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35例,应用院前急救处理且在转运途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和对照组(35例,应用传统院前急救且快速转运到院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总满意评分。 结果:实验组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总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危重症孕产妇进行院前急救处理且在转运途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其总满意评分和抢救总有效率。
【关键词】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方法;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085-01
急危重症孕产妇主要指的是妊娠开始到产后的42d内发生威胁产妇和围产儿机体健康的疾病[1]。院前急救是整个医院抢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步骤,急危重症孕产妇出现病情变化快特点。在院前急救中和转运途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实验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28.95±5.42)岁,平均孕周为(35.02±4.21)周,平均体重为(65.21±10.15)kg;产妇类型:25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对照组中有27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29.02±5.48)岁,平均孕周为(35.05±4.18)周,平均体重为(65.30±10.07)kg;产妇类型:24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院前急救且快速转运到院方法,救护车在接到相关任务之后,与患者家人保持联系,积极实施基础护理,在急救车内准备好急救器材。急救工作人员还需确定出血的具体原因,最大程度的控制出血状况;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足够吸氧量。在并发症护理过程中,当患者出现子痫情况时,帮助患者误吸呕吐物。急救工作人员需对急危重症孕产妇实施镇静药物,确定基础生命体征之后将急危重症孕产妇立即转运到医院之中。
实验组应用院前急救处理且在转运途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首先,进行对症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产妇的血压水平,不断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纠正低氧血症。其次,在转运途中,护理人员必须严密监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异常时需立即报告临床医师,配合其进行快速抢救。最后,护理人员通过积极评估急危重症孕产妇的心理状态,继而提供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干预,列举成功案例来为急危重症孕产妇树立治病信心。详细记录急危重症孕产妇的基本信息和病情变化,为入院救治提高工相关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总满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总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仅能够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能够为院内治疗争取时间[2]。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质量也备受关注[3]。急救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好熟练的技能,继而降低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意外发生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总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危重症孕产妇实施院前急救和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继而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急救小组人员不仅仅要做好出诊准备,还需要在出诊过程中保持和患者家属积极联系,在救护车内做好相应准备,到现场之后抓紧时间来完成急救护理工作。急救工作人员还需要提高综合素质水平,继而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急危重症孕產妇进行院前急救处理且在转运途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其总满意评分和抢救总有效率。
参考文献
[1]靳海宏.分析总结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4(14): 274-276.
[2]黄丽芳.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3): 218-220.
[3]梁凤桃.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探究[J].吉林医学, 2014, 35(6): 1331.
【关键词】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急救方法;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4-085-01
急危重症孕产妇主要指的是妊娠开始到产后的42d内发生威胁产妇和围产儿机体健康的疾病[1]。院前急救是整个医院抢救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关键步骤,急危重症孕产妇出现病情变化快特点。在院前急救中和转运途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实验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28.95±5.42)岁,平均孕周为(35.02±4.21)周,平均体重为(65.21±10.15)kg;产妇类型:25例初产妇、10例经产妇。对照组中有27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29.02±5.48)岁,平均孕周为(35.05±4.18)周,平均体重为(65.30±10.07)kg;产妇类型:24例初产妇、11例经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院前急救且快速转运到院方法,救护车在接到相关任务之后,与患者家人保持联系,积极实施基础护理,在急救车内准备好急救器材。急救工作人员还需确定出血的具体原因,最大程度的控制出血状况;建立静脉通路,维持足够吸氧量。在并发症护理过程中,当患者出现子痫情况时,帮助患者误吸呕吐物。急救工作人员需对急危重症孕产妇实施镇静药物,确定基础生命体征之后将急危重症孕产妇立即转运到医院之中。
实验组应用院前急救处理且在转运途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首先,进行对症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产妇的血压水平,不断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纠正低氧血症。其次,在转运途中,护理人员必须严密监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生命体征,发现病情异常时需立即报告临床医师,配合其进行快速抢救。最后,护理人员通过积极评估急危重症孕产妇的心理状态,继而提供针对性地心理护理干预,列举成功案例来为急危重症孕产妇树立治病信心。详细记录急危重症孕产妇的基本信息和病情变化,为入院救治提高工相关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总满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总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不仅仅能够提高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能够为院内治疗争取时间[2]。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高龄产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质量也备受关注[3]。急救工作人员必须掌握好熟练的技能,继而降低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意外发生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总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危重症孕产妇实施院前急救和相关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继而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急救小组人员不仅仅要做好出诊准备,还需要在出诊过程中保持和患者家属积极联系,在救护车内做好相应准备,到现场之后抓紧时间来完成急救护理工作。急救工作人员还需要提高综合素质水平,继而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急危重症孕產妇进行院前急救处理且在转运途中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其总满意评分和抢救总有效率。
参考文献
[1]靳海宏.分析总结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4(14): 274-276.
[2]黄丽芳.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13): 218-220.
[3]梁凤桃.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和护理措施探究[J].吉林医学, 2014, 35(6): 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