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太原段水体浮游藻类生态位的研究

来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c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etrailis生态位重叠指数测定了汾河太原段34个优势藻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清洁河段,优美曲壳藻的生态位最大,在水质较差的断面,以纤维藻属的2个种和中间菱形藻的生态位最宽。从生态响应速率值看,清洁河段中,扭曲小环藻的进攻性最强;在污染段,平片针杆藻的进攻性最强。从生态位普遍重叠指数分析,清洁带高于污染带,表明在污染水体中,藻类分化明显,而清洁水体中,藻类对资源的利用充分。
其他文献
对送风温度变化对含三个污染热源置换通风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讨论了一定热源强度情况下模拟实验房间温度场和气流组织特性,阐述了送风温度对热舒适性、热力分层高
监控系统信号传送方式的发展过程的特点是:信号传送类型从多种数据类型、统一模拟信号到统一数字信号;信号传送介质从有线、总线到无线。无线传送技术代表了监控系统信号传送
测定了11种苯酚类化合物在不同pH下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15min-EC50.).应用两种理化参数logP和pKa对毒性数据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QSARs)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苯酚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