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听音乐会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up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赴美之前,在国内听闻国外的古典音乐会如何如何,大抵有三个印象:其一,必定是场场爆满;其二,满座高朋都须发花白,从音乐厅后排眺望,好像满场的蒲公英;其三,在场的都是行家里手,个个捧着乐谱甚至总谱,咂摸着音和音、章与章之间那点儿意思——霸王回营走五步显骄纵,“拉三”末乐章慢速就露了怯,就连叫好也得跟《大宅门》里万筱菊所言:“瞧瞧七爷叫好,句句都在哏节上。”
  百闻不如一见,去年面试时头一回在美国听音乐会,史蒂芬·哈夫与印第安纳波利斯交响乐团连演四天《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两千多人的大场地。初次见识这么大场面自然怠慢不得,全套正装,用发油抹出个绅士头,带上下午刚由哈夫亲自簽名的原版谱,书脊都还硬着,夹一支铅笔,方便标记演奏家的灵光一现。
  没承想一走进音乐厅,两边的观众纷纷肃然起敬,有行注目礼的,有指指点点的。等到落了座,边上的老奶奶思索再三,终于忍不住好奇道:“你也是乐团成员吗?”答曰:“普通学生,在学这首曲子而已。”总算不再有人追问。待到演至十八变奏,到了下午在访谈中与哈夫约定的神来之笔时,实在难掩激动,流着泪在谱上画了个大大的圈儿。这一笔算是引起了两边观众的强烈关注,协奏曲结束,周围的人纷纷探过头来,一边递纸巾,一边八卦:“刚刚他是弹错了吗?你画圈儿干吗呀?”我连忙澄清说:“没、没、没,弹得太精彩了,忍不住标记一下。”探过头来的观众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纷纷表示虽然第一次听这曲子,但真好听啊!
  那天是初到美国,听完“帕格尼尼”,我只想喝碗热汤,便舍弃了下半场交响乐,打车找餐厅吃晚餐。结果一上车,这身打扮与手上的乐谱再度引起强烈关注,司机小哥无比热络:“今晚演的啥?”“帕格尼尼。”“演得如何?”“相当成功!”“您是乐团指挥吗?”“我就一观众。”
  这桩事儿直到入了学我才算彻底明白,不论在哪国,带着乐谱去听音乐会怕还是过于杀气腾腾了。想想如果是自己的音乐会,上场一鞠躬就瞥见台下齐刷刷一人一本乐谱——这是来听音乐会的,还是来组团寻仇的?要是弹得精彩也就罢了,万一哪儿出个错,台下再冒出一片哧哧的讪笑,那场面——杀人不过头点地啊。
  


  后来在克利夫兰,每每去隔壁慎思堂聆听大腕儿们现场的震撼教育,阿格里奇、内田光子、蒂博代、哈梅林、理查·古德,不胜枚举。慎思堂的座位分三六九等,除池座、楼座外,还有专门的包厢与“盛装圈”(前座、正座),除了高高挂在天花板下的楼座观众们穿得稍显随意一些,池座、包厢与“盛装圈”的观众们都正装出席,不少老派的绅士、淑女更是如参加舞会一般,端的是一丝不苟。于他们而言,音乐会是一周一次或多次的社交场合,演出前四十分钟走进一楼大堂,就是漫长的寒暄问候:“可有日子没见了,您近来可好?”“少见了您哪,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诸如此类。
  等到正式开演,就是整晚最无聊的时刻。盛装的大叔大妈们正襟危坐,恪守着严苛的礼仪,音乐却未必入得了耳,怕是刚才的寒暄问候已花去过多精力,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无可挽回的梦呓之中,只剩沉重的“偶像包袱”还在强撑着。好不容易熬到乐章间,礼仪规定这会儿可以咳嗽,此时人群里需要有个领咳的,一旦领咳的开了口,全场就开始此起彼伏,有的没的都咳两声,伴着些许尴尬的笑声。这便是绝大多数观众在大部分场次中的极少乐趣之一。
  除此之外,最大的乐趣莫过于半场或全场结束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全体观众纷纷起身喝彩,若是关于“精彩”的形容词储备不足,此时可以多加学习。什么“太棒了”“好极了”“难以置信”“令人震惊”,不一而足。同时一定伴随着长达数分钟甚至十来分钟的掌声,直到演奏家依礼节献上返场作品为止。而等到返场演奏结束,掌声必将持续到全场灯光亮起,然后各自散去,各回各家。然而散场之际,每每遇上刚才高呼“令人震惊”的观众,举着份节目单询问:“刚才倒数第三首是这上面哪首曲子来着?”
  如此说来似乎诸多戏谑之辞,仿佛美国的观众都是一群“戏精”,每周一两趟跑到音乐厅逢场作戏,死抠细节、击节叫好仿佛都成了传奇小故事。但终究有那么两种时刻,对于没那么懂古典音乐的普通听众而言,是真真切切地被音乐触动、震撼,甚至潸然泪下。
  其一是极致的炫技作品。演奏家一双大手上下翻飞,一首冲击速度极限的李斯特超技练习曲,或是音符密度大到令人窒息的改编曲,都能让昏昏欲睡的观众一扫倦意,注意力重归舞台。其二则是至美至柔的音色。但凡人耳都对人声最为敏感,至美至柔的钢琴音色,如在耳畔嗫嚅,细腻之至,令闻者落泪。
  二者一刚一柔,得其一者,已然是极具震撼力的现场;兼而有之,则可称经典诠释了。
  在美国听音乐会,一年下来,与想象中遍地专业观众的情形不同。论及专业素养,那些传奇小故事中一身是范儿的票友们可称罕有,但支撑古典音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生长的人们,却是代代相传。或许他们不算特别懂古典音乐,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古典音乐的发展,更以烦琐而严苛的礼节约束自己,为舞台上的音乐家创造最佳的演奏环境。于音乐家而言,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呢?
  (去日留痕摘自微信公众号“牧天弹艺录”,勾 犇图)
其他文献
生命将不断把草叶砸进土里。  我羡慕这暴力;  爱情是铁。我羡慕  碎浪和岩石之间的野蛮的交易。  它们之间互相理解  我甚至可以理解  奔跑的雄狮与惊惧的雌鹿之间的约定,    她眼中含着某种对恐怖的默許  我将永远不能理解的  是这只野兽,他写下一切  并且自诩为生命的核心。  (陶 然摘自作家出版社《重新注册:西川译诗集》一书)
期刊
中国经济会如何,中国能否赢得良性的全球发展环境?  我把答案总结成“六个脑洞”,从中逐渐看清了我们这代人的机会。这些机会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我把它称为“中国式机会”。动车组脑洞  携程网和如家酒店创始人沈南鹏说,你看到的舞台很单调,但你没注意到舞台本身变得更大了。聚光灯下的主角在膨胀,但是聚光灯外,在更大的舞台上,有更多的角色在登场。  过去4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火車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先富
期刊
对 话  乍看上去,陆春桥是个快活的女孩儿。她皮肤很白,脸上长着雀斑,一头蓬松的鬈发,穿着明艳夸张的衣服。若是在街上遇见她,你不会猜到她来自四川山区。她在南京一所大学里学摄影,毕业后留在上海,决心在这里扎根。直到2015年夏天,一场对话的发生。  一位同样来自四川的前辈问她:“一点儿也看不出你是经历过地震的哦。”  她说:“我们班在上体育课嘛,都活下来了。”    前辈又问:“你知不知道其他同学现
期刊
诗人、作家这类人,经常是捉对儿出现的。出了一个牛人,上天就总会降生另一个牛人和他齐名、配对,唯恐他孤独。  我经常读唐诗,发现唐代的大诗人们就是一对对往外冒的——有李就有杜,有王就有孟,有沈就有宋,有高就有岑,有元就有白,有郊就有岛,有钱就有刘,有皮就有陆。  就好像武侠的江湖里,有金庸,就有古龙。其实在我看来,金庸和古龙的差别就是三个词而已。金庸写人间,古龙写天涯  金庸和古龙,都各自发出过对人
期刊
西晋的张翰,因见秋风起,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何必不远千里跑到洛阳来做官呢?”然后辞官回家了。“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可在林洪所撰的《山家清供》里,莼菜羹又叫锦带羹。他说张季鹰想念莼菜羹,并非仅仅因为思乡,而是官做得不顺,心情郁闷,而莼菜与鲈鱼同羹,可以下气止呕,实是对症药也。一位风姿秀逸的高士,就这样变成了失魂落魄的可怜虫。一个人小时候喜欢吃什么,成年后还是喜
期刊
新娘與父亲
期刊
一  “我们”,是近60年前和黄旭华一起被选中的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人,29个人,当时平均年龄不到30岁。一个甲子的风云变幻、人生沧桑,由始至今还在研究所“服役”的就剩黄旭华一人。“我们那批人都没有联系了,退休的退休,离散的离散,只剩下我一个人成了‘活字典’。”  这句话听来伤感。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活字典”黄旭华和1988年共同进行核潜艇深潜试验的100多人还有联系。那是中国核潜艇发展历程上的“史诗
期刊
每个人小时候都会立下宏伟的志向,比如当老师、飞行员、白衣天使、医生……雅卿不一样,她第一次写《我的志愿》时,就立志当一名家庭主妇,她要做个好母亲。  她不要像自己的母亲那样。强悍的母亲和怯懦的父亲堪称最佳搭档,如果不是母亲早出晚归地做生意,他们连温饱都成问题。她的父亲是个一辈子失意的公务员,母亲对父亲的无能,当然是怨言如潮水,日日潮起潮落。  由于母亲太忙,难免疏忽了对雅卿姐妹的照顾。对她们的功课
期刊
朋友J先生自认为是那种熟人极多的人。从孩子上学到老人看病,J先生总有渠道找到熟人,办成难成之事。人在河边走,总有湿鞋时。在人情圈子里摸爬滚打,J先生当然也少不了应对“杀熟”与“救熟”。  “救熟”无须思量,手中的便利与人情,送给熟人朋友的回报,肯定高于陌生人,差别无非是能力与人情的大小;而“救熟”的另一面“杀熟”,则每每是一局感情与理智的微妙博弈。  就像这一次,J先生的一位医生朋友请他帮忙找几箱
期刊
两年多前,我的女儿陈晓大学毕业后,很快去了美国最大的云存储公司Dropbox工作。她热爱公司——工作餐随你吃,而且花样繁多,一周内每顿饭不重样,西餐、中餐、日餐轮着来,晚餐有葡萄酒、啤酒随便挑选,并且还可以请朋友到公司免费吃;此外,健身房会员卡、上下班打车、手机话费等费用都由公司支付;还有股票期权,工资也不低;每天上班没有“朝九晚五”这回事,随你什么时候去上班,也可以不到办公室,在家里远程工作;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