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片奔腾着改革开放浪潮的热土。置身这片热土上的黄岛区人民法院,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潮中推出的审判工作“全面提速”,犹如和煦的春风,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融融春意……
“感情提速”暖民心
走进黄岛区人民法院办公大楼,你会感到一股春风扑面来:在“一站式”立案大厅,“法律咨询”、“诉讼指南”、“举证责任告知”、“诉讼风险告知”等便民利民服务,让你感到处处顺心顺气。随着“您好”、“请坐”等一声声热乎乎地问候,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会随时给你捧上一杯水、让上一个座、问上一句暖心话……
这是“感情提速”给黄岛区人民法院带来的“情感巨变”。
实施审判工作“全面提速”,必须先行“感情提速”。如果没有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基础,“全面提速”就是一句空话。基于这一“感悟”,黄岛法院党组在实施“全面提速”之初,就响亮地喊出了“要带着感情为群众办案,带着感情接待当事人”的“感情提速”口号。
为推进“感情提速”,黄岛法院自始至终把一个“情”字、一个“民”和一个“爱”字贯穿于“全面提速”的全过程,把“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为此,他们从抓“人头”、树“五心”(即对群众要有爱心、善心、热心、良心和同情心)入手,以每周六政治学习、每月中层干部例会、每季度全院干警例会和“三个代表”专题教育为载体,结合开展争创“四型”机关(即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竞争型)、“转变作风年”、“天平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法官职业道德”知识竞赛以及“假如我是一个当事人”的“换位思考”大讨论等活动,坚持不懈地对干警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教育干警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靠“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对群众的感情“温度”,不断夯实对群众的感情基础。
感情的“提速”,带来了“爱心提速”和“便民提速”。按照“民有所盼、我有所干,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要求,他们先后推出了“一站式服务”、“20分钟立案”、“一次性开庭宣判”、“六个快速结案”等十几项便民利民新举措;为了解决群众“告状难”、“诉讼难”,他们先后开设了“天平热线”、出台了“诉讼指南”、“举证指南”、“诉讼风险告知”以及“首问负责制”和信访接待工作的“三个百分之百”等便民新招。对居住偏僻、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则实行登门立案、登门传唤、登门送达、登门发放执行款。对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维权”案件,一律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减、缓、免诉讼费用。在感情“提速”活动中,不少干警还自发地进行“义务助学”、“义务扶贫”,诚心诚意为群众献爱心、办好事。立案庭专职信访员崔堡华同志得知一位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的学费时,便从工资中挤出1000元,悄悄地给他寄去。外地一位当事人来法院立案时没有带足诉讼费用,几位法官闻讯后不约而同地向他伸出了温暖之手,义务为他凑足了诉讼费用和返程的车费,感动的他直夸法院好、共产党好。
感情的“提速”带来了“服务提速”和“保障提速”。去年以来,随着青岛市委市政府构建西部经济重心重大决策的出台和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大批国内外大项目、大企业纷纷“抢摊”开发区。为支持和保障这些大项目、大企业的开发和建设,他们牢固树立起“法制环境就是投资环境、司法公正也出生产力”的崭新司法理念,及时出台了《关于为内外资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法官联系企业制度和定期走访企业制度以及跟踪服务、超前服务制度,对影响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侵权案件,在平等保护的基础上,实行“五个优先”,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新事新办。仅去年以来,就为大项目建设单位排除妨害110件(次),保障了大项目、大企业在开发区“留得住、开工顺、建设快”。在“双百双访”(即走访100家不同所有制企业、回访100名不同案件当事人)调研活动中,当他们了解到一些外资、外商企业因对我国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而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便“雪中送炭”,主动登门义务为这些企业举办“法制讲座”和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班,被企业誉为“及时雨”、“保护神”。
“效率提速”顺民心
今年1月2日,一位远在北京、曾到黄岛法院打过官司的当事人张某寄书院长袁凤川,热情称赞黄岛法院的“四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黄岛法院立案这么快,进门不到10分钟,工作人员就热情地为他办好了立案手续;二是想不到结案这么快。上午刚立上案,承办法官就驱车传唤当事人,征得双方同意后,当即开庭审理、当庭调解结案;三是想不到执行这么快,调解书生效的第二天,执行干警就将案款全部执行到位;四是想不到外地人到黄岛法院打官司这么顺利,法官办案这么公正,既不歧视外地人,又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他在信的最后写到:我从黄岛法院的法官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司法公正和效率,看到了实践“三个代表”的真人真事。
然而,这只是黄岛法院“效率提速”的一个缩影。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恒的追求,也是人民群众深情地呼唤。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久拖不决、“公正迟到”等司法“顽症”,黄岛法院从“效率提速”入手,采用多种手段打造“效率快车”,以创新精神向效率要公平、向效率要公正。
首先,他们在干警中树立起一个崭新的司法理念:“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超审限就是违法”。其次叫响一个口号:“谁超审限谁下岗”、“谁超审限谁负责”,用院长袁凤川的话说就是“谁超审限给法院抹了黑,就砸掉谁的饭碗”。再次,确立一个目标,即“公正与效率”。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在公正的前提下求效率,做到既办“快案”,又办“铁案”,力求“公正与效率”“双保证”。最后,划定一条“底线”,即凡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必须在四个月内审结;凡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最迟要在2个月内审结。这条“底线”,均比在民诉法规定的审限缩短了30%。
为抓好落实,黄岛法院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提速”。为此,他们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建立了审限跟踪监控制度。要求各业务庭对每起案件从立案、审判到结案、执行等详细信息都必须及时输入微机(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由立案庭通过网络监控审限,牢牢把握审限进度,确保监控不失控,一件不超线(底线)。二是建立了审限警示制度,即定期通报结案进度,做到常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以督促承办人提早准备、提前结案。三是对审限实行“两令限制”,即对审限届满前一个月的,由立案庭下达“催办令”,挂牌督办;对审限届满前十天的,由院长签发“督办令”,限期结案。违反者一律严惩不贷。四是实行“审限追究”制度,对无法定事由超审限的,一律下岗培训,情节严重的调离审判工作岗位。
严格的制度、周密的管理,有效地管住了“抽屉案”、和“马拉松”案。为防止因超审限而导致下岗,审判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常常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突击办案。出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争先创优新局面。去年全院受理各类案件5007件,除法定事由外,无一超审限,实现了“公正与效率”双丰收。
“全面提速”得民心
随着思想感情的“提速”和办案效率的“提速”,黄岛法院的其他各项工作也随之全面提速。
“案件执行难、债权兑现难”,是困扰全国各级法院的一道司法难题,也是群众反响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为实践“让人民满意”的庄严承诺,黄岛法院在“全面提速”工程中,果断地向赖账者开刀,向“执行难”宣战。
他们不断创新执行机制和执行方式,从“设立执行局、充实执行员、分解执行权,提高执行人员整体素质”入手,相继开展了“案件执行年”、“执行突击月”、“百日执行会战”、“金秋行动”、“凌晨行动”等声势浩大的执行活动。采取“封闭执行”、“集中执行”、“开庭执行”、“公告执行”、限制债权人高消费、以物抵债、发放债权凭证以及“两堵一掏”(即早、晚两头堵门子、晚上掏被窝)等方式方法,沉疴下猛药,力克执行难。仅今年春节前的一次“凌晨行动”,就在不到半月的时间内,攻克“骨头案”、“钉子案”124件,使200多名申请执行人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公正款”980余万元。为替一位外地打工仔讨回工资,今年元旦期间,执行局的干警主动放弃节假日,连续两天两夜侦察“老赖”行踪,连续三天三夜实施“夜间行动”,最终通过“两堵一掏”的“绝招”,为这位打工仔讨回了工钱,也为他讨回了“公平与正义”。
信访接待工作的“全面提速”,使到这里求助的人民群众大有如沐春风之感。去年以来,他们提出了信访工作“三个百分之百”的口号,即百分之百接待、百分之百受理、百分之百答复。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485人(次),同比下降12.2%;办理来信207件,同比下降6.2%,连续五年未出现一起群众因涉法问题到省进京上访事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司法救助“大提速”,让这里的老百姓着实领略了什么叫“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官爱人民”的真正内涵。
黄岛法院急困难群众所急、帮困难群众所需,以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积极主动地对弱势群体实行司法救助。一位下岗职工为养家糊口到一家私人酒家打工,业主拖欠了他5个月的工资已近一年,尽管他多次索要,但业主始终“一毛不拔”,无奈之下他求助于黄岛法院,立案庭的同志了解情况后,迅速立案并请示院领导为其免除了全部诉讼费用。相关审判庭及时采取先予执行措施,为其追回了全部工钱,感动得这位下岗职工泪流满面。仅去年以来,黄岛法院就518名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52.3万元。被救助群众高兴地说:法院大门为民开,有理无钱也进来。
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不会忘记。据统计,黄岛法院自实施审判工作“全面提速”一年来,已收到各种锦旗、镜匾、感谢信87件(次),这一面面锦旗、一块块镜匾、一封封感谢信,仿佛都凝聚着人民法官对人民群众的一片真情,仿佛都记录着一个个温暖如春的动人故事……
编辑/杨天资
“感情提速”暖民心
走进黄岛区人民法院办公大楼,你会感到一股春风扑面来:在“一站式”立案大厅,“法律咨询”、“诉讼指南”、“举证责任告知”、“诉讼风险告知”等便民利民服务,让你感到处处顺心顺气。随着“您好”、“请坐”等一声声热乎乎地问候,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会随时给你捧上一杯水、让上一个座、问上一句暖心话……
这是“感情提速”给黄岛区人民法院带来的“情感巨变”。
实施审判工作“全面提速”,必须先行“感情提速”。如果没有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基础,“全面提速”就是一句空话。基于这一“感悟”,黄岛法院党组在实施“全面提速”之初,就响亮地喊出了“要带着感情为群众办案,带着感情接待当事人”的“感情提速”口号。
为推进“感情提速”,黄岛法院自始至终把一个“情”字、一个“民”和一个“爱”字贯穿于“全面提速”的全过程,把“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重要思想,落实到每一起案件中。为此,他们从抓“人头”、树“五心”(即对群众要有爱心、善心、热心、良心和同情心)入手,以每周六政治学习、每月中层干部例会、每季度全院干警例会和“三个代表”专题教育为载体,结合开展争创“四型”机关(即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竞争型)、“转变作风年”、“天平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法官职业道德”知识竞赛以及“假如我是一个当事人”的“换位思考”大讨论等活动,坚持不懈地对干警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教育干警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靠“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对群众的感情“温度”,不断夯实对群众的感情基础。
感情的“提速”,带来了“爱心提速”和“便民提速”。按照“民有所盼、我有所干,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要求,他们先后推出了“一站式服务”、“20分钟立案”、“一次性开庭宣判”、“六个快速结案”等十几项便民利民新举措;为了解决群众“告状难”、“诉讼难”,他们先后开设了“天平热线”、出台了“诉讼指南”、“举证指南”、“诉讼风险告知”以及“首问负责制”和信访接待工作的“三个百分之百”等便民新招。对居住偏僻、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则实行登门立案、登门传唤、登门送达、登门发放执行款。对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的“维权”案件,一律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优先减、缓、免诉讼费用。在感情“提速”活动中,不少干警还自发地进行“义务助学”、“义务扶贫”,诚心诚意为群众献爱心、办好事。立案庭专职信访员崔堡华同志得知一位当事人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孩子的学费时,便从工资中挤出1000元,悄悄地给他寄去。外地一位当事人来法院立案时没有带足诉讼费用,几位法官闻讯后不约而同地向他伸出了温暖之手,义务为他凑足了诉讼费用和返程的车费,感动的他直夸法院好、共产党好。
感情的“提速”带来了“服务提速”和“保障提速”。去年以来,随着青岛市委市政府构建西部经济重心重大决策的出台和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一大批国内外大项目、大企业纷纷“抢摊”开发区。为支持和保障这些大项目、大企业的开发和建设,他们牢固树立起“法制环境就是投资环境、司法公正也出生产力”的崭新司法理念,及时出台了《关于为内外资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法官联系企业制度和定期走访企业制度以及跟踪服务、超前服务制度,对影响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和发展的侵权案件,在平等保护的基础上,实行“五个优先”,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新事新办。仅去年以来,就为大项目建设单位排除妨害110件(次),保障了大项目、大企业在开发区“留得住、开工顺、建设快”。在“双百双访”(即走访100家不同所有制企业、回访100名不同案件当事人)调研活动中,当他们了解到一些外资、外商企业因对我国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而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便“雪中送炭”,主动登门义务为这些企业举办“法制讲座”和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学习班,被企业誉为“及时雨”、“保护神”。
“效率提速”顺民心
今年1月2日,一位远在北京、曾到黄岛法院打过官司的当事人张某寄书院长袁凤川,热情称赞黄岛法院的“四个想不到”:一是想不到黄岛法院立案这么快,进门不到10分钟,工作人员就热情地为他办好了立案手续;二是想不到结案这么快。上午刚立上案,承办法官就驱车传唤当事人,征得双方同意后,当即开庭审理、当庭调解结案;三是想不到执行这么快,调解书生效的第二天,执行干警就将案款全部执行到位;四是想不到外地人到黄岛法院打官司这么顺利,法官办案这么公正,既不歧视外地人,又不搞地方保护主义。他在信的最后写到:我从黄岛法院的法官身上,看到了什么是司法公正和效率,看到了实践“三个代表”的真人真事。
然而,这只是黄岛法院“效率提速”的一个缩影。
“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永恒的追求,也是人民群众深情地呼唤。针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久拖不决、“公正迟到”等司法“顽症”,黄岛法院从“效率提速”入手,采用多种手段打造“效率快车”,以创新精神向效率要公平、向效率要公正。
首先,他们在干警中树立起一个崭新的司法理念:“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超审限就是违法”。其次叫响一个口号:“谁超审限谁下岗”、“谁超审限谁负责”,用院长袁凤川的话说就是“谁超审限给法院抹了黑,就砸掉谁的饭碗”。再次,确立一个目标,即“公正与效率”。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在公正的前提下求效率,做到既办“快案”,又办“铁案”,力求“公正与效率”“双保证”。最后,划定一条“底线”,即凡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必须在四个月内审结;凡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最迟要在2个月内审结。这条“底线”,均比在民诉法规定的审限缩短了30%。
为抓好落实,黄岛法院坚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提速”。为此,他们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建立了审限跟踪监控制度。要求各业务庭对每起案件从立案、审判到结案、执行等详细信息都必须及时输入微机(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由立案庭通过网络监控审限,牢牢把握审限进度,确保监控不失控,一件不超线(底线)。二是建立了审限警示制度,即定期通报结案进度,做到常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以督促承办人提早准备、提前结案。三是对审限实行“两令限制”,即对审限届满前一个月的,由立案庭下达“催办令”,挂牌督办;对审限届满前十天的,由院长签发“督办令”,限期结案。违反者一律严惩不贷。四是实行“审限追究”制度,对无法定事由超审限的,一律下岗培训,情节严重的调离审判工作岗位。
严格的制度、周密的管理,有效地管住了“抽屉案”、和“马拉松”案。为防止因超审限而导致下岗,审判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常常放弃节假日加班加点、突击办案。出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争先创优新局面。去年全院受理各类案件5007件,除法定事由外,无一超审限,实现了“公正与效率”双丰收。
“全面提速”得民心
随着思想感情的“提速”和办案效率的“提速”,黄岛法院的其他各项工作也随之全面提速。
“案件执行难、债权兑现难”,是困扰全国各级法院的一道司法难题,也是群众反响强烈的一个热点问题,为实践“让人民满意”的庄严承诺,黄岛法院在“全面提速”工程中,果断地向赖账者开刀,向“执行难”宣战。
他们不断创新执行机制和执行方式,从“设立执行局、充实执行员、分解执行权,提高执行人员整体素质”入手,相继开展了“案件执行年”、“执行突击月”、“百日执行会战”、“金秋行动”、“凌晨行动”等声势浩大的执行活动。采取“封闭执行”、“集中执行”、“开庭执行”、“公告执行”、限制债权人高消费、以物抵债、发放债权凭证以及“两堵一掏”(即早、晚两头堵门子、晚上掏被窝)等方式方法,沉疴下猛药,力克执行难。仅今年春节前的一次“凌晨行动”,就在不到半月的时间内,攻克“骨头案”、“钉子案”124件,使200多名申请执行人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公正款”980余万元。为替一位外地打工仔讨回工资,今年元旦期间,执行局的干警主动放弃节假日,连续两天两夜侦察“老赖”行踪,连续三天三夜实施“夜间行动”,最终通过“两堵一掏”的“绝招”,为这位打工仔讨回了工钱,也为他讨回了“公平与正义”。
信访接待工作的“全面提速”,使到这里求助的人民群众大有如沐春风之感。去年以来,他们提出了信访工作“三个百分之百”的口号,即百分之百接待、百分之百受理、百分之百答复。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485人(次),同比下降12.2%;办理来信207件,同比下降6.2%,连续五年未出现一起群众因涉法问题到省进京上访事件,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司法救助“大提速”,让这里的老百姓着实领略了什么叫“人民法院为人民、人民法官爱人民”的真正内涵。
黄岛法院急困难群众所急、帮困难群众所需,以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积极主动地对弱势群体实行司法救助。一位下岗职工为养家糊口到一家私人酒家打工,业主拖欠了他5个月的工资已近一年,尽管他多次索要,但业主始终“一毛不拔”,无奈之下他求助于黄岛法院,立案庭的同志了解情况后,迅速立案并请示院领导为其免除了全部诉讼费用。相关审判庭及时采取先予执行措施,为其追回了全部工钱,感动得这位下岗职工泪流满面。仅去年以来,黄岛法院就518名困难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52.3万元。被救助群众高兴地说:法院大门为民开,有理无钱也进来。
代表人民的利益,人民不会忘记。据统计,黄岛法院自实施审判工作“全面提速”一年来,已收到各种锦旗、镜匾、感谢信87件(次),这一面面锦旗、一块块镜匾、一封封感谢信,仿佛都凝聚着人民法官对人民群众的一片真情,仿佛都记录着一个个温暖如春的动人故事……
编辑/杨天资