性生态”为一个切入点,当我们把保护和抢救非物资文化遗产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生活美学融为一体的时候,无论是对艺术发展还是濒临消亡的民间美术,都将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民间美术融进美术教学的课堂,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美术课程,而是一种责任、一种重要的对艺术对文化传承的责任。
  在湘西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教育环境里,把踏虎凿花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美术教育融为一体,这既促进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同时也实现了我们民族多样性的文化得以延续。通过在教学点的实验,探索一种现代教育与民间美术相结合的、可行的、可持续的、可推广的教育模式;面对湘西多民族丰富的文化积淀,把这种民族的、民间的文化和艺术融进我们的美术教学,把踏虎凿花引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学课堂,甚至是高师课堂;既要传授主流文化,传承人类的共同文化,使得现代教育的视野得以向外延伸,同时又要构建适应本民族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模式。   湘西的文化传统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得益于它扎根于民族生态环境中。目前这种独特的文化急待为该民族全体成员所认同,势必就定会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民族传统,实现活态保护。长久以来民族、民间文化是一种边缘化不被主流文化圈认可的文化,但当它真正地走进了课堂,再次走进人们的生活里,便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能量,促使民族地区的孩子在学习苗族凿花艺术时,将自己的想象融入后所创作的充满生命力的凿花和撕纸作品后、产生的欢愉的情绪和对本民族的自豪感,又或是他们对踏虎凿花艺术再认识的创造,其多变的样式还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用直率淳朴的方式表达的对本民族艺术符号的一种“活态”的认同,他们为民族文化基因的延绵不息托出的是人类共有的希望。在植根本土文化的美术学习中培养的这种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必将为凿花艺术的传承产生积极的影响。
  现代教育由原来对文化知识是第一顺位,发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三维目标,民族民间艺术学习实际就是一种文化的交叉综合学习,对于自小生活在民族地区的孩子来说,这种融入了骨血的情感和审美元素的艺术是一个民族共同的记忆,也是他们对自我身份象征的情感认可,因而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和接受度,就湘西地区美术教育来说,这已无异于一座丰富的课程资源宝库。现代学校教育既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还要提升本民族艺术的形象。民族文化艺术的活态教育给教育本身带来的不仅是思考,更是面对来自社会来自民族来自教育所引出传承与创新的終极命题,实际上就是教育本身的使命所在,它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精神生命,还关系到了整个民族艺术的留存和延绵。
   综上所述,民众、艺术、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三个部分,民众的艺术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重要载体,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历史更替至今,最强生命力的纽带便是教育,教育不仅将人类的文化一代一代相传下去,而且以此为载体,把精神、把传统、把最广泛意义下的艺术相传下去。踏虎凿花艺术的多样性靠的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保护传承,让踏虎凿花艺术平凡长久地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柳宗悦.工艺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09):75.
  [2]藤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出版.2002.
  [3]乔晓光.活态文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4.
  [4]冯美玲.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J].文学教育(上).2016,(10):171.
其他文献
摘要:山水画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文化多元又包容的时代背景下,纤维艺术创作的发展应当注重“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创新。通过当代纤维材料选择的多样性、肌理表现的丰富性、技法运用的差异性,来结合山水画的名族文化性进行创作,形成鲜明的東方风格。本文是通过写山水画在纤维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来说明纤维艺术创作应当扎根民族文化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再创辉煌。  关键词:纤维艺术 山水画风格 价值
期刊
摘要:在我国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正是处初期和中期阶段,经印度北部传入中国,后又由中国传入东亚一带,称为北传佛教,代表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个重要的宗教体系。在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信奉的诸神中,其中观音菩萨是有代表性的一脉相承共同的尊神,有着至高无上的神位。无论是哪个民族的宗教信仰,以及外来的宗教文化一旦与中华民族文化相接触、融合,最终将是成为根深叶茂的中国本土宗教而存世。  关键词:北传佛教 法显求法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拥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彩墨画的表现方式符合儿童的造型习惯,适用于美术的启蒙教学。彩墨探索既保留了作画的趣味性,又能够以一种简单直观的方式将画面的效果最大化呈现。关于彩墨画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应用不光拥有理论研究價值,亦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彩墨画 动画片 结合  对初步接触造型知识的6-8岁儿童来说,
期刊
从上古时“圣人”易“结绳之政”而造出“书契”以来,汉字便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与载体。她在承担了应有的表情达意功能以外,多情的文人又不竭余力地给其赋予新的内容——审美。从对徒手书写的汉字形象的视觉感受,在审美主体文化联想的渗透下上升至对其视觉形象得以生成的创作主体人文精神的追加,这使得原来就丰富的汉字内涵进一步延伸。在这种人文精神追加下,作为表意符号的汉字形式,在文人的笔下或眼中便成了一个有生命力
期刊
摘要: 全球化的语境下,本土化设计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受外来文化影响,部分动画产品的角色形象缺乏民族特色,文化属性模糊。动画角色的设计应立足本土文化,根据湖湘传统艺术符号的特征及动画剧本需求对角色的造型、色彩、配饰等进行本土化设计,以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角色形象。  关键词:湖湘传统艺术 动画角色 设计  一、导语  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有效促进各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种影
期刊
摘要:美术教育是对文化素质培养的一个关键阶段和最佳教育时机,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①,学习美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美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是价值观、人生观、时代精神的集中反映。通过开展和深化美术教育,从而促进人的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在美术教学中利用美术的人文特性培养人的文化素质,通过美术教育实践,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审美水平以及自主
期刊
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再次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学校教育的工作目标。那么,作为美育范畴的艺术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
期刊
周冰,女,侗族,湖南绥宁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画导师、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画家、邵阳市美协副主席、邵阳市青年美协主席、邵阳市美术馆专职画家。从事没骨花鸟画研究多年,没骨花鸟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美展并获奖,没骨花鸟画作品《春缀满庭芳》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出版有《传统没骨绘制基础技法》等没骨技法书。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江南梳篦专卖店的角度,以常州梳篦这种中国工艺美术产品为研究对象,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江南梳篦专卖店中的空间设计,利用书籍查阅、翻阅典籍、实地考察等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力图阐释江南梳篦手工艺品专卖店中的空间设计的趋势及其价值,从而在时代科技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大背景下多方面考察江南梳篦专卖店该如何运用新的市场方向、展示空间、产品更新换代和创新性,一改江南梳篦文化产业以前的没落,进而
期刊
“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欧洲绘画五百年”展览于2020年5月29日上午在湖南省博物馆艺术大厅隆重开幕,展期将持续到9月13日。湖南省文物局相关领导,十余家国内文博艺术机构领导、专家以及博物馆理事、高级会员、媒体代表等应邀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陈叙良主持,湖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段晓明,省美协主席、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训德先后致辞。   展览开幕式  本次展品引进自美国纽菲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